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乐器介绍1! 专业MUSIC(仅本博主可见) 专业MUSIC(仅本博主 ...

我的日志

拉弦乐器
中国的拉弦乐器有文字记载的多达叁十六种以上,一般统称为胡琴。胡琴有二胡、高胡、中胡、革胡及低音革胡。此外,乐团亦会随乐曲的需要采用其他不同形制的拉弦乐器,如板胡、京胡、椰胡、擂琴等。
弹拨乐器
弹拨乐器是指以手指或拨子拨弦,以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弹弦」、「击弦」乐器的总称。弹拨乐器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有文字记载的多达四十馀种以上,香港中乐团常用的弹拨乐器有扬琴(扬琴发音类似弹拨乐,但在演奏方法上属于击打乐器,这里规到弹拨类)、柳琴、琵琶、中阮、大阮、叁弦及古筝。此外,乐团亦会随乐曲的需要采用其他不同型制的乐器,如古琴、箜篌,甚至西方的竖琴等。
吹管乐器
泛指利用空气在管体流动而发音的乐器。吹管乐器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且音色各异,根据吹奏方法不同,一般可分成:气息经过吹孔的(如笛、箫、埙、排箫等);使用哨子的(如唢呐、管等);使用簧片的(如笙、巴乌、葫芦丝等);及以唇震发声的(如海螺、牛角、铜制的号筒等)。
香港中乐团常用的吹管乐器有梆笛、曲笛、大笛、新笛;高音键笙、中音排笙、低音抱笙;中音管、低音管及唢呐等。此外,乐团亦会随乐曲的需要采用其他不同型制的吹管乐器,如洞箫、巴乌、埙、口笛、海螺等。
敲击乐器
敲击乐器泛指由敲击而发音的乐器。中国敲击乐器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应用广泛。除了能够在管弦乐中加强乐曲的节奏、营造丰富多采的音色变化外,更能够组合起来独立演奏,而不同类型敲击乐器合奏亦各具独特表现力。
香港中乐团所使用的敲击乐器,基本上由中国民族敲击乐器及西洋敲击乐器两套所组成,其中各包含有固定音高与无固定音高乐器。中国民族敲击乐器由金属类(如大锣、小锣、云锣、各种钹、铃、钟等)、竹木类(如拍板、竹板、梆子、木鱼等)和皮革类(如大鼓、排鼓、单皮鼓、手鼓等)组成;西洋敲击乐器则包括如定音鼓、木琴、管钟、钢片琴、铝板琴、大军鼓、小军鼓、大钹等
高胡
高胡又名粤胡,高音二胡简称,是本世纪二十年代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将二胡改革而成的。将丝弦改为钢丝弦,采用两膝夹持琴筒演奏姿势。
其形如二胡,但整个琴身比二胡略小,定弦比二胡高四度或五度,因而音色清亮华丽,早期是演奏广东音乐和伴奏粤剧的主要乐器之一。现在高胡在民族乐团中担任弦乐器的高音声部,擅于演奏明亮抒情和活泼跳跃的旋律。xx协奏乐曲有《琴诗》、《梁祝》等。
近代创作的独奏曲有《双声恨》、《雨打芭蕉》、《鸟投林》、《平湖秋月》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的独奏曲有《珠江之恋》、《夕愿》、《故乡情景》、《春到田间》等。
二胡
二胡是唐代(618-907)的轧筝与中国东北地区西喇木伦河一带的奚族乐器-奚琴演变而成的。初时以竹片轧之,音色铿锵,到了宋代(960-1279)才演变为用弓拉奏。至民国时期,藉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在演奏技巧方面的开发,至今二胡已发展成音色甜美、具高难度技巧、表现力丰富,并为民族乐器中的主奏乐器和独奏乐器。xx独奏乐曲有《二泉映月》、《良宵》、协奏曲有《长城随想》等。


板胡

流行於陕西、甘肃、山西等地区。明末清初以来,随着地方戏曲梆子腔的兴起,在胡琴基础上改制而成的高音擦弦乐器。琴筒由椰壳制成,桐木面板,设千斤,张两弦。用於独奏,也用於吕剧、晋剧、陕北道情等戏曲、曲艺伴奏。
京胡

清乾隆(1736-1796)末年,随皮黄腔的发展逐渐形成的拉弦乐器,是京剧、汉剧的主要伴奏乐器。琴筒竹制,蒙蛇皮琴杆置千斤,两黄杨木弦轴,张丝弦。琴杆为五节紫竹制,五度定弦。
马骨胡
马骨胡,壮族拉弦乐器。壮族称冉督、冉列。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隆林、田林、百色、靖西、德保一带和云南、湖南等省壮族地区。
椰胡,拉弦乐器。又名潮提、小冇胡。流行于广东、福建等地区。

