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 西部落叶的日志- 网易博客

草花

2009-12-13 23:12:16 阅读8 评论0 字号:

 引进梦幽幽图片

梦幽幽原创摄影工作室

【原创】植物花草含简介

火炬花

别 名:红火棒、火把莲  

拉丁名:Kniphofia uvaria 

产地分布:

    原产非洲南部。较耐寒,长江中下游地区露地能越冬。

形态特征:

    株高80-120厘未。茎直立。根茎短,哨带肉质。叶线形,基部丛生。花茎直立,高可达1米,总状花序着生数百朵筒状小花呈火炬形,花冠橘红色,花期6-7月。蒴果黄褐色,果期9月。

生长习性:

    喜充足阳光,也耐半阴。宜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栽培。播种、分株繁殖。

园林用途: 

    火炬花植株健壮,7~8月开花,花色有黄、橙红、红等。挺拔的花茎高高擎起火炬般的花序,壮丽可观。是优良庭园花卉,可用于布置多年生混合花境和在建筑物前配置,也可丛植于草坪之中或植于假山石旁,用作配景。还可作切花。

萱草

 域: 真核生物域    界: 植物界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科: 百合科 

属: Hemerocallis   海    拔:300-2500

产地分布

中国和日本.晋,鲁,豫,陕,黑,蒙,苏,浙,赣,湘,鄂,川,黔,闽,台,粤,桂,滇,藏

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本。具粗壮的纺锤形肉质根,叶基生、条形、对排 成两列,宽2一3cm,长可达5Ocm以上,花草细长坚挺,高约60一8Ocm,初夏开花,漏斗形,直径 lOcm左右,桔红色。 

主要品种:

    黄花萱草(金针菜)H,flava,原产中国,叶片深绿色带状,长30一6Ocm,宽0·5 一

1·5cm。拱形弯曲。花6~9朵,花柠檬黄色,浅漏斗形,花草高约125cm,花径约gcm。花蕾 为xx的"黄花菜",可供食用。

生长习性

     性强健而耐寒,适应性强,又耐半荫,华北可露地越冬。对土壤选 择性不强,以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为宜。

观赏应用    

    花色鲜艳,栽培容易,且春季萌发早,绿叶成丛极为美观。园林中多丛植 或于花境、路旁栽植。萱草类耐半荫,又可做疏林地被植物。

【注意】这种萱草不能食用。

浙贝

贝母的一种,贝母分两种,一种是川贝,一种叫象贝或者叫浙贝,如果出在浙江一带的叫做浙贝,也称大贝,川贝的作用呢,是清热、化痰、止咳、润肺,如果是象贝或者是浙贝呢,它主要是软坚散结,我们用川贝和梨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它都能起到一个xx、生津、利肺、化痰的作用。

紫藤;花卉名

【学名】Wisteria sinensis (Sims)Sweet

【其他标准名称】英文名Purplevine,中文名紫藤  

【原产地及主要分布】

      为中国原产种。华北地区多有分布,以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最为常见。华东、华中、华南、西北和西南地区均有栽培。

【科属】豆科( Leguminosae),紫藤属

【形态特征】 

  落叶攀援缠绕性大藤本植物,干皮深灰色,不裂。嫩枝暗黄绿色密被柔毛,冬芽扁卵形,密被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有小叶7-13枚,卵状椭圆形,先端长渐尖或突尖,叶表无毛或稍有毛,叶背具疏毛或近无毛,小叶柄被疏毛,侧生总状花序,长达30-35厘米,呈下垂状,总花梗、小花梗及花萼密被柔毛,花紫色或深紫色,花瓣基部有爪,近爪处有2个胼胝体,雄蕊10枚,2体(9+1)。荚果扁圆条形,长达10-20厘米,密被白色绒毛,种子扁球形、黑色。花期4-5月,果熟8-9月。

【生长习性】

     喜光,抗旱,不耐水渍,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深厚的砂质壤土生长最为良好,寿命长,萌蘖性强,能抗有毒气体。

紫荆花

【花草简介】 紫荆花,花色紫红,形如蝴蝶,景色奇特,艳丽可爱,当叶子还没长出时,枝条上花已盛开,所以又称“满条红”。

分布:湖北西部、辽宁南部、河北、陕西、河南、甘肃、广东、云南、四川等省。 形态特征:叶片近圆形,长6--14厘米。叶端急尖,叶基心形,全缘,两面无毛。花紫红色,4--10朵簇生于老枝上。荚果长5--14厘米,沿腹缝线有窄翅。花期4月,叶前开放;果实10月成熟。

