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本”的秘密(1)

百科名片

上网本的英文名为“Netbook”。上网本(Netbook)这个名词由加拿大ATIC公司于1996年6月提出,当时作为“可上网”的笔记本在北美市场销售。后来这个商标出售给加美(多伦多、加州)的一家笔记本电脑公司继续作为笔记本的商标。当时强调的是多功能、可直接上网、便携的网络型笔记本计算机(Network-linkable notebook)。上网本(Netbook)是一种以上网为主要诉求的超便携移动PC,尺寸多在10寸以下,多用于在出差、旅游甚至公共交通上的移动上网。

目录[]



  上网本以身材小巧、价格低廉为{zd0}卖点,在金融危机来袭的当下,渐渐成为许多消费者在购买第二台笔记本时的选择。
  关于“上网本”的描述是:“上网本是采用英特尔Atom()处理器的无线上网设备,具备上网、收发邮件以及即时信息(IM)等功能,并可以实现流畅播放流媒体和音乐功能。”
  上网本就是一台功能不齐全的笔记本电脑。正因为功能不齐全,上网本可以做到10英寸以下,重不超过1.5公斤,价格低廉。上网本可以在节能的基础上具备即时聊天,网上冲浪,发送电子邮件,观看视频,基本的网络游戏等一系列娱乐功能。
  上网本就是轻便和低配置的笔记本电脑 具体作用就是方便上网,需要搭配3G上网设备。
  缺点就是屏幕太小,看字费气力。有些网站已经注意这个问题了 比如epcbook.cn就已经做了大字体的网址大全给上网本用户。搭配大字体的百度搜索,估计能给众多上网本用户提供不同的感受。
  {dy}代上网本的标准配置为:(如早期的华硕Eee PC)
   CPU(中央处理器):威盛(即全球第三大CPU生产厂商—台湾的VIA)的(玲珑)处理器(具有一个物理核心 主频为800MHz)或同等级处理器
  内存:512MB
  GPU(图形处理器或显卡):集成显卡
  硬盘:20~40GB的SSD(固态硬盘)或40~60GB的传统机械式硬盘
  网卡:10/100M
  内置802.11b/g无线高速网卡
  第二代上网本的标准配置为:
  CPU(中央处理器):英特尔 凌动™处理器 Diamondville Atom N270(具有一个物理核心,因为具有英特尔HT超线程技术所以模拟出两个逻辑核心 主频为1.6GHz 前端总线533MHz 制造工艺 二级缓存为512KB)
  内存:1GB DDR2 667MHZ {zd0}支持2GB
  GPU(图形处理器或显卡):英特尔 GMA 950集成显卡
  显存:共享{zd0}128M(视主内存容量)
  (主板):英特尔 945GSE+ICH7-M
  网卡:10/100M
  无线网卡:内置802.11b/g无线网卡
  硬盘:60~160GB的传统机械式硬盘,{zd0}支持320GB
  摄像头:130万像素摄像头
  支持VGA视频输出
  高配版本还有蓝牙模块、安全锁孔、DC-IN接口、支持2.5G甚至是上网等等。
   注意:部分上网本可能会遇到因性能低下而无法流畅播放720P高清电影的问题。其实使用{zx1}版的Kmplayer即可流畅播放咯。因为Kmplayer具有“超级速度模式”,在保证画质的前提下加速了播放的速度,是值得使用的。
  之前的上网本的尺寸一般为7英寸({dy}代),截至2009年,一般为8.9和10.2英寸(第二代),也有少数12英寸上网本出现,重在1.5公斤以下,大多在1.0——1.2公斤左右。键盘大多不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全尺寸键盘,只有新推出的几款10英寸的上网本,配备了全尺寸键盘,这也是其不足之处之一:成年人使用时会有一定的适应期,而中小学生用起来则比较顺手。
  “上网本”是英特尔在台湾Computex展会上创造的名词,在此之前它并没有中文名字,大家都管它叫“Netbook”。市场定位为:一是需要第二台甚至第三台笔记本电脑的商务人士;二是青少年一族、小学生等需要上网的群体,便于学习和应用;还有第三种人群是某些特殊职业者,如记者、地质勘探者等经常需要出差的人员,甚至喜欢上网炒股的家庭主妇,也是“”的目标人群;第四是时尚一族,喜欢旅游,喜欢新奇事物。
  简单而言,“上网本”是一个功能不xx的笔记本电脑,“上网”是核心应用,Wi-Fi无线宽带是核心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内Wi-Fi无线宽带的接入环境并不完善,如果周围没有Wi-Fi服务,“上网本”也无所作为。
