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峥:港股直通车「红颜薄命」_李云峥_新浪博客

      李云峥:港股直通车「红颜薄命」
 
             香港《大公报》  2010年04月03日第A18版  李云峥

 
    因早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19件外汇管理规范性文件实际上已经逾时失效,这实际等于正式宣判「港股直通车」已经无效。不过天津市金融代表团近期访港时,天津市副市长崔津渡则认为,香港资本市场非常成熟,可为内地企业提供融资的需要,故估计类似「港股直通车」的方案,将来可能会以若干不同版本的形式推出,但未有透露实际详情。

 

区域局限难谈利益

 

    笔者以为,无论是从政策层面还是实际操作层面来看,「港股直通车」已经无任何实际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其成为历史名词已经成为定局。

 

    港股直通车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带有明显区域性色彩的金融概念,而这也是其xx的利益「死穴」,在中国特殊的外汇管制现实背景之下,更是注定了港股直通车只会是一个会遭遇重重现实阻力的红颜薄命型「研究计划」而已。「港股直通车」概念源于2007年初天津滨海新区与中银国际的业务交流,双方提出由中国银行开办这一业务,作为国家对滨海新区诸项优惠政策中在资本项目下的特殊政策,这一方案上报国务院后获得了批覆。2007年8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开展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试点方案》后,中国银行天津分行拟推出的个人投资港股业务,成为「港股直通车」概念终结前的最顶峰。

 

金融风险不可不防

 

    即使抛开港股直通车的资本项目开放对国家金融安全的争议,它最终也必然夭折,毕竟从利益分配上来看,其实质只是一个天津概念和中行概念,一块「政策蛋糕」只有一个地区和一个金融机构去吞食,这在中国几乎是很难想象不引起其他地区和机构争议的,更何况还可能触及「国家金融安全」的高压线风险呢?

 

    其实就算是港股直通车真的开通,也未必能像想象中的那般火热,因为这种正规意义上的港股直通车和现实中早已存在的「地下版港股直通车」相比,无论是从交易佣金费率、保证金提供比率等来看,中资银行根本不是那些在内地揽客的香港金融机构的竞争对手。因此放弃港股直通车,实际也是放弃了一种政策选择的尴尬:资本项目的口子被放开了,而中资机构根本分不到预想中的「肉」,这项政策的xxx对中国内地而言太差。

 

正确合作还在深化

 

    虽然港股直通车已经成为历史概念,但内地和香港的金融正确合作还在深化。在2009年内地与香港签署的《CEPA补充协议六》中,证券业的相互开放开始进入全面的试点探索阶段:符合条件的香港证券公司可以在广东开设合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专门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港方{zg}持股比例为三分之一;而内地也将允许符合条件的内地证券公司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此外,内地与香港目前正积极研究在内地引入包含有港股组合的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由此可见,比港股直通车更为深入和宽泛的内地与香港证券金融交往,正在路上。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李云峥:港股直通车「红颜薄命」_李云峥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