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空气相色谱系列讲座(3)_其申仪器仪表维修中心_百度空间

生物体内液化石油气的检验

一、中毒症状与毒性(见本讲座-11)

二、理化性质

液化石油气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在常温高压或常压低温下可为液体。主要成分的物理性质如下表:

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物理性质

名 称 英文名称 分子式 分子量 沸点 20℃蒸气压(kg/cm2)

丙 烷 propane C3H8 44 -42.1

丙 烯 propene C3H6 42 -47.7 7.4

正丁烷 n-butane C4H10 58 -11.1 1.1

异丁烷 i-butane C4H10 58 -6.5 2.1

异丁烯 i-butene C4H8 56 -6.9

丁烯-1 1-butene C4H8 56 -6.3

三、动物实验

液化石油气主要吸收途径为呼吸道,也可通过皮肤吸收。正常死亡置于丙烷气中的兔子,在皮肤、肌肉、肺和血中都能检出丙烷。放入液化石油气环境中的尸体,其肺和血中也能检出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说明液化石油气可通过皮肤吸收。

将1# 2#家兔置于高浓度丙烷气室中致死后解剖, 3# 家兔置于液化石油气室中致死后解剖,均测定体内各检材中丙烷含量,结果见表

中毒致死兔体内丙烷含量(μL/g、mL)

兔号 皮肤 肌肉 肺 心血 肝 肾 脑 尿

1# 76.31 30.99 56.24 31.34 32.74 38.36 29.95 2.21

2# 115.32 48.24 75.22 42.95 41.22 38.39 39.58 3.21

3# 69.27 38.71 51.22 26.19 31.83 29.24 25.38 2.18

四、案例检验

收集部分案例定量检验数据,1# 2# 案例送检前情况不详,送来即时检验。3# 案例死后较长时间才送检。4# 案例死后即时送检测定。5# 案例死后一个月后送检鉴定,其间三次尸检,两次解冻,每次解冻24小时以上,其余时间冷冻。结果见下表

液化石油气中毒死者体内丙烷检出量((μL/g、mL))

案例号 血 肝 肾 脑 脾 尿

1 31.29 5.70 5.20

2 12.5 2.06 8.52 8.56 2.14

3 2.2 9.0

4 35.0 47.8

5 0.46 0.32 0.26

从以上动物实验和案例实验数据不多,因液化石油气致死案例相对较少,有的只做定性,案情也不全,就上面两类数据可以说明尿样不适合做液化石油气,{zh0}的检材是心血和肝、肺。

五、检材处理

⒈ 挥发有毒气体死亡的生物体,解剖和剪碎检材时操作要求迅速,尽量避免被测挥发物受损,并即时检测。

⒉ 含液化石油气的检材选用血和肺为{zj0}。对脏器检材{zh0}剪取中间部位,用量一般取0.5~2g置顶空瓶中。(盐水和内标溶液事先装好)立即密封。

⒊ 处理检材同时装好阴性对照样(相应的空白检材)和阳性对照样(空白检材中通有液化石油气)。

⒋ 剩余检材必须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根据检材量多少札紧后密封,-20℃下保存。

人体血液中一氧化碳的分析——体内毒性1

许多案件需要对体内CO定量检验后才能确定死因,如判断火场尸体是被火烧死还是死后被焚尸;是煤气中毒致死还是将人害死后伪造一氧化碳中毒现场;有的用煤气xx或他杀;也有因使用不当造成CO泄漏而中毒事故;还有因无知在机动车内用空调长时间纳凉,造成CO中毒死亡等案件时有发生,冬天发生较其它季节多。

一、CO的毒性

CO与人体血红蛋白(Hb)有很强的亲合力,血红蛋白本是人的重要输氧工具(HbO2),当 CO进入血液后向氧争抢血红蛋白,形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HbCO),氧被CO所取代,因CO对血红蛋白的亲合力为氧的210倍,致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功能,造成人体缺氧而中毒,严重者窒息死亡。

CO中毒程度取决于血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的饱和度,即碳氧血红蛋白在血红蛋白总量中所占的百分比,用HbCO%来表示,所以血中一氧化碳检验结果的表示方法与其他毒物不同。正常人由于职业性质或吸烟或环境污染等因素,其饱和度多在10%以下,当饱和度达20%时即出现中毒症状,对原有严重心、肺病患者饱和度低于20%也有可能发生死亡。当饱和度高于40%时,也能造成昏迷,抢救不即时容易发生死亡。当中毒者血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的饱和度达60~70%时想救活比较困难。

