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多家媒体齐聚黄骅,就黄骅“2·28冰河救人英雄群体”展开集中采访。如果说那场生死救援体现的是在面对别人生死关头时的人性光芒闪耀的话,那对于黄骅市官庄乡前九女河村的董玉发、石淑华夫妇来说,他们却是用30年时间完成了一次看似“不显眼”的人间大爱、仁义壮举:他们赡养了董玉发前妻的养父母…… 前妻去世,孤苦老人成董玉发“心病” 3月30日上午,记者走进黄骅市官庄乡前九女河村村村董玉发家中时,西屋里董玉发的妻子石淑华正在跟93岁的老太太杨淑芹换新衣服。这位老太太,是董玉发前妻的养母。 30年前,董玉发的前妻在与他结婚不到一年的时候因病去世,留下了娘家的养父和养母。两位老人只有董玉发的前妻一个女儿,现在只剩下了二老,这日子,尤其是当他们老得动不了的时候,该怎么办?董玉发说,他那时也在惦记着这事。 这时,董玉发的父亲发话了,这位普通的农民用他最质朴的语言跟董玉发的岳父、岳母说:“大哥、嫂子,你们放心,我有四个儿呢!等你们老了,就到我那去,咱们住一起!” 就是从那时起,董玉发就开始了对前妻养父母的照顾。他们是邻村,隔着8里地,但不管多忙多累,他总是惦记着老人家里的水缸是否满了,总是利用晚上的时候骑上自行车赶到老人家里把水缸挑满,估计用完了就再去挑;地里活多,他忙完家里的,又得挤出时间来到岳父家里帮忙,甚至有时还叫上自己的兄弟们…… 人心都是肉长的。就在董玉发的前妻去世后,人们都觉得这两家子的亲戚算是走到头儿了,但董玉发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他一到岳父村上,认识的不认识的都跟他打招呼,一句句“大姐夫”“大姑父”的称呼让董玉发心里也热乎乎的。 结婚三天,新娶的妻子登门“认亲” 董玉发的所作所为令人敬佩,但更令人感动的是董玉发再娶的妻子石淑华,她成为董玉发照顾老人最得力的帮手。 结婚三天,董玉发就带着石淑华到前妻养父母家中“认亲”。在结婚前,石淑华的父亲也知道董玉发照顾两位老人的事,当时董玉发还担心自己“负担”这么重这门婚事能不能成,但石淑华的父亲认准了董玉发这人心肠好、品性好,女儿跟这种人过日子,放心!石淑华自己也愿意跟董玉发一起照顾老人,这才促成了这门婚事。 带着新娶的妻子到两位老人门上认亲,董玉发夫妻俩用这种方式给别人发出了自己的承诺:两位老人就是自己的爹娘,他们不会没人管。 石淑华说,那时她常常去住“娘家”,不是去看自己的亲娘,而是到杨淑芹老人家里照顾两位老人,不但如此,她还要推上“小推车”(当地一种农具)到洼里给两位老人砍柴火,买了蛋糕、水果等“稀罕物”,她都要骑上自行车给两位老人送去……很快,她在村上的称呼也被叫开了:“大姑”“大姐”…… 老人进家,普通农家多了一位妈 随着“孩子姥爷”“孩子姥姥”(董玉发至今仍旧按照当地风俗来称呼前妻的养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他们的生活自理问题也让董玉发夫妇放心不下。他们一次次提出,两位老人不如直接就住到董玉发家里,让他们来承担赡养义务。但是,两位满脑子传统思想的老人总觉得那样一来给董玉发两口子添的麻烦就更大了,一直坚持住在自己家里。 10多年前,董玉发的“孩子姥爷”去世了,只剩下了杨淑芹老人。看着更显孤单的老人,董玉发夫妻俩再次反复做工作,{zh1}老人终于“妥协”了,但说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只去过冬。 这样,每年冬天里,董玉发家中的炕头上,就多了一位妈。有时候,董玉发的母亲、石淑华的母亲也过来住,一个炕头上坐着三位妈,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家,甚至还一直为钱发愁。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家却仍旧得到了村里人们的羡慕,那份热热乎乎的亲情,胜过了高屋华服。 随着杨淑芹老人日益年迈,在董玉发夫妻俩的坚持下,{zh1}杨淑芹老人终于决定跟他们住到一起,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 咬牙坚持,困难没有压垮这个家 今年55岁的董玉发满头白发,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尤其是他的双手,当你跟他握手时明显感到那种关节的粗大与手掌的粗糙。在他院子里停着一辆拖拉机,旁边放着一张方锨、一张尖锨。除了种地外,他现在靠给别人拉土、拉砖来维持生计。而这些活儿,都是“受大累的”。 说起曾经的难处,石淑华也忍不住掉下眼泪。她说,有一年董玉发患上了股骨头坏死,二儿子上学又需要钱,那时真是觉得这日子太难太难了,他们几乎借遍了亲友,至今还欠着不少外债。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董玉发与石淑华的二儿子是名体育特长生,当年,每次交学费的时候孩子就闹着不上了,老师们反复做工作,后来又想了好多办法,终于保证孩子考上了大学。 但不管多难的日子里,那坐在炕头上的三位老太太,都要每天一人吃一个鸡蛋,老人们心疼董玉发,杨淑芹老人总说自己“吃了没用”,“让受累的吃”。但董玉发告诉她,自己“不爱吃鸡蛋”。 四世同堂,平凡日子自有动人芬芳 如今杨淑芹老人已经93岁,但身体没有大病,记者问她话时老人笑着回答:“好,好,他们都是好人,我有福气!” 老人毕竟年纪大了,现在大小便都在屋里,然后由别人再倒出去。每到冬天,董玉发有一个习惯多年未改,那就是只要从外面回来,他肯定要伸手去摸摸老人的炕头热不热,说到这时石淑华又“取笑”董玉发:“这就是信不过我。”董玉发一边笑一边说:“信得过!信得过!”然后告诉记者,这是因为没钱买煤,点不起炉子,所以炕一定要烧热。 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农家,却用这四世同堂的欢乐感染了许多人。官庄乡孔韩庄村的村民孟昭祥多年来一直跟董玉发家打交道,他对董玉发夫妻的做法表示了极高的敬意。他说,别说是前妻的养父母了,就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这个地步! 而最让董玉发夫妻欣慰的,是孩子们的懂事与孝敬,他们从来没有嫌弃过老人,总是给老人买这买那,尤其是小孙子,更是跟“老姥姥”最要好。而大儿子两口子也为二儿子的学习承担了许多,大儿媳妇还曾为了自己小叔子的学费专门回到娘家借钱。这些生活中的温暖点滴也让董玉发两口子觉得,虽然这个家不富裕、很普通,但有了这份亲情,这个家就是世界上最温暖、最幸福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