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西部大开发十年辉煌纪实

???????? 西部大开发10年来,在特色优势产业、设施农业和畜牧水产业的强力带动下,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9年的1790.70元增加到2008年的3682元,年均增长8.3%;2009年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1%以上,增幅连续五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西北五省区中位居{dy}位。农村{jd1}贫困人口由1999年的30.5万人减少到5万人以下。

?  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是我区农业发展{zh0}、农村变化{zd0}、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10年,也是我区统筹城乡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农村改革取得阶段性突破、农村各项事业实现历史性进步的10年,更是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创新思路、不断进取的10年。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更加清晰

  自治区将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思路由原来的“两分法”(即川区和山区)变为“三分法”(即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引黄灌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部干旱带加快推进节水高效特色农业建设,南部山区加快推进生态特色农业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指导性明显增强。2007年以来,自治区提出用5年时间,在全区发展设施农业100万亩,集雨补灌、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100万亩,扬黄扩灌节水高效农业100万亩。并对居住在生态失衡、干旱缺水、偏远分散、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干旱带20多万人,实施整村搬迁。这一顺应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的思路,对于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农民抗旱增收长效机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10年来,我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加快推进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全区耕地面积实现了连续22年净增长,基本实现了全区人均1亩水浇地和南部山区人均3亩基本农田,使粮食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2008年达到329万吨,较1999年的293万吨增长36万吨;2009预计可达到34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第六年增产;我区是全国5个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500公斤的省区之一;主要粮食作物优质化率达到7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全区农业总产值从1999年的77.95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30亿元,增长1.95倍,年均增长12.8%。

  结构优化特色鲜明

  西部大开发10年来,自治区确立了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六大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以及两个地方性特色产业,特色优势产业的集中度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以中宁为主体的枸杞产业带,以中卫环香山为主体的硒砂瓜产业带,以西吉为主体的马铃薯产业带,以银川、吴忠为主体的奶牛产业带,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带,灵武、同心红枣产业带,沿黄河淡水鱼产业带。设施农业、畜牧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特色优势农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2%,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来自特色优势产业。2009年预计到年底,全区设施农业面积达到84.5万亩,枸杞面积达到70.5万亩,同比增长17.5%。同时,自治区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实施了农业产业化“xxxx振兴工程”,财政扶持资金从2006年的近1.2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83亿元,2009年达到3亿元,撬动社会投资36亿元以上,用于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及产业化经营。

  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步伐加快

  率先在全国启动了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改革工作,进一步加大了与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等区内外科研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合与合作。全区新建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28个,种子示范园区14个,保护性耕作试验区5个。全区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由1999年的80%提高到目前的9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30%提高到50%,农业新技术推广覆盖率由65%提高到75%。围绕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累计培训农民460万人次,每年输出劳务75万人左右,劳务收入30多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草原生态建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2003年,我区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全省境内的封山禁牧,全区所有羊只实行舍饲圈养,2220万亩xx草原实施了围栏管护,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500万亩已垦草原实现了退耕还草,全区补播改良面积达到378万亩,人工种草留床面积达到650万亩,累计完成退牧还草工程中央投资3.225亿元。封山禁牧6年多来,南部山区年平均降雨量增加了70多毫米,全区干草原植被覆盖度增加了50%,荒漠草原植被覆盖度增加了20%。产草量比过去平均提高一倍,初步形成了草原绿起来,产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的良性发展机制。

  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区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助农、支农、惠农的各项政策措施,全面实行了粮食直补和良种、化肥、农机、机修旱作农田等“五补”政策,并采取“一卡通”的方式直补到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探索出了“土地信用社”等土地流转的机制和办法,目前,全区流转面积达到79.9万亩,涉及农户10.9万户。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培育和引导力度,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1999年的419家发展到目前的1500家,带动全区近40%的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

  农业和农村基础条件明显改善

  启动了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重点抓了12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开展了“村企互动共建新农村”活动,全区400多个行政村与企业建立了互动关系。“塞上农民新居”和山区危窑危房改造工程进展顺利,有3.37万户农民搬进了新居,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实施了以沼气综合利用为建设重点的国家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沼气国债等项目,在全区推广户用沼气池18万口,太阳灶20万台,太阳房8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21万台,60万台省柴节能炕灶,受益农户达到40万户以上,年增收节支近4亿元,基本实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任务。

?来源于:宁夏新闻网

我要评论

你必须 才能对文章进行评论!

郑重声明:资讯 【宁夏西部大开发十年辉煌纪实】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