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锁匠-搜狐博客

      按:每年我都有不切实际的阅读计划,从来没按计划完成过,<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是本雅明写的,此书写于1940年作者xx前,但里面充满了预见性,尤其是在数码技术和网络大发展的今天,他的预言常常被现实所验证,我认为此书对于把握住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观念变革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所以精读了该书最重要的部分.我急于在新年的头几天完成笔记,因为这原本是09年的计划,我怎么也得按计划作点事情.

机械复制

1,  自古就有复制,学生、商人、艺术家都复制艺术品,目的不同

2,  按时间顺序,木刻、蚀刻版画、平板印刷(石板印刷,19世纪)

3,  伴随着石板印刷,照相术发明了,暗示着电影的诞生

4,  艺术品的原真性概念,是xxx的复制品所不具备的,作为存在物在时间空间的{dywe}性,其自身的历史,其材料、构造、所有权等因素的变化

5,  当原作遇到手工复制品时,即获得其全部xx性。但遇到机械复制品时,情况就不同了,原因在于机械复制品可以获得独立于原作的价值,比如一幅《蒙娜丽莎》的局部,通过放大其油画颜料龟裂的情形都可以清晰可辨;此外技术复制可以将原作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到一些原本没有的区域和未来中,这很好理解

6,  用感知方式的变化来揭示社会变革。可以把现代媒介的变化理解为“衰退的光晕”,那么人们就可以揭示这种衰退的社会根源。

7,  书中提出“光晕”的概念特别有意思,光晕可以理解为事物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dywe}性。比如我们度假体验和感受到黄山的美景,这个意象使我们很容易理解光晕在现代社会逐渐衰退黯淡的社会基础,这与当代的生活方式和大众不断增长的某种心理意识有关,什么呢?大众具有把事物在空间上、人性上变得更接近自己的愿望,这与大众通过接受现实的复制品(照片、电影、电视、画报、印刷品)来战胜每个现实的独特性的愿望相比,不多不少正好同样强烈

8,  这种通过占有现实的复制品来占有这个对象的愿望与日俱增,实例太多了,这表明人类的感知方式认识方式与整个社会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9,  把一件东西从其外壳中撬出来,复制它,将它的“光晕”彻底摧毁,这就是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的最基本的特征

 

 

展示价值

1,  艺术品的独特性与其植根于传统的组织结构有关。

2,  最早的艺术品起源于仪式(巫术、宗教)(存疑),带有光晕的艺术品与其艺术功能难以分割。换个说法艺术品的原真性的独xx值体现在其展示使用价值的地方。比如图腾或宗教绘画等,其存在的原真性很重要,只在氏族宗庙或教堂里。

3,  文艺复兴持续了3个世纪的对世俗美的崇尚,艺术的仪式价值遭遇到{dy}次深刻的危机

4,  照相术和社会主义思想使艺术的价值陷入第二次危机,“为艺术而艺术”否定艺术的一切社会功能的思想出现了,艺术的政治化倾向也出现了

5,  机械复制使艺术品从其寄生的仪式价值中解放出来

6,  艺术品成为为了其复制属性而设计出来的艺术品

7,  当原真性不再适用于艺术生产,艺术的功能就被颠覆了,寄生的仪式基础没有了,新的基础建立在另一种实践上,它就是政治。

8,  对艺术品的接受有着不同的侧重,一是崇拜价值,二是展示价值

9,  艺术品起源于仪式对象,故其存在远重要于对对它们本身的关照。当艺术从仪式的母腹中解放出来后,起展示价值逐渐凸显而成为起主要价值

10,              于是从展示价值说油壁画、马赛克壁画不如木版画,弥撒曲不如交响曲

11,              摄影艺术中展示价值逐渐取代崇拜价值,其中人像摄影是其崇拜价值{zh1}的避难所,即对亲人的爱、死亡和缺席的怀念

12,              电影的片段剪辑是由全新的美学原则指导的,这些原则与由因果关系使整个叙述成为有机整体的古典原则xx不同

13,              什么艺术能够获得更诗意同时又更真实的幻梦?在形式上,电影可能是{zh0}的方式

14,              作者天才的预言,电影尚未实现其真实的意义,电影的可能性存在于这样一种独特性之中,那就是用逼真的手段和xx的可信性去表现迷人的东西、使人惊奇的东西——超自然的东西。

 

 

电影效应

1,  随着技术的发展,会催生出某种新的艺术形式,在这种新的形式中会随意产生某种效应,并成为时下艺术形式的追求

2,  新的艺术形式来自于丰富的历史合力

3,  达达主义在文学和艺术中希望达到的效果,可以在电影中随意的产生

4,  所有全新的开创性的追求都将超越其初始的目标

5,  达达主义重视艺术品作为凝视性专注对象的不可使用性,他们是通过彻底贬低其所使用的材料的方式来强调其不可使用性的

6,  其诗歌是“语言色拉”,绘画充满了报纸、纽扣和汽车票等实物,或者是长胡子的蒙娜丽莎印刷品。他们要摧毁的是艺术创作的光晕。

7,  当我们看古典绘画时,我们是专注的,而达达要我们漫不经心,注意力是分散的

8,  触觉是电影中那些分散注意力的要素中的首要元素

9,  面对画布人们通常会凝神专注和联想;面对银幕则不会,因为画面每刻都在变化

10,              使社会改变对艺术品的态度,大众的参与总能起到推动的作用

11,              大众的参与大大改变了对艺术鉴赏的参与方式,也就是消遣化、娱乐化和庸俗化,电影在大众那里导致的参与方式必然受到这样的指责

12,              大众寻求消遣,而艺术要求大众沉思

13,              面对艺术品沉思的人进入作品,而进行消遣的大众则游离于作品之外,却沉浸在自我之中,这方面表现的最突出的是建筑艺术,人们以消遣方式享受并通过集体的方式完成对建筑艺术的接受——这是最富有教益的法则。

