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面面观

    福建简称闽。闽字最早出现于周朝,闽与八闽,都是福建省名的简称和别称。闽是xxx的名称。《山海经·海内南经》说:闽在海中,这说明福建在远古时代,还是属于海浸之区。闽为蛮之别种,则是当时居住在福建的七个部落的总称。八闽,则是从北宋开始。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设福建经略使,它和福州都督府并存。这是历史上{dy}次出现福建名称。

  另一得到公认的说法是:古闽人以蛇为图腾崇拜,常将蛇奉于家里,闽字门是声旁,里面这个虫字是念做huǐ(虺),是蛇的意思。蛇在古闽人中是他们的图腾。故上报朝廷地名时,就造出了“闽”字,即“门”:家内;虫:蛇;闽:把蛇供养在家里的意思。而近年来,在厦门一带则把虫译为龙,在厦门岛内的白鹭州公园里还有闽字的大型石雕,其中就把虫译为龙。

  

  福建地处东海之滨,属于中国华东地区。福建是中国xx侨乡,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人华侨1088万人。其中,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这三地的闽籍华人华侨最多。福建与台湾源远流长,关系最为密切,台湾同胞中80%祖籍福建。福建居于中国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中国距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

  唐上元元年设福建节度使,辖福、建、泉、漳、汀五州。福建因五州的前二州得名。明置福建省。唐开元21年(733年)设福建经略使,始称福建。南宋设有1府5州2军,故又称八闽。

  关于八闽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福建古为闽地,北宋时始分为八州、军,南宋分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因有八闽之称;另一种是《辞源》的说法: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改为八府,所以有八闽之称。建、延、邵、汀,为上四府;福、兴、漳、泉,为下四府。共八府,号称八闽。

  福建在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伊斯兰教等重要文化发源地和商贸集散地,福州、厦门曾被辟为全国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泉州曾是古代世界{dy}大港口。闽江口的马尾港是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和培养科技人才的摇篮。

  福州特产:寿山石、橄榄、福桔、龙眼、闽姜、芙蓉李、茉莉花茶、脱胎漆器、木画、木雕、纸伞、贝雕、瓷器等。

  泉州特产:各种瓜果、名木花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安溪乌龙茶(安溪铁观音)、老范志万应神曲、永春老醋、源和堂蜜饯、泉州木偶头、永春漆篮、人造花等。

  漳州特产:漳州水仙花、茶花、兰花三大名花和芦柑、荔枝、天宝香蕉、龙眼、平和蜜柚、菠萝六大名果;还有各种海产干货、片仔癀牌片仔癀、八宝印泥、片仔癀珍珠膏、珍贝漆画饰板、水仙花牌风油精,漳州布袋戏等。

  厦门特产:各种亚热带瓜果、馅饼、鱼皮花生、菩提丸、青津果、厦门珠绣、漆线雕、厦门彩塑、厦门瓷塑、香菇肉酱、厦门药酒、海产干货等。

  南平特产:盛产笋干、香菇、 武夷岩茶、建瓯板鸭、建莲、北苑贡茶、闽北柑橘、浦城丹桂、酸枣糕、根雕、竹木工艺品、政和功夫茶、建盏、锥栗、灵芝、南孚电池等。

  莆田特产:荔枝、龙眼, 金沙薏米,仙游皮蛋,仙游甘蔗,扁食,炝肉,莆田鲁面,海砺饼,兴化米粉,漆木碗,仙游木雕等。

  龙岩特产:八大干系列. 、河田鸡、山麻鸭等。

  三明特产:红菇、沙县小吃、沙县夏茂冬酒、沙县郑湖板鸭、永安小吃,明溪肉脯干,尤溪管前金桔,宁化老鼠干、将乐擂茶、建宁莲子、大田骨头小吃系列等。

  宁德特产:寿宁的地瓜扣 粉扣、花菇,蕉城的芙蓉李,古田食用菌,福安的继光饼、竹编、茶叶,红曲,福鼎槟榔芋、前岐四季柚等。

                                                        百度baidu
郑重声明:资讯 【福建面面观】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