雷琴,拉弦乐器。曾称大雷。
本世纪二十年代末,天津艺人王殿玉(1899~1964)在坠胡基础上,加长琴杆、加大琴筒、改蒙蟒皮而成。
提琴,
拉弦乐器。相传在明代嘉靖(1522~1566)、隆庆(1567~1572)年间,魏良辅开始用来伴奏昆山腔戏曲。清代李渔(1611~1680)《闲情偶寄》:“提琴较之弦索形愈小而声愈清,度清曲者必不可少”。清初刻本《金瓶梅》插图中可以看到戏曲伴奏乐队中演奏提琴的形象(《中国音乐史图鉴》Ⅴ—50)。
弹拨乐器
柳琴
因其形如柳叶而得名:俗称土琵琶、金刚腿、柳叶琴。流行于山东、江苏安徽交界一带,是鲁南、苏北的柳琴戏、安徽泗州戏和浙江绍兴乱弹的主要伴奏乐器。属唐代以来在民间流传的梨形音箱弹弦乐器之一种,其外形、构造、奏法均与琵琶相似。原为两弦、七品的中音乐器。最早用柳木制,二或三弦。现用的柳琴是1950年代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团的组建而改革之产物。改革后的柳琴张弦四根、廿九品,音域相等于小提琴,宽达四组八度。其低音区的发音浑厚结实,中音区圆润柔和,高音区清脆明亮、穿透力强,是弹拨乐器中的高音旋律乐器,表现手法丰富多采,被誉为民族乐队中的珍珠。xx独奏乐曲有《春到沂河》等。

琵琶
琵琶在隋唐(581-618)之前,是对抱弹乐器的统称。向前弹出称琵,向后挑进称琶。《随书*乐志》记:「今曲项琵琶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受中国阮咸的启发,由四弦四柱增加柱位,至今已有六相、二十四品,并由唐代时的木拨弹,改良为手指弹奏,具有丰富的表现色彩和高难度的演奏技巧。xx独奏乐曲有《春江花月夜》、《阳春白雪》、《十面埋伏》等。
扬琴
扬琴又名蝴蝶琴、扇面琴、打琴。原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约明(1368-1644)末传入中国,先在广东一带流行,后流传于全国。几百年以来,扬琴成为中国民间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的重要伴奏乐器,特别在民间器乐合奏中,如广东音乐、潮州弦诗、江南丝竹、客家汉乐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扬琴因其具有清脆的音色,宽广的音域,又可同时奏出和音及快速琶音,以至各种的节奏型,功用甚广,故常用于合奏及伴奏。传统乐曲有《龙船》、《苏武》、《将军令》等。

在战国(公元前403-221)时期已开始流行,而于秦国(陕西一带)大盛,故称秦筝。传统上,筝主要用作器乐合奏或伴奏民间说唱音乐等。筝因弦线不同(丝弦、金属弦)而音色有纯朴、典雅和清脆、明快之分,汉(公元前206-公元220)晋(265-420)以前为十二弦,唐宋以后为十三弦,近代改革后多为二十一弦,另有二十五弦的转调筝等。筝的表现层次独特而丰富,从古典优雅及至激烈高亢的风格都善于表达,技巧多样,韵味浓郁。xx独奏乐曲有《渔舟唱晚》、》、《寒鸦戏水》、《庆丰年》及《战台风》等。

古称秦琵琶或月琴,实为早期的一种直项琵琶,是汉代参照琴、筝、筑、箜篌等乐器创制。南京西善桥六朝(220-581)墓出土的竹林七贤砖刻画中有阮咸演奏的图像,相传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阮咸善弹此乐器,后人便称它为阮咸,今简称为阮。隋唐时期,阮普遍用于宫廷燕乐和民间乐舞。古代只有八个品位,今时已发展为四弦二十四品位,并有小阮、中阮、大阮和低阮的系列。但乐队中常见的只有中阮和大阮。阮的音色圆润丰厚,是乐队中主要的中音及次中音弹拨乐器,也是在合奏、重奏、伴奏中不可缺少的和谐的乐器。xx独奏乐曲有《云南回忆》、《串木樱花》等。
三弦
三弦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渊源。明代杨慎在他的《升庵外集》中写道:「今之三弦,始于元时(1279-1368)」。如果追溯它的起源,秦代的「弦兆鼓」被认为是三弦的前身。
早期,三弦多用于伴奏民间说唱、曲艺及戏曲音乐。随着时代和音乐的发展,三弦经已成为独奏乐器及被广泛使用在大小乐团中。
由于三弦的音色独特,浑厚而铿锵有力,在乐曲中,擅长表现一些有强烈地方风格及富有戏剧性的旋律,而在合奏中常用作充实中、低音声部和加强节奏的效果。xx独奏乐曲有《十八板》、《阳春白雪》、《大浪淘沙》、《彝族舞曲》等。
南音琵琶
南音琵琶又名南琶、横抱琵琶,因现时通用的琵琶均为竖抱弹奏,唯南音琵琶保留古代横抱的演奏姿势。南音琵琶从中原流传至福建地区,在南音中是主奏乐器,多演奏骨干音,韵味古,在高甲戏文场中也是主奏乐器。音箱用松木挖空制作,面板用桐木制,四轴,张四弦,共四相九品。面板左右各刻一半月形音孔。南音琵琶有独特的演奏指法、名称和记谱符号,如搓指、点挞、点指、去倒、半跳、颠指、直贯、快落指、慢落指等计二十九种。
月琴
是由阮演变而来的弹拨乐器。早在民间就有各种月琴流传,由阮演变而来之说,是指已成形的月琴。月琴的琴颈较短,音箱为木制圆形,也有八角形的,口张四根丝弦,分成两组,每组两弦的音高相同。通常是五度定弦,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持拨子弹奏。常用于戏曲、曲艺和歌舞伴奏也用于器乐合奏,是京剧乐队三大伴奏乐器之一.它的音量较小,音色清脆柔和,亦是少数民族劳动之馀、夜晚自娱、呕歌心声的乐器
双清
双清,弹弦乐器。形制与秦琴相近。由古代的阮演变而来。明清时期,在器乐合奏和戏曲伴奏中均有使用。《清朝续文献通考》载:“双清,类阮。中音部乐器。长三尺二寸,头六寸五分,槽八寸,厚一寸四分。三弦,二音,十三品,弹用拨”。
秦琴
秦琴,弹弦乐器,由阮演变而来。

