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花地毯- 山涧小溪的日志- 网易博客

第三课 花地毯

2010-04-03 08:19:19 阅读6 评论0 字号: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毯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2、引导学生运用剪贴及绘画方法来设计一块小地毯。 

3、引导学生用许多“小地毯”拼成一张大地毯,从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1、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绘制、拼贴、欣赏等活动。 

 2、是否能选择或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图案。 

 3、是否发挥合作精神 

 4、色彩搭配是否合理。 

课前准备:1、收集一些剪贴和绘画的“小地毯”范例,各种颜色的纸。 

 2、学生准备旧挂历、画报、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等。 

教时数 1教时 

授课人:

教学过程: 

{dy}课时

一、导入

欣赏:教师把部分“小地毯”范例分发到各组,小组欣赏交流。

讨论:“小地毯”图案怎样组成?“小地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它美在哪里?

你还可以把它变化吗?

集体交流,在黑板上把“小地毯”拼成“大地毯”

二、讲授

一加一等于二,无数块花纸片就变成了一块美丽的花地毯,你说

棒不棒?小朋友知道地毯的作用是什么?仅仅是因为它很漂亮吗?更在与它的功能。防滑,保暖、装饰房间。

刚才我们一起讨论出制作“小地毯”可以运用剪贴、绘画的方法来综合设计,可以选择不同的图案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独特设计。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来欣赏一些图片。

1、地毯的图片

2、图案的书籍

3、民间剪纸作品

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启发?你准备用那一种设计方法来制作。

按设计方法不同,学生自由组合成组,互相交流设计构思。

三、布置作业

学生运用剪或画的方法设计一块“小地毯”。用旧画报、挂历、彩纸等材料来设计。

分组把设计好的“小地毯”拼成一张“大地毯”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收拾和整理教室环境卫生

五、讲评

六、小结

七、课后拓展

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旧材料(如:布、绳、绒线等)来设计制作“小地毯”。

教后小结:

 这课学生设计的地毯五花八门,真是太好了,运用色块,线条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地毯图案,作业效果很好!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第三课花地毯- 山涧小溪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