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小学现状让人震惊

     

 山区小学现状让人震惊

 

        2000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在老家,看到上学读书的孩子们,曾经写过一首小诗《村童》“抹去窗前晨雾,尽现山中小路,三五村童早,犹如彩蝶飞舞。上学读书,出山惟一道路。”这些年,尽管从孩子们读书的小学校门前路过多次,却没有进去过。

    前几天,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走进了这所位于沂蒙山区腹地的小学校—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上马庄完小。一进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到处裂缝的路面、坍塌的院墙和门窗破旧的校舍。没有一点现代化学校应有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只有从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中,才能感受到校园的氛围。

    下课铃响了,孩子们涌出教室,争先向校园外奔跑。我问一位在这儿教书30多年的老同学,学生都跑到校外干什么?老同学说:“学生们出去喝水”。这让我记起了,在学校不远处的山脚下,有一个山泉,常年流水不断,我小时候,也常去山泉进行“直饮式”喝水。因学校自来水管道过细、埋设过浅,每年冬天都会冻结,三百多名师生喝水,就只有靠这眼大自然赐与的山泉了。

     趁孩子们中午放学的机会,老同学陪着我参观了几处教室、图书室(仪器室)、微机室。眼前的景况更让我大为震惊!这与四十多年前,我在家乡读小学时的情形有什么不同呢?三、四个班级同用一个教室。有的校舍竟达到一室八用。看看桌凳,百分之八十已经损坏,有的只有三条腿。去年,学校从仅有的教学经费中挤出了近万元更换了部分桌凳,也无法满足学生们的正常需要。

    图书室和仪器室是用教室改造的,设在同一个房间。因这间教室墙体裂了几条大缝,为保证学生们的生命安全,就将图书室和仪器都搬在了这儿,腾出房间用作教室。其实,所有的图书装不满一个书橱。仪器台上,打扫的干干净净,但仪器少的可怜,上面只有几只量杯,这便是学校的全部教学仪器。

    与四十年前不同的是,现在用上了电灯,有了微机。但听老同学介绍,微机课已经很长时间不上了,因为所有微机都是十几年前几位同乡捐助的,早已全部瘫痪。由于电线过细,加上线路老化,用电高峰和下雨天,学校就会断电。

      参观结束后,老同学满怀期望地对我说:“你现在市里工作,有机会得为学校说句话呀”。显然,这位老同学,只知道我当兵,后来转业在淄博工作,根本不知道我能吃几碗干饭?老同学和我讲话时,可以用“语重心长”来形容了。面对此情此景,我既震惊又感动,可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工薪阶层,能为学校做点什么呢? 

     回到家后,我找出了儿子小时候读过的书籍,准备再到图书市场购买了一些儿童丛书,尽上自己的微薄之力。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我又打电话,向几名做实业的老板朋友们求助,他们也都愉快的表示愿意支持山区的教育事业。更让我欣慰的是,我的老乡江源,是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他主动倡导并积极张罗着支援上马庄完小的事。当我给冯自成老板打电话时,冯老板说:他十几年前就曾参与过捐助微机活动,表示这次还要继续捐助。看看,人家都走到咱前边来了。

     对一个有着三百多名师生的学校来讲,这些工作,只能是杯水车薪,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面临困难的。

     这几天,天气异常寒冷,小学校的景象经常在我眼前浮现。想想在透着寒风的教室中读书、严寒冬天喝山泉水的孩子们和在这艰苦的环境中默默奉献了三十多年的我的老同学,我的心情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呼吁有爱心的朋友,伸出您的援助之手,帮帮这些孩子们吧!(2009年12月12日)

恭喜!您的帖子  被管理员  在圈子  中加为精华贴。

 

郑重声明:资讯 【山区小学现状让人震惊】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