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发展,中国非标特材装备市场分析- 独善其身- luochaoster - 和讯博客
20年发展,中国非标特材装备市场分析 [转贴 2010-03-30 02:39:04]   
1、研究背景:
  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广泛认可为“工业的母机”。2009年以来,《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文件陆续出台,我国装备制造行业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非标特材装备制造作为装备制造业的xx业务,对我国化工、冶金、电力等行业基础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拟就中国非标特材装备制造的发展现状、前景及竞争趋势做出分析,以明确该行业的发展潜力和方向。
  名词解释:
  特种材料:主要包括有色金属(钛、锆、镍、钽、铪等及其合金)、高级不锈钢(包括双相钢)、金属复合材料等几大类。
  非标特材装备:特材反应器(釜)、换热器、储运器、分离器、阴(阳)极板等及特材焊接管道、管件。
  全球非标特材装备行业发展现状
  全球特种材料的应用起步于上世纪40-50年代,诞生于航空和军工行业。自美国、日本相继掀起两轮特材装备应用高峰以来,2004年非标特材装备在全球掀起第三轮发展热潮,并在中国、印度等经济飞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得到普遍应用和推广。发展中国家石化、冶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西欧、北美地区化学工业的装备大型化升级对本轮行业高峰具有重大意义。
  注:2009-2012年数据以过去三年原材料均价确认,不考虑价格波动影响。2009-2012年汇率变动以2009年为基准,保持不变。
  资料来源:中国化工装备协会、汉鼎咨询
  2008年全球非标特材装备产值达129.78亿美元,主要集中于美、德、日、中四大国家,中国已跻身全球少数具备成熟特材装备制造的大国之一。   资料来源:中国化工装备协会、汉鼎咨询

  2、中国非标特材装备行业发展现状
  依据中国化工装备协会、江苏省特种设备管理协会及汉鼎咨询三方的联合统计,2008年中国非标特材装备国内需求规模达到80.76亿元,2004年至今,行业年均发展增速超过30%。当然,2008-2009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非标特材装备市场内需和出口均受到一定影响。但重点优势企业在市场整合阶段仍然实现了较快增长,市场集中度正在不断提升。
  注:全国市场规模=国内产出+进口-出口;
  2009-2012年数据以过去三年销售均价确认,不考虑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数据来源:中国化工装备协会、江苏省特种设备管理协会、汉鼎咨询
  发展趋势上,我国非标特材装备行业正处于爆发性增长的初期阶段,集中表现为:
  1)、下游需求强劲。化工、冶金、核电等领域近年来一大批新建拟建项目密集上马,将从根本上带动特材装备行业的新发展。中低端非标特材装备现阶段供需两旺,xx产品供不应求。
  2)、对普通不锈钢产品的替代加速。依照发达国家化工、冶金特殊装备,特种材与不锈钢4:6的行业配比,我国非标特材装备产品在防腐、耐压、耐高温领域单年至少仍有100-150亿元的提升空间,市场潜力巨大。
  3)、出口长期看好。2007年我国非标特材装备出口一度高达产出的20%,2008-2009年,尽管出口规模小幅下降,全球经济的稳定复苏及印度、中东国家化工行业的发展将带来我国非标特材装备的全新出口需求。此外,目前,由于国内特材装备出口总体规模较小(不足2亿美元),全球重点需求国家均未对该项产品给予进口限制,为国内产品的出口提供了较好的贸易环境。
  4)、对大型重型装备的进口替代仍有很大潜力。现阶段,我国非标特材装备制造的单项加工工艺,包括焊接、成型、检测等已实现国际先进水平,但在特大型、重型装备领域仍有不足,后续仍有约15%的进口替代空间可供开发。
  中国非标特材装备行业2006-2008年行业进出口统计一览
  中国非标特材装备行业2006年2007年2008年
  出口规模(单位:亿元)6.5114.3912.11
  进口规模(单位:亿元)10.868.149.69
  资料来源:中国化工装备协会、江苏省特种设备管理协会、汉鼎咨询

