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三通法,是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在古典针灸理论的指导下,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三种主要的针灸方法,即以毫针刺法为主的“微通法”,以火针、艾灸疗法为主的“温通法”,以三棱针刺络放血为主的“强通法”。这三种针灸方法以三通命名,不仅体现了针灸疗法的特点和特长,而且把针灸临床普遍忽视的火针疗法、刺血疗法、艾灸疗法提到应有的高度,为提高针灸疗效、拓展针灸治病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通”有贯通的意思,指由此端至彼端,中无阻隔;“通”又有疏通的意思,指排除障碍,疏泄拥堵。经络是什么呢?首先是连结人体上下、内外各部之间的通道,正如《灵枢·海论》所言:“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灵枢·本藏》也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保证机体内外环境、各组织器官的协调统一,经络系统的通道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一切物质、能量、信息(中医概称为气血)的输送、传导均要通过经络而实现。而一旦经络发生拥堵、阻塞,则人体的某些组织器官必将失去协调、失去濡养,疾病就此发生;相反,人体的某些组织器官因某种原因发生病变,必将影响到附近经络的正常运行,这样就会发生恶性循环,疾病就此加重。因此贺普仁教授认为,尽管临证病变万千,病因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之不同,然其不可逾越的基本病机归根结蒂只是一个,那就是经脉、络脉、血气的运行不畅,乃至气滞血瘀,由此,他提出了“病多气滞”的命题。
从针灸疗法的特点来讲,它是通过刺激腧穴,激发经气的传导,促进气血的循环,从而达到扶正祛邪、协调阴阳的目的。因此“通”是针灸疗法的特点和特长,“通”是针灸疗法治病的先决条件。针灸的方法多种多样,尽管手段不同,但使经脉、络脉畅通是相同的,针灸疗法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恢复经络“通”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才能达到其他治病目的。因此,贺普仁教授认为,针灸疗法的根本作用机理是,它以“通”为法,以“通”为用,只有通,才能使阴阳调和,只有通才能扶正祛邪、补虚泻实,由此,他提出了针灸治病“法用三通”的命题。
为了使针刺调畅气血的效果更好,贺普仁教授对传统的毫针、火针、灸法、拔罐、放血等疗法,做了大量的挖掘整理和提高工作,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将针灸的诸多疗法概括为微通、温通、强通三种独特的针灸xx方法。临床上,将这三种疗法有机地结合,对证应用,对于调畅气血、xx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一、微通法:微通法指的是以毫针针刺为主的一种针法。将临床最常用、最基本的毫针刺法命之曰微通法,是有其深刻含义的。其一,从微通法所选用的针具来看,早在《内经》中就有“微针”之称,《灵枢·九针十二原》记有“……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的文字,后世《标幽赋》也指出:“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微”在此有细、小之意,针尖如“蚊虻喙”,针身细巧的毫针,可以针刺全身各部的穴位,应用广泛。其二,“微”字的深刻内涵还在于毫针刺法的微妙。应用毫针,从持针法、进针法、进针后的行针导气法、补泻法的实施,直到留针、出针针刺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很高的技术要求,有诸多微妙的方法。在毫针操作的诸多方法中,最重要、最关键的,还在于治神、守神,并使针刺后达到“气至”,亦即使针刺达到“得气”和“气至病所”,这是毫针针刺手法的基本要求。实践证明,针刺后能否得气,是能否获取好疗效的关键,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青天。”又如《标幽赋》所说:“气速至而xx,气迟至而不治。”因此毫针刺又称之为“气针”。从古至今,历代针灸医家都把治神、守神、得气看作判断针灸医生医术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的:“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又解释道:“粗守关者,守四肢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上守机者,知守气也。” 治神、得气都需要极大的技术性、艺术性,并非针入皮肤简单地刺激一下,由此可见“微通法”的微妙。
二、温通法:温通法指以火针和艾灸为主的刺灸方法。“火针”既是针具的名称,又是一种针法的名称。从针具看,火针即古代九针中之。“大针”早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九针论》、《官针》及《素问·针解》中对其形状及用途都有具体论述。从针法看,火针刺法是用火将针烧红后,迅速刺人人体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以达到xx目的的一种方法。火针又有“燔针”、“烧针”、“温针”、“煨针”之称。如《灵枢·官针》曰:“凡刺之要,各有所施也”,根据九针长短大小的不同,《灵枢 ·官针》又曰:“凡刺有九,以应九变……九日焠刺,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以后有唐孙思邈的《千金方》、《千金翼方》,宋·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明·高武的《针灸聚英》,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等多部古籍,都对火针疗法做了专题讨论,可见这一方法在针灸疗法中的重要位置和它的实用价值。贺普仁教授自上世纪 50年代始,就致力于火针疗法的研究与应用。火针与常用的艾灸疗法并称其为“温通法”,其关键在于“温”,这两种方法的优势与特色就在于它的“温热”刺激。《素问·调经论》说: “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又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素问·八正神明论》更指出:“血气者,人之神”。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温通法借助火针的火力、艾灸的温热刺激,不仅能温通经络,而且能激发人体的阳气,启动下焦命门之元阳、真火,增强经络对气血的营运与推动作用,以开闭、决塞、疏xx络,既可“借火助阳”以补虚,又可“开门祛邪”以泻实,乃至“以热引热”,使壅滞的郁火得以泄泻,这就是火针、艾灸的独{tx}用。
三、强通法:“强通法”指以三棱针刺法为主的刺络放血法。三棱针在《灵枢·九针十二原》等篇所记载的九针中属“锋针”,专为刺络出血用,刺络放血法也是针灸疗法中独具特色的一种传统针法,贺普仁教授将此针法命名为“强通”也是有其学术价值的。“强”有强迫、迫使的意思,又有强大、有力的含义。这种方法就是利用较毫针更强劲有力的特种针具,如三棱针,在人体一定的穴位或某些浅表部位,刺破血络,强迫出血,放出少量血液,以达xx疾病的方法。这种方法颇受历代医家的重视,在《黄帝内经》中约有40余篇或多或少的论及刺络放血的内容,以后历代医家多有记载,不仅反映在针灸专著中,也反映在其他内、外各科xx医家的著作中,如宋·陈自明的《外科精要》,金元四大家张从正的《儒门事亲》,李东垣的《脾胃论》及其弟子罗天益的《卫生宝鉴》等。刺络放血法在我国少数民族的蒙医、藏医中也多有运用。放血疗法之所以取效,关键就在一个“强”字,通过灵巧的手法,强刺、快速,迫血外泄、祛瘀通闭,使邪随血出,经络通畅,营血顺达,从而达到xxxx、祛腐生新、xx祛瘀、醒神开窍、xx定志等多方位的功效。“强通法”可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xx,尤其在一些危急重症的急救中,常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贺普仁教授之所以在临床上经常妙手回春,就是由于他对三通法的综合、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