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指导

初中物理知识点分散,总复习时难度较大,教师要对知识结构进行整理,精选习题和例题,以提高复习效率,我们采用"三轮复习"法

 

{dy}阶段:梳理知识,打好基础。

本阶段我们教师力求做到:

1.抓住中考说明,把握中考走向;

2.抓住物理课本,落实基础知识;

3.抓住课堂复习,提高复习质量;

4.抓住网络建立,形成知识体系;

5.抓住题目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本阶段基本过去,不再累述,现都已进入专题复习阶段

 

第二阶段:设置专题以整合提升(约三周)

针对近两年中考命题的特点,研究徐州市近四年的中考xx,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用专题来整合初中所有物理知识,能达到能力的跃迁。主要是三种方式的专题:(1)"板块式"专题复习: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把所有内容以力、热、光、电四大板块,重点加强每块知识的联系,稍微提高复习的难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2)"按题型"专题复习:根据中考题目类型,主要复习作图专题、实验专题(设计、制作)、阅读专题、计算专题、开放专题、探究专题、科学探究方法专题等,使复习纵横交错,从整体上掌握复习重点。  (3)"热点问题"专题复习:xx热点问题,把握考试动态,在围绕主干知识为核心展开第二轮复习的同时,重视中考热点问题的搜集与训练。现在中考的另一导向是重视物理与生活、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我们把近几年来中考中的热点,重点问题编成若干个专题进行复习。此复习以练为主,以讲为辅。练习时采用题组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反复出现,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此题与彼题的异同,既顺利解决了问题又熟练掌握了方法,且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前几年,热点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xx{zx1}科技发展(例如:磁悬浮列车、以及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实现了多人多天的飞行,完成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dy}阶段。载人飞船涉及到相当多的物理知识,为了考查学生"xx生活,xx科技发展"的意识,势必将成为2006年各地物理中考的热点问题。载人飞船工程中的物理知识 有

 

1. 声学:

(1)在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宇航员与地面联系是通过电磁波来实现的。

(2)在返回舱内有空气,空气能传声,宇航员能正常对话,能听到机器工作时的噪音,所以睡觉时要戴专用耳塞,这是通过"在人耳处减弱"的途径减弱噪声的。

 

2. 光学:

⑴在太空中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这是由于地球不是光源,同月亮一样反射太阳光形成的效果。在太空中看太阳,就只能看到黑暗太空中一个地别明亮的光球,周围却一片暗淡,这是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等物质散射光线。

⑵为了在黑暗中拍摄清晰返回地面的过程,采用了红外线拍摄,因为返回舱与空气剧烈摩擦后温度很高,发出的红外线很明显。

 

3. 热学:

(1)能量转换:火箭上升时,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和热能,且动能和重力势能不断增加;返回舱返回时机械能由于"摩擦生热"不断转化成内能,且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在减小;飞船进入椭圆轨道后,在由近地点飞向远地点的过程中,飞船的动能不断减小,重力势能不断增加。

(2)火箭发射时,周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火箭喷出的高温、高压的燃气能将附近所有物体熔化,为了避免这种破坏,科学家在发射台下设计了一个巨大的水池,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不易升温,且水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防止损坏发射台。

(3)返回舱返回时,由于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大量的热,为了防止烧坏船体,科学家在设计和制造时,除了选用耐高温的材料外,还在飞船外面覆盖了一层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发生熔化、汽化和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使返回舱的温度不致升得过高,保护了飞船和宇航员的安全。

 

4. 电学:

(1)"神舟"飞船进入太空后会展开巨大的太阳能电池帆板,在面向太阳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供设备使用,同时储存一部分在蓄电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在没有阳光时,蓄电池放电供设备使用,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天地间的通话是靠电磁波来实现的。我们看到宇航员与家人通话时略有延迟,是由于电磁波在天地间往返的路程较长(通过布置在各地的测控站间传递)引起的。

 

5. 力学:

(1)在太空失重状态下,不能够使用的仪器有:天平、弹簧测力计测动(测拉力可以)、压强计、密度计等,但温度计、刻度尺、放大镜、电流表和电压表等仍能使用。在失重状态下浮力、液体压强将消失,在水中吹气泡,气泡将既不上升、也不下降。不能以正常方式喝水,只能通过塑料袋挤进口中……

(2)宇航员在太空漫步应穿上专用的宇航服,因为在太空没有空气,没有大气压,有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和易受太空垃圾的撞击等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因素。

(3)火箭上升段,推力大于阻力和重力,做加速运动。返回舱返回时阻力大于重力,做减速运动。

②xx时事新闻(如朝鲜进行核试验)

③xx估测能力(例如估计考场温度,估计自己上三楼的功率)。

④xx探究过程中的问题xx、目的凸现、数据处理(全书63个表格且近四年考试都有,{dy}年,拉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第二年小孔成像的高度与像距的关系并画图像、第三年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并画图像、第四年声速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并画图像)、评价讨论等环节。

⑤xx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例如:控制变量法13个、实验推理法3个“牛一定律、真空不传声、两电荷”、转化法4个(电流、分子、磁场、磁性强弱)、等效法4、建立理想模型法(光线、磁感线、杠杆、匀速)4、类比法,(电路和水路等)。

⑥节能与环保问题。

⑦xx生活中的现象(例如芳芳做早餐时发现,同样情况下煮沸一杯牛奶要比煮沸一杯水快。这是为什么?请针对其中的原因提出一个猜想,并简述验证猜想的实验方案)。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善于利用因特网采集热点信息,为教学服务,为中考复习服务。

 

课标中要求理解的知识点有:理解密度的概念、理解压强、理解功率的概念、理解机械效率、理解欧姆定律、理解电功、理解电功率等,应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中考物理xx中的各知识点覆盖率较高,最近几年都在70%—80%左右,但有十个重点知识点的覆盖率则为{bfb}。这十个重点知识是: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率、力的概念、密度、压强、二力平衡。物理知识涉及的面很广,基本概念、理论更是体现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对于重点知识,可采用专题复习的方式进行。而专题内容的选择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而定,比如针对学生在日常练习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训练,或参考各市中考题,选择有代表性的题组合进行专题提高训练。在专题训练中,要避免盲目拔高,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操作、读数)是实验的基础的基础。新课程xx强调了对基本仪器的使用的考查。重点:温度计、测力计、天平、量筒、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实验能力既包括实验操作能力,也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所以在专题训练中,也可以针对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训练,因此,在复习的第二阶段,教师的工作量是很大的,不提倡购买一份资料,按部就班讲练习。专题复习还是自己选题组合要好一些。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把知识点连成线,形成面

物理知识涉及的面很广,基本概念、理论更是体现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要引导学生对每个部分中的知识结构进行归类、整理,形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扩展成知识面,做到基本概念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相互联系,在这一阶段要抓住题目训练,提高解题能力。要让学生明白: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练,没有一定数量物理题做保证,就不能确保中考题做的熟练。熟能生巧,见多才能识广,在做题过程中,寻找方法,总结规律,摸清思路,提高能力,这是通向成功的必经桥梁,没有几百道题的练习保证,就很难确保难题不丢分。但是也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当前,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做大量的题目,时间不允许,其他科目也需要学生练习。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所做的练习中的各类题型进行分析、比较、归类,发现其中的异同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在解决问题时多角度地理解题意,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才能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总之,在复习迎考中,要做到:复习全面仔细,知识点面结合,把握重点热点,概念牢固掌握,方法灵活运用,以不变应万变

 

 

 

本文由智康教育网站提供,更多教育信息尽请进入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指导】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