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不作为”成为“殡葬暴利”的后台

“死不起人”是继“买不起房”“看不起病”后崛起的又一座“民生大山”。日前《天津日报》记者深入到京津冀地区颇有名气的六道口村,发现这个以殡葬用品批发为主的专业村有一条“殡葬用品暴利链”:一个批发价不到260元的骨灰盒几经转手卖到1万6千元,差价接近70倍。

面对如此荒唐的暴利市场,一些政府监管部门竟然借口“地方法规”约束力太小,直叹“没法管理”。(《新消息报》2010年3月29日)

到底是“没法管理”还是行政不作为呢?让我们来具体分析分析。

一般来说,“殡葬暴利”来源于三个环节,其一是“殡葬服务费”,包括尸体搬运、化妆、火化等;其二是殡葬用品消费,包括骨灰盒、放礼炮等等;其三是墓地费。解剖这三个环节的每一个细节,我们都可以看到两只“黑手”:行业垄断,监管缺位。

殡葬行业属于特种行业,在目前情势下,还不可能象其它民生行业一样对社会开放,部门垄断是不得已的选择。如何有效地打破行业垄断,服务于民生呢?{zh0}的办法是积极推行殡葬服务费公开听证制度,逐步向丧葬免费服务过渡。

但我们要看到,实行公开听证制度的前提是要有有效的市场监管体系。如果不具备这样的体系,好制度是没办法贯彻执行的。象上文提到的六道口村,就是一个失去有效市场监管的典型个例。从报道中不难看出,六道口的经营者在丧葬用品经营过程中,以次充好,以劣充优,大搞违规、违法交易,正是这些“违规违法”产生了暴利。

今年的两会,不少委员对“天价墓地”提出猛烈批评,事实上,造成民众“不敢死、死不起”的根源就在墓地买卖的监管失控上,动辄三五万,上十万,墓地贵过房子,国家土地成了部门利益的“吸血机器”。

表面看,发改委只管调配价格,物价局只管决定价格,工商局只管颁发执照……似乎大家都不对殡葬暴利负责,实际上呢?土地局xx可以直接监管墓地买卖,发改委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组织价格听证,物价局则可以根据地方实际对公共产品进行价格指导和价格干预,而工商局呢?它本身的主业就是市场管理,对那些以次充好、以劣充优的违规违法经营行为,轻者可以吊销其营业执照,严重的还可以将之诉诸法律制裁,……如何说管不了?

冠冕堂皇的“没法管”后面,隐藏着民生麻木和“不作为”。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莫让“不作为”成为“殡葬暴利”的后台】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