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头杂记(下) - 世界和平博客- sjhp1226 - 和讯博客
炉头杂记(下) [转贴 2008-08-14 20:51:05]   
   从柞溪到炉头

  炉头旧称柞溪,古时的命名,传递给我们两个信息,其一,此地曾经广栽柞树,就像现在农民出于经济的考虑,广植杭白菊一样,那个时候,柞树多到几乎可以成为一个地方的标志;其二,靠了一条小河(金牛塘),便捷的交通,才草草成市。

  古代的柞溪,从地名上揣摩,xx是一个散发着淳朴乡野气息的小集镇。

  现在,让炉头得名的柞树,已经很少见到,如我等自小在炉头乡村长大的大多数人,见了,恐怕都不认得。然而,柞树掩映的那一条溪流,仍在,而且,愈发的阔大了。这就是贯穿炉头全镇的金牛塘,北可直达乌镇。从京杭运河折北九十度,逶迤而北的大铁皮船,隔两三分钟,就会突突突地过去一只,有时还是长长的拖驳,像一条巨大的蜈蚣,游动在浑浊的金牛塘里,很是壮观。

                          金牛塘横穿炉头古镇

  炉头夹一溪而成镇,位置在桐乡县城梧桐镇西北十三里处,距乌镇十四里。明初以来,全靠了眼前的这一条金牛塘,渐成为一个以冶铸业为主的专业市镇,主要生产龙凤烫斗、铁釜等,前者是xx的沈亦昌冶坊的招牌产品,行销大江南北。明清以来冶坊业的繁盛,炉头因此有浙西冶业唯此一处(卢学溥《乌青镇志》卷二十一)的美名。

  由柞溪而炉头,少不得述及明代湖州人沈济,考炉镇冶坊,始于明嘉靖间。有沈济字绣川者,自湖州迁居炉镇,创始开设沈亦昌冶坊。(引文同上)

  这个沈济,我所阅资料有限,不大清楚其生平事略。但沈氏一族,多轻财好义之人。沈家原本家道中厚,有一年,农民歉收,代偿六里粮,就这样,做好事做到连自己的家当都赔了进去,沈家由此家道中落。然而,沈氏血脉中的侠义性格,始终流淌在他的后代身上。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四月,倭寇以乍浦为据点,攻掠嘉湖各地,二十二日,倭寇围桐乡,时桐乡筑城未久,巡抚阮鹗亲自在桐督战,倭寇以驾着车轮的云梯攻城,情势十分危急。炉镇冶坊主沈东溪(名铧)献计,诱敌至一个城门口,沈东溪带领众铁匠用熔化的铁水杂拌以火药,凌空泼洒到倭寇身上,倭寇没有防备,死伤无数,大惊溃退,桐乡城才得以解围。因为冶坊主沈铧的功劳,寇平,巡抚阮鹗授予退寇全城匾额,又授百户,不就。故事代代相传,那张焕发着沈氏一脉无限荣光的匾额,据说一直挂在炉镇的沈家祠堂里,近四百年过去了,193710月,日军飞机空袭炉头、翔厚,11月,攻占桐乡,日军一部占据炉头时发现了此匾,恼怒之下,纵火焚烧炉镇,炉头顿成一片瓦砾。抗战后,炉镇的冶坊业已是一蹶不振,渐渐移至乌青镇去了。

  明清以降一直到抗战前,像炉头一样专业的冶铸业,江浙沪一带确实不多,也可以这样说:浙西唯此一家。有人考证,当时的冶铁作坊,设在镇南与镇北两头,于是,镇之两端,炉火熊熊,昼夜不绝,柞溪由原来的多柞树,变成了多铁炉子,地名也就由柞溪俗称为炉头了。

  近代以来,炉头终于没有抓住发展工业的机会,形成大规模的冶铸业基地。过去的倭寇扰镇,太平天国,加上半个世纪前焦土的抗战,都是扼杀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炉头数百年间生产的大多是老百姓日常所需的小物件,如熨斗、锅釜、鼎、香炉、蜡台、钟等,当然,在一些太平年代,冶铸业的繁盛,也相应地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兴盛,因此,筷子一般长的炉头市河里,有一段时期,停泊着南来北往的商船,这商贾云集的盛况,清代诗人陈沄的《柞溪棹歌》可为一证:家住炉溪曲水前,铸金成釜旧相传。沿塘时有商船泊,夜半惊看火烛天。陈沄看到的,大概是炉头历史上最像炉头的一个瞬间吧。数十年前,我听说,在水泥厂前面的塘河里,还能挖到当时冶坊所沉的铁屑铁疙瘩。

  这倔强、坚硬、无声而卑贱之铁,它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yt}上午的拜访

  铁铸的物件,无论打造得多么精致、牢靠,时间一久,总是要生锈的。炉头曾经繁盛的冶铸业,到底没有给这个江南小镇注入更多更丰富的内涵。为炉头增加文明厚度的,不是沈亦昌行销大江南北的锅底,而是无后的杨园先生张履祥务本的学问。

