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在大西南(山里篇35):“好人好马好刀枪”

来在大西南(山里篇35):“好人好马好刀枪”

2010-03-31 07:51:52 阅读19 评论2 字号:

   你知道xx之初批判“三家村”的事儿吗?其中有位名人叫邓拓,他的杂文“一个鸡蛋的家当”,请君不妨一读。不管作者立意如何,我觉得可以反映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急于经济发展的迫切愿望。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口号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有一个办法叫“老鸡带小鸡”,就是由一家老厂去包建一个新厂,一代一代逐步扩张。就拿我们岷齿的母厂杭州齿轮箱厂来说,她就是上世纪50年代由上海柴油机厂包建的。一批上柴干部和工人离开繁华的大上海,来到当时还很偏僻的浙江萧山一块荒凉的丘陵地带,艰苦创业建成了杭州齿轮箱厂,就是今天在齿轮行业赫赫有名的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公司!

  三线建设好多也沿用了这个模式,并且中央部里规定支援三线必须是“好人好马好刀枪”,也有说成“好人好马好设备”的,一个意思。

 按工厂设计,岷齿的设备当时在国内同行业中堪称{yl}。请看早已投产的工具车间,从国外花宝贵的外汇购进的拉刀磨床、{wn}蜗杆铣床、国产精密的座标镗床、光学曲线磨床等等高精尖设备比比皆是。成套的齿轮刀具加工机床,可与国内{yl}专业刀具厂家相比美!后面还要介绍我不久将去当工人的齿轮车间,那里还有更多好设备,“好刀枪”。

 论人才,工具、机修车间有多位从老厂过来的六级、七级、甚至八级的高级技工师傅,车钳铣镗各工种都有,我们的许多同学拜他们为师,每每说起他们的师傅技艺精湛来,个个佩服得五体投地。在工程技术人员队伍里,有解放之初就因贡献卓著而成为高级工程师的,还有几名业务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老资格工程师,我会在适当时机为大家介绍一二。

 厂级和中层都配备了一帮有相当素质的管理干部,有的领导经验丰富,有的经营手段老道。决不是吹牛,在他们的言传身教带领下,十多年后我们中成长起一批年富力强的后备力量。无怪乎在80年代中期,部里于全国同行业中选择厂家,来担负引进国外先进的动力换档变速箱技术时,我厂能脱颖而出,获此项目(这是后话,到时另当详表)。

 多说几句,好人里面也有一些“问题同志”(我临时起的称呼),指有家庭或个人存在历史或政治问题的,主要集中在科技知识分子队伍中。他们所以从沿海迁到内地,有一种说法是为了安全需要。怎么个“安全需要”?我至今还不太理解,但至少跟当时的极左路线不无关系。例如有一对夫妻,都是工厂的技术骨干,南方父亲是民革人士,女方家与台湾国民党大官是至亲。直到后来这位民革人士成了政协领导之一,省上一纸文件直接下到厂里,他们双双才调到了北京工作。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来在大西南(山里篇35):“好人好马好刀枪”】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