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床养猪技术问题解析(下三)_兽医吴金山_新浪博客

发表在《中国畜禽种业》杂志2010年第2期上的文章

发酵床养猪技术问题解析(下三)

23猪群密度多大合适?

发酵床对粪尿的转化效能有一定限度,超过了限度会造成粪尿在垫料中积累,降低发酵床的使用效果,时间过长还会使发酵床失效。这种情况主要见于大猪阶段。因此猪群密度不宜过大,要符合技术标准。

下面以干撒式发酵床为例,说明如何确定猪群密度。

一般情况下,每头猪所占的发酵床垫料面积(㎡)不低于以下标准:小猪0.4-0.6、中猪0.8-1.2、大猪1.1-1.5、成年公猪和母猪3.0-4.0。

上述面积是从发酵粪尿能力方面确定的,哺乳母猪和种公猪还要考虑运动和仔猪活动空间等因素,实际面积更大些。哺乳母猪的发酵床面积一般在5-6㎡,公猪在10㎡左右。

夏季猪占用发酵床面积要高于以上标准10-20%。这样不但减少猪自身的体热,而且减少粪尿量,减轻发酵产热的强度,降低猪舍降温的负荷。

猪群密度越小,发酵床的管理难度就越小,但总养猪数量会减少。

如果圈舍所处的地势比较高燥,圈舍通风顺畅,发酵床降解粪尿和排放废气水汽的效率就高,猪的饲养密度相应能大些。

为了充分利用猪舍空间,在商品猪圈舍中,小猪阶段采用高密度饲养,每㎡饲养1.5-2.0头。以后随着猪体重增大,赶出部分猪只,逐步减少单圈内的饲养头数,到出栏前达到每㎡0.7头左右。

猪的密度太低也不行。新铺设的发酵床如果养猪过少(上述推荐量的四分之一以下),会因为粪尿量少而不能保持起码的发酵温度,不能启动和维持发酵。反而会使粪尿在垫料中积留,产生腐败和霉烂过程。

24、发酵床圈舍能喂养哪些阶段的猪?

    发酵床不但能喂养保育猪和育肥猪,而且猪的所有阶段都能在发酵床圈舍饲养,包括后备母猪、怀孕母猪、哺乳母猪和种公猪等。不但可以单圈喂养,而且可以用大圈喂养后备母猪和怀孕母猪。小猪去势后能当即放到发酵床圈舍内饲养,繁殖母猪能直接在发酵床垫料上产仔,一般不会发生感染。

25、猪在发酵床圈舍中生病后怎么办?

首先要大致判断猪病是不是传染性疾病。如果可能具有传染性,有必要将病猪隔离xx。没有传染性可在原来圈舍中xx。同时每天要将猪的粪尿填埋一两次,通过发酵作用杀灭病原微生物。垫料表面也可用xx药喷撒xx。

26、种猪场如何应用发酵床技术?

种猪场对病毒病的净化特别重视。考虑到不能xx排除垫料残留病原微生物(特别是病毒)的可能,建议每批种猪转出圈舍后清出垫料填入肉猪舍使用。原种猪舍重铺新垫料。或者喂养一批种猪后,将圈舍转为饲养商品猪使用。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发酵床养猪技术问题解析(下三)_兽医吴金山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