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旅中海油10

世纪之旅 中海油10

·  石油研究院出动精兵探南海

莺歌海莺歌不断。

1958年,广东沿海各地群众上报的油气苗矿点已达50余处,莺歌海除马继祥去探过的{zd0}油苗外,海里海边还发现30多处较小的气泡带。

这些发现引起时任广东省省长的陈郁的高度重视。他认为,由于油气苗点多、且范围广,要查明其真伪,有必要请石油部来一批专家,对发现的数十处油气苗点作一次全面的核实调查。于是,陈郁省长向石油部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石油部决策层与陈郁省长一拍即合,任务很快就落实到了新成立的北京地质勘探与开发研究院筹建处。早就十分关注南方油气苗的院长翁文波立即与地质室主任曾鼎乾商议:迅速组建南方油气苗调查组,赶赴广东。

调查组人员名单很快就定了出来:肖文达、张令一、弋翠霞、梁鸿光、翟才宇、梅佑黔。肖文达任组长。整个小组除肖文达、张令一外,其余均为女性。

19585月初,北方大地冰雪消融。曾鼎乾的办公室进来了一位清瘦高个的年轻的地质师。他就是肖文达。曾鼎乾亲切地对他说:小肖,院里派你率队前往广东珠江口三角洲、茂名油页岩凹陷、雷州半岛、海南岛、进行油气苗的调查工作,你认为工作重点在哪?

小肖早就有备而来,他不假思索地回答:粤西及海南,暂时放弃粤东。这正符合曾鼎乾的想法,便赞许地点了点头。

57日,调查组一行6人乘火车抵达广州。陈郁省长亲自安排省燃料厅一位负责人接待他们,并向他们详细介绍了百姓报矿的情况。双方商讨决定工作重点放在粤西及海南。于是兵分两路,一组到茂名盆地;另一组赴海南岛南部。

肖文达、弋翠霞、张令一一行三人到了海南。他们先后到陵水、保亭、通什等地的群众报矿点进行实地勘察,发现那些地方的油苗,只是氧化铁经水溶解后的飘浮薄膜,它们在阳光照射下也像油气苗一样五彩缤纷。至7月初,他们来到莺歌海盐场,从渔村租了一条6吨渔船,出海考察油气苗和海底生成条件。

出发时,船主却死活不肯开船。当地有个说法:女人不能出海,女人出海会翻船。北方长大的小弋好不容易见到美丽的大海,正激动不已,哪管这一套。拿出一副与封建习俗斗争到底的架势,硬是上了船。还没五分钟,她就{dy}个倒下,吐得几乎不省人事。这天,他们在海上转悠了五六个小时,竟然没有找到任何气泡显示迹象。

·  第二天一早,肖文达与张令一再次出海。他们以盐场水道口闸门为标志,用罗盘指挥渔船在260度与160度之间,反复寻找,夕阳西下时,他们终于发现了气泡。之后,他们拿出备好的取样瓶、漏斗、橡皮管等工具,教渔民用排水取样法采集气样。因渔船摇摆不定,下到海中的渔民根本无法捉到气泡灌进漏斗。他们这才意识到海上采集气样是个难题。

 
肖文达决定请海军前来协助。他没费太多周折就在榆林海军基地请到两名潜水员和3名水手,还雇了渔民和小渔船。辛苦了两天,沿海面气泡下水后,在四周均找不到出气口。他们只得暂时放弃取样。

 
随后,海军方面专门派出了一艘大型炮艇,携带潜水和爆炸设施再次前往莺歌海。

 
海底爆破是一项十分危险的作业。肖文达吩咐潜水员,爆破的地点一定要离船远点,免得伤人。潜水员在海底游了老远才引爆,谁知引爆后,只听的一声巨响,xx就在船下开花了。因为舰艇是随着海浪漂动的,潜水人员在下面游时看不见上面。毕竟是十几米水深,还伤不着舰艇。通过海底爆炸,他们获得了大量岩石标本。

