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岭事故调查:国有矿存安全监管真空_百姓记者_新浪博客

    王芹死死盯着煤矿排水口,眉头揪成了一个疙瘩。“只要水向外排,就有一丝丝的希望,哪怕见不到活人,也等着丈夫被打捞上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希望却越来越渺茫。救援现场,布满了救护车、警车、货车,面积不大的王家岭煤矿地面挤满了1600余人,煤矿周边山路上停满运输物资的车队,警戒线密密的封在进入矿区的入口。

  庞大的救援场面,但是救援进程却异常缓慢。救援现场,一根根300公斤管线被人抬肩扛送到矿井。运管、下管、接管,一道道工序结束以后,却不见水从地面涌出。

  在进风井排水口,一条6寸水管正在缓慢向外排水。站在旁边的王芹,死死盯着流水的速度,对于她而言,水流得越快,丈夫生还的希望越大。但救援的进展让她几乎绝望。

  在王家岭煤矿周边的小镇上,当地人摆摊做起花圈、冥币生意。理论上透水事故人员生还率高一些,72小时{zj0}救援时间已过,他们知道这次透水事故凶多吉少。

  “地面指挥人员尚未与地下人员取得任何联系,也不能确定当前是否有生命迹象。”王家岭矿项目建设总指挥孙守仁说。

  心焦的救援速度

  3月28日13时40分左右,由中煤一建公司63工程处承建的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据了解,事发时共有261人在井下作业,其中108人升井,153人现在仍被困井下。

  公开资料显示,华晋焦煤公司由中煤能源与山西焦煤集团合作组建,双方均持股50%。

  事故调查组初步判定,水是从中煤一建公司所属的27队作业面涌进来的。可能是工人在井下打矿道时,意外凿穿了废旧煤窑,导致旧窑内13万立方的老空水冲进巷道。但是王家岭煤炭项目部抢险总指挥孙守仁表示,至今仍不能确定透水来源。

  作为重大透水事故,本应不能有半点迟疑。

  但采访中,王家岭煤矿一名工人告诉记者,透水事故发生第二天才有救援车辆赶来。“事发当天,由于矿上缺少大功率水泵、排水管线,救援时间被大大延迟。”

  根据救援指挥部安排,现行救援方案主要为从进风斜井直接抽水,铺管线、调运水泵成为重中之重。“进风斜井巷道长640米,坡度25度,运输设备和人员难度非常大,地面距离井下水面1000余米,救援进展不理想。”山西省安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刘德政坦言。

  记者了解到在铺设管线的过程中,运管、抬管、铺管、下水泵,每一个环节都分别由来增援的不同单位承担。而每一个救援单位分属不同领导指挥,各方协调工作难度很大。

  根据3月30日山西王家岭救援指挥部安排,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架设6寸、8寸、10寸排水管,按照救援时间表安排,3月31日早8时前,8寸水管都能成功出水。

  但截至3月31日18时,8寸管道排水效果并不理想。在井口出水现场,只有一6寸水管向外排水,水流速度缓慢,且一度停止排水。

  l而在3月31日17:00举行的透水事故新闻发布会上,王家岭项目总指挥孙守仁介绍,目前王家岭煤矿进风井10寸管线和回风井8寸管线正在安装。不过,地下分流排水设备现有每小时1100立方米排水能力。预计3月31日24点之前,拥有2035立方米/时的排水量。

  未探水的煤矿

  3月30日,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林怒斥“王家岭煤矿未进行前期探水便推进,留下极大安全隐患”。

  当天,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针对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矿“3·28”透水事故,向全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单位发出通报,对事故作了初步分析。

  通报指出,事故发生在王家岭煤矿20101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头,初步分析是掘进过程中导通老空区而引发透水事故,该矿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违章行为,未严格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措施不落实。

  中煤集团一工作人员坦言,此事故的核心问题是未建立探水、探矿机制,对周边的煤窑分布情况不明。更关键的问题是管理不到位、监管不到位。

  《煤矿操作规程》有明确规定,“矿井必须做好水害分析预报,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在事故抢救现场,一位矿山营救专家抛出一连串疑问,“王家岭煤矿作为xxxx建设项目,为什么能够在没有查清矿区及附近地面水流系统汇水、渗漏情况下,就被批准建设?为什么在周边废弃小煤窑均没有查清楚的情况下,就能开工建设?为什么在没有做好探水工作前提下,就开始作业?这从侧面暴露出国有大矿在安全方面管理的滞后性。对于水质、地质更为复杂的煤矿如何做好监管?”

  王家岭矿难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一些国有大矿的安全监管处于真空状态,地方管不上,山西省煤炭局煤监局顾不上。

  赶工期惹的祸

  “勇争{dy}”——王家岭煤矿承建者中煤一建公司的企业理念。

  中煤一建宣传材料介绍,近年来中煤一建在矿山施工中曾14次打破全国纪录,立井快速施工保持国内{lx1}地位。目前,中煤一建仍保持着立井基岩段{zg}月成井220.6米、全井平均月成井141.52米2项全国纪录。

  “王家岭矿难坏就坏在这个‘勇争{dy}’上。”对于煤矿企业,首先应该注重安全和质量”。在3月31日的救灾指挥现场,矿难抢险总指挥、山西省副省长陈川平怒斥中煤一建公司违背工程建设规律,盲目赶超工期。

  国家安监总局发布的通告同样指出,王家岭煤矿劳动组织管理混乱,为了赶工期、赶进度,当班安排14个掘进队同时作业,作业人员过度集中,且领导干部带班制度不落实。

  记者了解到,中煤一建63处碟子沟项目部2010年的奋斗目标是产值6亿元,利润3000万元,成巷进尺需达39000米。在这个目标下,公司对于各个施工单位实行“进尺考核制”,公司将井下各个工程掘进段分包给各工程队,并给他们下达了每日进尺任务。

  多名矿建工人告诉记者,矿里最看重的是进度。此前,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于3月5日召开王家岭煤矿项目按期投运推进大会,要求“加快王家岭煤矿项目建设,确保2010年10月投运”。“项目建设必须雷打不动地坚持10月1日投产的目标。”

  这与国家发改委批复生产的期限整整提前了5个月时间。

  事发前发现透水?

  在本报记者的现场采访中,王家岭煤矿多位矿工向记者称,在透水事故发生3天之前,有工人发现巷道中有透水现象。

  中煤一建27队的一位张姓工人说,在事发前{yt},他和工友发现巷道内有雾,两边的煤板脱落。但是,这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按照《煤矿操作规程》,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透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但是,这并未引起煤矿负责人的重视。“巷道出现水雾不是什么大的情况,凡是有经验的老矿工都遇到这种情况。先前未因此出现事故,而这次恰恰酿成了大祸。监管人员经验主义严重,没有及时指挥人员撤离。”上述张姓工人说。

  3月30日,国家安监总局下发的通告中明确指出,“王家岭施工安全措施不落实,工作面出现透水征兆后,没有按照规定及时撤人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隐患排查治理不力,特别是今年3月份以来20101工作面回风巷多次发现巷道积水,但一直未能采取有效措施xx隐患。”

  对此,救灾指挥部总指挥孙守仁未给以正面回答。他对媒体的解释是:“事故造成原因正在调查之中”,他对于国家安监总局的结论未给以置评。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王秀强山西王家岭报道)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王家岭事故调查:国有矿存安全监管真空_百姓记者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