瑟,古代弹弦乐器。其历史久远。《乐书》引《世本》:“庖牺作瑟”。据《仪礼》记载,古代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中,都用瑟伴奏唱歌。战国至秦汉之际盛行“竽瑟之乐”。魏晋南北朝时期,瑟是伴奏相和歌的常用乐器。隋唐时期用于清乐。以后则只用于宫廷雅乐和丁祭音乐。已失传。
近年,武汉民族乐器厂张开镒、周敦发根据考古发掘的楚瑟实物,吸收现代筝结构上的合理部分制作了仿二十五弦楚瑟。
独弦琴
独弦琴,京族弹弦乐器。京语称旦匏。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
传统独奏曲有《高山流水》、《骑马》等。创作独奏曲有《激战边陲》、《渔村晨曲》等。
热瓦普
热瓦普,又称拉瓦波、喇巴卜。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传创制于十四世纪。清代被列入宫廷的回部乐。《律吕正义后编》(公元1746年成书)收录称喇巴卜。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
用于独奏、合奏、伴奏。传统乐曲有《塔什瓦依》、《宫特帕依》、《夏地亚那》,创作乐曲有《我的热瓦普》、《天山的春天》、《美丽的祖国》等。

扎木聂
扎木聂,又称扎年。藏族弹弦乐器。因其设六弦,故又称六弦琴。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地。据藏文史书《红史》载,扎木聂于唐代从内地传入。
常用于歌舞和弹唱伴奏,也用于器乐合奏或独奏。独奏曲目多为歌舞伴奏曲,有《阿妈勒火》、《达娃雄奴》和《耶几长木》等。
卡龙
是维吾尔族的一种弹拨乐器。1257年前由中亚传入中国,曾称七十二弦琵琶,后来才称卡龙。卡龙的音箱呈扁梯形,类似半张扬琴。其琴框是用桑木或核桃木制,面板中间开一圆形音孔并嵌花朵状音窗,右侧设山口。琴的左侧板置拴弦钉,右侧板置调弦钮。面板左、右两侧分别置条码、活动码。上张十六或十八组钢丝弦,每组两弦同音。本世纪七十年代改革制成的卡龙,外形不变,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大了音箱以增强音量,上张二十二对弦,音域扩展为三个八度。演奏时,将卡龙平放在桌面上,演奏者右手持木制拨子弹拨,左手执铁制的揉弦器上下按抑或左右移动产生吟音。它右手演奏技巧有单弹、双弹、多弹和快弹等;而左手的演奏技巧有实音、滑音、颤动音、压弦颤音等。它音色清脆柔美,和扬琴的音色相似。主要用于演唱《多朗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伴奏、合奏及独奏。

都它尔
都它尔,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尤以南疆喀什一带盛行。相传十四世纪已出现。记载见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乐师史》。桑木或杏木制,全长120~130厘米。琴杆细长,指板缠十五至十八个丝弦品。音箱瓢形,用十一或十三块两端窄、中间宽的木板条拼粘而成。面板用桐木,上部开五个小音孔,组成花朵状,下部支有琴码。琴杆上端为琴头,平顶无饰,正面和左侧面各置一双角状弦轴。张两条肠衣弦。琴身周围用贝壳和驼骨嵌以黑白相间的精美花纹图案。乐曲有《哈莱伦》、《古拉依木》等。
苏古笃
苏古笃,纳西族弹弦乐器。又称胡拨、琥珀。流行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相传十三世纪中叶元世祖忽必烈远征大理时传入。形制与史书记载的火不思相近。用紫檀、核桃木或红椿木制。全长109厘米。顶端无饰,左侧置四轴。琴颈上窄下宽。无品。音箱呈瓢形,蒙蟒皮,长23、宽29厘米。弦槽设在琴头背面,四条弦从山口上的弦孔中穿出。皮面上置琴码,音箱下部设缚弦。四度定弦e、a、d1、g1,音域两个八度又三个音。
演奏时,琴带斜挂于右肩,音箱置于右腿近腹处。左手持琴颈按弦,右手用拇指、食指弹挑,常用揉弦和下滑音。
用于演奏古典乐曲《白沙细乐》。据《丽江府志略》(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编)载,这套乐曲为“元人遗音”。
库木孜
库木孜,又称考姆兹,柯尔克孜族弹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地。
用整块杏木、柳木挖制,全长90厘米。琴头无饰,一侧置三轴。琴杆细长、无品。音箱宽20厘米,面板用松木,上部开直径1厘米圆形音孔,下置梨木琴码。天山南部的库木孜音箱扁平,呈葫芦形;帕米尔山区的库木孜音箱为长六方形,上宽下窄。张三条丝弦
演奏时,琴置于胸前,左手持琴杆按弦,右手用拇指、食指弹拨或用五指轮奏。
乐曲有《夜莺曲》、《库尔满别克的远征曲》等。