  1958
9月,油气苗调查组留下肖文达、张令一、弋翠霞做收尾工作,其余成员返京。

 
这次调查,由潜水员下潜到气苗集中处的海底,通过爆破取得了含有烃类痕迹的岩样(后经石科院实验室分析证实,气样由于当时采样条件所限,未能获得有效资料,但岩样中包含的烃类是可靠的)。为后来在莺歌海盆地开展油气勘探工作,提供了有用的佐证。苏联专家断言:南海是另一个油极

195810月,莺歌海渔村依然烈日炎炎,没有丝毫秋意,但平添了份热闹。

{yt}傍晚,夕阳照耀着大海,海南榆林xx的一艘护卫舰向莺歌海驶来。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站在船头向海边迎接的人们微笑着,海风吹拂着他已发白的金发。那人约50岁,十分精神。他就是20世纪50年代的北京石油学院苏联专家组组长、苏联乌克兰利沃夫石油学院教授、地质系主任司那尔斯基。他也是前来对莺歌海油气苗进行考察的。

陪同司那尔斯基考察的有中国石油部勘探司副司长崔振东、北京石油学院地质系主任张更、地质研究院主任余伯良等石油专家。因为张令一会一口流利的俄语,石油科学院地质研究室就派张令一以技术人员兼翻译的身份全程陪同。此前考察组已先后到过广东三水盆地、茂名盆地油页岩矿、北海市和海南岛三亚、石碌铁矿等地考察。当时苏联与我国关系良好,两国的石油专家也经常交流。他们在勘探开发石油方面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司那尔斯基早就看过南海莺歌海的一些资料,应该说,此行他最感兴趣的是莺歌海的油气苗。

教授一到,就有人告诉他,在阳光下不仅能看见海面漂着五彩缤纷的油花,晚上还能看见这样一种美丽奇观,幽暗的海面上仿佛有一大片萤火虫在翩翩起舞。教授一听特别兴奋,不顾身体疲劳,立即提出当晚就亲自去看看。同行的人担心晚上出海不安全,纷纷劝他:别去了,你这么大岁数,身体受不了。教授是个认真的人,很犟,执意要去。经请示了有关部门后,第二晚,海南行署的陪同人员派了45吨级的渔船同他一起出海。还好,海面较平静,小船行驶了约两小时,就看到了一大片萤火虫在海空流星般飞翔。教授十分欣喜地说:哦,太妙了!据他后来分析,这可能是气体与水磨擦产生的光。那几天,教授不停地分析资料、勘察地质。他冒着摄氏40多度的高温,在长满仙人掌的海边凿了几块石头,左看右看,挥汗如雨。大家都十分钦佩老专家的工作劲头。弋翠霞等地质人员很快就和他交上了朋友,协助他到海边找化石。

在考察中,司那尔斯基曾向考察组人员分析说:海南岛以南海域正处于北西走向的红河地堑——北部湾一组构造线和东部广东以南海域北东或北东东走向的另一组构造线的交汇区域,在石油地质上属十分有利的区域构造格架,预测可能存在较广泛的新生代沉积并具有很好的油气资源远景。考察结束后,他向广东省长陈郁等领导做了一次报告,提出了几点意见:一是莺歌海是个很有希望的地区,应该进一步做工作;二是他回京后将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议,在该区域开展地球物理勘探及钻探工作;三是以海南岛为中心,扩大周边地区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他还断言:波斯湾和墨西哥湾是两个石油极,中国南海也可能是另外一个油极。

苏联专家关于中国南海是世界另一个石油极的论断,虽已时过近半个世纪,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彩。

·  望海却步,莺歌海边钻浅井

肖文达等人在油苗调查完成后,曾分别向北京石油研究院、地方政府作过汇报。19587月,海南行署的符思之主任听完报告后提出:海上我们没有条件搞,那可否在陆地上打几口井?于是,行署就调动了海南地质分局到莺歌海钻探石油。其实,行署和石油研究院对钻探后发现油气并不抱太大希望,因为海陆属不同的地质构造。但对弄清地质情况还是有益的。