空气中CO含量:为0.03~0.06%时接触4~5h、或0.1%时接触2h、或0.15%时接触1h、或0.3%~0.4%时接触30min均可发生死亡。儿童、老人和孕妇对CO更敏感,在中毒现场儿童、老人和未出生的婴儿死亡率较高。

碳氧血红蛋白(HbCO)的饱和度的大小取决于大气中的CO浓度、逗留时间、吸收的速度、血红蛋白的浓度等因素影响。

二、CO 中毒症状

CO中毒主要表现各机体组织严重缺氧,以xxxx系统受损为主,不同的人对一氧化

碳的敏感性有很大差异,也表现不同程度的症状。初始中毒症状为前额发紧、xx;进而恶心、呕吐、xx、四肢无力、共济失调,虽有意识但动弹不得,无法离开中毒环境;以后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脉搏和呼吸加快,有时出现间歇性抽搐;{zh1}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有时昏迷达数日,经急救后虽清醒了,但留下严重后遗症,如轻瘫、感官功能紊乱或精神紊乱。按中毒发生的快慢和过程,将CO中毒分为三种,在法医毒物工作中以急性中毒多见:

⒈ 闪电中毒型:常发生在深井作业、下水道维修、突然进入废弃的菜窖等CO集聚处,短时间吸入高浓度的CO所致,造成突然昏倒、丧失意识,抢救来不及一般必死无疑。

⒉ 急性中毒型:常发生在通风差又有CO产生源的环境里,活体常处于无任何防备的放松状态下,如睡眠态。

⒊ 慢性中毒型:常发生在生产有毒有害物质的车间、通风设备差的矿井、瘾蔽札堆抽烟xx的人群等有可能慢性中毒。对慢性中毒型有分岐,认为只要不引起急性中毒,当脱离接触后碳氧血红蛋白即可逐渐解离排除CO,没有生命危险,所以不存在慢性中毒的说法。

三、CO的体内过程

CO经呼吸道吸入后,与血液中的Hb结合生成HbCO,此反应是可逆的。在有氧的新鲜空气里,会重新分解、与氧结合生成HbO2,这个可逆反应对红血球无损害,CO在体内也不发生改变,仍可由肺排出体外。

CO从血液中释放遵循半排出期规律。在正常大气压下(氧分压为0.21大气压)半排出期为128~409min,平均为320min(5.3h),如吸入一个大气压的纯氧气,平均半排出期为80.3min(1.3h),而用三个大气压的纯氧吸入,半排出期为23.3min(不到半小时),因此可采用高压氧抢救xxCO中毒患者效果好。

人体血液中一氧化碳的分析——定性分析2

一、检材采取和保存

CO中毒惟一重要检材是血液-心血,非心包液、胸腔杂血。为防止血样凝成块,可在血样中加少许EDTA固体,因凝成块状的血定量偏低。当死亡时间长而取不出心血时,取带心包液的心血或胸腔血代替,送检时一定要对所送检材加以充分说明,使用时先离心只取用红血球多的部分,其它血清和杂质弃去。

CO中毒血可保存较长时间,不易腐败,曾有报导从埋后100 多天的尸体血液中检出CO。含CO的血样不密封或露置空气中,其血中HbCO 易被空气中氧所置换又转化为HbO2,使分析结果偏低,

一般采心血量10~20mL即可,装满容器密封低温保存。如需长期保存,为防止HbCO的损失,可于血液表面加0.5~1cm厚的液体石蜡,再密封置低温冰箱中保存。

二、一氧化碳定性分析

⒈ 化学检测法

⑴ 氢氧化钠法——取含CO的血与空白血各少许均用20倍水稀释,加入等体积的30%NaOH水溶液混合,对正常空白血即出现绿褐色絮状物沉淀,对含CO的血则出现红色絮状物浮于液面,红色絮状物能逐步氧化为绿褐色絮状物,变色速度取决于CO在血中的量。

⑵ 鞣酸试验——取含CO的血与空白血各少许均用4倍水稀释,加入等体积的3%鞣酸溶液混匀放置,空白血呈灰色,含CO的血则呈桃红色,颜色保留时间较长,能辨认CO饱和度超过20%的血。