【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 早春叶前开放,无论枝、干布满紫色花朵,艳丽可爱。叶片心形,圆整而有光泽,光影相互掩映,颇为动人。宜丛植庭院、建筑物前及草坪边缘。因开花时叶尚未发出,故宜与常绿松柏配植为前景或植于浅色的物体前面,如白粉墙之前或岩石旁。

【属豆科植物】 是春季的主要观赏花卉之一,适宜种植在庭院、公园、草坪边沿和山坡上,适应性强,喜阳光,耐暑热。 紫荆的花、树皮和果实均可入药。 食用功效: 具有清热凉血、xxxx、xx通经、消肿止痛等功效。可xx风湿骨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闭经、蛇虫咬伤、血气不和、狂犬等病症。由柳洪平创建。

【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  

紫薇;

又名满堂红,是一种被广泛种植的观花树种,为徐州市市花。

形态:千屈菜科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7米,树冠不整齐,树皮光滑,淡褐色,嫩枝四棱;

叶对生,椭圆形至柜圆形,长3—7厘米;圆锥花序顶生,花有红色、紫色,也名紫薇,茎3—5厘米。

花期长,从6月到9月;蒴果近球型,茎约1.2厘米,果熟期10—11月。

其变种有银薇、翠薇。紫薇属干屈菜科,人们俗称它“怕痒树”,是树木中一种奇特的树种。紫薇为花叶乔木,又名无皮树、满堂红、百日红。由于花期特长,7月至10月花开不断,故名百日红。

角堇

又名香堇菜,堇菜科堇菜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植株高度约10至15公分,叶为长卵形,叶缘有圆缺刻,从叶腋抽出花梗,花顶生,上面有两片圆瓣,下有三片花瓣,花色千变万化,有整朵花一个颜色,或是渐层色彩,或者上瓣和下瓣分为两色,或者花心带有条纹,或有如猫脸变化,色彩之丰富,令人不禁赞叹造物者之神奇。角堇与三色堇花形相同,但花径较小,花朵繁密。

一般很难分清楚角堇和三色堇的分别,简易的分辨是看花的大小,角堇的花径约2至4公分;而三色堇的花小的有4公分,大的甚至到11公分左右。

石榴花;花卉名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石榴(Punica granatum)的花。石榴株高2-5m,高达7m。树干灰褐色,有片状剥落,嫩枝黄绿光滑,常呈四棱形,枝端多为刺状,无顶芽。单叶对生或簇生,矩圆形或倒卵形,长2-8cm不等,全缘,叶面光滑,短柄,新叶嫩绿或古铜色。花l朵至数朵生于枝顶或叶腋,花尊钟形,肉质,先端6裂,表面光滑具腊质,橙红色,宿存。花瓣5-7枚红色或白色,单瓣或重瓣。浆果球形,黄红色。

石榴花是单性花,一棵树上的花有雌花和雄花之分,雌雄花都很好看。雄花的基部较小,侧面成钝角三角形,花后会脱落;雌花的基部有明显的膨大(开花时就能看出来),只有次花会结果。

合欢

①(相爱的男女)欢聚。

②落叶乔木,树皮灰色,羽状复叶,小叶对生,白天对开,夜间合拢。花萼和花瓣黄绿色,花丝粉红色,荚果扁平。木材可以做家具。也叫马缨花。

英文名:Silktree Siris

科名:豆科Silktree Siris 含羞草亚科

落叶乔木,高4—15米。羽片4—12对,小叶10—30对,长圆形至线形,两侧极偏斜,长6—12毫米,宽1一4毫米。花序头状,多数,伞房状排列,腋生或顶生;花淡红色。荚果线形,扁平,长9—15厘米,宽1.2—2.5厘米,幼时有毛。花期6月,果期9一11月。

通常栽植于庭园中或为行道树。本省各地均有;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以及辽宁、河北、河南、陕西等省。

木材耐水湿,可制作家具;树皮含鞣质,纤维可制人造柏;种子可榨油;树皮及花能药用,有xx、xx、止痛之效;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合欢又名夜合树,原产我国和日本。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对气候和土壤适应性强,宜在排水良好、肥沃土壤生长,但也耐瘠薄土壤和干旱气候。

 彼岸花

【学名】Lycorisradiata

【其他标准名称】英文名clusteramaryllis,中文名红花石蒜

【别名】曼珠沙华、蟑螂花、龙爪花、老鸦蒜、蒜头草、幽灵花、地狱花、舍子花、山乌毒、平地一声雷、老死不相往来等

【原产地和主要分布】原产于中国长江流域,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西南部分地区,相关记载最早见于宋代,被称作“无义草”、“龙爪花”,目前广泛分布于东亚各地,在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也有分布。

