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运输方式经济性比较!_财来:祝大家新年快乐,来年如猛虎下山,虎视 ...

博主点评:我一直对国家大力建设高速铁路客运耿耿于怀。高速铁路客运投资巨大,但是并不是满足新增需求或者任何需求缺口,仅仅是把航空运输需求向铁路运输转移而已,对于航空业的冲击已经显而易见。而中国铁路最薄弱的一环在于货运。货运能力的缺失、货运管理的缺失、综合运输协调的缺失是这个地域广阔国家运输成本高企的重要原因。但是现在国家大力投资的不是普通铁路货物运输,而是每公里投入极高的高速客运,原因何在,难以揣测!。。。!!!

第二章   运输方式与综合运输
{dy}节 运输方式及其技术经济特性分析
一、运输方式及其分类
运输方式是从事运输活动所采用的某种手段或方法。
(1)铁路运输。
(2)水路运输。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海洋运输又可以分为沿海运输和远洋运输两大类。
(3)公路运输。
(4)航空运输。在一些发达国家,空运已成为长途客运的主要运输方式。
(5)管道运输。
二、运输方式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反映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运送速度
运送速度是指旅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平均每小时被运送的距离,其计算公式如下:


在远距离运输时,运送速度最快的是飞机,依次顺序是火车、汽车、轮船,而短距离运输时,汽车的运送速度最快。
影响运送速度的主要因素有运输工具的技术速度、营运速度、始发和终到作业(装卸作   业)时间、以及途中作业时间等。
技术速度是指在运输工具纯运行时间内平均每小时行驶的公里数。技术速度是决定运送    速度的基本条件,但运送速度一般都低于技术速度。其公式是:


营运速度是指在运输工具执勤营运时间(汽车运输指出车时间)内平均每小时行驶的公里数。


始发终到作业时间主要指运输工具在始发和到达后进行装卸作业、列车船队编组解体所    需时间等。这部分时间在整个运输时间中所占比重越大,运送速度越低。
2.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是指运输生产部门在完成一定运输任务时成本和费用的支出(包括始发、运行、   中转、到达等各个环节的成本和费用的支出)。单位运输成本是平均每一单位运输工作量支出的费用,单位为:元/千吨公里。
    根据运输业的特殊性,可将运输成本划分为固定设施成本、移动设备拥有成本和运营成本三个部分。
    固定设施成本。固定设施是指那些不能移动的运输设施,如铁路的轨道、公路、车站、港口、河道、机场、管道等。
    移动设备拥有成本。管道是惟一仅使用固定设施的运输方式
    运营成本。根据与运输量是否有关,可将运营成本分为直接运营成本和间接运营成本。
    直接运营成本主要包括运输工具的燃料消耗、直接运营人员的工资等;间接运营成本包括辅助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资以及所需要的工作开支、辅助的生产费及相关的财务费用等。
影响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有:运输工具类型及其利用程度、运输工具的载重量、运输距离、货运密度、货物种类及运输方向均衡度等。   
3.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劳动者的劳动效率,一般以产品产量与相应的劳动消耗量相比来表现的。
    劳动生产率是一项反映劳动消耗的指标,各种运输方式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单
位运输工具的装载量及运输线路通过能力的大小。
4.燃料消耗量
    燃料消耗量是一项重要的资源消耗量指标。它在运输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在分析比较
各种运输方式燃料消耗量指标时,通常以各种运输方式所完成的每单位运输工作量的平均燃
料消耗来计算。
5.始建投资
    始建投资是指运输设施设备的初始建造价值。比较各种运输方式始建投资的经济效果时,首先是比较建设线路投资和运输工具投资,因为这两项投资占始建投资的绝大部分。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外,能表征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的还有通用性、连续性、机动性等经济指标。
三、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性的比较分析
1.运送速度的比较
    在各种运输方式中,铁路的技术速度较高,但是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进行会让(单线)、越行(复线)及其他技术作业,因而营运速度比技术速度低。
    水路船舶运输的技术速度一般低于铁路。水路运输的货物运送时间比铁路慢。
    汽车运输。短距离的运送速度较高。
    航空运输技术速度远远高于其他运输方式。
2.运输成本的比较   
    (1)铁路货运成本    铁路货运成本结构具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①“与运量无关”的成本费用(指线路、通信设备、大型建筑物、技术建筑物的运用、维护费用,以及管理人员工资等)占铁路货运成本的50%左右,②始发和终到作业费用约占运输成本的18%左右,所以运距短时,成本高,只有运距较长时,成本才能大幅度下降。
    (2)内河货运成本
    水运业的基本成本结构是高的可变成本和低的固定成本。由于海运平均运距较长,所以海运货运成本大大低于其他运输方式。
    (3)汽车货运成本
    汽车货运的成本结构包括较高的可变成本和较低的固定成本。
    汽车货运成本一般比铁路、水运要高很多倍
    (4)航空运输成本
    航空运输的成本结构是低可变成本和高固定成本。
    (5)管道运输成本
与铁路运输业相似,管道运输业的固定成本比较高,而可变成本所占比例低。
综合比较,铁路运输运送能力大,大宗货物运输成本低;水路运输工具载重量大,单位运输成本较低;汽车载重量小,单位成本较高;航空运输成本{zg}。
3.劳动生产率比较
    铁路和水路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只有在确保客货大宗运输和远距离的前提下才能达到;汽车运输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低于其他的几种运输方式,但是在货运量小、距离短的零担运输时,则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4.燃料消耗量的比较
    运输工具运行速度越高,阻力越大,单位燃料消耗量越高。各种运输工具在陆上、水上和空中,因速度提高而产生的运行阻力增大的状况各有特点。在低速情况下,船舶的单位阻力比火车小。但是,船舶的运行阻力具有因速度的提高而急剧增大的特点,即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发动机功率与速度的立方成正比,而发动机功率的增大又与燃料的消耗量成正比。
5.始建投资的比较   
    在各种运输方式的建设线路投资中,铁路运输较高;水路运输是线路投资较少的一种运输方式;汽车运输的线路投资介于铁路和水路之间,但高速公路的投资很大;管道运输的始建投资大;航空运输线路投资最少。在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工具投资上,船舶尤其是海船,单船造价昂贵,铁路机车车辆的单车造价比船舶低得多,汽车的单车造价{zd1},飞机最贵。
6.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
    除了以上五个方面以外,在分析比较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指标时,还必须考虑到
各种运输方式的安全性和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影响。