  也正因为Wi-Fi无线宽带成熟度制约“上网本”,所以推出“易PC”的{dy}站选在了无线网络发达的美国市场,同时“易PC”在中国市场的推进速度始终是“慢一拍”的缘故。   Atom使用的945GC芯片组令人啼笑皆非,南北桥芯片组的核心面积与功耗,要远远大于Atom处理器本身。真有一种“小马拉大车”的意境。这个芯片组并不是为非常节能的Atom设计的,而是Intel临时把老旧的芯片组拉出来当此重任。该芯片组功耗约为25W,而Atom的典型仅有2W。
  1、{dy}代的Atom系列笔记本,如华硕的EPC,确实是搭配了945GC芯片组,当时的情况是Intel没有为Atom开发合适的芯片组,结果只能搭配已有的笔记本芯片组而非UMPC专用,所以实际效果是功耗较大,达到了25W左右。
    但是市场上的大部分的Atom笔记本,都使用了i945GSE+ICH7M 芯片组,且功耗为5.5W(4W为北桥、1.5W为南桥),这对于Atom就是非常合理的一次搭配。
  2、精简后的Atom芯片组,也就是945GSE,和945GC{zd0}的差别在于GMA950显卡。虽然型号同是GMA950,但是945GC的显卡频率为标准的400MHz,而945GSE为133MHz。Intel这样做是为了降低功耗,但是很显然低功耗带来了性能明显缩水。
  所以使用流行的Atom笔记本,不能流畅运行一些普及的3D游戏(当然魔兽争霸和CS还能应付)。因为频率的降低带来了50%左右的性能下降。但是视频还是可以播放的,720P的高清H.264可以流畅播放,虽然CPU占用很高,720的VC-1编码视频由于GMA系列显卡的驱动问题,还是不太流畅。
  3、以前的945GC真的有这么强吗?进一步探索,发现了GMA950显卡的一些小“猫腻”:看一下介绍一下图形芯片GMA 950 :这是由英特尔公司在i945芯片组内使用的IGP。兼容DirectX 9和能够运行Aero,配备Core Duo处理器应用在便携式PC中是很常见的。
  英特尔在上使用核心频率400MHz的i945G版本图形芯片,而在便携式电脑中频率降至250MHz和在一些超轻便型笔记本更是降到166MHz使用。这次Atom搭配了133Mhz的GMA950,其实精简程度没有大家想象中的严重,这可以看做是一次平衡设计。
  Intel 945GM ——250MHz
  Intel 943GML ——250MHz
  Intel 940GML ——166MHz
  Intel 940GMS ——133MHz
  4、从网上较为全面的评测都可以看出,采用独立显卡的笔记本电脑在XP和vista下的性能对比差距不大,而采用GMA950的单核笔记本电脑性能下降显著。双核处理器对于使用像GMA950 这样整合显卡的机器跑vista而言有很大的意义:一个核帮助显卡,另一个核处理用户任务。
  这和Intel集成显卡的特性是有很大关系的,GMA950源于GMA900系列,它仍然支持2.0版本的Pixel Shader,缺乏硬件T&L和Vertex Shader功能,顶点渲染和几何变换、光影部分仍然需要由CPU来运算。但实际上,nVIDIA GeForce61x0和ATi RS48x等整合图形芯片,其核心内部实际上并没有整合硬件级的Vertex Shader和T&L引擎,其3D渲染过程中的三角形和顶点运算等都得依赖CPU来协助加速,只不过依赖程度低于GMA950。言下之意为,具备HT技术的双线程或多线程Atom上网本的3D性能,会比单核心的Core微架构赛扬处理器强很多。   对于笔记本电脑产业来说,EPCBOOK无疑打开潘多拉盒子,让大量的新兴厂商看到了希望,大量上下游厂商在2008年下半年进入上网本市场。到刚开年的2009年3月,深圳上网本产业达到高潮,当时估计有近200家方案设计和整机制造商,每个月出货量超过300K(除去、万利达和神舟的出货量)。随后,在英特尔收紧Atom处理器供应、上游元器件缺货、下游产品同质化、品质和退货问题出现、品牌厂商价格挤压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上网本产业从4月份开始出现抛货、恶性价格战和洗牌,厂商数量、出货量和售价不断下降,并自6月份开始进入低谷,至今没有明显回暖迹象。 品质问题却是目前上网本市场低迷的原因之一,而且深圳的一线上网本设计公司和所谓的品牌厂商在国外市场也被退货,而这些退货又在市场上抛售,严重扰乱市场和打击消费者信心。