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成本核算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销售、生产组织、经济核算的主要依据。我国纺织业的各项生产成本计算方法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发展,但由于牛仔布生产行业是一个发展时间短、发展速度快的新型纺织行业,它集纺纱、织布、印染、制衣等多行业为一体,而且主要引进国际先进设备生产,故在生产成本核算问题上与棉纺织、色织等行业的定额和方法不同,特别是经验数据缺乏,加之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差异,交流口径不一,所以,在生产成本规范化管理上困难较大,不利于牛仔布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笔者特折撰文谈谈个人的见解,供同行商榷
(牛仔布行业可分纺纱、织布、制衣三大阶段,本文主要就织布行业进行讨论)。
一、牛仔布生产的成本构成
产品成本是构成产品所需资本的总和,它以多种形式存在于企业的经济活动之中,可分为产品构成、加工条件构成和其他构成,下面详细分类列举:
1.原料构成
指经过加工构成产品实体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
指单位产品所需原料的费用:每米产品用纱费用,单位:元/米;主要含棉纱等。
2.辅助材料构成
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有助于产品形成,但不构成产品实体的各种辅助材料(由浆染料成本+包装成本构成)。
a浆染料成本:指单位产品所摊浆染料费用:每米产品浆染料费用,单位:元/米。主要含靛蓝染料、烧碱、保险粉、PVA、变性淀粉等等。
b包装成本:指单位产品所摊包装费用:每米产品包装费用,单位:元/米。主要含纸管、包装带、包装塑料袋、标签、粘胶纸等。
3能源构成
指生产过程直接消耗的能源。
a用电成本:指生产单位产品生产设备所消耗的电源费用:每米产品耗电量×单位电价:元/米;
b用水成本:指生产单位产品生产设备所消耗的水能费用:折合每米耗水量×单位水价:元/米;
c用煤成本:指生产单位产品锅炉供气所消耗的煤的费用:折合每米产品耗煤量×单位煤价:元/米。
4.工资构成
指生产车间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折合为每米产品工资用,单位:元/米。
5.车间经费构成
指为组织和管理车间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a材
料费:生产过程中设备所需的辅助材料费和机物费等,单位:元/米;
b折旧资金:按一定比例提取的设备折旧费,单位:元/米;
c大修理费:按一定比例提取的设备大修理费,单位:元/米;
d工资:车间非直接生产人员的工资费用,单位:元/米;
e劳保费:车间非直接生产人员的劳动保护费,单位:元/米。
6.企业管理费构成
指为组织和管理全厂生产所发生的费用。含工资、办公费、差旅费、材料费、劳保费、折旧费、大修理费、运输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保险费、利息支出等。
7.福利基金
指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出的福利基金,单位:元/米。
8.废品损失
指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可修复的废品损失,单位:元/米。
9.外加工经费
指委托外单位加工产品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单位:元/米。
参考比例:
(表1-1)
二、主要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管理可分为成本预计、成本控制、成本核算三个阶段。成本预测是企业在产品生产前以各项经验数据运算成本,常用简算法,并打有一定余地,常用于产品销售之中;成本控制,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各项定额的管理,是成本管理的主体;成本核算是企业财务部门按专业办法对实际成本的核算,是成本核算的最终体现,但由于时间、批次、品种等原因,微观到具体品种上,成本的xx度不够;所以成本控制的成本核算方法是相对准确的,故重点讨论如下:
1.原料成本
原料成本约占生产成本的75%,是成本管理的关键,应制定详细管理指标,并严格控制。
a原料成本(元/百米)=经纱用量(公斤)×经纱单价(元/公斤)+纬纱用量(公斤)×纬纱单价(元/公斤)
b经纱用量(公斤/百米)=号数×总经根数×(1+加码损失率)/10000×(1-预缩缩率)×(1-经织缩率)×(1+经纱伸长率)×(1-回丝率)
注意:
(1)经织缩率:常规品种在6--18%,受纱支、密度、组织、设备、上机工艺影响,约占成本的10%,是一项重要的核算工艺;
(2)加码损失率:根据不同品种、地区、季节、上机张力而异,约为1--2%;
(3)回丝率:根据不同品种、不同设备、不同工艺而异,约2--3%, 是内部管理中重要的降低成本指标;
(4)经纱伸长率:根据不同品种、不同设备、不同工艺而异,约1-3%控指标;也是重要的核算指标,约占成本的8%。