1、铁路运输的优、缺点
从技术性能上看,铁路运输的优点有:
(1)运行速度快,时速一般在80到120公里;
(2)运输能力大,一般每列客车可载旅客1800人左右,一列货车可装2000到3500吨货物,重载列车可装20000多吨货物;单线单向年{zd0}货物运输能力达1800万吨,复线达5500万吨;运行组织较好的国家,单线单向年{zd0}货物运输能力达4000万吨,复线单向年{zd0}货物运输能力超过l亿吨;

  (3)铁路运输过程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小,连续性强,能保证全年运行;
(4)通用性能好,既可运客又可运各类不同的货物;
(5)火车客货运输到发时间准确性较高;
(6)火车运行比较平稳,安全可靠;
(7)平均运距分别为公路运输的25倍,为管道运输的1.15倍,但不足水路运输的一半,不到民航运输的1/3。
从经济指标上看,铁路运输的优点有:
(1)铁路运输成本较低,1981我国铁路运输成本分别是汽车运输成本的1/11~1/17,民航运输成本的1/97~1/267;
(2)能耗较低,每千吨公里耗标准燃料为汽车运输的1/11~1/15,为民航运输的1/174,但是这两种指标都高于沿海和内河运输。
铁路运输的缺点是:
(1)投资太高,单线铁路每公里造价为100~300万元之间,复线造价在400~500万元之间;
(2)建设周期长,一条干线要建设5~10年,而且,占地太多,随着人口的增长,将给社会增加更多的负担。
因此,综合考虑,铁路适于在内陆地区运送中、长距离、大运量,时间性强、可靠性要求高的一般货物和特种货物;从投资效果看,在运输量比较大的地区之间建设铁路比较合理。
2、水路运输的优、缺点
从技术性能看,水陆运输的优点有:
(1)运输能力大。在五种运输方式中,水路运输能力{zd0},在长江干线,一支拖驳或顶推驳船队的载运能力已超过万吨,国外{zd0}的顶推驳船队的载运能力达3~4万吨,世界上{zd0}的油船已超过50万吨;
(2)在运输条件良好的航道,通过能力几乎不受限制。
(3)水陆运输通用性能也不错,既可运客,也可运货,可以运送各种货物,尤其是大件货物。
从经济技术指标上看,水陆运输的优点有:
(1)水运建设投资省,水路运输只需利用江河湖海等自然水利资源,除必须投资购造船舶,建设港口之外,沿海航道几乎不需投资,整治航道也仅仅只有铁路建设费用的1/3~l/5;
(2)运输成本低,我国沿海运输成本只有铁路的40%,美国沿海运输成本只有铁路运输的1/8,长江干线运输成本只有铁路运输的84%,而美国密西西比河干流的运输成本只有铁路运输的1/3~l/4;
(3)劳动生产率高,沿海运输劳动生产率是铁路运输的6.4倍,长江干线运输劳动生产率是铁路运输的1.26倍;
(4)平均运距长,水陆运输平均运距分别是铁路运输的2.3倍,公路运输的59倍,管道运输的2.7倍,民航运输的68%;
(5)远洋运输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方........



郑重声明:资讯 【各种运输方式经济性比较!_财来:祝大家新年快乐,来年如猛虎下山,虎视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