  3、下游需求统计分析
  近年来,我国化工、冶金、电力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带动了非标特材装备行业发展的热潮,促进了产品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石油化工、制盐制碱、煤化工、湿法冶金等传统行业的非标特材装备应用仍在推进,精细化工、海水淡化、核电等新兴行业应用潜力巨大,不可估量。具体来看:
  2008年中国非标特材装备应用下游行业分布一览
  资料来源:中国化工装备协会、江苏省特种设备管理协会、汉鼎咨询
  1)化工行业
  化学工业包括制碱工业、煤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生产及运输过程广泛涉及高温、高压和腐蚀环境,为非标特材装备应用的主要行业。以石油化工为例,PTA、醋酸硝酸生产过程中,特材氧化反应器、脱水(氢)冷凝器、醋酸塔等装备已广泛得到应用。
  2009-2012年,我国已批准建设的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及规模化PTA、醋酸项目高达数百项;煤化工项目尽管未来三年不再新批,但已批项目已近140多个;规模化制盐制碱项目也高达数十个,尽管建设周期有所延后,但各批准项目基本未有撤销。《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将大大促进化工领域的发展,从而带动大型重型化的非标特材装备在行业内的应用。2008年化工用非标特材装备市场规模52.44亿元,2006-2012年年均市场增长率预计达到24.49%。
  2)湿法冶金
  目前,全球铜、铝、镍、铀、约74%的锌都是用湿法冶金进行生产。由于矿石品位的不断降低,湿法冶金技术在有色金属冶炼领域体现出巨大优势。湿法冶金大量使用化学溶剂进行萃取、分离和金属的提取,高压反应釜、电解阴(阳)极板、种板、换热器等非标特材装备目前已在行业内得到应用。
  2009-2012年我国新建拟建湿法冶金项目约50项。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我国现阶段有色金属产能扩张速度较快,引起相关部门的xx,部分金属的新增冶炼项目受限制。
  但总的来看,除新建电解铝项目受到国家硬性管制以外,其它达到一定规模的有色金属冶炼项目工程报批基本未受影响。湿法冶金生产的规模化必将带动装备的大型化,为具备高技术特点的非标特材装备提供可靠的应用空间。2008年化工用非标特材装备市场规模10.40亿元,2006-2012年年均市场增长率预计达到18.07%。
  3)电力
  火电站和核电站冷凝器多为铝青铜材质,但沿海的电站所用冷却水为海水,部分内陆电站冷却水污染严重,对冷凝器造成较大腐蚀。因此在火力发电厂和核电厂中普遍使用特材作为热交换器的冷却管。除电站冷凝器需大量使用非标特材装备以外,依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快火电厂烟气脱硫的若干意见》,国家将鼓励火电厂烟气脱硫产业的健康发展,从而拓宽了特材在火电领域的应用空间。
  我国电力供应在部分地区仍然较为紧张,2009-2012年我国新建拟建的核电站达19座,带动特材装备在电力领域的应用。2008年化工用非标特材装备市场规模5.00亿元,2006-2012年年均市场增长率预计达到24.73%。
  4)其它
  除上述行业外,非标特材装备在造纸、纺织、制药、船舶、军工、海洋工程等领域也得到大量应用。包括钛制反应槽、冷凝器等。
  我国在建、拟建规模化化工、冶金、核电项目统计一览
  行业细分建设单位投产时间产能
  化工(万吨)项目翔鹭石化企业(厦门)有限公司)2011年150
  亚东石化(上海)有限公司2010年90
  鹏威石化公司2009年90
  醋酸项目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60
  扬子江乙酰化工有限公司2010年35
  聚氯乙烯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40
  陕西北元化工2009年50
  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40
  山东信发化工2012年40
  宁夏金昱元氯碱化工集团2012年40
  烧碱神府北元化工有限公司2009年50
  华泰化工集团2009年50
  煤制甲醇大唐国际发电股份公司2009年450
  山东久泰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200
  煤制二甲醚大唐国际发电股份公司2009年450
  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300
  核电(万千瓦核电山东乳山红石顶核电2009年申报600
  湖南岳阳核电项目2009年申报600
  广西白龙核电项目2009年申报600
  福建宁德核电项目2009年申报600
  福建福清核电项目2009年申报600
  广东陆丰核电项目2009年申报600
  河北沧州核电项目2009年申报600
  辽宁红沿河核电一期2009-2013年拟建4×100
  湿法冶金(万吨)电解铜湖南宝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20
  电解铝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20
  电解锌中国铝业重庆80万吨氧化铝项目(复产)2010年80
  祥云飞龙实业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12.5
  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汉鼎咨询

