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女人

佤族女人

李铭璨

“佤族是先秦时期“百濮”人的后裔,”①由于地域的阻隔,他们与外界断绝了联系。当近代的人们进到这里是真可谓“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自己那里知道已经落后了三千多年了。外界人们来看到他们奇奇怪怪的生活方式时,才发觉这里还出在原始社会的末期。这个只有考古和想象虚拟的人类社会的真实存在。就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向外界散发着种种神秘的气息。

解放前听说这里佤族男女都是上下几乎是裸露的成人们只是在胯下用布条作简单的遮掩。女人乳房的裸露也很自然。所谓多见不怪,即使是年轻美丽的少女也是自然而大方不显半点羞涩。由于没有经历中国特殊而漫长的封建社会,这里也就没有孔子,被鲁迅先生称为“吃人”的礼教自然也就不曾发生。这里是一个重图腾而轻伦理地方。可以说佤族的女人是中国的女人中最特别的群体了。

佤族的农家妇女的地位与中国的其他民族的妇女相比我想可能的{zg}的了。“相传女人比男人先懂得道理,那是男子听从女人的话,女子领导。后来男子才懂得道理了,女子不想领导了,才让男子来领导。女子共领导了三十代,后男子领导了二十代,就到今天了也就是说佤族原始社会父权制确立不是很久的事。”②所以中国封建社会积淀了千年的妇女无意识中那种“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观念,在佤族女人的意识或无意识中是没有的。这千年的缺失,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可能是种缺憾,但从女人的地位的角度来说,或许正是佤族妇女们{zd0}的幸运。她们竟然跳过了女人们忍受了千年的不平史。

佤族女人不但具有中国传统妇女的勤劳、聪明、善良、巧秀,更多出了大方、自由、任性和强悍。男人们在她们面前似乎占不到半点便宜。据我个人自己的观察,在农村佤族家庭中女人掌家的家庭还占大多数。她们会耕田、种地、会织布、做依、会抽烟、会大碗喝酒、会跳舞唱歌。集美丽秀巧、力量、强悍于一身。只让位二十代,佤族的女人们在男人面前xx还有自信。

我们不能否认这里还贫困落后,生产力水平还很低。在生活的重压下,佤族的女人们照样可以笑语欢歌。她们习惯劳动之前先喝几杯水酒,待微醉之后出发劳动,此时的劳作已不在辛苦。所谓“酒中自有天地在”,这种飘然似梦的状态就把{yt}的日子轻轻松松的打发了。整个辛苦的劳作过程始终在边说边笑的气氛中。她们的眼神和表情始终没有流露出一丝对生活的埋怨。我坚定的以为佤族的女人是天底下最单纯美丽的女人了。

她们黝黑的肤色或者说是古铜色的。眼睛大而明亮、双眼皮、长睫毛,典型的南方美人的鼻子和嘴唇,加上长、浓密、黑亮的长发, 佤族的姑娘们大多是漂亮标致的。真所谓“眉清目秀好身材,矫健善良红脸腮。豆蔻如花藏佤寨,青春似火站阳台。霞光万丈林中射,云彩千张飘下来。见我停留问岔路,纯真可爱笑开怀。”③佤族妇女装饰别具特色,“最突出的是头戴宽约3 公分左右的银箍,身着靛青色无领大襟右衽及横条花筒裙。腰系红布宽腰带和数十根细藤圈。耳挂垂肩圆形大耳环,颈戴银质大项圈,细项链。上了年纪的人,喜欢戴长约五公分伞状大耳筒,筒顶还刻有各种花纹。有的妇女在耳筒内插上香花香草,有的放上人民币,出门赶集,随用随取,很是便利。”④关于手镯,“相传,从前阿佤山的原始森林里常有野熊出没,野熊有个特性,抓住人死不放手。{yt},一个美貌的佤族姑娘上山采集,碰上了野熊,躲避不及,聪明的姑娘赶忙从竹篮里拿出饮水的竹筒,套在手上,大胆沉着地迎上去,让野熊握住。野熊自以为猎物到手,竟飘飘然起来,姑娘乘机悄悄从竹筒抽出来,化险为夷。从此,姑娘们外出将竹筒套在手腕上,以防不测,久之,竹筒就演变成宽手镯了。手镯宽约五公分,多用白银制成。上面刻有精致的各种图案花纹,美观闪亮,是佤族妇女喜爱的装饰品。”⑤