195811月,地质部门批复了在莺歌海油气苗最近处的海边打井的项目,由广东省地质局拨款,总体项目由海南地质分局负责。石油部研究院、广东省地质局、海南地质分局商议后决定在莺歌海近海处打7口井,由肖文达、张令一、弋翠霞等人提出打井的地质依据,并作了井位设计。井位编号暂定为莺浅17井。

项目的立项过程是这样的:北京石油研究院室主任余伯良和曾鼎乾听完肖文达的汇报后,都明白:在岸上钻井发现油气的可能性实在太小了,因为海边陆地与发现气苗处海底,属于不同的地质构造类型。但陆地打井毕竟可以加深对这个地区的地质认识,他们对海南行署的意见也表示赞同。

12月,海南地质分局搬来了两台KAM—500型的钻机,莺浅一井正式开钻。该井位于水道口附近,距油气苗较近,设计井深500米,100米以下全部取芯。

开钻后,队里只留弋翠霞一人在井场负责地质工作。{dy}口井钻了380米,井底是花岗岩。还需要继续钻探吗?怎么办?钻井队长问。小弋深感责任重大,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她就向北京石油部研究院发了一封加急电报。两天后,研究院回电:再钻一口井看看。第二口井打了400多米,还是没有发现油气。后又打了两口井,情况还是不理想。这次钻探结果证实:莺歌海地域沉积盆地主体肯定在远离陆地较深的海区。

第三口井打完,弋翠霞返回北京时,已是1959年春天了。此次调查工作历时9个月。肖文达、弋翠霞、张令一等人撰写了一份广东省雷州半岛及海南岛北部湾盆地以及莺歌海西南海域油气远景报告,报告受到石油部和省地政府领导的重视。在报告中,他们大胆地进行了这样的预测:雷州半岛海南岛北部(含北部湾海域)是一个新生界沉积盆地,莺歌海西南海域有另一个更大的沉积盆地。这一推测,后来成为石油部下决心开展南海海域石油勘探的重要地质依据。

·  陈郁:拳拳石油情
石油人:悠悠南海梦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燃料工业部{dy}任部长的陈郁,那份对中国石油的关注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少的元素。

尽管他已到广东省任职,但寻找石油天然气仍是他最热衷的事业之一。他深知能源对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而广东最缺的就是能源。当中国南海海域、广东陆地都发现油气苗的消息传来,并有不少中外地质专家纷纷证实油气的存在时,他十分兴奋。但他深感广东省油气勘探力量薄弱,于是他积极活动,在省燃料厅长崔振东的奔走调配下,近千名石油人南下汇集广东。直到1963年,这支队伍因越美战争的缘故,又南雁北归。

崔振东招兵买马

广东必须组建一支石油队伍!陈郁下了决心。

组织石油队伍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牵头人。谁堪担此重任?他想到了在石油部勘探司担任副司长的崔振东。1958年秋,崔振东陪同苏联专家来广东考察时,他与崔振东见过面,也论及建立广东石油队伍的事。为了强化广东省石油勘探的领导力量,崔振东调到广东省任燃料工业厅副厅长。

尽快组建石油勘探队伍!这是陈郁省长交待给刚刚走马上任的崔振东{dy}件事。崔振东年富力强,做事一向雷厉风行;办公室的椅子还没坐热,他就急忙联系青海、宁夏、四川石油局抽调人马。以陈郁一个老部长的威望,再加上石油部的大力支持,各油田敞开大门,崔振东一路顺风。青海石油局的3个地质队(103104105队)、2个地震队(201202队)、1个电法队(701队)、1个放射性队(801队),银川石油局的1个重磁力队(101队),四川石油局的2个轻便钻井队(10031004队),相继调来广东。时值春节,石油钻工坚决服从命令,许多两地分居的职工放弃与妻儿团聚,应召南下。

在这支南下的石油队伍中,有青海石油局xx劳模——地质师马忠义、李诚信,他们在接到调令的当天,就率队从柴达木出发,一星期后便赶到了广东省燃料厅报到。其他石油局的人也随后到达。广东省很快汇集了近千人的石油大军。

