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金_原来鱼_新浪博客

                                       玻璃金
                                 Glittering Glassware

   “彩云易散琉璃碎”——那“琉璃”,说的便是玻璃。玻璃这凡俗之物,在古代中国,一直是珍贵的、脆弱的,难拥有,更难长久。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玻璃几乎一直都是舶来品,它是来自天边的物质,来自遥远的阿拉伯和欧洲,从万里大漠的驼背上来,从茫茫大海的船只上来。玻璃本身是如此的脆弱和易碎,须小心,须轻放,千里万里,颠簸摇荡来到中土,也难怪它会成为宫廷豪门的珍宝。
   一件有趣的事情是,我们的古人,是制造瓷器的天才,却未能充分掌握制造玻璃的技艺。国产玻璃有两个技术难题一直未能解决,一是透明度,二是耐热性。到清代康乾年间,皇家开设了专门的玻璃作坊,聘请了洋人专家,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一度也能生产高质量的玻璃,玻璃杯里倒开水也不会哗啦炸掉。但是那作坊是开给皇上玩的,开作坊的人从来没有想过什么叫做市场,没想过要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结果,皇上不爱玩了,玻璃也就渐渐式微了。
    几年前,在扬州的徐凝门街,我遇见建于晚清的何园,那是中西合璧、奇巧瑰丽的名园,一座楠木大厅,巨大的玻璃窗映现着楼台花树。那玻璃当年便是从国外进口的,价格昂贵,故老相传,一寸玻璃一寸金。在那时,这如金的玻璃配着金丝楠木,其豪奢怕是连如今的福布斯富豪也不可匹敌。由此可见,直到清末,玻璃也是王谢堂前之物,不入百姓之家。其实即使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的农村,大多数人家窗户上还是糊着白纸,若是有那么一家在纸糊的窗格里嵌上块玻璃,便足以傲视全村了。
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大城市,几乎成为了玻璃森林。农村里,蓬门瓦舍也都镶着明亮的玻璃,玻璃已成凡俗的日常之物,我们对它几乎视而不见。从稀世之珍到凡俗之物的过程,一块明亮的玻璃,折射着中国现代化的漫漫长路。
    本期所介绍的这些玻璃器,在古人眼里却是天外奇珍。在这个春日,坐在窗前,不仅看窗外的行人与绿树,看夜晚的星月灯光,也请看看玻璃本身,这曾经如金、曾经神奇,曾经寄托着奇思和梦想的玻璃。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玻璃金_原来鱼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