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_诗心沧桑_新浪博客

    当年大多数平民家庭,父辈即使有点文化,但也仅止于认字而已,眼界局量因此有限,对儿女们的要求大抵是读点书,有一份手艺,以后生活有着就可以了。因此常听老人们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的话。这要求确实不算高,却也体现了父辈对子女们的真爱。但即使这样的低要求,到我成年的时候也难以付诸实施了:读书没能读到父辈决定可以学艺的那个层次便遭逢劫难,下放农村,不仅失去了读书机会,连谋生也极感困难。有意思的是尽管这时革命轰轰烈烈,老辈们讲的有了手艺饿不死人、也累不死人的道理仍然很管用。

    我认得一个乡间的剃头匠,记得当我们汗流浃背在田间劳作的时候,他夹着一个布包包、鞋袜整齐地从田埂上走过,剃一个头一毛五钱,比起我们累死累活干{yt}仅得五六毛来好上不知多少倍。人家拿的还是现钱,我们那一点工钱则要到年终分红时才能xx。剃头匠年轻爱玩,头剃完了,就找人下棋,很悠闲。

    俗话说,虾有虾路,鱼有鱼路,为了谋生大家都开始自寻出路。我的一个朋友学起了木雕,那时候乡间的房屋和结婚的用床都有一些木雕装饰,木雕工很吃香,朋友有了手艺后不仅不用再做繁重的农活,而且还因此脱了贫。那时政治活动多,又恰逢农业学大寨,经常有布置会场和在田间村头刷标语的活,一起下乡的一位女士写得一手好字,这活就让她包下了。我们在田里干重活,一抬头就能看到她站在架子上,拿着排笔往墙头上写字,让我们这些一起下乡的人好生羡慕。

    为了生计我也曾学过一段时间工艺描画,但没有学出头。后来就是学着舞文弄墨,算是无师自通,写了不少通讯报道,替乡里作宣传,乡里领导一高兴,给了我一份乡里的差事。因有那么一点文才,乡秘书替书记写报告还常常拉上我,替他出主意、写上几段;美术字也是那时学的,现学现卖,边学边干,不时被派去布置会场。有了那么多本事后,仿佛孟尝君筑了三窟,我在以工代干的位置上越坐越稳,再不用下田劳动了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手艺_诗心沧桑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