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文明将始于上海世博会_东方人文网_新浪博客

2010年4月3日星期六晴

            低碳文明将始于上海世博会(施行网上日志) 

    在刚刚过去的冬季,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上百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1.5万人曾聚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参与全球气候峰会并希望签订一份气候公约,以减少人类碳排放。与会者虽有剧烈的争吵,却始终有一个不容置疑的共识:高碳文明已经难以为继。

    今天,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大大超过人类的安全上限,当地球的资源和能源相对于人类的过度消耗而捉襟见肘,当国际金融危机从狂飙突进到暗流涌动——那些曾经争执不休的种族纷争、宗教争端以及意识形态分歧,可能都不如我们正面临的人类共同危机更迫在眉睫。

    早期的世博会托举了工业文明的辉煌,但碍于历史的局限,人类对工业化大生产的顶礼膜拜所促成的高碳经济,却也为地球今天的环境灾难埋下了巨大的祸根。

    人们总是习惯于这样提出问题:“伦敦世博会出现了水晶宫”,“巴黎世博会出现了艾菲尔铁塔”,而上海世博会将给人类奉献出什么呢?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能源和粮食安全、核扩散、城市化浪潮等一系列全球性挑战,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充分展示人类从高碳文明向低碳文明螺旋式上升的艰难探索,城市化浪潮与低碳化努力相互依存的复杂博弈,人类在新的对话平台上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这将是一次标志性和划时代的思考与呈现。这意味着人类从物质的单纯追求转向对精神的更高需求的一次巨大飞跃。

    从1851年伦敦世博会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个半世纪的比照,意味深长。这不是从高碳到低碳、从终点又回到起点的游戏,而是世博会作为人类文明发展重要驿站的明证。

    一个月之后,7000万参观者——超过人类总人口的百分之一,将相继奔赴这一盛会,他们将为上海世博会提出的地球困境解决方案,投上有分量的一票。

    “一切始于世博会”。一个半世纪以来,人类对未来世界的诸多探索从世博会走向了现实。在上海世博会,梦想的种子抽出的绿芽,同样寄托着人类未来的希望

    世博园区巧借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理念,利用自然风组建风道,减少空调的使用;世博园{zd0}的单体工程——世博轴在世界上首次采用超大规模的“阳光谷”结构,集太阳能、地源热泵、江水源热泵、雨水收集利用等新技术为一体;上海参展实物“沪上·生态家”,集中了浅层地热、热湿独立空调等生态节能环保技术,将比同类建筑节能75%……

    入驻园区的各国建筑,也将低碳、绿色与环保理念尽情发挥。传统中式建筑斗拱式样的中国国家馆,能耗可降低25%以上;挪威馆由15棵形态各异的“树”支撑,让人呼吸到来自挪威森林的清新空气;“柳条编织的篮子”装进西班牙人对于“绿色建筑”的奇思妙想,{zd0}限度地利用了太阳能;2.5万块“冰”构筑起芬兰馆的外墙,雪白的“冰块”由木塑复合环保材料制成,可回收再利用;状若蚕宝宝的日本馆,用含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轻“膜结构”包裹,被誉为“像生命一样会呼吸的环保建筑”……

    更有价值的,是上海世博会试图让7000万全球参观者,让13亿中国人,甚至让60多亿地球人,在耳濡目染的新技术、新理念xx下,自觉追求低碳文明。

    如果说,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大放异彩的新兴汽车工业,代表着以高碳为特征的电气化时代的启幕,那么,70多年后的上海世博会正是全世界寻找未来低碳文明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人类正试图在现代文明的“高低杠”上,完成一个漂亮的腾翻。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低碳文明将始于上海世博会_东方人文网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