⑶ 快速加热法——取含CO的血与空白血各1mL,在沸水俗中边煮边对比观察颜色变化,正常血为褐黑色,含CO的血呈桃红色(饱和度需达30%~40%才有此颜色)

⒉ 钯镜反应

基于氯化钯被CO还原为金属钯,浮在溶液表面形成金属光泽的钯膜称为钯镜。还可根据还原生成“钯镜”的程度来分析血中CO的量。

扩散盒法——在扩散盒内圈加0.5%氯化钯溶液0.5mL,外圈中加2mL检材血,立即盖上经蒸馏水湿润过的盖子,再从盖子边上的小口处滴加10滴40%的硫酸,速将盖子拧紧密封,轻轻转动扩散盒,使硫酸与检材血充分接触,如室温<5℃需水浴上稍加热,5分钟后注意观察扩散盒内圈有明显钯镜产生。

PdCl2+CO+H2O → Pd↓+CO2+HCl

为防止硫化氢的干扰,在含CO的血中加稀酸促使碳氧血红蛋白解离同时,可加入醋酸/醋酸铅除去干扰。此方法灵敏度高,但专属性差点。

人体血液中一氧化碳的分析——定量分析3

一、顶空气相色谱法

基于测定检材血中CO含量而获得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取一定量检材血置于顶空瓶中,加入释放剂碱性铁氰化钾(用碱性铁氰化钾比用酸好),待CO释放xx后抽取一定量顶空部位的气体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峰面积A1。另取一些检材血通入CO气至饱和,随后通N2气赶尽溶于血中的多余的CO气(即没与血红蛋白结合的剩余的CO),相同条件平行操作,记录色谱峰面积A2。两次色谱峰面积之比(A1/A2)×{bfb}即为检血测得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

色谱条件——HP5890Ⅱ气相色谱仪,色谱柱① Hayesep Q(2m×2mm 80/100目);

② Porapak Q(2m×2mm 80/100目);③ 13X或5A分子筛柱(3m×2mm 45/60目),柱温70℃恒温;检测器(TCD)120℃,载气为氩气,流速22mL/min。见{yj}性气体分离图。

绘制标准曲线——抽取不同体积的纯CO气体或相同体积的不同浓度的CO—N2气体(用N2逐级稀释CO气体浓度)注入色谱仪进行分析,获得标准曲线。

检材血的分析——准确抽取一定量的检材血放入顶空瓶中,加入释放剂释放血中CO气体,平衡后抽取血液上的一定量的顶空气体,注入色谱仪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计算——根据检材血用量、顶空瓶内体积、注射体积,由标准曲线计算出检材血中CO结合量Q1(用每mL血中含CO标准状况下体积mL数表示)。

此方法通过配制标准曲线和血检材样品的分析,CO的最小检测浓度为0.02%,标准偏差为0.1%

色谱柱Hayesep Q(2m×2mm 80/100目)

另外,用氢气和镍催化作用下将CO柱后衍生为CH4,然后用GC-FID方法进行检测,其灵敏度是GC-TCD的近百倍,是种受欢迎的方法,但仪器需要添装衍生化装置。


人体血液中一氧化碳的分析——定量分析4

二、氯化钯法

原理——碳氧血红蛋白与酸作用,释放出CO气体,它能定量地与氯化钯作用。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反应后氯化钯溶液的浓度,从剩余氯化钯的量可求碳氧血红蛋白的饱和率。

操作——1. 取扩散吸收池一个,在内槽中xx加入 3.0mL C(PdCl2 = 0.0025)mol/L溶液,在外槽一侧加1.0mL C(H2SO4=1.8)mol/L溶液

2. 取检材血0.5mL置外槽另一侧,立即盖严盖子,轻轻旋转倾斜使硫酸与血混合,如室温<5℃需水浴上稍加热,放置1~2小时

3. 取出内槽中的氯化钯溶液,过滤,滤液转入50mL容量瓶中,用0.1mol/L盐酸洗涤内槽三次,洗液滤入容量瓶中,然后用0.1mol/L盐酸稀释至刻度,混匀后放置待测。

4. 取容量瓶中的清液置石英杯中,以0.1mol/L盐酸作参比, 278nm处测紫外吸收。

5. 分别xx吸取0.5、1.0、1.5、2.0、2.5和3.0mL( PdCl2 =0.025)mol/L溶液置50mL容量瓶中,用用0.1mol/L盐酸稀释至刻度,同上平行操作分别测紫外吸收,得到氯化钯的标准曲线。