崔振东让马忠义、李诚信担任技术方面的总负责人,李诚信主内,留在厅里;马忠义主外,跑下面。广东省燃料厅还专门成立了石油处,留学苏联的女地质师雷爱娣任处长。近千人队伍在辽阔的雷州半岛、三水盆地、茂名盆地、海南岛,拉开漫长的作业线,地质普查,油气勘探;一时间,地震、电法、重磁力、钻井遍地开花,声振南粤。
勘探工作量投入不少,效果却并不理想。经探讨并作出了决策,海陆并进。于是,把队伍一分为二,成立了两个勘探大队;一个搞海上,称为海南石油勘探大队;另一个搞陆地,称为湛江石油勘探大队。
1960
年,为加强石油勘探,燃料厅下属石油处,改建制为广东省石油管理局。

在海岛穿行的104地质队


1960
年,海南勘探大队的104地质队,活跃于海南岛沿海一带。
当地渔民热情好客,都对地质队鼎力相助。会普通话、水性好的渔民经常给地质人员当向导、架小船。队员们在渔民们的帮助下,自莺歌海渔村沿着海岸向东至三亚,沿途边访问边勘察;对发现油苗相对集中的地区,队员们就潜水考察。油苗相对比较集中地分布在莺歌海村、崖州湾、南山三地,共36处;此外,岭头、感城一带,也有少量油苗发现,共4处。
104
队队长贺定国,是一个很有经验的年青人。张汝仁、罗兆华、杜天树、刘品忠、向可定等,为地质技术员。加上探槽工(专门为地质技术工作者挖露头的工人)和测量工,共10人。19605月,队里新增一名叫黄新维的技术员。黄维新,本来是104钻井队的人,之所以调他过来,因为他是广东人,会海南话,会游泳、不晕船,具有许多别人没有的优势。他一调入,就与张汝仁、向可定等3人一起,共同负责查找核实海上油气苗的工作。
他们长期雇用小渔民陈运强作操船工。从莺歌海至三亚,或海上漂流,或夜宿渔村,他们先后在海上漂流了一年多,大约访问了上百个村落,查看了海上30多个油气苗、报矿点,确定了离莺歌海水道口15公里处的油气苗为{zd0}的油气苗带(即马继祥、肖文达等人相继取过样的矿点)。

·  19617月,104地质队的几位地质员带着青春的冲动,找油苗时曾有过一次难忘的历险。他们听渔民说,离莺歌海约十几海里处,有一个称为沉船砂的很神秘离奇的地方。据说那一处海水很浅,退潮时才三四米深,但常有船只在那里沉没。据说,解放前曾有日本的一艘大船在此翻沉。地质队员们立即联想到:哇,那儿会不会有油气苗?”
{yt}中午,阳光酷烈,天空没有一丝云。今天是好天气,我们去沉船砂!黄新维等人又蹦又跳地拽着陈运强为他们摇橹。奇怪,那天大海也善解人意似的平静如镜,仿佛连根头发丝掉下去都漂不动了。他们说笑了二三个小时,船儿终于摇到了沉船砂。水,果真很浅;沉船砂中间高,周围低,正值退潮,高的地方水只有3米深,没什么神奇。捞了一把砂,也没什么特别,他们只好失望地往回走。没有风,陈运强摇得精疲力竭。黄昏时分,大家都又饿又累,索性躺倒在小木船上,任船随意漂流。天黑了,他们都迷失了方向,小船也不知漂向何方了。夜半,海风骤起,他们只好扯起帆,把小船和命运都交付给大海。第二天一早,依然是沧海茫茫,看不到边际。直到下午,才发现东边有群山若隐若现,看到了莺歌海那熟悉的灯塔。他们拼命往岸边划,到了,到了!我们终于到岸了!这四个小青年兴奋地呼喊着。岸上,队长贺定国等人正在焦急引颈〖FJFNB327FJ〗望,不等他们上岸,一大堆人就冲上去把他们团团围住了。
1960
年底,在那个永远炎热的海南岑头,104地质队还在海边钻了几口地质探孔。钻机是盐场探矿用的冲击钻。钻孔时,没有绞车,他们就雇了两个渔民。岩石碎裂后,又一点一点地捞上来观察。先后共钻了5口探孔。其中岑冲2”最深为66米,其余均为20米左右。
19581961年,广东省石油局、省地质局在沿海附近先后打浅井9口,初步了解了那一带的地质情况。

