安溪铁观音“孤胆”茶商的出路在哪- 在西安- 2010年
与此同时,这次活动也给随行记者xxx观察三北茶市,xx安溪茶业在三北茶市背景下,发挥产地优势,顺应大流通现实,进而在花茶、绿茶和乌龙茶的三茶博弈中占据主动,提供了思索空间。

   见闻 众卖铁观音与孤胆茶商的矛盾现实

   从北京、济南、西安一路走来,记者所见安溪茶商无一不讲异乡创业故事。这些故事浸透被质疑的彷徨,推销的艰辛,以及站稳脚跟后,面对市场变幻的落寞与无奈,颇具xx又充满悲壮。

   在北京马连道茶叶批发市场,1000多户的茶叶经营户,安溪茶商有300多户,论规模已占三分之一强。但是作为开拓者,他们在安溪铁观音在北京渐成名气后,却面临“1000多户中约95%在卖安溪铁观音”的考验。

   王水河、王启超、苏金国均来自安溪长坑,他们3位在北京茶市年销安溪茶均超百担,算得上大户。然而苏金国说,在300多户安溪茶商中,能达到他们这样售茶量的并不多,原因是“整个马连道茶市都在卖铁观音”。

   苏金国的言辞,显然流露对这种状况的不满与无奈。1998年他只身闯荡北京,从骑自行车沿街叫卖,到随后开店一点点打开市场,遭过“无数的白眼”。眼前的这种反差,无法让他“心甘”。

   远在济南的陈木艺、周建能等3人,1992年到济南推销安溪茶,如今3人可谓济南茶市安溪茶商中的佼佼者。作为拓市者,他们把自己连同老家在华北、东北和西北茶市闯荡成功者,称作“孤胆”茶商。

   在西安义乌茶叶市场被誉为西安铁观音销售{dy}大户的周火原,对此颇有同感。他告诉记者,他所知道的“三北”茶市安溪茶商,过去无一不是安溪茶农,不仅文化低而且见识少。他们中的少数人获得成功,“说来说去就靠一身胆量”。

   在“三北”地区闯茶市,挑战的是几百年喝绿茶、花茶的传统习惯。陈木艺说,孤身深入,孤军奋战,称“茶市孤胆英雄”一点也不为过,现在卖安溪茶的人不止安溪人,“大家都有胜利果实被分享的不爽感觉”。

   这种感觉,北京的苏金国也有。他现在把生意集中在与韩国人做,是“一种无奈”。在济南、西安茶市,占比例不大的安溪茶商,同样面临90%以上其他茶商均卖安溪茶的状况。这一点对稍后赶到的安溪青年一代茶商来说,还多了让他们有“无法插足”的感觉。

   西安义乌茶市的林新和就是一个代表,他今年只有23岁,去年从安溪到西安开茶店,自感“与一大批外地卖安溪茶的茶商比不上”;而同样23岁的王一翔在济南开着“亿泉春三茶”店,却想着“下一家茶店要开在重庆”,原因是“这里太挤了”。
郑重声明:资讯 【安溪铁观音“孤胆”茶商的出路在哪- 在西安- 2010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