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机产业状况调查

    

    农机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资料显示,在国际工程技术界评出的20世纪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zd0}的20项工程技术成就中,农机名列第七位,而我国统计的农业增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机的贡献率为25%,名列第4位。湖南是传统的农业大省,人口占全国的5.2%,耕地面积占全国的4.1%,水稻种植面积达6200万亩,年产量在2800万吨以上,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稳居全国{dy},其他经济作物及畜牧、渔业等均在全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决定了农机在湖南应该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为了比较全面、客观地了解和掌握湖南农机产业的基本状况,为促进湖南农机产业进一步发展和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做好基础性工作,在省农机局的大力支持之下,我们于2006年下半年对全省农业机械的生产和出口状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研。先后赴长沙、岳阳、娄底、益阳、衡阳、郴州、邵阳等市,实地考察了近30家农机生产企业,分别召开了4次农机生产企业座谈会,近50家农机生产企业参加了座谈。

    根据调研的情况,湖南农机产业的基本状况是:农业机械以水稻的耕种、收获、加工为主体,小型农机占主导,产品门类相对集中,生产企业多而规模小,缺乏强势龙头产品和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水平较弱,无序竞争普遍存在,市场前景广阔但竞争压力大,政府扶持政策有待完善和强化。

    一、湖南农机产业的现状和特点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湖南农机产业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湖南农机产品数十年间一度处于全国{lx1}地位。 20世纪60年代,耒阳插秧机厂研制的机动插秧机不仅是全国xx,而且是世界实用型插秧机的先行者,吸引了日本、韩国等外国人士前来参观学习。 70年代中期,湖南小型单缸风冷柴油机的产量全国{dy},铸就了“滨湖”、“建湘”等全国xxxx。 80年代初,湖南的分离式碾米机、水田耕整机又是全国xx,水田耕整机荣获国家星火计划奖。 90年代初,湖南农用运输车红极一时,产量居全国第二,占领全国农用车市场的1/3,“桔洲”、“果园”、“芙蓉”三大品牌叫响全国。这一时期的湖南农机产品不仅能满足本省农业机械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xxxxx。

    但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和农机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农民对农业机械需求的不断变化,湖南农机产业未能及时调整思路,在新的市场竞争格局中日渐衰落,与全国农机产业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步扩大。 1995年,全国农机工业总产值约700亿元,湖南约17亿元,占全国的2.4%。到2005年,全国农机工业总产值达到1058亿元,湖南仅16亿元,只占全国的1.5%,这一时期,全国农机工业产值增长了51%,而湖南却不增反降,落伍由此开始。与湖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一时期全国农机工业发达地区,如山东等省,农机工业却高速发展,年产值达到180-190亿元的规模,差距可见一斑。

    综观目前我省农机产业的现状,主要体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农机产品种类较多,但主导产品相对集中,以小型机械为主。湖南农机产品涉及的门类、品种比较丰富,主要包括拖拉机及动力机械、耕整机械、种植机械、收获机械、农业运输机械、排灌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以及各类机械的零配件和配套机具等。具体产品涵盖近百个品种、数百种型号,如水稻联合收割机、柴油机、耕整机、拖拉机、变型拖拉机及农用运输车辆、水泵、清淤船、组合米机、玉米脱粒机、粉碎机、磨浆机、压面机、插秧机、烘干机、柑桔打蜡分捡机、商用碾米机械、榨油机械、仓储机械、输送机械、发电机组、小型电机等等。

    在这些众多的产品中,有一定影响和规模的主导产品相对集中,而且多以小型机械为主,主要包括:柴油机、组合米机、水稻联合收割机、耕整机、拖拉机及农用车辆、碾米成套设备等。