以下为吹管乐器
笛子
古称「横吹」、「横笛」,原流行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元前一世纪末汉武帝时,笛称之为横吹,在鼓吹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笛在中国分布很广,各类型制与品种繁多,渐渐分出曲笛、梆笛两种。明清(1644-1911)以来多用于戏曲音乐伴奏。
梆笛(短膜笛)主要流传于北方,用于戏曲梆子腔音乐的伴奏及北方各地民间器乐合奏。梆笛比曲笛管身略短,管径亦比曲笛略小。梆笛演奏风格音调高亢明亮,节奏活泼跳动,演奏上以用舌的技巧为特长。xx独奏曲有《五梆子》、《喜相逢》、《荫中鸟》等。

曲笛(长膜笛)主要流传于南方,用于昆曲伴奏及南方各地民间器乐合奏。曲笛演奏风格音调浑厚圆润,柔美流畅。旋律进行往往呈波浪起伏,节奏平稳舒展,在演奏上以用气的技巧为特长。xx独奏曲有《鹧鸪飞》、《三五七》、《姑苏行》等。

大笛、新笛是属于笛子声部的低音部。新笛不用笛膜或贴硬膜,音色柔和淳厚;大笛贴笛膜,音色深沉丰厚。
蒙古族的笛子
内蒙草原上的人民,常年多过着不定居的生活,那里的人们性格开朗、奔放。乐曲辽阔、高亢,常常出现一些多音的急速进行而又突然停留在一个延长音上,造成了非常开阔、奔放的效果,就像一匹骏马在草原上飞驰一样。这个地区的笛子,笛膜一般贴得较紧,甚至不要笛膜(有时也要松膜的效果)。在演奏技巧上多用一些装饰手法,如“迭音”、“倚音”、“唤音”等。更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多用上方三度或四度的颤音指法。
维吾尔族的笛子
维吾尔族人民能歌善舞,他们的音乐明快、火热。多用高音笛子,一般不用笛膜,或将笛膜贴得很紧(有时也用松膜效果)。在吹奏方法上一般运气较猛,冲力较大,强弱对比特别明显。最多的技巧是“急滑音”和一些装饰性的如“倚音”、“赠音”、“唤音”等等。此外“花舌”和“吐音”也常常使用,而且多半要求吐得断顿有力。
藏族的笛子
笛子在藏族过去不很流行,但也有一些民间艺人吹得很好。他们多用中音笛,在吹奏方法上,许多地方是模仿二胡奏法和人声唱腔。此外,还有如下几个特点:
1、在一拍时间内,有两个同度的八分音符连续进行时,一般都给每拍的{dy}个音加上一个上方三度(有时是上方二度)的装饰音(即上倚音的吹奏方法);在第二个音上加一个下方二度的装饰音(即下倚音的吹奏方法)。
2、凡是连续四个以上的十六分音符,多是两个音符吐吹一下,很少用长连线或者吐音断奏。
3、乐句或小节开头脑{dy}个音,很多时候用指颤音(二度或三度)。但是这种指颤音与一般指颤音不同,它要求手指尽量低抬,动作很快,有些近似波音的效果。
口笛、侗笛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国,差不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笛子。但是,这些名为笛子的乐器其实并不都与我们这里所进述的传统六孔笛子相近。它们有的是吹孔(气鸣)乐器,有的是哨嘴,还有是簧片(簧鸣)乐器。这里就较流行的而且已在不断改进的口笛、侗笛作如下介绍:
口笛
经考证,口笛要我国历史上早有记载,并有出土实物。但将它推陈出新,正式搬上舞台,登上音乐的大雅之堂,是20世纪七十年代。上海民族乐团的俞逊发把自己改进的口笛首先运用于独奏中,受到了人们的欢迎。许多青年演奏者,喜吹爱好,而且,又有不少人对口笛进行了以自己使用为主要目的的某些改进。不断丰富着它的表现力。现在的口笛五花八门,有两孔和五孔口笛,七孔口笛。有按音位的对称,以中心开吹孔的,也有的以在比二的比例开吹孔的。有的开孔为了转调方便,有的则为增加音域。