·  英冲井流出{dy}滴黑色乳汁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天然气井是用竹片、竹筋、铁筒打成的,不管当年的工具是多么原始落后,但我们必须承认它们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石油钻探工具。鲜为人知的是,中国海上最早的石油井是用方驳船安着陆地上用的最简陋的三角井架和冲击钻,在莺歌海水道口附近海上水深15米处打成,并捞得原油150公斤。尽管英冲井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没有雄伟复杂的钻井设施,只有几个如今已不知去向甚至未留下姓名的石油人。但那就是,中国海洋石油钻井由陆到海的{dy}个吻。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海洋石油发展都是先陆后海,中国海洋石油也不例外。1960年春天,广东省石油工业管理局所属的海南勘探大队在海南岛上进行了大量的石油调查后,陆上勘探没有取得明显效果,于是,将勘探工作转向海洋。
莺歌海盐场水道口不远处那不断冒出的气泡和大片的油花,不断地刺激着地质工作者的欲望,也让广东省领导们日夜牵挂。无人知道海有多危险,无人知道海里的油如何开采。早期的石油人接受的是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大庆思维模式。革命加拼命对他们而言,是荣耀,是无畏,是深入每个石油人骨髓里的不变的精神。于是,不难理解,他们当年所干的一切,决不是大胆冒险,而是勇敢前行。
为了便于石油勘探工作,广东省石油局海南勘探大队的领导班子配备了半数以上的当地干部,他们主要负责协调各方关系。广东省石油局决定下海打井,海南行署积极支持,他们从广州水运局租来一条方驳船。打井用的冲击钻,是海南水晶矿停产后移交到勘探大队的。十分简陋,所谓的井架也就是那么三条腿的铁架简单地支着,大约有3米高。
方驳船上,有一位十分有经验的船长。他和两名船员随船而来。船上的一间铁皮房,就是他们的住所。海军舰艇把这条方驳船拖到了莺歌海油苗处。

·  19604月的{yt},南中国海海上{dy}井——“英冲一井开钻。井位在莺歌海盐场水道口外、离岸15公里处。冲击钻安装在方驳船的侧边沿,略往海面倾斜,后面用钢丝绳紧紧拉着。
原南海西部公司研究院副院长何振基,是当年英冲一井的见证人。英冲一井开钻时,他正执教广东石油学校。为了联系学生到海南勘探大队地质实习的事宜,他来到了莺歌海。作为地质教师,他很想了解和掌握当时海南勘探大队各小队的地质情况,同时,这也是一个再学习的机会。他的想法得到大队领导的支持,允许他到各处体验学习。他先是到104地质队和黄新维等划小船出海调查气苗,后来到1004钻井队熟悉情况,替井队地质技术员值了一个班。
那天一大早,他们就乘小渔船出发了。不一会儿,就到了方驳船上。作业和陆地打井一样,实行三班倒。一个班不过五六人:司钻、钻工、柴油机技术员、卷扬机操作员等。
接班后,大家各就各位,何振基是地质技术员岗。操作很简单,他和一名钻工站在船弦边,手扶吊着钻头的钢丝绳。冲击了几个来回后,手部感觉差不多了,挥手示意,卷扬机工便卷起钢丝绳。钻头提上来后,钻工将岩石、砂样取出作个简单的记录。头上太阳晒,脚下水汽蒸,不一会都汗流浃背了。最要命的是晕船,何振基工作一会儿就感到天旋地转,呕吐起来。老船长看他晕得不行,就为他煮了红鱼炖茄子:吃吧,吐了再吃,这样才能保住胃。何振基值了两个班,那滋味让他今生难忘。
海浪不断冲击着没有围栏的方驳,作业人员稍不留神就可能滑到海里。特别是手扶钢丝绳的地质员,双脚就在船边,十分危险。钻英冲井的人们就是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工作的。
英冲1打到2628米完钻;接着又打了英冲2,井深2162米。时已7月,天气非常炎热。英冲3的井架,支起不久,就被一场台风,吹到大海里去了。此后,那艘记录着一段历史的方驳船,便被拖到了海军军港闲置起来。在后来用浮筒打井时,这条方驳再次加盟,成了钻工们上浮筒平台的跳板
英冲1英冲2均有油气显示。英冲2在完井时下了25米左右的固定套管。
海南勘探大队派104队的地质技术员黄新维等人前去捞油。南海的天气时好时坏,天晴时,他们就请陈运强划小船出海。捞油的工具简易得令人难以置信:一根长长的细麻绳拴上个罐头盒子,再露出水面二三米的套管里一扔就行了。他们像乡下水井打水一样,晃一晃后,再提。一盒盒原油装满小铁桶后,便摇着小船回岸边了。小船来来往往,时断时续,先后捞了一个多月,共捞出约150公斤低硫、低腊的原油。
就这样,英冲1英冲2,永远带着海上原油那特有芳香,留在中国海洋石油人的记忆里……