    2、农机产业基础较好。作为我国传统的农业大省,湖南农机产业曾经在较长时间内居于国内{lx1}水平,柴油机、农用车辆、拖拉机、插秧机、耕整机、收割机等现今仍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为我省农机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而且湖南工业门类比较齐全,近些年机电产业发展迅速,工业装备水平、生产制造能力不断提升,对湖南农机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3、农机生产企业众多,少数地区规模效应有所显现。作为一个传统的产业,湖南农机产业小而全的倾向显而易见,各市州都有自己的农机工业,几乎每个县市都有一个或多个农机生产企业。根据此次调研情况初步推算,全省各类农机生产单位应该不下千家,但是大多数分散而且不成规模,仅在娄底双峰县、益阳市等少数地区,生产厂家比较集中,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例如在双峰县,现有各类农机生产企业183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产品有60多个品种、300多个型号。益阳市有各类农机生产企业3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产品多达120余个。农机产业成为了这些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规模效应初步显现。例如双峰县的家用微型组合米机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70%,被誉为全国的“米机之乡”,在这里生产同样一台组合米机的成本就要比其他地区低30- 40元,产品竞争力显著提高。

    规模效应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我省农机生产企业的兼并、联合重组,使单个生产企业的规模扩张,形成一定优势,例如汨罗中天科技收购湖南滨湖柴油机、原衡阳拖拉机厂重组为衡拖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北汽福田入主长沙汽车厂、现代农装落户株洲等。

    4、部分产品具有较强竞争优势,一批xxxx有望形成。在湖南农机产品中,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例如以湖南农友机械、娄底恒昌机械、双峰南方机械等为代表的组合米机,占领了全国70%的市场份额;以衡阳衡拖农机制造公司为代表的小型拖拉机、重型拖拉机,该公司是我国中南地区{zd0}的,也是全国生产小型拖拉机{wy}的大型企业,其30-35马力的重型拖拉机为全国{dj2}生产;以北汽福田长沙汽车厂、湖南桔洲汽车制造公司等为代表的农用车辆,形成了我国南方地区{zd0}的轻型卡车等农用运输车辆生产基地;以汨罗中天科技、建湘柴油机厂为代表的小型柴油机;以汨罗中天科技、现代农装株洲联合收割机、益阳联发收割机、益阳真强动力、双峰常丰收割机、双峰长城实业、双峰神手收割机等企业为代表的各型收割机,产品广泛覆盖我国南方水稻产区;以耒阳插秧机厂、益阳真强动力、湖南农友机械、双峰白碧机筛、中南传动耕耘机分厂、郴州农夫机电等企业为代表的水田或旱地耕整机,普遍适应我国南方地区小块田地或丘陵地区作业;以湘粮机、郴粮机为代表的大型商用碾米成套工程,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产品技术水平,都居全国粮机企业前列。在上述这些产品极具竞争优势的企业中,有望形成一批湖南农机产业的xxxx。

    5、市场需求旺盛。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城镇化建设,以及“三农”扶持政策的逐步落实,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农机购买热情持续高涨,激发了旺盛的市场需求。在调研中发现,以水稻为主的种植、收获、耕作机械基本上供不应求,特别是各型联合收割机和耕整机,大部分生产企业都订单充足,没有存货,拖拉机、小型柴油机、农用运输车辆等产品也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形势,以郴粮机、湘粮机为代表的大型碾米成套设备同样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6、市场范围不断扩展,出口前景看好。由于强劲的市场需求,促进了湖南农机产品市场版图的扩张,以往除了柴油机、农用车等少数产品行销全国以外,其他小型农机产品如收割机、耕整机、米机等,传统上基本以本省市场主体,辐射本省周边的南方产稻省份。但是目前我省农机产品的国内市场范围已经进一步扩展,除了周边省份的市场份额有所增加外,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也开始出现更多湖南农机产品的身影。

    在调研中,我们感觉到尤为可喜的变化是很多湖南农机企业深感国内市场竞争的激烈,开始普遍表现出对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市场的热情。由于湖南对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好的地缘优势,东南亚各国的社会经济形态、经济发展水平都很适合湖南农机产品的特点,湖南农机产品在这一地区的出口前景看好。据了解,湖南农机产品早在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之初就已经走出国门,并具备一定影响力,如衡阳拖拉机、建湘和滨湖的柴油机、耒阳插秧机和耕整机等,其中湘粮机的产品90年代以前50%都出口国外。但这些产品的出口随着90年代中期以后湖南农机产业的滑坡而萎缩,直到2000年以后,湖南农机产品出口开始逐渐恢复,目前只有中天科技、桔洲汽车等少数企业能依靠自身能力直接出口,大部分有产品出口的企业基本上都是依靠边贸或委托代理间接出口。由于在目前机电产品出口商品目录中并没有单独区分农业机械,因此缺乏农机产品出口海关数据,但根据调研情况看,目前湖南农机产品出口数量还相当有限,市场以东南亚各国为主,如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老挝、菲律宾、印尼、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孟加拉国、印度等,其次是非洲的少数国家,以及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和美国、东欧、中东等。