不过,杨朝文对这种所谓一线的说法不屑一顾,他表示,除了联想外,国内厂商基本上没有笔记本研发经验,笔记本电脑的设计人才主要在台湾地区,目前深圳上网本方案设计公司基本都是台式PC或者三线笔记本电脑厂商背景,“由于没有在{yl}公司的磨练,经验积累不够,加上测试设备很少,这些三流公司出来的研发人员只能够搞出四流的产品,通常是大问题没有,但小问题一堆,对于很多小问题他们根本不懂和没有概念。在上网本市场,山寨不会起来,不会有太多量的,山寨永远没有机会。” 杨朝文观点十分鲜明。他解释说,上网本产业和手机产业不太一样,山寨手机卖得{zh0}都是xx机,xx机和原版机的价格落差很大,有5-10部的价格差,但功能差不多,所以很多人愿意选择几百元的xx机,就算坏了也无所谓,因此山寨手机厂商可以获得很多利润。但是山寨上网本和品牌上网本的价差才几百元,大家可能都会选择品牌上网本。例如神舟电脑等二三线品牌的10英寸上网本已经卖到2,000元以下,让山寨厂商很难受。 山寨上网本厂商的出现是因为品牌厂商不降价造成的,如果以后品牌大厂慢慢把产品价格降下来,市场就会转到这些厂商手里去,转到有品牌的厂商手里去,山寨厂商几乎没有机会,这个市场最终还是会回归到传统的IT行业里去。而且山寨厂商在国内做出品牌的机会也不大,因为传统IT大厂在各方面都已经做得炉火纯青了,小厂商靠着一点小本钱就想跟上去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也并不代表山寨厂商xx没得做了。山寨的活路还是有的,只是不会有这么多人都活在上面。这次的洗牌会淘汰掉大量厂商,剩下的人就可以专心做事情了——目前汉大智能的英特尔Atom主板报价已经至70美元下,主板报价则在60美元以下,这已经比业内平均售价低了5个美元,如果量大这两款主板还有5美元的调价空间,杨朝文笑称这是推动行业洗牌。 几个月前山寨上网本一片火热的时候,英特尔对Atom的出货有了一些限制,也是推动产业洗牌的原因之一。为了在上网本和传统笔记本间建立起防火墙,英特尔正在大力推广CULV平台,面向11-13英寸轻薄笔记本市场,而Atom被限制在10英寸以下,此前利用Atom生产12英寸上网本的DELL、联想和创智成都受到了英特尔的警告。英特尔的举动,也给上网本市场的未来增添了变数。   1.上网本和普通笔记本在使用上,硬件构造上都是遵循了相同的标准,所以不用担心某某软件可不可以用。只要是普通的笔记本上一般能用的软件,上网本也同样能安装并且使用。
  2.上网本和普通笔记本{zd0}的区别是屏幕、有的人说上网本就是小屏幕的笔记本,那么,有的才5寸的屏幕,却要卖上万元,那还有哪个傻瓜去买啊,上网本岂不是xxx更高? 它们的区别就在于:上网本的屏幕分辨率极低,一般的都是1024*600.而再烂的笔记本,再差也有1024*768,高级一点的还有1280*1024,1440*1024等分辨率。不要小看了这一点差别。具体使用上会碰到很多麻烦的。
  举一个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你登陆QQ空间的时候,有时候,它的首页是一个800*800的介面,所有的鼠标点击都是在这个框架里完成,确定取消发送等按钮都是在最下面一排。浏览器的上下拖动条不起作用。如果用上网本观看QQ空间的话,就看不到最下面的内容的。需要用键盘上的TAB键来切换到底部再执行操作。
  3.上网本是1024*600.普通笔记本是1024*768以上,现在多的是1280*800的荧屏。有什么区别?说白了,就是上网本的显存很小,显示色彩偏差,屏幕显示内容较少,需要多次操作鼠标键盘才能浏览到更多的内容。
  4. 上网本的CPU,估计是CPU家族里运行速度最慢的一款芯片,但也是功耗最省的一款。
  5.但上网本也有优势,显卡用的烂了,同时,它也省电了。有的上网本可有理论待机6小时。普通笔记本一般很难达到这个水平的。   很多人会把上网本和混淆,其实上网本与UMPC(超便携个人移动设备)和MID(手持移动设备)有着很大区别。UMPC也是由英特尔提出的概念,官方认为只有同时满足“7英寸或更小的显示屏”、“内置触控板”、“最小分辨率为800×480”等多项条件,才能称为UMPC。实际上因为UMPC必须在极其有限的空间中集成完整的笔记本架构,因此在内部硬件的排列上需要非常高的设计水平,所以全球只有少数几个公司能够设计出UMPC,而价格就要比上网本昂贵很多。就市场情况来看,UMPC尺寸一般在5.6-7英寸之间,多具有旋转屏幕或触摸屏等功能。而MID的尺寸比UMPC更小,更适合放在口袋中,并且也不具备传统键盘,在使用上会有更多的限制。因此,虽然上网本仍然存在一些性能上的不足,但不可否认,它在便携性和xxx之间找到了{zj0}的平衡点。   