计算——将检血的氯化钯吸收值与标准氯化钯溶液的吸收值作比较,求出剩余氯化钯容量,再求出相应的CO容量(见相关值表),然后根据检材血的血红蛋白含量计算碳氧血红蛋白饱和率。

氯化钯与一氧化碳相关值表

剩余 PdCl2(ml/50ml) CO(ml/100ml)



碳氧血红蛋白计算公式如下:

HbCO% = CO容量(ml/100ml)×100 ÷ 血红蛋白(g/100ml)×1.35

注意——1. 此法对新鲜检材血可不考虑干扰问题,如是腐败检材血,可用醋酸铅-醋酸溶液代替1.8mol/L硫酸溶液,以除去硫化物的干扰。

2. 醋酸铅-醋酸溶液配制,取10mL冰醋酸用水稀释至100mL ,加醋酸铅至饱和。

3. 为保证检材血和标准系列血中的血红蛋白的浓度一致,平均校正因子为1.35

人体血液中一氧化碳的分析——分光光度法定量5

三、分光光度法

1、紫外光谱法原理

CO中毒血中可能含有三种血红蛋白: ⑴碳氧血红蛋白(HbCO)——与CO结合的Hb; ⑵ 氧合血红蛋白——与O2结合的Hb ⑶血红蛋白——没结合的Hb。 它们在500nm~600nm范围内吸收光谱见图-2。碳氧血红蛋白{zd0}吸收峰分别在568.2nm和538nm;氧合血红蛋白{zd0}吸收峰分别在576.2nm和542nm;血红蛋白{zd0}吸收峰在555nm。如血液含三种形式的血红蛋白(其中的微量高铁血红蛋白可忽略不计),则其光谱呈现三种光谱的混合形。如在血液中加入还原剂(连二亚硫酸钠或硫化铵)溶液,则可将氧合血红蛋白及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血红蛋白,而碳氧血红蛋白不被还原,因而血液中只存在碳氧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两种不同的形式,它们的吸收光谱见图-1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中HbCO定性和定量是基于HbCO和对光谱的特征吸收不同,和特征吸收与浓度有量的关系。HbO2在589nm~577nm和556nm~536nm区间有两条吸收谱带,其{zd0}吸收是579nm和542nm。HbCO在579nm~564nm和548nm~530nm区间有两条吸收谱带,其中{zd0}吸收是572nm和539nm。加入还原剂后检血中HbO2和高铁血红蛋白被还原为血红蛋白(Hb),此时吸收谱带变为一条,即在530nm~580nm之间,{zd0}吸收为556nm。而HbCO{zd0}吸收波长仍是572nm和539nm不变。

2、具体操作步骤

取CO中毒心血(检材血)0.1ml~0.3ml,加10ml 0.1%硫化铵或多硫化铵水溶液(内含连二亚硫酸钠2.5mg/ml)稀释混匀,测定500nm~600nm之间的吸收图谱,用切线法量取555nm和540nm处的吸收值见图-2,计算血中HbCO% = F ×(A540/B555)×100公式,式中F为常数1.5;A540见图-2中a~b(cm)线段长;B555见图-2中c~d(cm)线段长。此法适合检材血中含量HbCO% > 40% 时效果好,此方法在办案中使用较多。

3、另一种经验方法

适合各种CO浓度检材血的HbCO%测定,用0.4%氨水溶液稀释的含CO血在529nm和582nm处有吸收峰,稀释液做参比。根据经验公式:HbCO% = (A529-A582)×185/(A529-0.07)进行计算。185和0.07均为经验常数,本方法要求稀释检材血的吸光度值在0.4~0.6范围准确度高。

用HS/GC/FID和HS/GC/MS定量分析

尸体内脏中微量来苏尔

一、前言

黑龙江省曾发生一起丈夫杀妻,用工具击头部至昏迷,后担心死不了,再灌服来苏尔药液致死案。此案不仅需检测何种工具与头部伤口的情况,还必须对死者体内的来苏尔进行定量分析。来苏尔是医院用的一种混合酚类xxxx剂,它主要成分是苯甲酚(约50%),苯甲酚有邻位、间位、对位三种异构体,沸点分别为190.8℃、202.7℃、201.9℃。来苏尔是这三种异构体及少量酚的混合物加肥皂配成的乳浊液,原液为酱红色油状液体,具特殊芳香气味,用水稀释后成为白色起泡沫的乳浊液。