    此外,我省双峰县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自2002年建成开业以来,发展迅速,年交易额已经超过10亿元,成为中南地区{zd0}的农机产品集散地和全国第三大农机专业市场。自2003年起每年在该市场举办全国性的农机机电产品订货交易会,形成了强大的市场辐射功能,已经吸引了一大批农机及配套企业入驻双峰,强大而完善的市场流通体系进一步推动了湖南农机产品的市场扩张。

    7、企业经营观念发生变化。在湖南众多的农机生产企业中,大部分都是依靠仿制衍生而出的,家庭小作坊式的工厂、简单的生产条件,在经历了市场经济激烈的洗礼之后,一部分成长起来的企业开始变得理性,开始xx规范化的生产和经营管理、xx技术的创新和保护、xx市场秩序的规范、xx企业的长远发展并放眼于国际市场,这些积极的变化将为湖南农机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湖南农机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湖南农机过去曾经辉煌的成就,如果能够顺应市场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势,适应农机市场需求的新变化,湖南农机产业今天应该能够继续保持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但是,现实情况却是湖南农机产业全面滑坡,与农机强省的差距日益扩大,究其根源,根据调研的情况,至少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企业虽多但规模小、实力弱、自我发展能力差,缺乏xxxx的拉动和支撑。例如在我省农机大县双峰县,农机生产企业多达180多家,但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不到10家,其中仅组合米机的生产厂家高峰期就达到138家。这些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一种家庭作坊式的生产,规模小,设备、工艺简单。类似的情况在收割机、耕整机、拖拉机(含变型拖拉机)等产品上也相当突出,很多企业年产销量只有十几台、几十台,这种数量众多而处于“散、小、弱”状态的生产者的云集,虽然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但由于缺乏具有市场统治力和影响力的xxxx,因此同时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比如生产商缺乏大局观念,各自为战,追求短期利益;资源浪费,市场秩序混乱,通过原始的价格战恶性竞争;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等等。这直接导致绝大多数企业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非常有限,例如在益阳市,农机生产具有数十年的历史,企业比较集中,而且益阳农机在省内外还享有一定的声誉,但在调研中我们却发现,少数在益阳农机行业处于前列的企业目前甚至连属于自己的生产场地都没有,厂房仍然依靠租借,这种有限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严重制约了我省农机产业的正常发展。

    2、投入不足,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强。由于农机产品主要面向农村市场,购买力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政府的政策性资金扶持对于提高农机购置能力,促进农机产业发展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出台和中央两个“一号文件”的深入贯彻,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均设立了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同时还启动了优质粮食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每年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农民或农业合作经营组织购置农机装备,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购机热情,例如2004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4.8亿元购机补贴资金带动农民投入购机资金达20多亿元,2006年我省益阳市获得财政购机补贴资金345万元,也带动农民投入购机资金达1900多万元。但是,除了中央投入的资金外,我省省级财政投入的资金在全国处于低位水平,对农机购置补贴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据了解,去年我省投入的购机补贴资金仅3200多万元,而同期山东省投入近1亿元,河南省投入也有6000多万元。一些同样的机型在我省的购机补贴要比云南、广东、四川、湖北等省低许多。

    此外,尽管国家强调重视农业,而且农机对于农业的作用也不言而喻,但在调研中我们感觉到地方政府对农机生产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农机生产似乎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这一方面表现在缺乏必要的农机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农机产品科研开发的支持力度比较欠缺,即使市场前景较好、技术含量较高的农机科研项目也很难进入科研支持范围。由于农机新产品从开发到定型稳定通常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投入较大,单靠农机企业自身的投入难以支撑,政府应适当加大投入予以支持。另外,一项好的农机产品面世之后,要进入国家或省级农机购机补帖目录,尚需企业付出较大的人力和财力,实力不济的企业往往因此却步。而且从调研的情况看,目前绝大多数的农机生产企业都基本上得不到金融机构的支持,货款无门,规模和产能难以扩大。