  张履祥(16111674),字考夫,号念芝,世居炉镇杨园村,故学者称杨园先生。

  张杨园九岁丧父,但懂事极早,居丧期间,志书上说他哀毁若成人。好在杨园先生的母亲也是乡间少有的通达之人,告诉他:孔子和孟子,也是两家无父儿,只要肯学好人,便能够成为大圣大贤,不要因父亡而自我捐弃。杨园听从母训,此后自勉自爱,发奋苦读,夜不就枕者十余年,可见杨园不同于常人的毅力。刚过二十岁,祖父和母亲就过世了,家道就此中落。他与兄长友爱相亲,勤俭持家,且终其一生,与乃兄没有像别的家庭一样分家而治,而是怡怡终身,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杨园墓

  崇祯十七年(1644),杨园去绍兴拜刘宗周为师,深有所得,居绍兴数月,忽闻三月十九日,明思宗自缢煤山的变故,闻听之下,杨园缟素不食,徒步回到老家炉头西边二里许的杨园村,从此绝意科举,息交绝游,抗志不出,开始了他隐居乡间的后三十年时间。这一年,杨园三十四岁。在乡间,一边训蒙自给,一边著书立说。杨园一生潜心于义理,认为三代以上,孔孟是集大成者;三代以下,程朱是集大成者。常告诫学童:须读有用之书,当务经济之学,毋专习科举制义(八股)。因此,晚年筑室,取名务本堂。本者,农也。杨园以《补农书》驰名于今,当然,这是因为他有直接的农事经验,僻居乡村一隅,又看到了农民的艰辛。然而,杨园的成就,又岂是一本《补农书》所能够道尽的?卢志说到,杨园一生极重仪表,平时居家,哪怕酷暑时节,也必穿戴整齐,正襟危坐。如果乘船出远门,就是舟行百里,他也是坐不稍攲(倾斜)的。终杨园一生,可谓立身端直,持论醇正,确是数百年来罕有之一代大儒。

                            杨园务本堂故址界石

  但,这样一位真儒,即使炉头周遍的人,几乎没有人对他有多少的了解。据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有日本学者来炉头朝拜杨园先生,曾急坏了当时主镇者,因为脑子里压根儿没有杨园先生,只有水分充足的狗的屁GDP)和工农业产值的数字。的确,对大多数人而言,杨园是一个小小村庄,而不会想到一位农学家,一位理学家,一位德行高古的大儒。

  杨园务本堂在炉头西南二里许之地,乡间的建筑,以张杨园穷厄的一生来考量,虽冠之以的雅称,想来也高大轩敞不到哪里去的,不过区区五椽小平屋而已。杨园屋中陈设,也只有一几一榻,几上置笔砚及《朱子文集》,别无他物。当然,这么简陋的木结构建筑,早已灰飞烟灭。数月前,我去踏访,在一农家宅边,见到一块刻有杨园务本堂故址地界的条石,石质粗糙,简陋,窥一斑可知全豹,也印证了我的猜想。杨园墓原在村西北的小河边,康熙六十年(1721)首次修墓。咸丰四年(1854)建墓门,补种了一些松树,离墓不远的小河边还筑了石埠头,以方便谒墓者停泊船只。墓四周加植柳树。同治三年(1864),巡抚左宗棠在墓的四周用条石筑罗城,从河埠处筑一石板路直通墓门,还题了大儒杨园张子之墓的墓碑。因为不断有朝廷大员的重视,桐乡县令先后在墓侧建造祠堂,凿荷花池。杨园墓从此渐成规模,以前,只要不是战乱的年代,桐乡的知县官,每年农历十月初十日,总是要带一大帮本邑士绅前去祭扫墓园的。

  杨园务本堂后面,原先是有小河可通船的,前几年我去,河还在,还看到过横放在河边的巨大条石,这次去,河已经被填掉了。一块杨园张子墓界的石条,原嵌在一家人家的墙里,现在,随便地挖了下来,扔在了屋前的水泥场地上。

  上午的阳光还不是很大,空气清新,穿过村坊,路过一片桑园,我向北走去,走过一块低凹之地,杨园墓上新植的几棵松树,赫然入目。当然,原先的杨园墓我也没有见到,但是,我见过照片,还在一位名叫沈建新的中学老师于一九五九年用蜡笔刻画的一张杨园隐居图上,见到杨园墓的端倪,在高耸入云的古松的卫护下,墓道的石级整齐而有层次地展开,xx朝拜者到墓庐。杨园一家,前一后二,三座石墓,呈一品字形。墓前石桌石凳,两旁石人石马,气氛端庄。到这里,不由得不令人肃然起敬。但杨园墓的香火绵延三百多年后,一场扫荡一切的文化大革命,终将杨园遗存悉数革命殆尽。杨园先生的精魂,经此浩劫,是否春风化雨,融入到地头田间他一生喜爱无尽的一草一木中去了呢?