  4、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我国非标特材装备,主要是非标特材压力容器的制造需取证生产,且特材工艺技术含量较高,对科研技术、设计能力及工艺装备水平有严格要求,现阶段,我国非标特材装备制造行业呈现“金字塔”形分布。
  2008年我国非标特材装备制造行业企业参与总量500-600多家,但实现规模化经营年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不足50家。重点优势企业包括:宝色股份、上海森松、524厂、洛阳725所、西北有色院、东方钛业、沈阳派司等。
  中国非标特材装备市场重点企业市场份额对比
  单位:亿元
  序号企业名称08年特材装备销售收入特材管道管件销售收入08年出口占比08年市场份额
  1宝色股份6.80.4914.00%6.69%
  2东方钛业3.90.313.00%4.20%
  3上海森松3.50.320.00%3.47%
  4524厂3.40.710.00%3.79%
  5洛阳725所3.21.110.00%3.57%
  6西北有色2.30.675.00%2.71%
  7江苏中圣2.10.2510.00%2.34%
  8沈阳派司1.60.28.00%1.82%
  9新华阳伟业1.50.20.00%1.86%
  10南京斯迈柯1.50.110.00%1.67%
  小计29.84.3132.66%
  数据来源:中国化工装备协会、江苏省特种设备管理协会、汉鼎咨询
  1)、南京宝色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宝色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国大型有色金属科研、生产基地––宝钛集团于1994年投资并控股,近年来发展速度迅猛。2006-2008年该公司非标特材装备内销所占国内市场份额比例分别达到4.34%、6.12%、6.69%。宝色股份产品定位明确,围绕有色金属、大型重型装备和国内重点石化、冶金项目进行攻关。公司装备实力、工艺技术{lx1}。国有大型项目投标成功率较高。凭借长三角水路运输优势,公司积极参与东南亚、西欧的全球竞争,出口顺畅,发展潜力良好。
  2)、沈阳东方钛业有限公司
  沈阳东方钛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由沈阳冶金研究所改革成立。是国内钛、镍及其合金非标设备的重要生产基地,装备制造经验丰富。工程设计能力较强。在东北三省占据优势地位。装备能力略显不足,鸿南新区建成后装备能力将实现整体提升。公司在煤化工行业表现较好,2008年公司收入的80%来自煤化工行业,在湿法冶金领域东方钛业也占有一定市场。
  3)、上海森松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上海森松压力容器有限公司是日本森松工业株式会社于1990年在我国投资的{dy}家子公司。具备较好的经营理念和市场营销手段,企业知名度高,国际影响力较大。2008年公司实现压力容器收入9亿元,其中特材装备约3.5亿元。与行业内其它背景企业相比,上海森松在普通不锈钢装备领域有较强优势,特材装备发展相对不足。
  4)、西安核设备制造厂(524厂)
  西安核设备制造厂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所属的大型专用设备研究、制造工厂。是中国西北地区主力的非标特材装备制造基地。受限于地处内陆、运输不便的制约,公司现有产品主要为可实现汽运和铁路运输的中小型装备,部分装备出口至西欧、东南亚国家,国内客户集中于西南、西北地区,与宝色股份子公司――宝鸡宝色装备公司构成直接竞争。
  5)、洛阳七二五研究所
  洛阳七二五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非标特材装备生产线建于1987年,包括压力容器及配套焊管、管件,年生产能力1700-2500吨,其中焊管、管件超过500吨。与其它的专业非标特材装备企业相比,洛阳725所产品业务更多的集中于材料和配套焊管、管件,设备所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偏低。公司现有非标特材装备较多的应用于舰船和海洋工程领域,在其它领域的应用拓展还在持续推进之中。
  6)、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材料研究基地和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地处西安、宝鸡、商洛三地七区。背靠西部有色金属研发基地,该院近年来特种材料和装备实现双增长。2008年非标特材装备产能1200吨,产值2.3亿元,其中制品产能300-400吨,产值0.67亿元。产品以材料为主,装备、管道管件为配套产品。   7)、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是中圣集团三个下属控股子公司之一。与中石化等xxxx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营销体系较为完善,工程设计能力较强,母公司资金实力雄厚,融资渠道多样化。生产能力还在持续扩张之中。
  8)、沈阳派司钛设备有限公司
  沈阳派司钛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在东三省非标特材装备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专业化生产特征明显,产品定位准确。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有待加强。
  9)、辽宁新华阳伟业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辽宁新华阳伟业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前身为沈阳市钛设备厂,是全国较早制造钛设备的公司之一。公司复合材装备具有一定优势。在制盐行业占有一定份额,全国1/3以上的盐矿都有该公司产品的应用足迹。但总体装备实力有待提升,经营规模有待扩大。
  10)、南京斯迈柯特种金属装备有限公司
  江浙地区从事有色金属、高级不锈钢及其复合材料非标设备设计与制造的专业厂商之一。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制造实力,现有市场集中于江浙本地。

  总结:
  全球及中国非标特材装备2006-2012年市场规模平均增长对比
  非标特材装备市场规模2006-2008年2009-2012年
  全球增长率15.76%12.83%
  中国增长率22.54%25.70%
  从我国现阶段非标特材装备的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单年销售收入情况来看,相比装备制造的其它领域,该行业现阶段发展规模仍然偏小,这与我国特材起步较晚有关。伴随着下游化工、冶金、电力等各领域振兴规划的出台、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及所需装备档次的提升,各行业客户对非标特材装备的认知度、认可度和市场接受能力都将大大提升,未来3-5年特材非标装备行业将迎来行业应用的爆发性增长期。

郑重声明:资讯 【20年发展,中国非标特材装备市场分析- 独善其身- luochaoster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