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新模式- 跆拳道的日志- 网易博客

传统武术新模式

2009-02-12 11:38:30 阅读108 评论6 字号:

传统武术即中国武术,要国际化推广,必须能让世界接受,能进入奥运。中国武术为什么不能成为2008北京奥运正式比赛项目?有关官员说:“各国的武术比赛规则不符合国际奥委会的要求。”这说明作为武术运动xxx的中国,没有尽到责任,拿出世界统一且欢迎认同的武术比赛规则,没有找到武术比赛的{zj0}模式。

   中国武术的结构内容很复杂,学练很难,而奥运项目却相反,项目动作极简单,技术提高极难,如短跑、跳远、跳高、铁饼、标枪等等,这就是中国武术与奥运特点的矛盾之所在。怎样才能矛盾统一?必须要有新思路,进行新开发,创造新模式。

  日本和韩国在中国武术身上提取一点,重新加工,改头换面,迎合奥运,开发了新品种柔道和跆拳道。外国人知道利用中国武术,中国人也应该借鉴他们的思维。中国武术有很多流派,可分为数十种(说130种,是一拳数名及无特性的胡编乱造),按照武术的流派特色,从武术中提出八个项目作为武术新模式供大家参考试行(这里仅提出项目及原则,不列细则)。

  这八项是套路、抢摘、推手、摔跤、靠打、劈刀、踢打、散打,比赛分单项和全能两种。单项比赛,将套路比赛设为资格必赛项,再任选一单项,两项成绩相加,即为单项参赛成绩(可以参加多个单项,资格必赛项只须一次,可重复与各单项相加计算成绩)。全能赛,将套路比赛和散打比赛设为两项必赛项,然后任选一项,三项成绩相加,即为参赛全能成绩(可参加多个任选项,选择{zj0}一项成绩计算)。

  一、套路比赛。参照现行比赛规则,但只开展徒手套路赛,标准器械赛。

  二、抢摘比赛。这是蔡龙云教授早在七十年代提出来的“摘星换月”项目。在规定场地中,两人穿不同颜色比赛服,在衣服的胸、腹、背、腰、两踝、两肩、两肘、两腕的十四处固定缝制十四个月亮,用刺毛布贴上十四个五角星,两人互相抢摘五角星,摘去一星就露出一月,故“摘星换月”,在规定时间内,抢星多者为胜。原则是不准抓人,更不准踢打摔拿。这是无接触无伤害技巧性、兴趣性、观赏性的项目,动作极简单,极易推广,但需快速灵活多变的技巧身法。建议如八卦掌、螳螂拳、翻子拳、绵掌、猴拳、蛇拳、鹰爪拳、虎爪拳等门派参与。

  三、推手比赛。推手是传统武术中文明高雅的“手谈”,在规定场地及时间内,二人互推,将对方推弹出圈外次数多者为胜。原则是不准抓人,不准擒拿,不准摔跤,不准打人,不准踢人的五不准,比赛中僵持顶牛不准超过三秒钟。这是有接触无伤害的技巧性兴趣性观赏性极强的比赛项目,动作极简单,极易推广,但需有快速灵活多变的技巧身法。建议选择下列流派武术练习参赛,如杨、陈、吴、孙、郝、武等传统太极拳,渔门拳(渔门推手),梅花拳(梅花推手),咏春拳(咏春推手)等等。

  四、摔跤比赛。按中国式摔跤比赛方法和规则。奥运虽已有国际式自由式和柔道式,但均不及中国式优越,我们是从武术大项进入,参与优胜劣汰竞争,让世界选择。重要的是中国自己要有统一训练方法和规则,应以京跤(清善扑营)及保定快跤为主,辅以蒙古抱跤,反对狗爬式的硬占抱腿。