·  中国海上{dy}支石油物探地震队

1960年夏,在石油科学研究院院长翁文波积极推动下,组建了中国海上{dy}支地震队。地震队的勘探目标就是:海南岛莺歌海海域。作为中国{dy}支开展海上地球物理勘探的地震队,他们以独特的xx精神与勇气,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既无外来经验可资借鉴、装备技术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地震队勇于实践并获得了成功。在海南岛西部三亚的临高角海域,地震队采用双船作业,六分仪定位,光点地震仪接收,进行浅海地震试验和地球物理普查,共作了地震测线2302公里,初步确定了一批浅层构造。这是中国石油人{dy}次进行海上地球物理勘探。1963年至1965年,{dy}支海上地震队属茂名页岩油公司。

旱鸭子闹海

大海,始终吸引着中国地质学家的目光。

早在1958年夏秋,南北两个海域几乎同时进行了海上地震勘测的探索、研究。在北方,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会同地质部、石油部的有关单位,在渤海南部进行过海上地震试验。当时,是用海军提供的一艘登陆舰和一艘炮艇进行试验的,并积累、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资料。北京地质学院的刘光鼎教授、石油部石油科学研究院鲍光宏工程师等,参加了这次试验。

参加这次试验的鲍光宏就是翁文波院长挑选的。在试验中,积累了一定经验的鲍光宏,当然成为翁文波组建{dy}支海上地震队的首要人选之一。在新组建的地震队里,余伯轩任书记,韩登明、贾本才先后任大队长。陶永宁担任地震队长,鲍光宏担任技术负责人,张令一协助兼地质技术员。

1960年春,地震队的首批人员鲍光宏便到了广东湛江。他们与广东省石油局湛江勘探大队共同开展工作。

同年6月,新调入的人员陆续到湛江、海康聚集,装备也先后运到。人、装备全部到位后,便再一次迁移到海南岛西南端的莺歌海镇,人员住盐场招待所。镇政府非常热情地接待了这支来自远方的队伍,租借民房、修建xx库和燃油库、发电机房和器材仓库等,紧锣密鼓。

操作工人选配坚持就地取材的原则。地震队先后从莺歌海镇、广东合浦(现属广西)等地,调入了一批有文化的青年,然后再进行短期培训。这批年青人,大都曾在渔船上当过船员,熟识水性;其中,有不少人后来成为海洋油气勘探的骨干,如:王国珍、吕庆墀、王尧彩、刘永裕、钟琦、黄代文等。7月,队伍组建完毕,共有职工约60人,其中女职工6人,行政干部8人,技术干部21人。

