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关于生长发育的研究
1990~2007年关于茶叶生长发育论文总数为102篇,平均每年5.7篇,每个时间段的论文数量都不一样,统计结果见图4.从图4看出,茶叶生长发育研究发表论文和栽培繁殖研究发表论文按时间统计图的变化趋势略有相似,先下降,后上升.2004~2007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其次是1990~1995.2004~2007论文数量是1990~1995的1.83倍,是1996~1999的3.38倍,是2000~2003的2.1O倍.以上表明,虽1996~1999、2000~2003两阶段发表的论文数量较前一阶段少,但后期论文数量增加,总量{dy},说明近期对茶叶生长发育的研究力度加大.经过研究得出,茶叶的生长发育受一些因子的影响,这些因子有水分、土壤pH值、肥、微量元素(铜、锌、硒、铝、锰)等。水分是茶叶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茶树生长的最适pH是5.0~6.0,{zj0}pH值为5.5.在土壤pH 5.5条件下,茶叶中水浸出物含量{zg},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也较高.茶树对矿质元素铝、锰、钙、钼、硼的吸收也以pH 5.0~6.0最为有利.因此,茶园土壤的最适pH应是5.0~6.0,{zj0}pH值为5.5,但在该pH范围内要注意增加锌肥的施用;在春茶开采前1个月内施用氮磷钾复混肥比单施氮肥明显促进春茶新梢生长和提高品质,发芽密度、百芽重、产量增加,其中产量较单施氮肥增加18.7% ,较不施肥的对照增加29.6%.投人产出比为1:43.665 m 的茶青增加值为169.86元,经济效益显著;研究表明,铝有助于茶树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适宜的施锌量能促进茶树生长、早发芽、多发芽.增加叶片叶绿素和新梢氨基酸、可溶性糖等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尤其是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增强,使碳氮代谢朝着有利于茶叶产量和品质提高的方向发展,而过量施锌,其效果则相反.适宜的施铜量能促进茶树生长,特别是对新梢和吸收根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并能增强体内氧化还原酶促反应和碳氮合成代谢,从而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硒对茶树生理活动、物质代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促进茶叶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锰对茶叶产量、品质和光合作用具有重要作用.
2.6 关于分子、基因的研究
从图5可以看出,茶叶分子、基因研究发表论文按时间统计变化图呈不对称“V”型.在1990~1995论文数量是6篇的基础上,1996~1999减少1篇,以后两个时间段论文数量开始增加,2000~2003论文数量是1990~1995的1.67倍,是1996~1999的2.00倍.2004~2007关于茶叶分子、基因的研究论文数量最多,2004~2007论文数量是1990~1995的3.33倍,1996~1999的4倍,2000~2003的2倍.以上说明,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关于茶叶分子、基因方面的研究论文数量有很大提高.随着科学的发展,对茶叶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变得越来越先进和精细,从宏观结构的研究到细胞水平,再到分子、基因水平,先进生物技术的应用使茶叶的科学研究进人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最近十多年来,茶树分子生物学研究是茶叶科学中最活跃和进展最快的一个领域.分离和克隆重要的茶树功能基因,揭示茶树优质、高产和抗逆的分子机理,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茶树遗传调控等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罗军武用RAPD
分子标记技术对茶树进行亲子鉴定,双亲的RAPD谱带能在其F1 代中表现出来,表现率分别为94.9O% ,97.92% ,98.64% ,说明3个杂交单株是其亲本的真正后代,同时,双亲的RAPD谱带在F1 代出现分离现象,这一结果表明茶树是一个杂合体。赵丽萍等对茶树基因芯片进行研究,利用EST计划获得的1680个基因片段,制备了国内外首张茶树eDNA芯片,芯片上每个基因设置一个重复,共含有6912个点,该芯片可以进一步应用于许多茶学研究领域,进行基因表达差异的高通量检测 .
2.7 关于化学成分的研究
1990~2007年,有关茶叶化学成分方面研究的文献有243篇,占所检索到文献总量的42.11%,所占比例较大.从每个阶段茶叶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数量上来看,1996—1999年论文数量较前阶段少以外,其他阶段呈上升趋势,见图6,从图6看出,茶叶化学成分研究发表论文按时间统计变化图呈“u”字型,总体情况先降低后升高,2004—2007数量达到高峰.2004~2007是2000~2003论文数量的4.3O倍,是1990~1995年的9.56倍,是1996~1999的13.23倍.对茶叶化学成分的研究,不仅论文数量上有很大的变化,从研究内容上看,这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目前已经通过各种研究方法,得出茶叶的化学成分 .茶叶中的主要有机成分包括纤维素(24%)、果
胶质(6.5%)、蛋白质(17%)、咖啡碱(4%)、多元酚类(22%)、儿茶素(14)、酶(3%)、有机酸(9%)等.