NVIDIA的ION(翼杨)平台

2009年CES现场展出了传说中的平台产品。
   Ion平台与英特尔的945G+Atom平台相比,{zd0}的优势主要在于其GeForce 9400芯片组,GeForce 9400芯片组可以令基于Atom的上网本或者轻松应对高清,而且也可以基本玩动主流3D游戏,这是英特尔平台不能做到的,这也是为什么英特尔对Ion平台的出现大惊失色的原因,因为Ion平台真的很具杀伤力,会令英特尔自己的平台举步维艰。
  新的Atom处理器开发代号“Pineview”,仍采用45nm工艺制造,但集成原有945G系列北桥功能,即整合内存控制器和图形核心。{sk}型号“Atom N450”,单核心,主频1.66GHz,前端总线667MHz,二级缓存512KB,支持超线程和64位技术。
  显然,这样的规格与现有Atom N280几乎xx相同,除了后者没有内存控制器和图形核心,因此Atom N450不会取代它,而是淘汰目前广泛使用的Atom N270,后者的停产通知将在2010年{dy}季度发出,第三季度末最终退市。
  

英特尔的GN40平台

英特尔为了填补廉价与高价超便携之间的空隙,同时为了应对AMD Athlon Neo,决定推出Atom N280处理器,并搭配新的GN40芯片组。
  Atom N280处理器在性能上仅比N270略高,同样是制程的Diamondville核心,频率比N270高66Hz,即1.66GHz,不过从N270的533MHz提升到了667MHz,其它规格与N270保持一致,如512KB的L2缓存,支持HT技术等。可以看到N280在性能上的进步是非常可怜的,这也传递了英特尔的策略,Netbook并不是一个讲性能的平台,它的能力必定要远逊于配备英特尔主流Core架构芯片的超便携式笔记本电脑,英特尔在市场操作上确实老辣。
  让消费者更心动的是全新的GN40芯片组,它会采用GMA4000显示核心,具有远胜于945GSE搭配的GMA950的图形性能,能满足Netbook的小显示屏低分辨下的3D需求。GMA4000使得Netbook在高清视频播放上也有质的飞跃,支持H.264、VC-1和MPEG-2等编码视频的硬件级解码,Netbook也开始具有一定的娱乐功能,不过GMA4000并不支持蓝光。
  联想到之前的“英特尔 Atom不采用第三方芯片,Ion平台难以实现”消息,似乎能理解英特尔的做法,GN40在图形性能上提升足以填补廉价Netbook与之间的断层,对NVIDIA的ION平台并没有什么迫切需求,有了GN40,也就无需借助ION平台来提升Netbook的性能。当然ION平台具有更好的3D能力和支持蓝光等优势,也会诱使一些Netbook制造商接受ION平台。
  另外,由于GMA4000强得多的图形性能,使得GN40的功耗也大幅提升,Atom N280搭配945GSE的功耗为8W,但与GN40搭配后功耗达到16.5W,功耗翻倍还有余,这与英特尔一惯倡导的Netbook低功耗似乎有些背道而驰,功耗的提升就要求厂商们需要针对GN40的散热需求重新设计产品。据悉,在本月底或下月初,华硕预计推出采用Atom N280加 945GC的 1000HE。