注:(1)、(5)项是对外核算的重要指标,也是直接影响成本的大项,在生产过程中要xx计算,严格控制;(2)、(3)、(4)是内部核算指标,可用一个常数替代。
C纬纱用量(公斤/百米)=纬密×扣幅×号数×(1+放码损失率)/10000×(1-预缩缩率)×(1-回丝率)
注:(1)纬密:根据产品要求而定,技巧在于负偏差的掌握;
(2)扣幅:是关系纬纱用量的主要计算依据,要注意无梭织机的废边问题;
(3)回丝率:因不同生产工艺、不同设备而异,剑杆织机约6--8%, 是重要的废成本,也需严格管理;
(4)放码损失率:同经纱;
(5)预缩缩率:同经纱。
例:
产品83.3×83.3×(7×7)+68×38×(267.7×149.6)+4216根+33.25筘号+预缩缩率12%的用纱计算及用纱成本。
经纱用量(公斤/百米)=83.3×(4216+20)×(1+0.015)/(1-0.11)×10000×(1+0.02)×(1-0.03)×(1-0.12)=46.219(公斤/百米)
注:(1)总经根数加废边20根;
(2)经纱织缩率11%;
(3)经纱伸长率取2%;
(4)回丝率取3%;
(5)加码损失率取1.5%。
纬纱用量(公斤/百米)=149.6×(4216+20)×(1+0.015)×2.54×83.3/(1-0.12)×10×33.25×2×10000×(1-0.065)=24.873(公斤/百米)
注:(1)加码损失率取1.5%;
(2)回丝率取6.5%。
总用纱量=46.219+24.873=71.092(公斤/百米)
用纱成本=总用纱量(公斤/百米) × 棉纱单价(元/公斤)
=71.092×21.000=1492.932元/万米
2.浆染料成本
浆染料成本是由工艺与管理综合形成的,是可用技术进步和现场管理控制来降低的第二大成本,关键指标是浆染料单价、工艺水平先进及生产管理控制。
例:7×7+72×42 产品浆染料成本。
品种
|
工艺用量(KG/百米)
|
单价(元/查米)
|
浆轴成本(元/百米)
|
坯布成本(元/百米)
|
成品成本(元/百米)
|
靛蓝染料
|
0.65
|
64
|
41.6
|
46.74
|
53.12
|
烧碱
|
0.79
|
3.6
|
2.85
|
3.20
|
3.64
|
保险粉
|
1.05
|
7.4
|
7.77
|
8.73
|
9.92
|
渗透剂
|
0.15
|
8.2
|
1.23
|
1.38
|
1.57
|
PVA
|
0.16
|
25
|
4
|
4.49
|
5.11
|
变性淀粉
|
2.32
|
4.28
|
9.93
|
11.16
|
12.68
|
平滑剂
|
0.05
|
13.2
|
0.66
|
0.75
|
0.84
|
4118胶水
|
0.33
|
8.2
|
2.71
|
3.05
|
3.46
|
其他
|
|
|
3
|
3.37
|
3.82
|
合计
|
|
|
73.75
|
82.8
|
94.12
|
表1-2
3.能源成本
能源成本是由生产者控制的主要可调成本,其中约20%为废成本;生产水平与管理水平是能源成本的决定因素。
表1-3
成本计算(水价0.84元/T;电价0.725元/度;煤价260元/T)
2.32×0.84+48.07×0.725+0.076×260=56.06元/百米
4.车间经费
车间经费约占成本的10%,而其中材料费、大修理基金的使用和管理对成本有重大影响。
例:
表1-4
(注:折旧费按1000万元,大修理费按100万元,总产量按720万米)。
车间经费=16.77+139+13.89=169.6元/百米
5.工 资
表1-5
6.其他
包装费3.50元/百米;企管费50元/百米;福利基金16.67元/百米;废品损失费2元/百米。其中企管费对成本有较大影响,应严格控制。
综上所述7×7+72×42 牛仔布成本为:
原料成本
1492.932
浆染料成本 94.16
能
源 56.06
车间经费
169.66
工
资 53
包
装费 3.5
企
管费 50
福利基金
16.67
废品损失 2
总
计
1937.982
三、简化法计算
1用纱量
a经纱用量=号数×总经根数/(1-经织缩率)×1/(1-预缩缩率)×1/10000×(1-回丝率)(公斤/百米)
=总经/840/支数×(1+织缩)×(1+回丝率)/(1-预缩缩率) (磅/码)
b纬纱用量=纬密/10×号数×总经/(筘号×2)×2.54×1/10000×(1-回丝率)×1/(1-预缩缩率)
(公斤/百米)
=总经/筘号/2/840/支数×纬密×(1+回丝率)/(1-预缩缩率) (磅/码)
2.生产工费
a浆染加工费:185元/百米
b织造加工费:190元/百米
c预缩加工费:55元/百米
d其
他:15元/百米
合
计:445元/百米
3.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用纱量×纱价+生产工费
例:7×7+72×42+60 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71.092kg/百米×21元 /kg+445元/百米=1937.932 元/百米
四、结束语
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必须将经营、生产、财务三本账有机结合,以成本核算修正成本控制,指导成本预测.成本核算是分析成本的钥匙,而成本控制是降低成本的核心技巧,解决好这几个关键问题,才能降低成本,获得丰厚的利润。
(注:本文所列数据因地区、时间所异,仅供参考)
刊于一九九七年第三期《北京纺织》
一九九五年清远市科协一等优秀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