七八月的海南岛气温高得可怕,沙滩滚烫,海水蒸汽弥漫,太阳如火炉般烘烤着北方来的地质队员。他们大多是陆上来的旱鸭子,为了适应海上艰苦的生活,全队职工投入了紧张的海上练兵。所谓练兵就是用小渔船载着大伙在风浪里颠簸,在海水里、沙滩上滚打,许多队员被晒得脱了皮。许多人晕船,连胆汁都吐出来了。

面对封锁:水来挡

强赶鸭子上架,地震队困难重重。海上地震不同于陆上,电源绝缘、雷管、xx包防水就是个难题。攻关试验,由石油科学研究院翁文波副院长亲自抓。与此同时,石油部还专门从北京研究院和西安石油仪器厂抽调了专家,到莺歌海指导作业试验。

1960年冬,海上作业正式进行。试验工作首先要解决的是电缆漏电,xx包不炸等问题。为了攻克难关,大家绞尽脑汁,{zh1}决定用高压胶布包漏电的电缆,用塑料袋装xx。可雷管怎么办?有人提出用避孕套装。他们在大批量购买避孕套时,还真闹了不少笑话。每天差不多在水中爆炸百余次甚至数百次,为了工程安全、简便,在沙滩上预先包装好数以百计的防水xx包,每包为2030公斤。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生活很艰苦,工作相当繁重,但是整个工作现场却充满欢乐的气氛。因为他们年青,对海洋石油勘探这一新鲜事物寄予热望。

地震试验,在莺歌海水道口附近的浅水区进行。地震折射、地震反射,一次次试验,不怕失败,失败了,再从头来过。地震队的主要设备,是队长陶永宁从西北地震队带来的家当:一台国产五一型光点地震仪(包括仪器车),一套国产BB型检波器,三台爆炸机、四台xx电话机,再加上在当地刚刚建造的一艘长4米多、宽2米、载重不够3吨的小木船。我国海上{dy}支地震队,就是用这些简陋的设备和土办法,取得了{dy}批海上地震资料。

尽管物资紧缺,由于广东省政府与石油局的大力支持,地震队的物资采购总是一路畅通。广东省石油工业局的办公室,是张令一等人常去的地方;而燃料厅长崔振东,则成了名副其实的研究队的广州办事处主任。批条子、督办,省物资局也对地震队开绿灯。一次,队里要买几捆牛皮纸,小张找到崔局长,原以为能要到一捆就不错了,怎么也想不到的,居然一下搞到了三捆。张令一高兴极了,打心眼里谢崔局长。

小小地震队,虽然很偏远,但那海上地震的隆隆炮声,却也震荡着中央、地方各界领导的心。无论是人力物力,石油部、广东省政府,都给予了全力支持;石科院的翁文波、靳锡庚副院长等领导,曾先后千里迢迢地亲临莺歌海指导、慰问;茂名公司的王辉、钟一鸣等同志则经常来地震队,协助解决实际困难。令队员们难忘的是,1964年秋的{yt}中午,一位身着军装威武高大的军官带着警卫,悄然而至。当时多数队员正在海上忙碌,几位留守队员看到这位不速之客很惊讶,他们回答了他的询问。过了许久,地震队员们才知道,他竟然是大名贯耳的中央军委总参谋长罗瑞卿。原来他在北京就知道石油部有个地震队在南海作业。此次,他因战事到南海视察,特意抽空到地震队看望。