在有机成分中,茶多酚和各种茶色素及其二级代谢产物与茶叶的色、香、味和品质有关.如绿茶不经发酵,保持茶多酚的原来化学结构,其单体为儿茶素(catechine).红茶是发酵茶,茶多酚经过氧化后形成茶色素(teapigment),其单体为茶红素(thearubigen)(含量为红茶干物质总量的10% ~20%)、茶黄素(theafiavin)(含量为红茶干物质总量的l% ~2%)和少量茶褐素(theabrownin).茶多酚是绿茶的主要成分,茶色素是红茶的主要成分.茶多酚和茶色素是茶叶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也是茶的主要抗氧化成分.茶叶中的矿物质约占茶叶干物质总重量的5% ,其中约50%是钾的氧化物,15%是磷的氧化物和磷酸盐 ,还含
有多种微量元素.据报道,茶叶中至少有42种矿物质元素,其中必需常量元素有Na、P、CI、K、Ca、H、C、0、N、s等lO种,必需微量元素有Mg、Mn、Cu、Fe、B、Si、Zn、Mo、Mg等9种,微量元素有Br、Ru、sr、Gc等4种;还有对茶树生长发育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1O种元素(AI、P、Se、As、Ni、I、cr、cd、Pb、co),其中F、se 2种元素的含量较高,对人体健康有重要的作用.茶叶化学成分受品种、海拔、气候、土质、树龄以及施肥情况、采摘方法和时间等因素影响.茶叶的加工对其有机成分的影响较大,而茶叶中的矿物质元素主要受土壤中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例如,茶树叶片中锌元素含量的高低,自然状态下主要取决于土壤中的有效锌含量;又如茶叶中的硒约80%为硒蛋白,8%左右为无机硒,其余为小分子有机硒,它们与茶叶中的色素、酚类物质、果胶、核酸等结合.茶树内总硒含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土壤中全硒量.土壤中全硒量决定其与土壤母质含硒量的高低成正比趋势.其次茶树体内含硒量也与茶树聚硒能力强弱有关.土壤中的全硒量有5种不同形态:即硒化物、元素硒(se)、亚硒酸盐、硒酸盐及部分小分子有机硒化物.其中能被茶树吸收利用的有硒酸盐、有机硒和部分亚硒酸盐.
茶是中国人民的传统饮品,被誉为“国饮”,而其保健、疗病功能近来被世人重新认识后,人们加大了对茶叶化学成分的研究.例如茶多酚(TP)是一种高效低毒的优良xx抗氧化保鲜剂,自1981年人类发现其与xx有关后,对其相关研究逐步深入.目前发现其具有抗病毒活性、xx、防龋齿、降脂降压、降血糖及改善肾
功能等功效.其生产方法有溶剂萃取法、酸碱沉淀法、树脂吸附法及超临界萃取法等.茶多酚在茶类中含量约为20% ~30% ,但当前一般的浸提率仅在10%以下,相关工艺有待人们进一步去改进.咖啡碱1820年为瑞士学者首先发现,是茶叶中3大生物碱类化合物之一,在茶叶中含量仅为2% ~4%左右.有兴奋神经、提神
醒脑、xx等功用.可通过溶剂萃取、升华和超临界等方法加以制得.茶叶中的咖啡碱应用可分为2种:一是利用咖啡碱的药理功效,直接将从茶中提取出的咖啡碱用之于医疗上;二是通过降低茶中xxx含量,将低xxx茶产品推向部分老人、妇女、儿童及一些对xxx过敏的特殊消费群体.茶氨酸1950年首次从绿茶中
分离得出,是茶叶中的特征氨基酸,也是茶叶的呈味物质之一,其含量直接决定茶叶品质.对人体具有降血糖、抗肿瘤、静心xx、促进大脑功能等功效,是一种安全xx、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xx性食品添加剂.茶皂素是一种5环3萜类化合物,1931年由日本青山新次郎分离发现,但以后的许多年一直停留在对其分离提
取、结构鉴定及理化性质的研究等方面,其工业化生产始于2O世纪7O年代.茶皂素是一种xx的功能性表面活性剂,此外还被应用于人体xx、杀病虫农药及除草剂等领域.常见茶皂素提取有水浸法、吸附法和有机溶剂提取等方法.茶多糖是茶叶复合多糖的简称,占茶叶总干重的20% 以上.茶多糖具有较高的降血脂、降血糖、抗血凝、抗血栓等功效,对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患者的养护、xx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高γ 一氨基丁酸茶由日本农林水产省蔬菜茶叶实验场于2O世纪8O年代中期研制成功,并很快推向市场.目前已知其具有降低人体血压、改善脑功能、增强人体记忆能力及提高人体肝肾功能等多种生理活性.当前肯尼亚、印度及斯里兰卡等国已将高γ一氨基丁酸红茶投放市场,我国也已研制出高γ一氨基丁酸炒青绿茶.提高茶叶中γ一氨基丁酸的关键是要将茶鲜叶进行产前处理,其主要方式有氮气处理法、红外线照射法、微波照射法及谷氨酸钠溶液处理法等。
1999年以来,欧盟已先后颁布了4次茶叶农残标准,检验农药的种类越来越多,由1999年前的7种扩大为2003年的193种.由于欧盟、美、日等国家和地区不断制订更严格和更广泛的标准,我国茶叶出口前经过农残标准的检测,使茶叶化学研究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2.8 其他方面的研究
对以上5个研究内容进行统计的过程中,额外统计到有关2004~2007的13篇论文,其中有关茶叶病虫害有5篇,产业化4篇,加工4篇.目前,我国对茶叶病虫害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对各主产区茶叶病害的种类和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成果.各地根据地方优势,发展和制定了当地的茶叶产业化政策,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茶叶加工主要是集中在名优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茶叶饮料或其他茶叶副产品的加工.
