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护渔起航[赵威]__鲜橙互动南都网南方都市报新闻互动网站南都数字报

    ■护渔船只

    {zd0}最快:311船

    “中国渔政311”船是目前全国渔政系统船舶中吨位{zd0}、航速最快、通信导航设备比较先进的渔政巨舰。该船的总吨位4700吨、长112 .68米、宽15米、续航力为8000海里,{zd0}航速可达22节。

    {zxj}:202船

    “中国渔政202”船建造于2001年,吨位1000吨,长70米,是目前我国正在使用中的技术{zxj}的渔政船之一。

    本报讯 昨天上午9时许,海南三亚港汽笛长鸣,中国渔政南沙巡航护渔联合行动正式起航。来自南海区渔政局“中国渔政311”船和东海区渔政局的“中国渔政202”船,联手组成跨海渔政船编队赶赴南沙,为期一个月的首次联合巡航护渔任务正式拉开帷幕。

    据介绍,此次南沙巡航护渔联合行动由农业部统一部署,中国渔政指挥中心统一调度南海区渔政局“中国渔政311”船和东海区渔政局“中国渔政202”船组成跨海区渔政船编队,于4月1日-30日赴南沙联合执行巡航护渔任务。

    南海区渔政局负责人透露,本次巡航护渔有四项任务:{dy}是打击海盗,防止海盗对我国南沙渔民的侵扰;第二是xx外国抓扣我国渔民渔船;第三是为渔民提供必要的服务;第四是保护南沙海洋资源。

    农业部渔业局负责人介绍,此次巡航护渔的重点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护我渔船生产安全;规范生产行为,加强对南沙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和管理,为我渔船提供必要的救助服务。

    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局长吴壮介绍,南沙群岛及邻近海域自古以来属于中国,是我国渔民耕海牧渔的家园。为对南沙海域渔业生产实施有效管理,保障南沙渔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保护南沙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部从1994年起组织渔政船定期到南沙海域巡航执法。

    ■航海日记

    2010年4月1日 晴

    向南,向南,一直向南。

    几声短促而有力的汽笛声鸣起,311和202缓缓驶出港口。到中午,两艘船已经置身无边的大海。“大海可真漂亮啊”,我在船头赞叹着:“这里只是小海,大海还早,还早”,船员们笑着说。

    311的船员不少都是渔民的后代,在别人眼中终身难求一次,驶出远洋的机会在他们看来很平常。只是,{dy}次以护渔为明确目的的编队出行,仍然让他们有着难以名状的激动和自豪。1800多年前,他们的祖辈乘着简陋的木船,升起风帆,前往1000多海里外的南沙群岛。每年的四月初八,南海就会吹西南风,11月份开始吹东北风。我们的渔船就是利用季节风实现航行和作业。冬季乘东北风渔船往西南方向下去,到第二年的夏季,再乘西南风回来。那时候那么小的船出去靠什么做依托?就是居住在南沙群岛上。南沙有11座岛,200多个礁,在11岛中就有3座岛有淡水,有7座岛有水井,这7座岛的水井是谁挖的?就是我们的渔民,这些岛也是渔民们{zd0}的依托。

    天气晴好,4700多吨的311船也开得平稳,当然,这种左右正常摇摆的平稳是没办法和在马路上行驶相比的。鉴于很多人不厌其烦地向我描述晕船的恐怖经历,{dy}天的海上之旅大部分时间我都老老实实地躺在床上。这一路,我们将途经美济礁、永暑礁、南沙渔场、曾母暗沙。

    南方都市报全媒体的口号是“南都,无处不在”。这一次,在祖国的最南端,我将用文字、照片和视频,尽力向这个目的地,向祖国的最南方驶去。 本报特派记者 周皓

    ■背景

    我国渔民经常遭海盗抢劫

    据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每年在南沙作业的渔船有近千艘,渔民有上万人次,主要来自广东、广西和海南,其中来自广东台山的渔船超过100艘;自从1989年之后,周边国家的一些海上船只对我国渔船的侵扰就没有间断。