【科属】石蒜科,石蒜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近球形,外有紫褐色薄膜;叶基生,狭条形,深绿色,背部有粉绿色带。夏秋之交,花茎破土而出,伞形花序顶生,有花5至7朵,红艳奇特,(也有白色)花瓣反卷如龙爪。由于花和叶子不能见面的特性,石蒜有被称为“无情无义”的花。

【生长习性】野生品种生长于阴森潮湿地,其着生地为红壤,因此耐寒性强,喜阴,能忍受的高温极限为日平均温度24℃;喜湿润,也耐干旱,习惯于偏酸性土壤,以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zh0}。有夏季休眠习性。

 凌霄花

 本品为紫葳科植物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Thunb.). K. Schum. 或美洲凌霄Campsis radicans(L.)Seem. 的干燥花。夏、秋二季花盛开时采收,干燥。

【性状】凌霄 多皱缩卷曲,黄褐色至棕褐色,完整花朵长4~5cm。萼筒钟状,长2~2.5cm,裂片5,裂至中部,萼筒基部至萼齿尖有5条纵棱。花冠先端5裂,裂片半圆形,下部联合呈漏斗状,表面可见细脉纹,内表面较明显。雄蕊4,着生在花冠上,2长2短,花药个字形,花柱1,柱头扁平。气清香,味微苦、酸。

【花语】凌霄花是连云港市名花之一。千年古凤凰城 ——南城镇,素享“凌霄之乡”美

棉花Cotton

科属 属锦葵目锦葵科木槿亚科棉属。

原产地 印度.

   棉花是离瓣双子叶植物,喜热、好光、耐旱、忌渍,适宜于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锦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至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含纤维素约87-90%。棉花产量{zg}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等。

草莓花

科别:蔷薇科

别名:洋莓

英文名:Strawberry

学名:Fragaria ananassa Duch.

利用部位:果实

产地:原产于南美洲。现吉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云南;贵州。生于山坡、草地、林下,广布北温带,欧洲、北美均有记录。

葵花;亦称向日葵(xiangrikui)。

菊科,向日葵属。1年生草本,高1~3米。茎直立,粗壮,圆形多棱角,被白色粗硬毛。叶通常互生,心状卵形或卵圆形,先端锐突或渐尖,有基出3脉,边缘具粗锯齿,两面粗糙,被毛,有长柄。头状花序,极大,直径10~30厘米,单生于茎顶或枝端,常下倾。总苞片多层,叶质,覆瓦状排列,被长硬毛,夏季开花,花序边缘生黄色的舌状花,不结实。花序中部为两性的管状花,棕色或紫色,结实。瘦果,倒卵形或卵状长圆形,稍扁压,果皮木质化,灰色或黑色,俗称葵花子。性喜温暖,耐旱。原产北美洲,世界各地均有栽培。种子含油量极高,味香可口,可炒食,亦可榨油,为重要的油料作物。有食用型、油用型和兼用型3类。花托、茎秆、果壳、可作工业原料等。

丝瓜花

取绿豆50~80克,加水一大碗煮熟,将绿豆捞出,再加入新鲜丝瓜花10朵,煮沸即可。此方民间流传已久,每日常温眼汤汁,连饮2日为1疗程。具有清热解暑功效。特别适用于暑风病症。

南瓜花;除可作为蔬菜以外,也是传统xx。它具有润肺、xx、补中、清湿热、消肿毒、治夜盲、止咳嗽等功效。可治痈疡、疔疮、xx、习惯性流产、呃逆、阴囊湿疹、痢疾、疳积、创伤、肺结核低热、xx、胃痛;月经不调等症。又能调整神经状态,改善xx。还有促进血管、心脏功能、促进血凝,预防出血的功能,所以也常用来做强身保健食品。

扁豆花粥

所属菜系  其它菜系                    所属类型  健康菜谱

基本特点  健脾利湿止泻            基本材料  干扁豆花10--15克,北粳米100克。

制法:采取未xx开放的扁豆花晒干。先用粳米加水适量煮粥,加入扁豆花后改用慢火。亦可将扁豆花研粉调入,或用鲜扁豆花25克煮粥。

功效:健脾利湿止泻。

用法: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             应用:适用于脾虚湿盛的腹泻者。

油菜花

      中名:油菜

      油菜的英文名称:rape

      油菜籽: rape seed

      别名:芸苔

      十字花科,芸苔属。

   

