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烃一次性医用输注器械实现产业化

聚烯烃一次性医用输注器械实现产业化

2010-03-30 16:12:05 阅读8 评论0 字号:

本报讯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与山东威高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经过7年的不懈努力,成功研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化学和生物改性功能化聚烯烃热缩弹性体,并将该类材料成功开发为一次性医用输注器械产品,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了解,我国一次性医用输注器械普遍以聚氯乙烯为原料,其缺点不仅是残留的氯乙烯单体对人体有害,而且添加的增塑剂易吸附xx或从器械中析出污染药液和血液,使xx用药不准或给病人增添新的致病隐患。为此,尽快研发出对xx无吸附、不释放对患者有危害化合物的一次性医疗输注器械,加速取代以聚氯乙烯为原料的医疗输注器械,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界的迫切需求。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从加速聚氯乙烯医疗输注器械更新换代、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主旨出发,于2002年8月与山东威高集团合作开展了“聚烯烃热缩弹性体制备及在一次性医疗器械上的应用”研发,成功制备出化学和生物改性的功能化、高性能化聚烯烃热缩弹性体,并以该材料为原料,开发出系列一次性医用输注器械。该产品与增塑的软聚氯乙烯同类产品相比,不存在增塑剂和加工助剂迁移到药液或血液中,污染药(血)液的问题;对xx无吸附,保证了xx用药的准确性和xx效果;无溶血和凝血现象,无细胞毒性及皮内刺激反应、敏感反应、遗传毒性和致癌性等,其各项指标均优于聚氯乙烯同类产品。
 
在此基础上,长春应化所和山东威高集团不断加强技术集成和创新,加速实现了聚烯烃热缩弹性体用于一次性医用输注器械的产业化。2006年以来,已累计生产输液(血)器、血袋、腹膜透析袋和各种医用导管等一次性医用输注器械42亿多支(套),为企业新增产值39亿元、新增利税4亿多元、新增利润5亿多元、创汇2600多万美元;产品在国内正逐步取代传统的聚氯乙烯同类产品,并销往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
 
日前,该成果荣获200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于洋 石明山) 




引文来源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聚烯烃一次性医用输注器械实现产业化】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