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中琐忆》之“人物篇”《师兄》_李丛_新浪博客

师兄

 

文/李丛

 

我现在所要说的是一个悲剧,一个令人痛心的悲剧,一个现代版的“范进中举”的悲剧。

他叫陈建伟,是我们的师兄。那时候听一些老师说,其实他已经毕业多年了,并且他的年纪几乎比一些在校任教的老师还要大,有几位老师当年还跟他曾是同班同学。但这个叫陈建伟的师兄似乎终日无所事事,总是到学校溜达、徘徊。我现在都不太记得当年是怎么跟他认识的,很可能是逃课后到艺术楼画画才与他相识。反正只记得他那时经常骑着一辆与自己的身材很不成比例的小型自行车,独自一人在学校的艺术楼来回穿梭。他个子中等,偏瘦,剃平头,带着近视眼镜,嘴唇边上留着一簇胡子,从外面上看,根本感觉不出他与常人有何差异。渐渐地,彼此见面的次数一多,便有了一些话题。话题一聊开,才感觉出他说话总是前后矛盾,错漏百出,甚至语无伦次。当时{dy}个疑问就是关于他的年龄问题。不知什么原因,他非常忌讳别人谈及到他的年龄,并且他跟任何一个人所报的年龄都不一样。譬如他今天跟张三说自己是24岁,明天便跟李四说自己是22岁,后天又会跟王五说自己是26岁……在天气晴朗的黑夜里,他竟然撑起了雨伞,若有人问他何故,他的回答竟然是:为了保护皮肤不被月亮的光线射伤。还有一次,他突然神秘兮兮地对我说:“我昨天在学校艺术楼门口看到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你能不能根据我提供的这条线索,帮我分析一下那个女孩子究竟是高一、高二还是高三?是外宿生还是内宿生?有男朋友还是没男朋友?”像这种匪夷所思的问题,碰到了真令人哭笑不得。反正,从他嘴里说出的话,几乎没一句符合逻辑。这是他给我的最初印象。

后来,我又听一些比较知情的师兄说,他是因为当年高考屡次失利,最终受不了打击而患了精神病的。原来,陈建伟整整比我们大七岁,也就是说,他从好几年前就开始参加高考了。他有一句经典的口号,叫做“非美院而不读”,意思是如果考不上全国八大美院之一的任何一个院校,他是坚决不就读的。由此可见他这种偏激的心理以及自负的气势。然而,天公偏偏不作美,陈建伟连续复读了若干年,照样未能考上他心目中所憧憬的八大美院。据说后来他也尝试过把目标稍微降低,降级到只要是本科的普通院校就可以考虑入读,但毕竟他年纪已经太大了,精力和信心也不如从前了,心态也越来越差了,再加上经常受到某些老师、师弟、师妹的嘲笑和愚弄,终于,他彻底崩溃了。他开始变得精神恍惚,变得性格怪异,变得脾气暴躁。就这样,一个好端端的人才就这样给毁了!

由于陈建伟身世比较神秘,所以也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事迹,但这些事迹大多都是极不光彩的丑事。据说他家境十分贫寒,父母为了让他上学早已把家里的积蓄全都花光了,过着十分凄惨的生活。陈建伟也尝试过帮人家打工,以维持家庭的经济压力,却经常由于自己孤僻的性格所致,跟其他同事格格不入,最终屡次被迫离职。其实曾经也有几位好心的师兄和老师对陈建伟的处境颇为同情,给予他不少帮助,然而陈建伟自己却非常不争气,最终反倒把大家彼此的关系给搞僵了。当时陈建伟有一次高考前到广州进修美术,大家都知道他家境困难,不忍心让他交车费,于是自发凑钱帮他买车票。到了广州,陈建伟没钱租房,在大冬天里睡觉时连被子都没有,当时有一位在广州开办培训班的师兄陈友桐对他十分同情,好心让他睡在自己的画室里,把画室摆放静物的衬布都给他当被子。但没想到陈建伟不但没感谢陈友桐师兄对他的热心帮助,竟然将陈友桐画室的一些书籍和用品给搬走了。另外,在我们澄海文化馆的另一位美术老师陈树生,也是开美术培训班的,他说当年陈建伟也到过他的画室学画,他也没有收他学费,但没想到陈建伟恩将仇报,也将画室的一些教科书给偷走了。更令人气愤的是,他竟然将那些偷走的图书,在扉页的签名上,用透明胶粘下去,撕掉原来主人的名字,再重新签上他自己的名字。素有“流氓”之称的杜晓安老师一提起陈建伟也总是愤愤不平,原因是当年杜老师在画室精心画了一幅色彩画,打算给学生作示范教材,没想到他刚刚上了一趟厕所,走回来就看到陈建伟擅自拿起画笔和颜料在他的杰作上纵横驰骋,最终将他这幅苦心经营的杰作给修改得面目全非。总之,纵观陈建伟的命运和种种“罪行”,不得不让我们想起中国的一句老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在我们高一入学不久的时候,陈建伟还经常不邀自请到过我们画室“莅临指导”。他的确就像杜晓安老师所描述那样,没经过别人的同意就私自修改别人的作品。一开始有些同学被他搞得十分恼怒,但又不知所措,只得对他忍气吞声。后来大家都看不过去了,就开始对他进行捉弄,以解除心中的怨恨。例如,他只要画了一笔,不管那一笔画得怎样,大家都会立即起哄,装腔作势地拍手叫好。有时他还没动笔也照喊无误。后来,他终于发觉大家是故意在捉弄他了,于是他气得脸色发青,将画具扔在地上,并用手指着我们大骂:“你、你们捉弄我!……”然后怒气冲冲地走了。那一次大家也见识到他的可怕,自那以后,再也不想跟他多接触了。

就这样,陈建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消失得无影无踪。到了高考前夕,他突然又出现了,并且居然插班到我们教室上课,甚至有一段时间还跟我是同桌。据说这已经是陈建伟第七次复读了,那时候大家忙着学习,都没心思去理会他了。他也显得特别低调,特别失落,他经常对我说:“我知道现在很多人都看不起我,就只有你和其他几个师弟对我比较尊重。”当考完高考美术科时,大家都在争先恐后打热线电话询问成绩,陈建伟找到我,央求我替他查询。他当时一个劲地对我说:“你手气好,我相信你,我知道自己一直手气很背,希望你能帮我查一下成绩,拜托你了!”我答应了他的请求,帮他拨通了热线电话,当他听到成绩后,顿时神情恍惚,目光呆滞,眼角与嘴角开始慢慢微微颤抖,几秒钟后,他望着天空,嘴里喃喃地说:“完了,完了……”说着说着,他的眼眶有些湿润了。我见此情景,心里也特别难受,我安慰他说:“其实这成绩也不算差,并且这只是美术分数,文化分数还没考呢。”他听了摆了摆手,勉强地笑着说:“可惜啊!可惜这分数还不是我理想中的分数,不过没事了,没事了,不管怎样,我都非常感激你!你是我的恩人,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说完,转身就走了。{zh1}他又说:“如果有{yt}我发达了,我一定会回来找你,我要亲自上门重重地感谢你!”

终于,后来我们都考上大学了。陈建伟在经历过七次复读的惨痛经历之后,也总算{dy}次走进了大学的校门——尽管这所学校并不是他心目中追求的理想对象。但好景不长,据说他进了大学之后老毛病又犯了,又在学校闹出了很多荒唐的糗事,终于被彻底赶出校门。自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他的任何消息了。

 

2010.3.18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侨中琐忆》之“人物篇”《师兄》_李丛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