3 讨论
3.1 从研究时间来看
茶叶是我国的传统产业,进入21世纪,摆在茶业产业面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论文是科学研究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论文数量的多少能从一个侧面反映科研工作.1990~2007年我国总体上对茶叶的研究力度是逐步加大的,研究实力是逐渐增强的.和1990~1995论文数量相比,1996~1999年的数量有所下降,以后开始上升,到2004~2007论文数量最多.1996~1999茶叶研究论文数量下降的原因有可能是受世界范围经济的影响,特别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也有可能是受自然等因素的影响.
3.2 从研究省区来看
我国有22省、4个自治区、3个直辖市对茶叶进行不同程度的研究.对茶叶的研究发表论文量排在前6位的地区分别是福建、浙江、安徽、湖南、山东、广东,各自占总发文量的17.16%、15.42%、8.14%、7.63% 、6.41% 、5.72% ,在茶叶研究环节较薄弱的地区有内蒙古、宁夏、青海、山西、西藏等地,发文量分别只占
0.17%.我国茶叶研究存在地域差异,其中以福建、浙江的研究最多,云贵川对茶叶的研究处于中等水平,内蒙古、宁夏、青海、山西、西藏等地对茶叶的研究少.
我国各省区对茶叶研究情况不一样,具有历史原因和气候因素.中国茶叶,起于巴蜀,我国早期茶业史中,巴蜀地位突出,西晋时,借助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茶业发展迅速.至此,巴蜀在中国茶业传播上的主导地位,逐渐被长江中游与华中地区所取代.唐朝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14个省区,几近与我国近代茶区相当的局面.唐代中期后,茶叶生产和技术的中心,正式转移到了长江中游和下游.宋朝初期后,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较北部发展更加迅速,此时,全国气候由暖转寒,江南早春茶树因气温降低,发芽推迟,不能保证茶叶在清明前贡到京都,福建气候较暖,贡茶改为福建建安茶,建安茶的采制使福建茶叶迅速崛起.同时,茶文化是另外一个因素,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株璀璨奇葩.茶文化的出现,使得茶从其一开始单一的自然属性逐渐蕴涵了现有的社会属性,对于人类,当前我国茶文化业的存在表现形式主要集中在茶艺、茶馆、茶业研讨会议、各类茶叶评比赛事及茶文化旅游业等方面.以福建和浙江等地的茶文化气息较为浓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茶叶科学研究的发展.针对我国各地区茶叶研究存在着差异,应注意加强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茶叶科研与生产的全
面发展.
3.3 从研究内容来看
作为传统基础学科,有关茶叶形态分类研究论文数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在以后的科学研究中,应加大茶叶形态分类的科学研究,培养这方面的研究人员.对茶叶栽培繁殖的研究论文数量分别在1996~1999和2000~2003两阶段较1990~1995有所下将,2004~2007论文数量开始平稳上升,除了传统的有性繁殖以外,无性繁殖在茶叶栽培繁殖中所占比例逐渐提高,有效施肥技术和茶园管理的规范化,不仅提高了茶叶的产量,而且提高生产效益,特别是近来对无公害茶的栽培繁殖,使我国茶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有所提高.在茶叶生长发育研究方面,研究论文有先下降后上
升的趋势,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有较大的发展.在我国茶叶的发展史尤其是近百年的时间里,科技的进步对茶业的发展具有很大贡献,据有关统计数字表明,1963~1995年期间世界茶叶生产中,科技对茶叶生产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为21% ,还有问接的物源投入,从这里可看出科学技术对世界茶叶生产发展的作用.由于先进生物技术在茶叶科学中的应用,使我国在茶叶分子、基因上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到2000年以后,文献量不断增加,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大量科研人员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据统计,对茶叶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比其他研究论文的数量多,分别比形态分类、生长发育、栽培繁殖、分子基因的研究论文多出9O篇、141篇、202篇、218篇,茶叶化学成分研究的发展很快,从1996年开始,论文数量不断增加,2004~2007论文数量达到{zg},茶叶的化学成分研究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同时,我国有关茶叶的病虫害、产业化、加工的研究也在进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总体上,我国茶叶的研究工作及水平稳步提高,分子基因和化学成分研究是茶叶研究的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