现在一般口笛,就其音域而言可达两个八度,但就其音程、音阶而言,有些音又是不易发出或者发音十分不准。由于它的制作简单,造价很低,携带方便,以及它的特有风韵受到许多人的欢迎。
侗笛
侗笛在湘、黔、桂三省交界的侗族地区非常流行。它的音色优美,明朗而不浮华,甜美而不消沉,它反映了侗乡的幽幽杉林,清清流水的山川风光,其音响近似竹笛与洞箫之间。
侗笛之所以能形成那种特有的声响效果,关健就在于笛头的吹口。它不像竹笛是横吹的孔吹乐器,它是依靠吹口(吹嘴)来发声。
侗笛一般长约30厘米,内径为1.3厘米,共开六个音孔。从吹口顶端至六音孔约为14厘米。各音孔间的距离基本相等。
民间流行的侗笛都无有严格要求,一般较多用的是D调、E调和F调。每支侗笛的音域约在10-12度。
演奏侗笛时多采用一口气到底的吹法──“鼓腮换气法”,这也就是它的所难之处。其它演奏技巧是不难掌握的,只要有吹笛子的技能,运用于侗笛是足足胜任了。
现在有不少人对侗笛进行了改进。把吹口的竹片改为铜片,增开音孔,单管改为双管等,都有一定的收效,增加和丰富了它的表现力。它是一件很有前途的民间乐器。
我国还有不少民族的笛子也颇有特色,如羌笛、口哨、小闷笛、短笛……
羌笛
羌笛,羌族、藏族吹奏乐器。流行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黑水、汶川、理县等地。
东汉马融《长笛赋》:“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许慎《说文解字》:“羌笛三孔”。宋《乐书》:“羌笛五孔”。唐宋以来,文人诗文中多有羌笛的描述。
现代羌笛,用当地产的油竹(竹节长、管身细)制作,选两支筒径、长度一致的竹管,削去竹外皮成方柱形(有的将两管相邻外皮削平),在首、中、尾三处用细线捆扎。管身无节,全长13—19厘米,上开五或六个按孔(孔距相同)。管上端装竹制簧哨(正面削平、刻簧,簧舌朝上)
演奏时,口含双簧,用食、中、无名指按孔。音域c1—c2。音色清脆明亮,略有悲凉之
侗笛
侗笛,侗族吹奏乐器。侗语称介各、济各斯。流行于湘、桂、黔、滇等省侗族聚居地区,以贵州省黎平、榕江、从江最为盛行。
塔吉克竖笛
塔吉克竖笛,塔吉克族吹奏乐器。又名唢勒耐依、苏那依。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管身用苹果木、杏木制作,民间传统制法是将研挖的两个半圆形管体粘合而成。上粗下细。全长36、上管口内径2.2、下管口内径0.9厘米。上端吹口近扁方形,堵木塞而留有气道,正面稍靠下处开有长方形出气孔,下方削成斜面薄片状。管身开七个按孔(前六后一),中间和尾端束细皮条三圈。以平吹和超吹方法演奏,音域两个八度。
新笛
(横箫)是没有膜孔的笛,用竹或木制成,音色近似西洋长笛,在乐队中起起协调的作用。
低音大笛
大笛和新笛同调,比梆笛低八度,高音清脆、明亮,中音圆满、纯,低音浑厚、宏亮。
弯管大笛於竹乐xx时演出,弯管大笛比曲笛低八度,亦有比大笛低八度,由於内径大、竹管长,演奏有一定难度,八十年代由赵松庭研制而成。低音淳厚、浓实,中音柔和,高音圆润。
骨笛
於竹乐xx时演出
骨笛乃仿浙江省宁波地区河姆渡遗址出土之原始吹奏乐器而制,先民原用於诱捕禽鸟,多用禽兽肢骨制成。现音乐会使用的是赵松庭制作的F调骨笛。