  新拢的墓边,有小河蜿蜒而过,呈半包围状,过去,船家行船,经过杨园墓,都会站在船上拱手作揖,以示对这位故乡真儒的敬意。现在,河道淤塞,久不通船,农人在田间弯腰耕作,天地静穆,想来杨园先生是乐意看到这一切的。

  围着简陋的墓庐,我走了一圈,青草与青松,都在向着静穆的蓝天疯长。我在一块新立的张杨园墓的碑牌前,作了一个揖,默默祝祷了一番。

  柞溪金廷标

  乾隆二十二年(1757)二月,圣驾第二次南巡,驻跸石门(今营盘头),桐乡的知县官少不得觐见皇帝,汇报工作,同时荐举本邑的杰出人才,画家金廷标当在其中。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聂崇正在《清代宫廷绘画制度探微》一文中认为,金廷标是通过献画自荐的途径进入内廷的,此说似不大确切。以金廷标进入内廷以后所绘大多具臣金廷标恭绘奉敕恭绘谨绘的行事方式来看,金恐怕没有自荐的胆量。另外,一位布衣画家也绝无可能见到当今圣上的可能。

  清朝虽无画院之设,但是,康熙、乾隆两朝,画人供奉内廷,倒是常例。因此上,终康熙乾隆两朝,画学随文运而兴。又,上有所好,下必盛焉。下面的知县官当然也在小心揣摩皇帝的文化胃口,估计金廷标那个年代的名声,{jd1}不在时下的xx国画家之下,加上金廷标老实巴交,且年纪也老大不小了,推荐这样的画家,知县大人大可以放心,是绝不会在皇帝面前说出犟头犟脑的文人的大话来的。说到底,金廷标还是有关部门举荐上去。

  机会已经摆在金廷标面前了,这次,他献上的是精心绘就的《十六阿罗汉册》。据说,金廷标见到皇帝时,整个人瑟瑟乱抖。地方名家,蓦地面见天颜,心情激动是一回事,害怕是另一回事。大概皇帝看到了金廷标非凡的写实功力,龙颜大悦,一高兴,就把手头的一只纻丝荷包赐给了他。金廷标终于逮着一个机会,找到了他这一生才华的{zd0}买家。他去了紫禁城,奉诏入画院供事,换言之,做了皇帝的御用画家。

  金廷标生年不详,乾隆三十一年(1766)去世,在内廷不过十年时间,画作却深得乾隆喜爱,所绘雨意,写意秋果及人物,皆蒙睿题。(盛    )《清代画史增编》)

  《光绪桐乡县志》卷首,编入弘历《题金廷标画》诗一百七十首。饶是乾隆爷诗歌有名的多产,集中在手下一个画家身上,也颇不多见。乾隆二十五年(1760),皇帝为金廷标题了一首长诗,末两句:七情毕写皆得神,顾陆以后今几人?竟把金廷标与东晋画家顾恺之与南朝宋画家陆探微相比,可见得评价之高。廷标下世,乾隆命人将粘壁的他的画作全部揭下,加以装裱,收入《石渠宝笈》,《石渠》著录八十有一。(胡敬)

                           【清】金廷标《负担图轴》

  我在清人胡敬《国朝院画录》和窦镇《国朝书画家笔录》等多部画录中,看到有关金廷标的介绍,都说是乌程(湖州)人,卢学溥编纂《乌青镇志》,倒是直截了当归入乌镇,兹录如下:

  金廷标,字士揆,乌镇人,花草仕女俱入能品,善取影,白描尤工。乾隆二十二年翠华重幸,缮所绘《十六阿罗汉册》以献,赐纻丝荷包,诏入画院供事。父宏,号耕山,能山水,长于大小米。

  就这么简单的一条。

  卢志修纂谨严,将金廷标揽为乌镇人,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的。

  不久前,我看到桐乡张森生的文章,文章谈及他看到金廷标的《莲塘纳凉图轴》落款,有柞溪金廷标字样,柞溪是炉头的古称,一个画家落款自署柞溪,那是他对于故土的无限深情,这两个字,缓缓泛起的乡愁,须得车载斗量。此外,从考据的一面说,那几乎可以肯定,金廷标是炉头人无疑。这个,与卢志将金列为乌镇,并不矛盾。炉头曾属乌镇管辖,炉头的大儒张杨园,卢志也是附有小传,视为乌镇人物的。

  在中国的绘画史上,金廷标有一席之地。嘉庆年间的仁和人(今杭州)胡敬奉旨著《国朝院画录》,对金廷标有一段比较允当的评价,摘录在此,聊备一说:

  廷标笔不尚工致,以流动机趣写生,颊上添毫,栩栩欲活。其派沿自蓝瑛、董旭、谢彬辈,而能不染其习气,匠心独运,神解超然,有契圣心,良以人物贵传神,吴带曹衣,无吴阿堵间小三味也。

  嘉兴已故诗人、古典戏曲研究大家庄一拂先生著《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内收金廷标曲目《腊尽春回》,先生是看到过这个本子的。谓此戏未见著录。精写稿本。署金牛湖半村主人谱,有玉几生序。”“金牛湖推想大概是贯穿炉头的金牛塘吧。此亦可证金为炉头人。此外,成就金廷标有清一代画坛声誉的,除了他非凡的写实功力,实在还要加上他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撰文 邹汉明  摄影 沈永林

 

郑重声明:资讯 【炉头杂记(下) - 世界和平博客- sjhp1226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