来苏尔的毒性能迅速凝固细胞蛋白,使局部组织坏死,能抑制呼吸中枢、血管舒缩中枢及体温调节中枢,造成呼吸麻痹或循环衰竭而死亡。人口服来苏尔的致死量为50~100ml,中毒量为15~30ml,死者的血酚浓度约为0.05~0.25mg/ml,当血酚浓度达2mg/ml时,约1h内死亡。

口服来苏尔死亡者的解剖,其症状为口唇皮肤有灰黄或棕色腐蚀斑,两嘴角流有带色唾液,舌呈白色并肿胀,口腔有明显的来苏尔气味,食道及胃粘膜因腐蚀而成灰白色,均带凝固性坏死痂皮,胃强度收缩,各内脏均充血,尤其肺和脑,尿呈棕绿色。来苏尔中毒表现口腔、咽喉及胃均有烧灼感,同时出现呕吐,迅即发生全身症状,xx、眩晕、面色苍白、体温下降、昏迷、脉搏细弱、皮肤湿冷,呼气中也带有来苏尔味,{zh1}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全过程约2~12小时。

口服来苏尔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粘膜而吸收,吸收后一部分以原形或以葡萄糖醛酸结合形式随尿排出,一部分氧化为二氧化碳、水及少量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也随尿、粪便排出。苯甲酚的吸收、代谢和排泄与酚相似,邻甲酚和间甲酚有少量被羟基化,成为2,5-二羟基甲苯,而对甲酚转化为羟基苯甲酸。

用HS/GC/FID和HS/GC/MS定量分析

尸体内脏中微量来苏尔-实验条件

采用两种分析方法:通过顶空色谱与质谱联用法可以准确区分来苏尔xx剂中的每种主要成分,用顶空色谱火焰离子检测器只对邻苯甲酚进行内标定量分析,用正丁醇作内标。

一、实验条件

㈠ 样品配制

1. 标准对照样——3mg邻苯甲酚,添加3μl正丁醇(内标),溶于3ml 0.9%NaCl溶液中。

2. 来苏尔对照样——将5μl来苏尔原液添加到3g空白肝组织中,再加3μl正丁醇。

3. 死者内脏样品——准确称取死者胃、肺、心、肾、胃内容各约3g(ml),再各加3μl正丁醇。

㈡ 仪器条件

顶空色谱仪(HS-GC)美国PE公司Sigma2B色谱仪带有HS-6型的顶空进样装置,CR-3A数据处理器。美国Finnigan1020型GC-MS-DS色-质联用仪,带有顶空进样器(HS-6型)。

㈢ 色-质条件

1. 色谱条件——填充柱:TENAX 3m×2mm玻璃柱;柱温:210℃恒温;样品温:80℃;FID温:250℃,载气流速(N2)410千牛顿/m2

2. 质谱条件——毛细管柱:SE-54熔融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柱温:150℃,载气为氦气,柱前压:70千牛顿/米2,分流比:50:1,分流阀开启时间:3s,进样口温度:230℃,歧管温:80℃,电子轰击源:EI,质谱扫描范围:34~350质量数/秒 ,顶空抽气进样量:2μl。


用HS/GC/FID和HS/GC/MS定性定量分析

尸体内脏中微量来苏尔-定性

二、来苏尔定性分析

取2μl顶空气进入色-质联用仪,分析检索结果见表1、图1~7,同样条件经稀释后的来苏尔药液顶空气2μl进入色-质联用仪结果见图8


用HS/GC/FID和HS/GC/MS定量分析

尸体内脏中微量来苏尔-定量

三、 苏尔定量分析(邻苯甲酚)

顶空色谱法用正丁醇为内标,只定量分析邻苯甲酚,分析结果:1. 甲醇 2. 正丁醇 3. 苯酚 4. 邻苯甲酚 5. 间、对苯甲酚 6. 2,6苯二甲酚 7. 2,5、2,4苯二甲酚 8. 2,3苯二甲酚(见图-9)用内标法分别计算死者各脏器组织中邻苯甲酚的含量。含量顺序为胃内容 > 胃组织 > 肺组织 > 肾组织 > 心组织,再换算出来苏尔的含量(见表-2)



郑重声明:资讯 【顶空气相色谱系列讲座(3)_其申仪器仪表维修中心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