笙是中国古老的簧鸣乐器,早在殷代甲骨文(公元前15世纪)中就有关于笙的记载。周代(约公元前1066-前256)时已被广泛使用,在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以前,笙和竽两种同类乐器并存。但至宋代时,则只有笙较为普遍使用。
笙的构造主要由笙斗、笙管和笙簧三个部份组成,其形如凤翼,故古时有「凤笙」之称。由于笙是由若干数目的「簧」(或称「苗」;即镶有簧片的竹管)组成,所以是一件善于演奏和声的管乐器,且发音清脆明亮。现今的笙有二十一簧、二十四簧、三十六簧笙,还有扩音笙及中音抱笙、排笙等。
无论在表现旋律及和声、节奏变化方面都有其特色,在民族乐团中可以吹奏丰富的和声效果,可调和各组乐器的音色,润饰和软化某些乐器的个性。xx协奏曲有《孔雀》等。
芦笙
芦笙,古称卢沙。是苗、侗、瑶、水、仡佬、傣、布朗等族和克木人等吹奏乐器。流行于黔、桂、滇、湘、川等省、区。
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卢沙瑶人乐,状类萧,纵八管、横一管贯之”。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瑶人之乐有芦沙、铳鼓、葫芦笙、竹笛。……芦沙之制,状如古萧(按指排萧),编竹为之,纵一横八,以一吹八,伊其声。”明代卢沙写作芦笙。明代钱古训《百夷传》:“村甸间击大鼓,吹芦笙,舞干为宴”。明代倪辂《南诏野史》载云南滇中苗族“每岁孟春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唱和,并肩舞蹈,终日不倦”。此外,明代邝露《赤雅》、清田雯蒙斋《黔书》等均有记述。
葫芦笙
葫芦笙,古称瓢笙。是彝、拉祜、哈尼、佤、怒、傈僳、纳西、普米、苗等族和苦聪人的吹奏乐器。流行于云南的楚雄、澜沧、西盟、孟连、西双版纳、保山、临沧、德宏、怒江、丽江、四川凉山、广西西部和贵州黔西等地。
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云南江川李家山二十四号墓、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铜葫芦笙斗,据测定属春秋至战国之际的遗物。有五、六、七管三种。竹或木制笙管已腐朽不存,铜制笙斗的形制略有差异。李家山二十四号墓出土的两支铜斗,上端均铸一立牛为饰,造型生动形象,通高分别为26和28.2厘米。铜葫芦笙系仿xx葫芦匏形用青铜铸造笙斗,另插竹木制笙嘴吹奏。主要用于伴奏舞蹈。如开化铜鼓面部主晕图象中有匏笙舞,画面上八人中有一人边吹葫芦笙边舞,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胴部画面、舞俑、乐舞铜饰物和房屋模型中也屡见吹奏葫芦笙的形象(《中国音乐史图鉴》Ⅱ—48至Ⅱ—51)。
36簧高音键笙
高音键笙是1950年代的新品种。中央民族乐团王慧中在70年代中,将中央广播民族乐团杨大明设计的32簧加键方笙,发展成36簧加键高音笙,又称36簧加键扩音方笙。发音法已从传统笙的按孔法改为以按键控制音窗,达到省力而不漏气之效,便於气息控制及运指,发音灵敏度得以提高。结构则采流行於河南、安徽的方笙形制,将36根笙管分前、中、後叁排平行排列,两边开口,并在笙管上加套共鸣管。36簧高音笙通高83厘米,音域g至#f3(近叁个八度),克服了传统笙高低音颠倒之弊,可演奏复杂的和弦和双声部复调性的乐曲。
唢吶
唢吶是中国各民族中广为流传的吹管乐器之一。唢吶源于波斯(今伊朗)、阿拉伯一带,唢吶又名苏尔奈,其名出自阿拉伯语surna的音译。约在金元时期传入中国,先为军中之乐,后辗转传入民间。
现今的唢吶一般有三种,低音唢吶音色苍劲肃穆;中音唢吶音色挺拔宏亮;高音唢吶音色尖锐高亢。
在民间中,唢吶常用于节庆、佳日、婚、丧、嫁、娶、寺庙祭典等作主奏乐器。在现代民族管弦乐团中,唢吶经不断的发展和改良后,目前已有加键高音、加键中音、加键次中音、加键低音等唢吶。它既是一种具有丰富表现力、浓郁民间色彩的独奏乐器,而在合奏中则能制造出气势磅礡的效果。xx独奏曲有《百鸟朝凤》、《小开门》、《一支花》、《凤阳歌绞八板》、《婚礼曲》和《小放牛》等。

管,古称筚篥,约于隋朝由西域龟兹(新疆库车)传入中原。隋、唐九部乐、十部乐中筚篥是十分重要的乐器,故又有头管之称。目前民间均习称为管、管子,并普遍流传于全国南北各地,主要用于民间鼓吹乐和僧、道宗教音乐。
管的种类和名称因南北地区不同而有异。例如,广东地区称「喉管」,北方称「管子」。一般为单管演奏,也有时用两支一齐演奏,称之为「双管」。管子音色嘹亮而喉管音色则带浓厚的鼻音。香港中乐团编制所用之管是加键的中音管及加键的低音管。
除作独奏外,管在乐团中主要是用作加强中音区域。xx独奏曲有《江河水》、《放驴》、《万年欢》、《雁落沙滩》、《茉莉花》、《放风筝》、《柳青娘》等。