北京、广州在聆听:莺歌海的炮声

如沐春风,陈郁省长、刘放副部长的视察,为处于困境的地震队带来了一片灿烂阳光。
1961
5月,石油部刘放副部长和广东省省长陈郁亲临莺歌海现场视察时,问大家有什么困难。大家提出了两条意见:一是没有机动船,缺乏下海手段;二是从西北带来的设备太陈旧。听毕,两位领导立即到南海舰队榆林司令部,请求海军支援。司令部领导马上派出了舰艇。刘放副部长一回到北京,很快就从北京石油勘探设备展览会上调拨了一台苏式60道光点地震记录仪、两台地震车床钻机,随后又从西安石油仪器厂调拨酒石酸甲钠晶体检波器给研究队。地震队顿时鸟枪换炮、如虎添翼。
榆林海军的一艘护卫舰和一艘炮艇作为仪器船和爆炸船,进行双船拖带作业。仪器船的定位导航工作也由xx负责,使用六分仪观测岸边山丘等地物确定船位,以控制航速和计时的方法来确定爆点位置和起爆时间,便于地震排列间的连接。为了减少水波对地震接收电缆相对运动的明显干扰,还设计了土制的松放电缆装置投入使用,地震资料采集作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后来这一技术措施在渤海的早期地震勘探中曾推广运用)。
这一年,虽然只是完成了若干条概查性的地震测线,但毕竟获得了比较满意的资料,积累了一些海上作业的经验。海上地震试验还获得了石油部颁发的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当年冬天,石油部、广东省拨出专款,租用了广州海运局的商用货轮和客货轮作为物探仪器船。从1961年冬到1965年春,地震队先后租用过南海174轮、175轮和新华轮;与此同时,还在海南临高船厂建造一艘75吨级的机帆船作为爆炸船,并一直服役到1965年。
有了设备,地震作业也随之出现了崭新局面。

·  “240”——荣光永驻


为了提高海上作业定位的精度,地震队在莺歌海至三亚海岸高点,架起了许多定位标志三角架。设备的更新,大大提高了地震队的作业能力。于是,地震队重新部署了海南岛南部海域近岸部分的地震普查工作,并将概查工作扩大到北部湾。
1963
4月,石油部和石油科学研究院对取得的地震记录进行了验收。
1963
10月,他们租用了广州海运局的南海175货轮,并从海南石油勘探大队调入一条载重75吨的机动木船,组成双船拖带作业。75吨船作爆炸船,南海175轮作地震仪器接收船,还配备试验阶段用的小木船作为收放电缆用的辅助船。记录仪器是用苏式60道光点地震仪,检波电缆是用几十个篮球悬吊在离海面6米处拖带,用TNTxx作震源,采用海上船用六分仪定位。从196311月至19645月,他们在海南岛莺歌海至三亚水深30米的浅海区作一次覆盖地震概查,完成光点地震测线10598公里,面积1800平方公里,在莺歌海油气苗附近发现一个小型新村背斜,发现莺歌咀、望楼港、东锣湾、西鼓岛和南山角等五个鼻状构造以及一些断裂。
1964
8月,海上石油研究队从石油科学研究院分离,调归茂名石油地质处管辖,业务归石油部物探处安排。
1964
12月至19656月,研究队先后租用广州海运局的南海174轮和新华轮在海南岛西部,从莺歌海至八所、后水湾浅海区作一次覆盖地震概查1242公里,面积7200平方公里。地震资料解释结果,认为在海南岛西端有一个由海南岛向西延伸的构造脊,以后地震资料也证实这一构造脊的存在,是北部湾和莺歌海盆地的地质分界线。期间,设备不断改进,使得后几年的海上作业较顺利。从1962年到1964年冬,研究队先后完成了莺歌海南部海域从三亚到乐东县岭头一线数千平方公里的地震普查和重磁力探测,并向北部海岸线一带直到雷州半岛西侧完成了若干条概查测线。同时,为了配合茂名石油公司地质处在莺歌海地区的钻探工作,在局部加密了测线,确定了井位。后据钻井结果所钻遇的花岗岩基底与地震地质解释的埋藏深度是一致的。这是我国首次用地震方法在海上找油,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1965
年,莺歌海海域的工作告一段落,海上研究队决定将工区向北部湾转移,当年5月将全队人员由莺歌海搬迁到临高县新英港,并做下一步的施工准备。但是,就在这一年的春夏之间,由于美国侵越战争的不断升级,美国飞机、军舰经常在海南岛西部海域干扰,北部湾海域更趋紧张,石油部决定南海海域的勘探研究暂时停止,并于同年9月将研究队调至北方,改名为地震240队,整体并入华北石油勘探指挥部地调一大队(海洋大队),参加渤海海域的油气勘探工作。

 




引文来源  
郑重声明:资讯 【世纪之旅中海油10】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