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太尔王发动机故障部分(接上期10月份)

斯太尔王发动机故障部分(接上期10月份)

11、连杆螺栓断裂的原因
WD615系列柴油机的连杆螺栓是一次性使用的,不允许重复使用。如果重复使用连杆螺栓,由于受力较大,螺栓拉长,极易造成轴瓦由于螺栓紧固力量不足而发生滚瓦烧瓦事故;同时由于紧固力量不足,轴瓦和曲轴轴颈的配合间隙增大,导致机油压力低,造成轴瓦的过度磨损而出现烧瓦事故。WD615系列柴油机系高强化柴油机,连杆受冲击负荷较大,较普通的柴油机大许多,连杆螺栓重复使用极易导致断裂,打坏发动机气缸体,导致发动机报废。有的单位虽然更换了连杆螺栓,也出现了断裂故障,有个别的发动机在运行中连杆螺栓突然断裂。
故障的原因:
①装配时扭紧力矩过大,用力不均匀。由于装配中没有严格的配用扭力扳手,具体扭紧力矩又不太了解,认为越紧越好;紧固连杆螺栓用较长的加力杆,扭紧力矩过大,超过了螺栓材料的屈服极限,使连杆螺栓出现屈服变形,使之在冲击载荷的作用下因过度的伸长而断裂。应强调的是,厂规定要按标准扭紧连杆螺栓,千万不能认为越紧、力量越大越好。
②WD615系列柴油机的连杆分多种级别,在检修中应注意不能换用不同级别的连杆。如果在检修中由于马虎不仔细将连杆盖搞乱、错装,会造成连杆大头结合面的配合不紧密,在发动机运行中会造成连杆盖松动而导致连杆螺栓的断裂。WD615系列柴油机连杆大头为斜切口型,斜切角呈45°,连杆盖和连杆大头结合面采用60°锯齿形定位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贴合紧密、定位准确、可靠、结构紧凑的特点。如果在维修中将连杆盖搞乱、错装,势必会造成结合面锯齿定位不好,极易造成发动机在工作中连杆盖的松动,而导致连杆螺栓的断裂。
③柴油机在运行中出现飞车故障或活塞在气缸内烧死的故障,将连杆螺栓拉断。如果发动机在使用中出现过飞车的故障,应对发动机做一次全面检查,{zh0}更换连杆螺栓;如果在运行中个别气缸出现过较严重的拉缸,在更换四配套时也应将连杆螺栓更换。
④材质问题、加工缺陷及热处理工艺问题也会导致连杆螺栓在发动机运行中出现断裂。
预防措施:
①每次运行12000KM进行二级保养时,均应拆卸发动机油底壳,检查发动机轴瓦的使用情况,如果发现个别轴瓦间隙过大,应更换,更换同时也应更换连杆螺栓。平时运行中如果发现发动机运行不平稳,有异响,也应及时停车检查。
②每次维修中应对新更换的连杆螺栓进行检查,应注意螺栓的头部、导向部分、螺纹各部是否有裂纹或凹痕,螺纹的牙齿形状、螺距是否异常,有异常情况应坚决不用。
③装配连杆盖时,应用扭力扳手,按规定标准扭紧,防止扭力过大、过小。
④选用配套厂生产的连杆螺栓。
12、气缸垫损坏的原因分析
WD615系列发动机采用一缸一盖结构,气缸垫为一缸一只。
气缸垫损坏主要是气缸盖固定螺栓扭紧力矩不均所致;当然还有气缸盖变形、喷油提前过早、气缸垫质量不佳等原因。WD615系列发动机在工作中如果听到气缸盖周围有“xx”的排气声,或膨胀水箱加水孔处返水且返水情况随发动机转速提高而加剧,这就是气缸垫损坏。
13、气门出现烧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气门烧蚀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使用造成的。
发动机长时间在大负荷下工作,超过了设计极限,会引起气门的早期磨损;同时还会引起气门导管、气门座的变形,破坏了气门的密封性,影响气门散热,使气门烧蚀。
另外,发动机由于在高温下超负荷工作,容易引起润滑油、燃油的氧化聚合和分解,在气门盘部、杆部形成胶状沉积物,使气门的密封面腐蚀,并且导致气门漏气,而发生气门烧蚀。
总之,气门的烧蚀是由于不合理的使用造成的,为了防止气门烧蚀,在使用和保养中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合理装载是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
(2)提高修保质量,保养时,应及时的xx积炭,对密封不好的气门要进行研磨,按规定标准调整气门间隙。
(3)不使用不合格的燃油,按规定加入合乎规定的发动机机油。
14、气门座的维修
(1)首先根据气门选好铰刀,将座上的锥面铰出。
(2)用45°(排气门座)和55°(进气门座)铰刀修正气门口,使气门口过渡圆滑,以减少进气阻力。修正气门口密封带宽度;进气门约为1.52MM,排气门约为1.42MM。
(3)用试验法检查密封带接触情况与位置。用气门试验(在气门锥面上涂一点红丹油),放在气门座上压紧并转动数圈,取出后观察,气门阀锥面与气门座密封带接触应良好,位置应在锥面下1/3处,以保证气门头部有足够的刚度。气门上的接触面会随使用时间增长而自动上移。
(4)检查修配质量。对已铰好的气门座按技术要求用专用量具进行测量:座口锥面与导管不同心度若大于0.03-0.05MM,应重新修正,直到合乎标准,决不能图省事。修配时一定注意。
15、增压器主要间隙值的检查测量
增压器每运转1500H或车辆每运行5万KM须检查增压器的间隙值,且须在下表规定的范围内:
