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全省新课改专家研修作业二)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和艺术成就。

        2、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欣赏陶器,客观地评价古代陶器艺术作品。

        3、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

        4、由于陶器是古代实用与艺术高度统一的艺术典范,因此,要着重培养学生理解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为后来深入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增强学习自觉性奠定基础。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

 1. 不同文化类型陶器的造型特点。

 2. 彩陶纹饰的艺术特征。A运用重复与多样、虚与实、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B.由最简单的点、线、面组成几何形纹样,来代表某种被描绘的对象,具有简明的标志性的特点.C以意写形,使图案灵活多变。D.注意图案与器形、视角的关系,力求图案的造型和构成与器形相协调。

 3、古代人民是怎样运用艺术的智慧来装饰陶器的。

教学难点:

陶器装饰图案的应用,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人人都能成为艺术家,关键是缺乏利用艺术规律在生活中观察美表现美的意识,先民们陶器的创造给学生提供了鲜活的例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陶器,博物馆藏陶器照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英文单词“China”汉语意思——中国、瓷器、陶器、陶瓷。说明中国陶器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2、播放陶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板书课题)

1、最早的造型艺术

       陶器属于造型艺术,180万年前原始人打制{dy}个石制工具,那就是最早的造型艺术,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为了生存,打制各种形状的石器工具,打制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造型技能和审美观念(展示)。

  2、陶器的产生

       陶器的出现和火的发明与使用有着密切关系(讲解),大约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就利用泥土和水混合捏制各种造型,然后晒干,烧烤后就成了陶器,陶器的出现,标志着原始人阶段的结束,新石器时代的到来。原始陶器主要是生活用品,人类在长期实践对陶器进行了装饰,以便形成后来的陶器是实用和审美的有机结合。

3、陶器的造型分类。

 汲水器:如《漩涡纹尖底瓶》; 炊 器:有罐、鼎、鬲等; 饮 器:杯、角、觚(gu)、 (gui)等; 食 器:有碗、钵盘等; 盛贮器:有壶、罐、瓮、瓶、尊、盆、缸等。

 4、彩陶

    在古代陶器中,彩陶是原始的重要标志,是指新石器时代彩绘陶器的总称,在烧制前用红黑矿物质作色料,在陶胎上绘各种纹样,烧后洗刷不脱落。

       彩陶-:《人面鱼纹盆》

分析: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半坡遗址,距今 6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该陶盆质地细腻,造型敦厚,简洁朴实,尤其是盆内壁用红黑色彩绘出的两组相对的人面鱼纹,在圆形的人面上有发髻,两耳左右各画一条,口内衔两鱼,在人面之间有两条鱼儿在游动,形成相互追逐的动势,线条简练而生动,反映出渔民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热情。(

       彩陶二:《纹彩陶盆》

分析: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出土于青海省大通县,距今约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内壁口沿画三组舞蹈人,各组均为五人,手拉手,头向一边侧着,两腿稍微叉开,头有发辫,身有尾饰。从发辫和尾饰运动的,明显看出这些人正在有节奏地舞蹈着。盛水之后就像一个小小的池塘,人们在岸边歌舞,别有一番情趣

无论从题材、、考古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

     讨论、:原始人为什么把图案装饰在盆的内侧?

     分析:当时的原始人都是席地而坐,无论拿在手上还上放在地上,多数是俯视,看到的是盆的内壁,内壁中盛水后能增加图案的动感。

      彩陶三:《漩涡纹尖底瓶》

    分析:实用功能:装水的容器。瓶口小,携带时,水不容易溢出来,尖底直接插入松软的土中,以防倾斜使水外溢,两侧穿绳的耳,注满水可以用绳子提出水面。审美功能:采用漩涡纹图案,以漩涡为中心,用点、线、面结合,具有奔放的美感。

      彩陶四:《彩陶瓮》

     分析:现藏甘肃省博物馆,是储谷的器具,造型圆浑,饱满,口内侧有弧线纹,外侧为锯齿形装饰,肩部为菱形连续纹样,犹如一个华丽的大披肩,正面俯视是以瓶口为中心向四周放射的适合纹样。

5、白陶

商代为鼎盛时期,基本上都是手制,到了西周,由于印纹硬陶器较多烧制与使用,白陶器即不再烧造了。

   《白陶鬶》这是煮食的饮具,犹如昂首摇尾的动物,采用三条腿具有稳定性,口部便于倒物,尾巴易拿,整个陶器有挺拔的气势。

提问——造型与装饰有哪些变化?

答:造型 :简单---复杂(象形,不对称);装饰简—繁、平面—立体

6、黑陶

        《黑陶蛋壳杯》

     分析:制酒器,出土于山东日照,藏于山东博物馆,属于新石器晚期的陶器,特点:胎体较薄,胎质细腻,漆黑光亮,从造型上看显的高贵、典雅。

7、陶器的制作与装饰

     ①制胎(手工、注浆)——晒干—— 装饰(刻、绘、上釉)——烧

     ②制胎——晒干——烧——上釉——再烧

       釉:化工原料配成的釉浆,在陶器上加釉称为釉陶,有颜色釉和透明釉。

   釉上彩:烧成的釉陶上彩绘,再入窖烧烤,这种手法始于宋代。

   釉下彩:在未烧的胎体上彩绘,覆盖透明釉,再烧烤,(实物举例)。

8、甘肃博物馆馆藏陶器欣赏

三、总结

        1、陶器的产生、制作和装饰

        3、彩陶、白陶、黑陶

四、作业(任选一题)

        1、举例说明古代陶器造型与装饰有什么特色?

        2、通过网络、书籍等多种手段搜集资料写一篇关于《人面渔网盆》鉴赏文章

        3、总结在古代人们是怎样创造出优美的装饰图案的,反映出艺术的怎样创作规律?

 

郑重声明:资讯 【陶器(全省新课改专家研修作业二)】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