箫,又名洞箫,吹奏乐器。这种单管竖xxx,早在汉代陶俑中已出现。其后的壁画、石刻中多有所见。汉代以前,横吹竖吹的单管乐器统称为笛或篴,所称箫者是排箫。唐宋时期的尺八、箫管和竖篴,则是明清时期以至现代箫的前身。为区别横吹之笛,明代将竖吹之篴称为箫。清《律吕正义后编》:“明时乃直曰箫,不复有竖篴。今箫长一尺八寸弱,从上口吹,有后出孔。笛横吹,无后出孔。则今之箫乃古之笛,信矣。”
箫管前面有五个按音孔,后面有一个按音孔。除靠近两端有两处凹陷外,其余皆与现代竹箫相同。清代周亮工《闽小记》载:“德化瓷箫笛,色莹白,式也精好,但累百枝无一二合调者;合则声凄朗,远在竹上”。可见烧造之不易。
现代箫用紫竹、黄枯竹或白竹制作,全长70~78厘米,管身内径1.2~1.4厘米。上端留有竹节,下端和管内去节中空。上端边沿开吹口,管身中部开六个按音孔,前面五个后面一个,后面下方开出音孔两个,用以调音,其下开助音孔两个,可美化音色、增大音量、拴系飘穗。不设膜孔。有的箫增至八个按音孔,并带有铜插口,可微调音高。
常见的箫有紫竹洞箫、九节箫和黑漆九节箫。紫竹洞箫,管身较粗,节数不限,音色低沉宏亮,多用于独奏或合奏;九节箫,管身上有九个节并刻各种图案或文字雕饰,有的在下端镶骨圈;黑漆九节箫,管身外涂黑漆。这两种九节箫,发音淳厚、音色优美,多用于地方戏曲伴奏。
尺八
尺八。吹奏乐器。又称洞箫。流行于福建省闽南和台湾等地区。
东汉时期,尺八的前身竖篴已流传于民间,隋唐两代用于宫廷乐舞之中。相传唐代吕才善制此器。《新唐书•吕才传》:“贞观(627~649)时,祖孝孙增损乐律,与音家王长通、白明达更质难,不能决。太宗诏侍臣举善音者……侍中王珪、魏微盛称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长短不同,与律谐契”。
尺八东传日本,称“雅乐尺八”。日本奈良正仓院所藏唐代刻雕尺八,长43.7厘米,管上端开口,管身开六孔,前面五孔后面一孔。制作精美,通体雕花纹和四女像。每一按音孔边缘有圆形花纹。{dy}孔上刻二女像,一俯而摘花,一立其后作张袖状。后面一孔下有一女立而手执扇,另一女坐弹琵琶。其余部分均饰以花鸟纹。此外还有玉尺八、牙尺八、雕石尺八和桦卷尺八等数件。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曾复制刻雕尺八一件。
宋代尺八,又称箫管,陈《乐书》有所记述。沈括认为东汉马融《长笛赋》所赋之笛也与尺八相近,《梦溪笔谈》载:“后汉马融所赋长笛,空洞无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从传世唐代尺八和沈括所述宋代尺八的形制来看,它与箫相近,但管身短而粗。
曲目有《“鼓浪屿号”载客来》、《盼团圆》等。
口笛,上海民族乐团俞逊发创制的新型吹奏乐器。
用黄枯竹或小水竹制作,也可用长茎竹、凤眼竹或紫竹。在一段短而细的竹管上,中间开一吹孔,利用管端的自然孔,成为两孔口笛,若在近吹孔处再开三个音孔,则为五孔口笛。两孔口笛,管长4.8厘米,右端为{dy}孔,左端为第二孔,左、右端内径分别为1.05和1.1厘米,吹孔距左、右端分别为2.3和2.5厘米;五孔口笛,管长7.4厘米,左、右端内径为0.95和1厘米,吹孔距左、右端为3.45和3.95厘米,吹孔椭圆形,音孔圆形,直径均为0.5厘米。
演奏口笛,左、右手拇指控制第二、一孔,左手食指按第三孔,右手中、食指按第四、五孔。音孔全按发出{zd1}音,开一孔发上方纯四度音,开一、二孔为纯八度音,两拇指在音孔上移动,多开或少开一点音孔,一、二孔可分别发出四度以内音阶。G调两孔口笛音域d1—d2。A调五孔口笛音域g—c2,还可用全按音孔、内转笛身、放松口劲和改变吹气角度等方法,吹出d、e、f三个音,音域近两个八度。
鹰骨笛
鹰骨笛,又称鹰笛或骨笛,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吹奏乐器。新疆巴楚县脱库孜萨来遗址曾出土一件北朝时期(公元四至五世纪)的骨笛(残)。塔吉克族称那依,柯尔克孜族称却奥尔。
用大鹰的翅骨制成,长约25、管径1.5厘米。管内中空,两端皆通,管下端开三孔。制作时,先将骨肉剔净,锯掉两端骨节,磨平上下管口,去髓。两端管口呈椭圆形,上口较大,下口较小,从下口往上,每隔2.2厘米左右钻一直径0.7厘米(稍呈椭圆形)音孔,共三孔。笛身雕刻图案花纹或题字为饰。
多用于盛大节日和婚礼场合,也为歌舞、叼羊、赛马等伴奏。乐曲有《塔里要吾里》等。
排箫,又名洞箫、雅箫、颂箫、籁、比竹、参差、凤箫、云箫。吹奏乐器。
早在原始社会,已有用芦苇编制的苇龠。相传虞舜时期有“箾韶”乐舞,箾即原始排箫。《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夏商时期有编管的龠,甲骨文中的龠字,即象编管乐器之形。后来,箫被载入《诗经》。《诗经•周颂•目瞽》:“箫管备举,喤喤厥声”。《尔雅•释乐》:“大箫谓之言,小箫谓之筊”。晋郭璞注:“箫大者编二十三管,长尺四寸;小者十六管,长尺二寸”。