    3、产品技术含量低,低水平仿制严重。目前我省农机产品,尤其是一些小型产品,普遍地技术含量低,生产加工工艺简单,即使少数企业对产品在某些环节或功能上有所创新,也极易被仿制,加上数量众多的农机生产企业广泛散布于城镇,企业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几乎难以进行,直接促成了农机产品低水平仿制的盛行。在利益的驱动下,原始的价格手段成为了最直接、最有力的竞争武器,恶性竞争不断发生,市场秩序难以规范,最终造成整个农机产业受损。例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益阳市一台耕整机的售价大约在1500元左右,但目前的价格已经降至800元甚至更低,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其他产品上,投资者痛失利润空间,少数企业甚至因此难以为继。

    4、产品自主开发和更新换代能力差。由于受农机行业特点的限制,绝大部分农机企业难以吸纳和留住人才,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受到严重制约,加上知识产权保护的困难和不力,抄袭仿造现象严重,极大地挫伤了农机生产企业、农机科研机构对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的积极性,造成我省农机产品长期以来品种不齐全、功能单一、技术含量低、更新换代慢,难以适应国内外农机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5、产品和市场高度重叠,引发无序竞争。如前所述,湖南农机产品由于创新能力差,更新换代不及时,造成许多企业的产品高度雷同,市场高度重叠,如收割机、组合米机、耕整机等产品,表现十分明显。这些产品大同小异,市场基本集中在本省以及湖北、江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重庆等南方省市,国外市场也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各国,这种高度重叠的产品和市场,由于缺乏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的有效渠道,极易导致相互间的压价销售等低水平竞争行为。

    6、企业专业人才极度缺乏。大部分农机生产企业由于自身散、小、弱的特点,加上很多小型农机产品技术、工艺简单,企业根本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或经营管理人员,几乎xx依靠业主以自己的经历或经验来开办工厂、推销产品,注定了企业成长的艰难。少数企业在竞争中立稳脚跟,规模逐渐扩大以后,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就变得极为迫切,但是地处城镇的中小农机企业,要吸引、留住专业人才谈何容易。即使原来具有较强专业技术力量的农机科研院所,也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专业技术人才迅速流失,同样面临严重的“人才荒”。

    7、农机流通体制不健全,削弱了对农机生产的促进作用。目前,几乎所有的国有农机流通公司都已改制,原来一县一国有公司的体制被彻底打破,以往健全的农机流通主渠道被市场冲垮,取而代之的是众多的民营公司,而且往往以一家帮、夫妻店的形式出现,经营规模小,服务质量、从业人员素质、商业信誉等难尽人意,呈现出典型的“小流通”经营格局。这些农机经营公司xx以获取收益为{dy}取向,忽略了农机产品所具有的特殊性,比如政策性和服务性,因而难以承担现代农机流通的重任,难以形成完备的农机产品流通、服务体系,流通对农机生产的促进作用被严重削弱。

    三、我国农机产业展望和湖南的对策

    国内有关专家认为,“十一五”时期将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府支持“三农”发展的力度空前加大,国内农机需求不断上升,国际市场空间巨大,我国农机产业迎来了{zh0}的发展环境。

    展望“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机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dy}是农机发展区域化。将按照因地制宜、经济有效、保障安全、保护环境的原则,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各地特色农业的发展,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各具重点的农机产业。第二是农机农艺一体化。以节地、节水、节肥、节种、节药、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机械技术为重点,大力推广机械深松、复式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秸杆粉碎还田、机插秧和配套的经济育秧等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第三是作业服务产业化。农业大户和多样化农机服务组织的蓬勃发展,成为我国农机发展的重要市场主体,农机作业服务将向产业化的深度和广度发展。第四是农机产品的高性能化。适应农业发展新的需要,农机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将加快,逐步向高质量、高技术、低能耗和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为此,农机行业要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重点发展多功能作业关键装备、经济型农村动力机械、定位变量作业机械和健康养殖设施技术与装备、保护性耕作机械与技术、温室设施及配套技术装备等。