 

电影拍摄

1,  拍摄是这样一个情况,没有一个视点在摄影机之外,就是说除了摄影机,所有可能的旁观者的视点都被剥夺

2,  在舞台戏剧中,剧情不是幻境而应设想为正在发生一次性呈现

3,  电影则不然,剧情的展开是不连贯的分镜头,剧情是剪辑出来的二次呈现

4,  电影只是片断的组接的二次呈现,而戏剧是完整的呈现

5,  画家与现实保持着xx的距离;摄影师则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前者提供的形象是完整的,后者提供的形象是分解成许多部分的形象通过一个新的原则重新组合到一起的

6,  电影通过强烈的机械手段表现出现实的非机械方面

7,  机械复制的艺术改变了大众与艺术的关系,最落后的关系如对毕加索,最进步的关系如对卓别林

8,  进步主要表现在关照和体验的快感与行家般的鉴赏态度发生直接关系

9,  艺术的社会意义越少,大众的批判和欣赏的态度也就化解的越多

10,              人们总是欣赏习俗的批判创新的东西,而这一切在电影中被化解,作者的这一观点也许没预见到后来小众艺术电影的出现

11,              绘画本是被个人或小众欣赏的,19世纪摄影术催生出一个庞大的观众群对绘画进行共时欣赏,使绘画进入危机,危机背后是艺术对大众的需求

12,              绘画已经无法成为群体性的共时欣赏对象了,建筑和叙事诗保留着自己的领地,但最有生命力的还是电影

13,              电影的特征是如何在摄影机前表演以及怎么去表现客观世界

14,              电影丰富了我们关照的客观世界,例子太多了

15,              电影视点多,xx度高,可分析性高,这一切以更高的可剥离性为条件

16,              电影的革命性功能是将摄影的科学使用价值与艺术价值融合在一起

17,              特写、慢镜头、蒙太奇以及许多新技术展现出许多隐秘的细节、运动以及奇幻的空间和时间

18,              电影的长处在于用逼真的现实制造出超现实、梦幻、荒诞的场景

 

 

电影演员

1,  舞台演员是直接面对观众的{jd1}角色人,电影演员的表演通过机械操作剪辑后通过屏幕呈现给观众的

2,  观众接纳了不与演员直接接触的观赏态度,这种态度不会产生崇拜价值

3,  电影演员头上的光晕在对着机械表演中消失了,代之以人物形象的光晕

4,  舞台演员多容易进入自己的角色,而电影演员则比较困难,因为剧情是不连贯的,感情也不连贯,表演被切割成一系列可以剪辑的片断

5,  电影演员面对镜头与面对镜子里的镜像类似,那种疏离感的镜像会移动,移动到观众那里

6,  演员的光晕在机械面前消失了,代之以明星崇拜,这种魅力只存在于商品特质的骗人玩意中

7,  只要电影资本决定了电影的基调,那些革命性的优点就会出现与屏幕,即对传统艺术观念的批判

8,  今天,原则上说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被拍摄成电影的要求,摄相机、数码相机的出现进一步验证了作者的前瞻性

9,  读者(观众)与作者(演员)的区别失去了基本特征,这一了不起的预言在网络时代被进一步验证

 

 

战争美学

1,  法西斯想利用无产阶级,但不想触动他们希望消灭的所有制关系

2,  法西斯一贯地使政治生活审美化

3,  一切法西斯的政治美学最终只面临一件事情——战争

4,  只有战争,才能{zd0}规模的发起群众运动,同时又尊重传统的产权制度

5,  只有战争,才能动员一切技术资源,而不改变所有制

6,  战争是美丽的

a)       人类对机器的统治

b)       人类身体的金属化

c)       暴力、摧毁力展现出的力量美

d)       战争废墟的美

e)       机器本身的美

7,  帝国主义战争是有强大的生产技术与其在生产过程中未能充分运用决定的

8,  7换句话说,是由失业和缺乏市场决定的

9,  人力资源和技术提出要求,社会则从这些要求中抽取其自然资源。

10,              于是人流被引向战壕,技术变成武器

11,              技术发明了一个消灭“光晕”的新手段

12,              人类的自我异化,为艺术本身而存在(摧毁世界的艺术)

13,              法西斯搞政治审美,而共产主义则用艺术政治化来应对

 

建筑艺术

1,  对建筑的需求是永恒的

2,  在大众与艺术品关系的讨论中,建筑那展现其自身的方式通常是很有意义的

3,  人们是通过对建筑的使用和感知来理解建筑艺术的,即通过触觉和视觉的方式

4,  人们在感受建筑时,并不象旅游者面对xx建筑物那样仔细端详和深思熟虑

5,  触觉上的感受是不集中的,分散随意的

6,  视觉上的感受是轻松的顺带性的,紧张而集中的感知很少存在

7,  人的感知机制仅仅靠视觉的沉思是不够的,还要靠触觉,这与现在时髦的现象学吻合

8,  大众对建筑的欣赏是一种心不在焉的消遣

9,  这种消遣性的观赏态度使得电影成为{zh0}的实验工具,专业的沉思不属于大众

10,              崇拜价值进一步被抑制,观众成为评判者,却是心不在焉的评判者,艺术在电影那里成为消遣,沉思不包括在大众的观赏态度中

郑重声明:资讯 【笔记--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锁匠-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