十字花科属双子叶植物纲。一年或多年生草本。基生叶旋叠状,茎生叶,一般是互生,没有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瓣4枚,呈十字形排列,雄蕊通常6枚,4长2短,通常称为“四强雄蕊”,雌蕊由二心皮构成,子房位置靠上。茎圆柱形,多分枝;叶互生,叶大,浓绿色,无叶柄及托叶。三、四月间,茎梢着花,总状花序,花萼片四片,黄绿色,花冠四瓣,黄色,呈十字形。果实为长角果,到夏季,成熟时开裂散出种子,紫黑色,也有黄色。我国栽培较广,以长江流域和以南各地为最多。十字型的花朵是十字花科的植物特征之一,高丽菜及小白菜等很多蔬菜都是油菜花的亲戚。

    油菜花原产地在欧洲与中亚一带,植物学上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十字花科,常见的是Brassicacapestris及B.napus两种。油菜花是由4枚花瓣、1枚雌蕊、4枚长雄蕊和两枚短雄蕊形成的小花朵,含有很丰富的花粉。种子含油量达35~50%,可以榨油或当作饲料用。除此,油菜花的嫩茎及叶也可以当作蔬菜食用。

太阳花---即半枝莲。

学名:Portulaca grandiflora

别名:松叶牡丹、大花马齿苋

科属:马齿苋科、马齿苋属

科目:草本花卉

花(果)期:夏季

产地分布

原产南美巴西。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1年生肉质草本,高10-15厘米。

形态特征

茎细而圆,平卧或斜生,节上有丛毛。叶散生或略集生,圆柱形,长1-2.5厘米。花顶生,直径2.5-4厘米,基部有叶状苞片,花瓣颜色鲜艳,有白、深、黄、红、紫等色。蒴果成熟时盖裂,种子小巧玲珑,棕黑色。园艺品种很多,有单瓣、半重瓣、重瓣之分。

生长习性

喜温暖、阳光充足而干燥的环境,极耐瘠薄,一般土壤均能适应,能自播繁衍。见阳光花开,早、晚、阴天闭合,故有太阳花、午时花之名。花期6~7月。

 绣球花

【学名】Viburnum macrocephalum

【其他标准名称】英文名Laurustinus,中文名绣球

【别名】木绣球、八仙花、紫阳花、绣球荚蒾、粉团花   

【原产地】原产中国的长江流域、华中和西南以及日本,欧洲则原产于地中海。

【科属】忍冬科、荚蒾属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米。枝条开展,冬芽裸露。叶对生,卵形至卵状椭圆形,表面暗绿色,背面被有星状短柔毛,叶缘有锯齿。夏季开花,花于枝顶集成大球状聚伞花序,边缘具白色中性花。花期4-5月,花径18-20厘米,全部为不孕花。花初开带绿色,后转为白色,具清香。因其形态像绣球,故名。

【生态习性】 性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怕旱又怕涝,不耐寒。喜肥活湿润,排水良好的轻壤土,但适应性较强。

刺果毛茛

 学名:Ranunculus muricatus L. 

 科名:毛茛科 Ranunculaceae

二年生草本,近无毛。茎基部分枝;生长在较乾燥的地方,植物体成莲座状,茎短;生于阴湿地则茎伸长,高达40厘米。叶近圆形,基生叶有长2—12厘米的叶柄,通常3深裂或3中裂、3浅裂,裂片又齿状浅裂,基部楔形、截形或近肾形,长1.5—3.5厘米,宽1.7—4厘米,茎上部叶狭窄,有短柄或无柄。花黄色,直径1.5—2厘米;萼片稍反曲,花瓣狭倒卵形至宽卵形,基部蜜腺有鳞片。聚合果球形,径约1厘米;瘦果扁平,有宽的边缘,中间有刺,长约5毫米。花期3—4月。

     【产苏州及上海,生于杂草中】

 一年蓬

【别名】野蒿、治疟草

【来源】为菊科飞蓬属植物一年蓬Erigeron annuus (L.) Pers.,生长于山坡、及田野中。为归化植物,江苏、江西及长江南北各省多有野生。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

【源形态】二年生本草,高20-100厘米,被平展粗毛。茎直立,上部分枝。基生叶丛生,叶柄长2-3厘米,叶片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4-15厘米,宽1.5-3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狭窄下延,边缘有不规则粗齿,茎生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叶柄向上渐短至无柄。秋季开白带紫色的花,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圆锥花序,分枝处有条形、全缘并具有缘毛的苞片。头状花序直径约1.5厘米,总苞半球形;舌壮花2至数层,条形,仅有短的外层冠毛,管状花具有冠毛2层,内层冠毛与管等长,外层冠毛短。花托略凸起,具有细点。瘦果被毛。