  五、靠打比赛。只准用背部肩肋胯的上中下左右,两边共六处进行二人互相贴身撞击靠打,同时可用叉腿绞格挤压,将对方靠撞出去次数多者为胜。原则是不准头靠,不准踢打摔拿,不使用胸靠。这是有接触无伤害的技巧性观赏性极强的比赛项目,动作简单,易推广,但要求参赛者重心低矮,暴发冲撞力强,有灵巧转换的技巧身法(需按体重分级,可暂定在60~70公斤级别开展,反对倒身鞠顶肩撞)。建议选择下列武术门派练习与参赛,如八极拳、心意六合拳、搂桩靠背等等。

  六、劈打比赛。只准用身体上部两臂进行攻防,如劈、砸、绞、格、鞭、挑、抽、击等。原则是不准踢打摔拿,这是有接触、有伤害、有风险,技巧性与观赏性极强的比赛项目,动作简单,易推广,建议选择下列流派武术练习参赛,如劈挂掌、八卦掌、通臂拳、通备拳、螳螂拳、翻子拳、太祖拳、迷踪拳、燕青拳、形意拳、咏春拳、查拳、洪拳、红拳等等。

  七、踢打比赛。只准用身体下部两腿进行攻防,至少有二十多种腿法都可使用,原则是不准用上部手臂拳打臂击擒拿。这是有接触有伤害有风险的技巧性观赏性极强的比赛项目,动作极简单,极易推广,但需有{jj0}的腰腿基础功夫和灵活多变的技巧身法。建议选择下列武术流派练习与参赛,如潭腿、戳脚、太祖拳、迷踪拳、燕青拳、咏春拳、查拳、洪拳、红拳等门派。

  八、散打比赛。这里不讨论具本细则,仅提出对散打的认识。

  现在的散打有一种倾向,拳法大都是左右摇晃躲闪、横摆进攻,是西方拳击式。踢法大都倒身横踢,远离对方自行跌倒,是跆拳式。摔法常用低头弯腰硬占抱腿,常有抱空嘴啃泥,是狗爬式(经常搂抱,很少蒙古抱跤,更少京跤和保定快跤)。以上的三种拳踢摔,已难与国际上兴起的K—O、现代搏击、MMA综合格斗及UFC{zj2}格斗等相抗衡,基本上没有中国武术技巧,仅用武术散打之名,无武术之实,依靠笨力笨打,不伦不类,犹如小狗熊相搏及大袋鼠相斗。

  产生以上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受“武术与散打是两项运动”的谬论毒化,理由是外国没有中国武术,也有散打,如现代搏击格斗。我们应该怎样来认识?三岁儿童能戏打,醉汉能乱打,打斗即散打是人类的一项本能活动,是人类的天性和共性,不是一项运动,只有赋予技术和规则,即有了特性和个性,才能成为一项运动。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认为最有特色的{zj0}散打方式,如西方的拳击散打,日本的空手道散打,韩国的跆拳道散打,泰国的泰拳散打,在中国则是经长期攻防格斗经验积累的武术散打。我们将共性说法简略,就突出了特性个性的拳击、空手道、跆拳道、泰拳和武术等等的运动项目了,就可争长论短比较优劣了。

  中国武术是集腰腿基础、套路盘架、技击对练、能量功夫、特神绝技及综合散打等六个方面的有机整体,好比人体是由皮毛骨肉血脏六方面的形体加精气神劲力意六方面的魄体那样组合而成的一个生命整体,可以特殊提取而不能切割肢解,所以“武术是散打的全面基础,散打是武术的综合升华”,这是中国传统武术对武术散打的传统认识理念,再不能用“外国散打、中国武术是两项运动”的谬论来毒化自己,要坚信“别人有的,我们都有,我们有的,别人没有”,中国武术要在世界带头走路。好比l中国乒乓球运动xx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潮流。

  只有端正认识,不走弯路,才能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模式创新。以上新老结合的八项武术新模式,愿“武林大会”及有关武术推广机构能参考,“既有着眼过去的传统流派,又有展望未来的开发新品”,中国武术才能在不久的将来,“既能还原本来面目,重现中国功夫”,“又能进入奥运,走向世界”。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传统武术新模式- 跆拳道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