    据渔政部门统计,截至目前,发生在南沙群岛海域驱赶、抓扣、抢劫我国渔船的事件达到300多宗,被抓扣的渔船累计80多艘,有1800多个渔民被抓扣,甚至遭受牢狱之灾,坐牢时间最长的达到两年半。海上一些不明身份的船只甚至对我国南沙渔船动用武力,从1989年至今,被打死和失踪的我国渔民有25个,中弹受伤的有17个,受其他伤害的还有几十个。

    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针对我渔船在南沙从事生产作业遭侵扰事件不断增多,对我国南海渔业造成了严重打击。当前南沙渔民遭遇的{zd0}威胁已经不是自然灾害,而是不明身份、不明国籍的海盗的抢劫,有些海盗是有背景的。

    ■对策

    最强渔政船编队出巡保护

    据介绍,近年来针对我渔船在南沙从事生产作业遭侵扰事件不断增多的新形势,农业部加大了南沙巡航护渔力度,组织实施了南沙巡航护渔专项行动。为进一步强化对南沙海域的有效管理,农业部决定2010年转变南沙渔业发展和管理方式,加强南沙护渔执法,并首次由渔政指挥中心统一调度、组成跨海区渔政船编队开展巡航。本次组成编队的两艘船是目前国内最强的渔政编队,是我国派出的最强的编队。

    来自南海区渔政局的“中国渔政311”船,是国内{zd0}的渔政船,去年执行西沙巡航任务,引起世人xx,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南海巡航护渔的主力,长期在南海执行护渔任务。

    来自东海区渔政局的“中国渔政202”船,是国内{zxj}的渔政船之一。2001年投入使用以来,先后于2002年和2005年两次在太平洋西北公海上与美国舰队执行联合巡航,具有丰富的远洋护航经验,也是最xx的渔政船排头兵。

    南沙巡航护渔编队海上指挥长、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副局长刘添荣表示,本次巡航是南沙护渔管理方式转变后的首次跨海区渔政编队执法,巡航的范围将遍及南沙海域,重点在西南部渔场,伴随渔船海上作业,随时保护渔民、渔船的安全。

    昨天的起航仪式前,刘添荣代表所有编队成员郑重承诺,坚决完成维护国家权益、保护渔船渔民和渔业资源的巡航任务。

    为配合这次南沙巡航护渔的宣传报道,本报特派记者已经登上了“中国渔政311”船,在未来的一个月时间内,本报将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全媒体的方式,对本次巡航做全程跟踪式的报道,敬请垂注。

    ■资料

    南沙渔业历史

    南沙群岛及其海域位于南海最南端(即北纬12度以南海域统称南沙海域),面积约82万平方公里,渔业资源十分丰富,经济鱼类有500多种,渔业资源总蕴藏量近200万吨,年可捕量100万吨。

    我国南沙渔业开发具有悠久历史,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中国渔民就发现了南沙群岛,并开始渔业生产活动,并逐步发展形成了冬去夏返的传统生产模式,渔民生产、生活的遗迹遍及110多个岛礁,民间流传的“更路簿”记载着南沙传统渔业航行路线、物产等。传统南沙渔业一直延续到1956年,此后因历史原因中断(港澳流动渔船一直坚持到南沙生产)。

    1985年农业部组织渔民恢复南沙渔业生产。20多年来,南沙生产渔船从1985年的13艘发展到2009年600多艘,{zg}时达到900多艘,产量相应从4吨增至近5万吨。2007年开始扶持企业在美济礁开展网箱养殖。南沙渔船的生产方式从单一潜捕作业发展到拖网、围网、刺钓等多种作业方式并存,生产范围也由原只局限于岛礁附近的礁盘区扩大到西南部大陆架区渔场,生产渔船遍布我国传统疆界线内海域。

    采写:本报特派记者 赵威 周皓 通讯员 杨少松 实习生 郭颂(除署名外)

    摄影:本报记者 赵威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南方都市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梁香禄(020-87366226)、肖曼丽(020-87366691)、袁铮(020-87366099)
郑重声明:资讯 【南沙护渔起航[赵威]__鲜橙互动南都网南方都市报新闻互动网站南都数字报】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