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足迹》三线建设 六、陪伴新闻单位记者_一池_新浪博客

                            六、陪伴新闻单位记者                   

    1971年10月上旬,一切工作走入正常后,天津日报、图片社、电视台等新闻单位的记者就结队而来。他们来工地的目的,就是在“八五”工程投产时,为连续报道做准备的。文字记者到时怎么报道都好办,而摄影记者必须把建设时期的镜头,提前一个个拍下来,等到投产再拍就一事无成了。按理说这样的接待任务应由宣传组来负责,推到下面等于是慢待了人家。再说这样的差事如果放到现在那可是美差,而在当时却是谁也不愿意接手的苦差事。原因是要车没车(指挥部常委还满足不了人人有车),要求招待好点不可能,70%的玉米面、高粱面必须吃,所以陪伴记者下工地又苦又累的差事,宣传组才不愿意干呢。要说过去让我陪同,也是因为当时没有正经事儿的原因。

    这次记者来后,宣传组每人只发给一份材料,其他就全部推给了战报,战报当然又推到我头上。虽然我渴望陪同,但是也有很多顾虑,顾虑服务不周,气都撒在我身上,甚至借三说四,反映到上头里外不落人。尽管有顾虑,但我还是接了下来。为了减少记者们的埋怨,我尽量做些思想工作,以及为他们做点排难解忧的事情。例如在介绍刚来的时候,就介绍了“二冶”一个故事:“为了满足职工生活的需要,各单位都派车四处‘采购’。关于采购,国家有名文规定,只限于在本省范围内,特别是粮油供应,人在哪个省,就按哪个省的标准供给,为了控制粮油外流,各省都在边界设卡检查,发现后一律冲公。‘二冶’凭借国家建设单位走南闯北的经验,就派车到山东采购粮油(当时的词叫套购即高价收购),回来时车上还盖着苫布,又是夜间闯关,仍然被卡住了。‘二冶’怎么解释都不行,粮油全部冲公,按公价只付给少部分钱。‘二冶’哪能吃这个亏,随后又派出数辆卡车采购,采购的全部是食用油,每辆车装着满满的油罐。这次没有夜间闯关,而是白天返程,当然又被卡下了,过称后付钱,虽然空车返回,但是并没有沮丧的样子。没几天,山东那边就追过人来了,为什么追过人来呢,因为所有油罐上层只装了少部分食用油,而下面全部是自来水(油轻水重),所以付给的钱,大大超出了实际价格。‘二冶’是有谋而去的,哪能认这个账,坚决不承认。因为涉及款额太大,来人又说不出道理,白跑一趟(‘xx’期间,政法部门全部瘫痪)。回去后找到地区的军代表,又一同来到工地。军代表找‘二冶’的军代表就好说了,军代表还是主持正义的,不过也要做工作。‘二冶’的队伍不同于其他单位,他们从包钢迁来是拉家带口的。每开辟一处新工程,不仅保证职工生活需要,还要保证三倍的家属生活供应。军代表只能出面做工作,也不能硬性命令,因为军代表也解决不了这么多人的生活需求,何况自己还生活在这个小圈子里。再说‘二冶’虽然委屈,还是给军代表面子的,不过当着众人的面只好把外采的原因说出来:‘我们响应xxx的号召,从包钢迁到这深山里参加三线建设,对于先生产后生活虽然有所准备,但是由于上马快各项工作准备不足,工人们长期没有油水怎么有力气干活。河北省虽然千方百计调集供应,然而一个星期来不了半扇猪肉,排队、限量一次买不上半斤肉,其他供应就更不用提了。你们来时也看到了,进山不易出山也难啊,火车不通、公路颠簸不平(简易路面),如果生活能过得去,我们何苦往外跑。邯邢地区供应已无能为力,我们才跑出几百里到革命老区采购,还是高价收购的,我们xx是出于无奈的啊!真没有想到一贯支持革命行动的老区,竟然是这样对待我们的,扣了我们的油粮,还追来讨钱、讨说法,真是岂有此理?’两次来到工地讨款的人,亲眼看到现场确实生活困难,就私下合计后答复:‘这样吧,我们把上次扣的油罐全部腾空,提炼出来的油集中装满油罐,其他空油罐再从几个地区调集后装满,以平价支援你们。头一次的粮油按收购价再退还给你们钱款算清,以后有什么困难咱们再联系,我们尽量支援,你们看这样行不?’‘二冶’虽然‘野’,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一看对方这种态度,也合计一下答复道:‘这样吧,为了表示诚意,我们决定从你们那里先征招10名临时工,一旦有名额马上转入正式工,也作为对老区的答谢。’双方经军代表出面,就这么高姿态的解决了。

    从这件事情来看,不管‘二冶’介绍的情况有没有出入,但是,当地供应不上是事实,各单位出去自行采购也不假,你们几位大记者回去后,也给我们呼吁呼吁,工地现场艰苦,生活供应不上,职工思想不稳定、不安心也是这个原因。”接着我又说:“去年天津日报马英来工地采访,也是这种条件,去水源20多里的山路,就是我带着她走去走回的,不小心还崴了脚,直到临走还没有好利索。”

    再说,这些大记者们刚接触时还直发牢骚:“我们在天津采访,都是车接车送,生活也招待的特别好,没有一个像你们厂这样的,要么没么,下工地还要我们自己背着设备走这么远的路,住在招待所还必须吃粗粮。”咳!你还别说,听我这么一介绍,还真把他们镇唬住了,再也不敢在我这“老前辈”面前叫苦了。我不光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后来下现场甭管路远近,我总是抢着替他们背一会设备;用自己的全部细粮,在暗室里包了一次饺子,来犒劳他们(当时是单身);另外还为他们冲底片、印样片,凡是我能做到的尽量为他们解决。他们不仅对我非常满意,以后再来工地,总是要求我来陪伴。记忆中经我接待的摄影记者有天津日报的马英、于嘉贞、李军,图片社的胡吉、池士谭,电视台的庄永星、白凤亭、X X,群艺馆的李文普、李向军等,这些人不仅成了我日后的良师益友,同时,通过陪同采访,使我深刻体会到:不能站在长城上拍长城;组织画面摆中有抓、抓中有摆;调动队伍要耐心;运用侧、逆光突出主题有立体感;以及夜景的拍摄要领等真是大长了眼界,使我的摄影技术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进步。

 

    ①、上图为作者(右一)与新华社、天津新闻单位记者在一起。

    ②、中图天津日报记者马英在60米矿井下采访。

    ③、下图天津电视台记者庄永兴、日报记者李军、图片社记者池士谭在现场访。

    ④、右下图为天津电视台记者白凤亭在水源赶拍“八五战歌”电视镜头。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人生足迹》三线建设 六、陪伴新闻单位记者_一池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