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升级之路发展之道纺织资讯- 中国纺织网- 纺织综合 ...
生意社4月3日讯 

  规划

  10年后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

  自治区纺织与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区区位、资源等优势,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集中力量发展精深加工业,力争把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培育成为我区比较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

  到2012年,我区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实现销售收入达到250亿元,工业增加值90亿元,主要产品质量接近国内平均水平,努力把我区打造成为全国丝主要生产基地。

  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达到450亿元,工业增加值150亿元;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主要产品质量均达到国内平均水平,力争把我区打造成为全国茧丝主要加工基地和贸易信息中心之一。

  到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力争达到1000亿元,工业增加值300亿元,产业技术装备和主要产品质量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努力把我区打造成为丝绸大省(区)。

  现状调查

  经济总量少精深加工滞后

  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是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发展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对我区繁荣市场、出口创汇、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我区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逐步发展壮大。2009年,全行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304家,其中纺织企业169家,服装企业53家,皮革企业82家;实现销售收入151.63亿元。我区目前已成为国内茧丝绸业{zj1}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蚕茧和丝产量分别达到22.3万吨和1.5万吨,占全国总量的30%和15%。

  但是,我区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与东部传统主产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至今仍属落后。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少、企业规模小、原料性产品比重大、精深加工滞后、产业链短、附加值低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等。

  路径选择

  福绵启示录:为自己做“嫁衣裳”

  从几个村的家庭作坊发展到今天日产60万条裤子的“世界裤都”,从一项赚闲钱的“副业”发展到35亿元产值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玉林市福绵管理区服装产业飞速发展的轨迹,为全区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参考样本。

  福绵服装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最初,福绵镇一些村民利用农闲搞来料加工,以获得一笔额外收入。他们从外地买来布料,裁剪成衣,然后再销往外地。当本地人看到这行比搞农业更容易赚钱,家庭作坊便能发展。(下转第二版)

  (上接{dy}版)在21世纪到来之前,福绵服装业在家庭作坊式的低端形态中缓慢进行着资本的积累。就产业形态来说,这个时期福绵服装业还基本处于初级加工环节,本地产业链残缺,基本没有自己的品牌。这种状况的一个后果就是:产品利润低,企业发展缓慢。

  在福绵服装业最困难的时候,每条裤子甚至只有3、4元的利润。大部分利润流入了经销企业和国内销售商的腰包。看着自己生产的裤子贴上xx标签后,价格立即翻了数十倍,福绵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进入21世纪,福绵人意识到,产业不升级就没有出路。在市场经济和当地政府引导的双重作用下,福绵服装的产业链开始拓展开来。

  在上游,布料企业、漂染企业、服装辅料企业等配套企业迅速兴起;在下游,各企业积极完善营销网络,进驻广州、昆明、武汉等国内大型批发市场,使产品行销国内外。

  一批从家庭作坊中脱颖而出的小企业开始有意识地培育自己的服装品牌。

  彬辉圣服装厂{zx0}尝到品牌运作的甜头。该厂通过在广州等大城市设立连锁店,开展各种宣传,逐渐打响了“彬辉圣”品牌,并申报了xx产品。在品牌力量的支撑下,这个小企业很快就发展成产值达8000万元的xxxx。

  其他服装厂也迅速跟进,纷纷注册商标,树立品牌。福绵人生产的裤子上,终于挂上了属于自己的标签。

  为整体助推企业的创牌意识,2004年以来,福绵管理区政府抓住中国-东盟博览会、玉博会的契机,成功举办了三届“福绵服装文化节”,使福绵服装的品牌价值迅速提升。

  目前,福绵的服装企业已发展到1300多家,商标数量近200个,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xxxx10余家。家庭作坊集体朝现代企业转变,“世界裤都”已声名远播。

  福绵服装业还酝酿着更大的发展规划。规划面积近12平方公里的福绵服装工业区就是这个规划的关键项目之一。

  正在火热建设的服装工业区一方面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吸引了一批、的大企业、大项目落户园区,同时又引导本地服装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做好企业的规划布局。目前,服装工业区累计入园企业已有近百家。

  此外,福绵正积极筹建一个占地400亩,集服装、布匹、辅料销售为一体的xx专业市场——福西新城,预计年销售额可达200亿元以上。

  这些迹象显示,福绵服装业正准备迎来更辉煌的明天。

  新闻短评

  向阳光充沛的高处攀登

  在生存竞争异常激烈的热带雨林,植物所处的高度决定它能得到多少阳光。充满残酷竞争的市场经济亦是如此,企业在产业链中所处的高度决定着话语权大小,决定着最终的利润分配,当然也就决定着生存。

  目前,我区纺织服装与皮革行业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为别人做嫁衣”的阶段:处在产业链的底层,提供原材料和初级加工服务,赚取微薄的“辛苦钱”,大部分利润流入xx企业的腰包。

  我区纺织与皮革工业要达到千亿元产业发展目标,除了扩大产业规模,更重要的是发挥自身优势,促进产业在结构调整中升级,推进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并借鉴发达地区、发达国家的品牌运营经验,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利润水平,“为自己做嫁衣裳”。

郑重声明:资讯 【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升级之路发展之道纺织资讯- 中国纺织网- 纺织综合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