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番茄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一、产地环境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耕层深厚的地块。环境条件符合NY5010的要求。
    二、栽培茬次
    露地番茄栽培茬次分春番茄、越夏番茄和秋番茄。春番茄一般在4月中旬定植,6月上旬始收。越夏番茄一般在5月上中旬定植,7月上旬始收。秋番茄一般在7月中旬定植,8月中旬始收。
    三、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耐热、优质、高产、商品性好、耐贮运的品种。春番茄、秋番茄一般选用中早熟或中熟品种,越夏番茄一般选用中晚熟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3中2级以上要求。
    连作地块宜采用嫁接栽培。砧木品种可选用番茄类,如LS-89、兴津101、安克特等;也可选用野生茄类,如赤茄、托鲁巴姆等。
    四、育苗
    1、浸种
    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并不断搅动,水温降至30℃后停止搅拌,继续浸泡6~8小时,捞出洗净。或用清水浸种6~8小时后,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15~20分钟,捞出洗净。
    砧木种子常温浸泡10~12小时。托鲁巴姆等休眠性较强的砧木种子,浸种后用100毫升/升~200毫升/升浓度的赤霉素浸泡24小时,处理后用清水洗净。
    2、催芽
    将浸泡好的种子,捞出控干水分,用干净湿纱布包好,在28℃~30℃的条件下催芽,待70%以上的种子出芽即可播种。托鲁巴姆等砧木种子,浸种后30℃催芽16小时,20℃催芽8小时,交替进行,待70%以上的种子出芽即可播种。
    3、育苗设施及基质
    春番茄、越夏番茄一般选用日光温室、大棚、阳畦等育苗设施。秋番茄一般选用拱形棚,通风口覆盖防虫网,顶部覆盖遮阳网。
    育苗基质用肥沃大田土60%,腐熟厩肥40%,拍细过筛;每立方米营养土中加氮磷钾复合肥(15-15-15)2公斤,50%的多菌灵80克,混匀。有条件的可采用优质商品基质育苗。
    4、播种
    (1)播种时间
    根据定植期、育苗设施和适宜苗龄确定播种期。春、夏栽培,温室育苗一般定植前50天左右播种,大棚育苗一般定植前60天左右播种,阳畦育苗一般定植前70天左右播种。秋番茄一般用拱形棚育苗,一般定植前30天左右播种。
    采用嫁接栽培时,育苗时间比普通栽培提前15~20天。砧木与接穗要错期播种,错期天数因砧木品种而异,兴津101比接穗早播5~7天,托鲁巴姆比接穗早播25~30天。
    (2)播种方法 选晴天上午播种,播种前浇足底水,水渗下后播种,播后覆土0.8~1.0厘米。
    5、苗期管理
    (1)前期管理
    春、夏育苗出苗前白天温度保持在25℃~28℃,夜间15℃~18℃;幼苗出土至子叶展开真叶露心白天温度保持在22℃~25℃,夜间16℃~18℃;分苗后3~5天内不通风。缓苗后白天保持在25℃~30℃,夜间保持18℃以上。
    秋番茄育苗,白天高温天气要进行遮荫,床温不宜超过30℃,雨天加盖薄膜防雨;播种后出苗前苗床土要保持湿润。
    (2)分苗
    2~3片真叶时分苗。将幼苗分入铺好营养土的分苗床中,行距10~12厘米,株距10厘米;也可分入直径10~12厘米的营养钵中。采用嫁接栽培时,砧木品种直接分入营养钵中。
    (3)分苗后管理
    分苗后缓苗期间,午间应适当遮荫,白天床温25℃~30℃,夜间18℃~20℃;缓苗后白天25℃左右,夜间15℃~18℃。定植前一周,逐步撤除覆盖物进行秧苗锻炼。
    6、嫁接
    (1)嫁接方法和时间一般采用劈接法。砧木5~6片真叶,接穗4~5片真叶,茎粗5毫米左右时嫁接。
    (2)嫁接后管理 嫁接苗愈合期的适宜温度,白天25℃~26℃,夜间20℃~22℃。愈合期的空气湿度保持在95%以上。 嫁接后3~4天全遮光,以后逐渐在早晚见光,随着伤口的愈合,逐渐撤除覆盖物,成活后转入正常管理。嫁接苗成活后及时摘除砧木萌芽。
    五、整地施肥
    每667m2施腐熟优质有机肥5000~7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 (15—15—15)50~60公斤,过磷酸钙100公斤,施肥后深耕,耙平,做成间距110厘米的高畦,畦面宽50厘米。肥料应符合NY/T496、NY525的要求。
    六、定植
    畦面开沟定植,每畦2行,一般早熟品种株距35~40厘米,中晚熟品种株距45~50厘米。营养钵育苗,定植深度以营养块的上表面与畦面齐平或稍深为宜。苗床育苗,宜在定植前4~5小时浇一次透水,多带土,减少伤根。嫁接苗定植时,嫁接口应高出畦面3厘米以上。
    七、田间管理
    1、湿度管理
    定植后5~7天浇一次缓苗水,然后控制浇水,适当蹲苗。嫁接苗定植后不宜蹲苗。{dy}穗果座住后,结合追肥浇催秧催果水。整个结果期应保持土壤湿润且水分均匀,防止忽干忽湿。结果盛期,一般每隔3~5天灌水一次。大雨过后应及时排水,防止烂根。
    2、追肥
    缓苗后,追施一次“催苗”肥,每667m2追施尿素10~15公斤。每穗果开始膨大时追肥,一般每次每667m2追施氮磷钾复合肥 (15-15-15)20~25公斤,或腐熟粪肥500公斤,或腐熟饼肥80~100公斤。拉秧前30天停止追施。
    3、植株调整
    (1)搭架、绑蔓 采用人字架,绑蔓时将果穗置于架内叶荫处,避免果实灼伤。
    (2)整枝方式
    单干整枝:只保留主轴,摘除全部叶腋内长出的侧枝。晚熟品种宜采用单干整枝。
    双干整枝:除主轴外,另保留{dy}花序下的{dy}侧枝,其它侧枝全部除去。早熟品种多采用双干整枝。
    (3)打杈 侧枝长到4~7厘米时,选择晴天中午打杈。
    (4)摘心 拉秧前45~50天,于顶部果穗上留2片叶摘心。
    (5)疏花疏果 及时摘除畸形花、畸形果和过多的小果,一般大果穗品种每穗选留3~4果,中果型品种每穗选留4~6果。