间隙名称                                      极限间隙值
浮动轴承内外间隙值                            <0.079MM
转子的{zd0}轴向串动量                          <0.14MM
压气机端径向间隙                  <0.56MM(GJ80A、GJG0B)  <0.46MM(GJ80C)
涡轮叶轮径向间隙                               <0.66MM
测量方法:
(1)检查轴承径向间隙
检查时,将百分表表头(特制加长杆)放入中间体的出油口中,对准并接触转子轴,再把表调到零,然后用两手掐住转子两端(涡轮的六方头和压气机的锁紧螺母),将轴向表头轻轻推去,此时表所指示的数据即为轴承的径向间隙值。如此间隙超过规定的极限间隙值,则应立即更换浮动轴承。
(2)转子轴向串动量的检查
转子轴向串动量的检查。测量时增压器的状态同上,将专用表座或磁力表座放在涡轮壳出口法兰上,百分表表头与涡轮端面接触,再用手沿轴向推拉转子,即测得转子的{zd0}轴向串动量。其值如超过表中规定极限值,应检查止推轴承。止推端面磨损情况严重的应更换。
(3)压气机端径向间隙的检查
将百分表座固定好,百分表表头垂直触及叶轮锁紧螺母边缘,用手指触压锁紧螺母,则百分表的数值即为测得的压气机端径向间隙值。
(4)涡轮端径向间隙的检查
将百分表专用表座或磁力表座放在涡轮壳出口法兰上,百分表表头与涡轮端的六方头接触,再用手指按压六方头,所测得的就是涡轮端的径向间隙值。
16.怎样保养空气滤清器
斯太尔91系列重型车的发动机采用了干式空气滤清器。现代汽车越来越多的采用纸质空气滤清器,纸质空气滤清器的效率高,灰尘的透过率仅有0.1%~0.3%。使用纸质空气滤清器能减轻气缸和活塞的磨损,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使用保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WD615发动机纸质滤芯的特点和清洁方法
这种滤芯,外滤芯采用微孔滤纸,表面经树脂处理。在发动机工作时,空气透过微孔滤芯将灰尘滤去,保证清洁的空气进入增压器再进入气缸。内滤芯为高级毛毡制成,是安全滤芯。在使用中,外滤芯的周围会粘上一层尘土。清洁空气滤清器外滤芯时,不能用水、油,应防止油水浸染滤芯;常用的方法是轻轻的拍打。具体做法是:在轮胎上轻轻地敲打,将灰尘拍打出来,再用0.4MPA以下干燥压缩空气吹扫。吹扫时,应从内向外吹。
(2)定期清洁和更换滤芯
在斯太尔91系列重型车使有中,应按保养规定,对空气滤清器滤芯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更换,以免滤芯上粘附灰尘过多,造成进气阻力增大、发动机功率降低和油耗上升。汽车每驶2000~4000KM一保时对空气滤芯(内、外)进行清洁,在12000KM时更换外滤芯,内滤芯{zh0}半年更换一次。如果滤芯损坏应及时予以更换。
(3)正确安装
在检查保养空气滤芯时,滤芯上的密封垫必须安装好。橡胶密封垫易老化变形,空气易从密封垫缝隙流过,把灰尘带入气缸。如果密封垫老化,{zh0}更换新的空气滤芯。滤芯外的铁网如破裂或上、下端盖粘结处开裂都应更换。
(4)在车辆正常运行中,每天收车都应把空气滤清器下部的阀用手捏几次,排掉其内部积存尘土。
17、中冷器的维护方法
空一空冷却的中冷器与水箱散热器装在一起,安装在发动机前方,靠吸风风扇和汽车行驶的通面风进行冷却,中冷器若冷却不良将导致发动机动力不足、油耗增加,因此,应定期对中冷器进行检查与维护,主要内容是:
(1)外部清洁(就车清洗法)
由于中冷器安装在最前方,中冷器散热片通道常被树叶、油泥(转向油罐内溢出的液压油)等堵塞,使中冷器散热受阻,因此应定期对该处清洗。清洗的方法是用压力不太高的水枪以垂  直于中冷器平面的角度,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缓慢冲洗,但决不可斜冲以防损坏中冷器。
(2)内部清洗、检查(拆检清洗法)
中冷器内部管道常附有油泥、胶质等脏物,不仅使空气流通道变窄,而且冷却热交换能力降低,为此,也必须进行维护和清洗。一般每年或发动机大修、焊修水箱的同时,应对中冷器内部进行清洗并进行检查。
清洗方法:将含2%纯碱的水溶液(温度应在70—80℃)加入中冷器内,注满,等待15分钟,看中冷器有无渗漏水处。如有应对其进行拆检,焊修(同修水箱一样);如没有渗漏水,前后晃动,反复数次,将洗液倒出,再充入干净的含2%纯碱的水溶液进行冲洗,直到较为清洁为止,再加注清洁的热水(80—90℃)清洗,直到放出的水清洁为止。如中冷器外部沾上油污,亦可用碱水进行清洗,方法是:将油污处浸泡于碱液中,用毛刷xx,直到干净为止。清洗完后,用压缩空气将中冷器内的水吹干或自然凉干或在安装中冷器时先不接中冷器与发动机连接管,起动发动机,待中冷器出气口无水分时,再接上发动机进气管。若发现中冷器芯内严重脏污,应仔细检查空滤器及进气各管路何处有漏洞,并排除故障。
郑重声明:资讯 【斯太尔王发动机故障部分(接上期10月份)】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