埙,吹奏乐器。原始社会已出现。埙的起源与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的,用以诱捕猎物。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被当成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按音孔(简称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
原始社会的埙,器形多样。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陶埙,呈椭圆形,只有吹孔,无音孔,距今约七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陶哨,其形略如橄榄,也只有一个吹孔,用细泥捏塑而成,是埙的原始形态之一,距今约六千年。山西万荣县荆村遗址出土三个陶埙,其中一个陶埙已有两个音孔(《中国音乐史图鉴》Ⅰ—22至Ⅰ—26)。山东维坊姚官庄、山西垣曲古城关东、垣曲丰村、太原市郊义井村、河南郑州大河村、安徽汪洋庙遗址、江苏邳县大墩子遗址均发现新石器时代陶埙,分属于不同的原始文化区域。

埙的音色悲凉、萧瑟,擅于表现凄凉、哀伤的情绪。近年来,我国音乐工作者们经过长期的研究探索,同时对埙也做了大胆的改革,使只一个音孔,可以模仿单调声音的埙,发展到了十二音孔演奏出的清音。如今的埙在作曲家们的手笔下已登上了大雅之堂。《乐队剧场I:埙》,就是作曲家谭盾90年代为埙写的一部作品。他运用了独奏埙与群埙的搭配,乐队与人声混用,具有古朴、典雅的特征。埙也是我国古老文化遗产的骄傲。近些年来,一些音乐家们在他们所创作的作品中,大胆地运用了埙的特点,如《华陀与曹操》、《张衡》等电影电视剧中作了大胆的尝试,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这沉睡多年的乐器埙又重获新生。
巴乌,是彝、哈尼、傣、佤、布朗、苗等族吹奏乐器。流行于云南省红河、文山、思茅、西双版纳、临沧、德宏、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贵州省黔东南和黔南等地。
管身用细毛竹、青竹制,下端(或右端)开口,上端(或左端)留竹节或木塞封闭。上端管壁开长方形吹口,用蜂蜡粘一长方形竹或铜制簧片,簧舌呈三角形,有细蔑编制的活动簧套。管身开八孔(前七后一),与吹口成四十五度角。有的在下端开二至四个尾音孔。品种有单管、双管之分。演奏时,竖吹口含簧片,横吹将簧片置两唇间,气流振动簧片并激发管内空气柱共鸣。用吐音方法吹奏,有滑音、打音、颤音、抹音、琶音、飞指等技巧,可用循环换气法奏长时值音符。
近年,云南民族乐器制作师杨声制成木管巴乌,用紫油木制,设铜插口。
葫芦丝
主要流传于德宏州傣族、阿昌、德昂等民族中。傣语叫“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当地汉语又称葫芦箫。共有高、中、低音3种类型。这种乐器以葫芦做音斗,葫芦咀做吹口,常见者以各自装有一片舌簧的3根竹管,并排插入葫芦底部。亦有单管,双管或四管者。无论竹管多少,均以一根为主管,其余为副管。主管上开7个音孔,前六后一,副管则不开孔。吹奏时数管齐鸣,而旋律只出自主管,副管仅以和谐的持续和音相衬托。通常以自然换气法吹奏,亦有用循环换气法者。音域常在9度以内,最多不超过11度,而音色十分柔美迷人。
近年来,这一乐器已在音乐界引起极大的兴趣,已有人试验改革,或两根主旋律管加4根副管、或两根同调管加高音、低音旋律管,其目的都在于扩大音域并能演奏和弦。这些改革已初见成效。
双管
双管,系将两支管并排扎结一起而成。流行于东北、华北广大地区。
东汉郑玄注《周礼•春官•小师》:“管如篴而小,并两而吹之”。可见当时已存在双管类乐器。《隋书•音乐志》载龟兹乐中有双筚篥。新疆吐鲁番东北部的伯孜克里克石窟(开凿于550~1368年)第二十九窟有双筚篥图象,双管并列,管身有五个按孔。宋《乐书》中载有双筚篥:“胡部安国乐器有双筚篥,《唐乐图》所传也”。又有双凤管:“双凤管合两管以足十二律之音,管端施回簧,刻凤以为首,左右各四窍”。表明双管自唐以来已广为应用。
现代双管由两支长短、音高相同的管子并排扎结而成。每管八孔(前七后一)。九孔管已很少见到。演奏时,可以两管并吹,也可将两管分开,两手各持一管,手指各按管子上方的三个音孔,交替吹奏短促的音符,以烘托气氛,把乐曲推向高潮。乐曲有《江河水》等。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pianyd.bokee.com/viewdiary.41217878.html

个人形象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民族乐器介绍1! 专业MUSIC(仅本博主可见) 专业MUSIC(仅本博主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