    专家提出,振兴我国农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要点应该是:优化产品结构,满足农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提高核心竞争力,培育自主品牌、实现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合理布局,培育产业集群;面向国际,实施全球化的市场拓展战略。

    在我国农机迎来大发展的重要时期,湖南农机产业应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建议着重从以下方面寻求对策:

    1、制定切合实际而且可行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农机产业事关农业、农村发展大局,对农机产业的发展应制定一系列专门的、连续的鼓励和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政府宏观政策,即全省农机产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发展意见,作为指导全省农机产业发展宏观的、长期性的纲领性文件,可由农机管理部门牵头,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并予以实施;二是各项针对农机企业、农机用户或农机服务组织的操作性强的具体政策。二者紧密结合,为湖南农机产业的振兴和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就具体政策而言,对农机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政策应该是一个重点,配合我省农机产业发展规划的阶段性目标,侧重支持相应的产品项目。建议:

   (1)探索建立多元的投入机制。就我省实际情况而言、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户经营规模小、收入低,农民自我积累能力较差,仅靠农民的自我积累来购置农机(特别是大型农机)不太现实,政府必须要动员各方的力量,加大投入,支持农民的购机热情,以及农机生产企业的生产热情,构建一个各级政府财政、金融机构、农机生产商、农村合作服务组织、农民个人等共同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共同推动农机产业发展。

   (2)加大农机的财政补贴力度,并根据不同对象,形成比较完整的补贴体系。首先要重点补贴优势农产品作业机械及农民最急需的机具或技术;第二要针对不同的农机使用者,制定不同的补贴标准。目前购买农机的用途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自用,如种粮大户及普通农户,另一类则是专业提供社会服务,即经营性用途。由于一家一户都拥农业机械并不符合我省农村实际,因此财政补贴资金应按照共同利用,通过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机化水平的原则,重点向农机大户、农机服务专业公司等农机共同利用组织倾斜,以提高农机利用率;第三要注重对农机使用、维修等售后服务及农民技术培训等方面的财政支持。要保证农机用户对农机买得起,还要用得起、用得好,例如对油料、零部件供应及维修机构、农民培训机构等的补贴。

   (3)加大对农机生产企业的科研支持,提高创新能力和产品技术含量。一方面由于大多数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科研力量和科研投入十分有限,另一方面也由于大部分农机产品并不存在十分复杂或高、精、尖的技术,使得农机产品的科研往往不被重视,获得国家财政或金融机构的支持相当困难,这对农机产业的发展壮大极为不利。从政策性因素考虑,应当对农机产品的科研、技改等给予专门的资金支持,鼓励农机企业积极创新。

   (4)其他方面的政策。如金融机构对农机生产企业的信贷支持政策,有关农机产品,如农用车的购置、上牌、使用等环节的税费减免政策,简化和规范为农机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的程序和行为等。

    2、探索建立农机流通新体制。在计划经济时代,农机流通以国有农机公司为主渠道,网点布局遍及城镇,但是目前国有农机公司全面改制以后,原来比较健全的流通网络受到严重冲击。取而代之的是大批民营公司的兴起,数量众多而规模小,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服务意识等较差,大多数处于“散、小、弱”的状态,单打独斗,无序竞争,难以形成有影响力的农机销售、服务中心,难以满足现代农机流通的需要。各级政府和农机主管部门应努力探索适应农村新形势的农机流通体制。建议把现代农机流通与新农村建设、“万村千乡”工程建设有机结合,重点选择一批有较强经济实力、经营管理较规范的企业,试行农机连锁经营,政府农机补贴扶持资金予以一定比例的投入,培育农机连锁经营的xxxx,以他们为核心,整合现有农机营销网络,规范、完善农机经营和服务体系,促进与大工业、大市场相适应的农机大流通的发展。