  Atom N280处理器也可以和945GSE搭配使用,由于处理器功耗相约,现有产品可在没有改动散热及电气设计的情况下直接更新处理器,不过Atom N270因英特尔的规定无法和GN40搭配使用。
  Atom 280搭配GN40每千套单价约在60-65美元,相比现有平台定价约高出20美元。根据计划,Atom N270、Atom N280搭配945GSE芯片组的组合会在第四季被下一代Netbook平台Pine Trail-M平台取代,而Atom N280和GN40的组合则会延续至2010年上半年。   Intel{zx1}透露消息称,Intel预计于2010年{dy}季度对现有的上网本以及一体机上使用的ATOM处理器平台进行全面更新,发布新一代上网本Pine Trail-M和一体机Pine Trail-D两大平台。其中上网本上使用的ATOM处理器主频再次得到提升,出现了新款Atom N470处理器,核心频率提升到1.83GHz(166MHz×11),较之前透露的核心频率为1.66GHz的Atom N450提升不少,创造Atom系列的新高。
  早在2009年六月份,Intel既制定出下一代Atom处理器“Pineview”的型号及规格,其中上网本版本的单核心命名为Atom N400系列,而Nettop(桌面一体机)版本单核心则命名为Atom D400 、双核心命名为Atom D500系列,而与之配合的单芯片式芯片组则命名为Intel NM10 Express,预计于2009年第四季中出货,旧有Intel Atom N230/270/280及N330处理器则暂定2010年第二季停产。
  新一代ATOM处理器N450/N470采用与ATOM N270相同的22×22mm BGA封装,单核心,前端总线667MHz,二级缓存512KB,支持超线程技术,由于微架构设计与上代Diamondville类同,因此处理效能上并不会出现显著成长。内存方面则只内建单通道内存控制器,支持2组SODIMM ,{zg}支持 2GB 内存容量。
  新一代ATOM处理器较上一代产品相比,除主频提升外,{zd0}的改变是首次集成图形核心,IGP核心频率为200MHz。这相当于把原有的北桥模块整合在处理器里,这样整个平台由三芯片简化为双芯片,效能表现相较旧有945GSE的133MHz有明显成长。
  主板芯片方面,新一代平台改用Intel NM10 Express系列单芯片,封装大小仅为 17 x 17mm ,之前的北桥模组部分功能被集成到处理器中,相比过去Intel 945GSE Express芯片组再加ICH7M一共占据31 x 31mm + 27 x 27mm的空间缩小很多,能够较大幅节省芯片所占用的PCB空间。
  关于功耗,值得注意的是,尽管Intel Atom N470/N450并无微架构效能上的改进,但由于工艺成熟及经过内部改进后,整个平台的功耗较之前降低不少,包括处理器内建的内存控制器及绘图核心功耗,{zg}TDP功耗由上代的8W下降至7W,平均功耗仅2W,比上代下降 0.5w,整体平台TDP下降50% 。
  


郑重声明:资讯 【“上网本”的秘密(1)】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