她们天生好嗓子和天赋的音律节奏感,几乎找不到不会唱歌、跳舞的女人。常见的舞蹈有“圆圈舞”、“舂碓舞”等。常常是在过年过节、结婚、进新房等重要喜庆的日子,夜晚燃起熊熊烈火,女人们围着火堆、敲锣打鼓,边唱边跳,柔美中带着一股难驯的野性美。醉意中是一种梦幻的诗意。最早的艺术形式诗歌、音乐、舞蹈的“三位一体”在这里又重现了。

在路上、家中,你时常会看到文章妇女们手中不停的搓绕着织布用的纺线不知她们是“忙里偷闲”还是“闲里偷忙”。织布机非常简单,几根树简单的搭配、组合就开始织布了。虽然效率很低,但大多数佤族女人们(特别是老一点的)还是不愿放弃这吃力不讨好但却又能展示女人特点和审美观的活。她们用各色各样的线,一根一根,{yt}{yt}地,这就是对生活的一种信念、一种坚持吧。布的色彩 鲜艳而夸张,能做各种各样的图案,即使是不识字的老人,你只要给她字形就能织出美丽的汉字。自然界的法则是最鲜艳美丽的东西大多是有毒的可怕的,这就是所谓的“警戒色”。面对大自然中的各种毒蛇猛兽,佤族的祖先们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种重要的自然法则。流传至今,这种鲜艳而夸张的色彩已经成为佤族女人们 热情积极的生活态度的体现了。织布有时几天,有时几个月。这时的男人们包下了全部重活,。虽然他们不在是以穿佤族服装为主,这种似乎是在浪费时间的活,男人们也毫无怨言,也从来不过问。“男耕女织”其乐融融,在这个浮华而喧嚣的年月,也可以算是生活的另一种{jz}了。这不是修炼出来的境界,而是自然的一种存在。

其实从家庭角度来看,佤族的女人是最有责任心和爱的人。她们不但参与所有的劳动,还担负着养育孩子的一切责任。这样就使得佤族女人具有了男人的刚强和大气。西盟已经养育出了两位女县长,原来的老魏红和现在的魏艺红。魏红,佤族,西盟人。一个妇孺皆知的名字,一个女人,女强人。一个能把握大局、背负重任的政治风云人物。1995年她背负着阿佤人民未来的希望和命运到北京参加全世界的妇女大会。她说:“我是佤族,我的名字叫魏红,我是阿佤山来的,我背负着阿佤山的山,我背着阿佤人的深情厚谊,我背的佤族同胞的心,我说我来这里了,向全世界的妇女朋友们,向你们问候了,向你们致敬了,向你们学习来了,向你们汇报来了,向你们交流来了”。⑥

当时大会掌声雷鸣,全世界的妇女们被这个来自中国最贫困地方的佤族儿女的伟大灵魂和抱负感动了。是啊,一个最贫困地方长大的女县长,来到祖国最繁华的国都。那种心里巨大的落差是谁也无法体会的。听说她哭了,并发誓要改变阿佤人民的命运,必须先改变他们的观念,要改变他们的观念必须建一座具有现代气息的县城。哪怕是很小很小。终于一座崭新的微型城市展现在同胞们面前,让兄弟姐妹们看到了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过。人们看到了女人的力量。魏红成了人民心中的英雄。

佤族的女人们不由让我想起了现今天女权主义者们,奋力呼喊要求男女平等,要求更多的权利。“男尊女卑”这一块压在女人们心头几千年的石头,在阿佤民族这里却找不到。女权主义者们或许应该反思一下,真正的地位和权利,往往不是别人给的。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这是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最xx的论断 。抑或 我们可以把这里的“女权主义”看做是“生态女权”。

注释:①《解密佤山》朱飞云  梁荔  刘军著(云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12 月第1版)16页

②《解密佤山》朱飞云  梁荔  刘军著(云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12 月第1版)78页

③(《阿佤姑娘》文清风。——《梦里追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④⑤⑥ 及图片参看央视国际网《佤山木鼓》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佤族女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