    3、加强调控,整合资源,鼓励企业开展分工合作,形成上下游密切相关的产业链。由于小型农机产品门槛低,技术含量低,投资少,一旦有利可图,投资者往往蜂拥而上,造成大量低水平的重复投入,产品高度雷同,市场上互相残杀,这种现象在小型收割机、耕整机、组合米机等行业相当突出,既浪费资源又损害行业的健康发展,一些地方已经认识到这种情况的危害,开始着手加强对农机产业的调控力度。例如双峰县就按照“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整体规划,加大了对农机产业的整合力度,引导企业实施强强联合,大力培植xxxx。益阳市农机部门也提出在政府的统一指导下,以股份制组建xxxx,引导原来各自为战的企业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开展专业化的分工协作,零部件分开生产,整机集中组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价格,形成利益与共的产业链,以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和经营理念取代目前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和销售,双峰和益阳农机产业在经历了切肤之痛后提出的发展思路,正是做大做强我省农机产业,提高整体竞争能力的必然之路,值得加以总结和推广。

    4、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首先应该理顺农机产业的管理体制,杜绝多头管理。双峰县xx农机产业由农机部门实行“xxx”管理的模式,农机部门既负责农机技术推广、使用维修、安全监理,又负责农机生产销售、产品开发、市场营运等,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对规范农机市场秩序、发展壮大双峰农机产业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次要研究制定农机产品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以标准化、规范化来约束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促进市场秩序的规范和好转。

    5、多方努力,加强农机产业人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奇缺是制约我省农机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实际情况,农机人才的培养应立足于现有农机从业人员,各级农机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财政予以支持,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等积极参与,重点培养一线产业工人及农机使用、维护、维修和研发技术人员。

    6、大力培育专业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推进农机作业产业化。我省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形成专业、规范的产业化服务尚需大力培植。通过扶持这些专业化的作业服务组织,既可以减轻农户的农机购置和使用费用,又可以控制过量投资,提高农机使用效率,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网络的不断发展。

    7、积极支持、鼓励农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总体上看,我省农机产品市场范围比较狭窄,基本上集中于我国南方产稻区,国内竞争激烈而且市场容量有限。由于多种现实原因,农机企业极少xx国际市场,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和引导,鼓励、支持农机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大市场的竞争。对于国际市场的开拓,可以在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多种途径相结合,共同推进。

   (1)选择行业中或产业链中有生产能力、营销能力的优势整机生产企业,给予重点指导和培育,形成自营出口能力,以整机产品出口带动相关企业的生产和配套出口。

   (2)选择有条件的专业外贸公司,给予必要的支持,利用其丰富的外贸经验和客户渠道,通过代理出口拓展海外市场。

   (3)对于上述整机生产企业和专业外贸公司,支持它们进行资源整合,针对海外市场建立比较完善的产品及零部件供应、营销网点、质量保障和售后服务体系,推动市场开拓。

   (4)对有潜力的生产企业,支持其积极参加国内外专业展会,直接寻求市场。如2006年10月底,省商务厅首次集中组织农机企业参加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效果很好,激发了农机企业拓展东盟市场的兴趣。应部分企业的要求,省商务厅今年还将组织、资助部分农机企业赴越南直接举办湖南农机产品的展示和演示活动,力争趁势而上,进一步推动湖南农机产品扩大和稳固东南亚市场。

   (5)充分利用湖南水稻生产的全球技术优势,将农机产品出口与我省乃至我国对外农业援助项目相结合,带动相关水稻作业机械的出口。

    8、把握农机发展大势,结合实际,加快研制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和更新换代产品。由于多数农机产品并不需要十分先进或复杂的技术,因此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通过充分调研,指导农机生产企业在努力进行技术攻关、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从提高农机产品的经济性、实用性、适用性、通用性、耐用性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形成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目前我省少数企业在新产品研发上已经先行一步,如郴粮机对商用成套米机工程中色选机的研制,益阳、郴州等地对先进的半喂入式收割机的研制等。

    总体上讲,湖南农机要在未来的农机市场上谋求更大发展,就必须顺应农机发展的大势,加强对以水稻为主、兼顾水果、蔬菜及特殊作物类别、畜牧、渔业等产业所需的作业机械,以及相关农副产品在清选、精选、烘干、储藏、分割、包装等各个环节的机械化作业设备的研发,加快研制出更多的新产品和更新换代产品,例如主要作物的保护性耕作机械、精密播种机械、有关经济作物的深耕、挖掘收获、育苗或移裁机械、高效水稻插秧机及超级稻的种植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等等,以抢得市场先机。

郑重声明:资讯 【湖南农机产业状况调查】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