    八、病虫害防治
    1、防治原则按照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
    2、主要病虫害 猝倒病、立枯病、茎基腐病、黄萎病、灰霉病;茶黄螨、红蜘蛛、蚜虫、粉虱、棉铃虫、烟青虫、小地老虎。
    3、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 针对当地主要病虫控制对象及地片连茬种植情况,选用有针对性的高抗多抗品种。
    (2)清洁田园 及时摘除病叶、病果,拔除病株,带出地片深埋或销毁,进行无害化处理,降低病虫基数。
    (3)健身栽培 加强苗床环境调控,培育适龄壮苗。加强养分管理,提高抗逆性。加强水分管理,严防干旱或积水。结果后期摘除基部的老叶、黄叶。
    (4)轮作换茬 实行严格的轮作制度,与非茄果类蔬菜同一地块至少隔3年再进行栽培,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
    (5)设施防护 夏季育苗和栽培应采用防虫网和遮阳网进行遮阴、防虫栽培,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4、物理防治
    (1)杀虫灯诱杀 利用电子杀虫灯诱杀鞘翅目、鳞翅目等害虫。杀虫灯悬挂高度一般为灯的底端离地1.2~1.5米,每盏灯控制面积一般在1.33~2.0公顷。
    (2)色板诱杀 在田间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粉虱、蚜虫、斑潜蝇等害虫,30厘米×20厘米的黄板每667m2放30~40块,悬挂高度与植株顶部持平或高出5~10厘米。并在田间四周张挂银灰色反光膜避蚜。
    5、生物防治
    定植前和缓苗后各喷一次10%NS—83增抗剂乳剂50~80倍液,提高植株抗病性。在发病初期用2%的宁南霉素可湿性粉剂200~25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在发病初期用1%的武夷霉素水剂150~200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早疫病;用72%的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防治xx性病害。用Bt(200IU/mg)乳剂200倍液喷雾、或用0.6%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防治棉铃虫、烟青虫;用10%的浏阳霉素乳油1000~1500倍液、或用1%苦参碱水剂600倍液喷雾防治螨类虫害;用1.8%的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粉虱等虫害。
    6、药剂防治(1)药剂防治原则 药剂防治使用农药应符合GB/T8321、GB4285的要求,注意各种药剂交替使用,严格控制各种农药安全间隔期。
    (2)猝倒病和立枯病 用95%恶霜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用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或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3)茎基腐病 发病初期,使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95%恶霜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雾,或在基部涂抹200倍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溶液。
    (4)早疫病 发病初期可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8.75%噁酮锰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5)晚疫病 发病初期用52.5%恶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或69%锰锌·烯酰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兼治绵疫病。
    (6)灰霉病 发病初期,用25%的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隔15天~2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7)xx性病害 用53.8%氢氧化铜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喷洒防治。
    (8)病毒病 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800~1000倍液,或2%宁南霉素水剂200~250倍液喷雾,隔5天~7天左右喷1次。
    (9)蚜虫、烟粉虱可选用1.5%除虫菊素水乳剂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吡虫啉·茚虫威500倍液、或25%噻虫嗪1000倍液喷雾。
    (10)棉蛉虫和烟青虫 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九、采收
    果实成熟后要及时采收。采收所用工具要保持清洁、卫生、无污染。
    十、生产档案
    对无公害食品露地番茄生产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资料使用记录、生产管理记录、收获记录、产品检测记录及其他相关质量追溯记录,并保存3年以上。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供稿


郑重声明:资讯 【露地番茄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