蒲公英

学名:Taraxacum officnala   英文名:Dandelion

拉丁名:Herba Taraxaci        科别:菊科 Compositae

别名:蒲公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洋蒲公英,凫公英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25cm,含白色乳汁。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叶根生,排成莲座状,狭倒披针形,大头羽裂或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缘或有数齿,先端稍钝或尖,基部渐狭成柄,无毛蔌有蛛丝状细软毛。花茎比叶短或等长,结果时伸长,上部密被白色珠丝状毛。头状花序单一,顶生,长约3.5cm;总苞片草质,绿色,部分淡红色或紫红色,先端有或无小角,有白色珠丝状毛;舌状花鲜黄色,先端平截,5齿裂,两性。瘦果倒披针形,土黄色或黄棕色,有纵棱及横瘤,中产以上的横瘤有刺状突起,先端有喙,顶生白色冠毛。花期早春及晚秋。生于路旁、田野、山坡。产于全国各地。

一支黄花

 加拿大“一支黄花”是一种有害生物,俗称“黄莺”,原产北美,进入我国后在南方一些省份泛滥成灾。 它的根系发达,繁殖力强,其根茎、种子均可繁殖,一株“一支黄花”可繁殖两万余株,一旦蔓延,植被造成严重破坏,无法种植农作物,并且难以根除,一旦蔓延成灾,对生态环境和物种安全将构成严重威胁。

 

一枝黄是一类菊科植物,我国原产数种。所谓的危害植物是加拿大一枝黄Solidago canadensis。

一枝黄,菊科一枝黄属,有一枝黄花(S.vtrgaurea);芳香一枝黄 花(S.odorata);南方一枝黄花(S. decurre)等。

“加拿大一枝黄”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外来入侵植物,具有极强的生长繁殖能力,能迅速扩展蔓延,其破坏性主要表现为抑制入侵地其它植物生长,破坏生态系统,破坏园林绿化景观,对农田形成危害。

紫茉莉

【学名】Mirabilis jalapa Linn

【其他标准称谓】拉丁名Mirabilis jalapa,英文名Four-o'clock,Marvel of Peru,中文名紫茉莉

【别名】草茉莉、胭脂花、夜晚花、地雷花、宫粉花、潮来花、夜娇娇  

【原产地和主要分布】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现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以供观赏。

【科属】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紫茉莉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花卉,常作一年生栽培,高可达1米。块根植物,根肥粗,倒圆锥形,黑色或黑褐色。主茎直立,圆柱形,多分枝,无毛或疏生细柔毛,节稍膨大。单叶对生,叶片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3-15厘米,宽2—9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截形或心形,全缘,两面均无毛,脉隆起;叶柄长1—4厘米,上部叶几无柄。花常数朵簇生枝端;萼片呈花瓣样,花柱长1-2毫米;总苞钟形,长约1厘米。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顶端渐尖,无毛,具脉纹,果时宿存;花被紫红色、黄色、白色或杂色(白、黄、红色为其变种)。高脚碟状,筒部长2—6厘米,檐部直径2.5 —3厘米,5浅裂;花午后开放,有香气。次日午前凋萎;雄蕊5,花丝细长,常伸出花外,花药球形;花柱单生,线形,伸出花外。柱头头状。花冠漏斗形,边缘有波状浅裂,但不分瓣。瘦果球形,直径5—8毫米,革质,黑色,有棱,表面具皱纹,似地雷状;种子白色,胚乳呈非常细的白粉样。花期6—10月,果期8—11月。

  该花数朵顶生,花色有白、黄、红、粉、紫,并有条纹或斑点状复色,具茉莉香味更觉淡雅。变种有矮生紫茉莉,株高约30厘米,种子瘦小,其中有一种玫瑰红色的品种,观赏价值很高。还有重瓣品种‘楼上楼’,是紫茉莉中的名品。

【生长习性】

  紫茉莉原产南美热带地区,性喜温和而湿润的气候条件,不耐寒,冬季地上部分枯死,在江南地区地下部分可安全越冬而成为宿根草花,来年春季续发长出新的植株。露地栽培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盆栽可用一般花卉培养土。在略有蔽荫处生长更佳。花朵在傍晚至清晨开放,在强光下闭合,夏季能有疏荫则生长开花良好,酷暑烈日下往往有脱叶现象。

中文名; 雏菊                              拉丁名; Bellis perennis Linn.

别名; 春菊,马兰头花。         科中文名; 菊科

科拉丁名; Compositae           属中文名; 雏菊属

〖特征描述〗

是菊科中多年生草本植物。常秋播作2年生栽培(高寒地区春播作—年生栽培)。株高15—20厘米。叶基部簇生,匙形。头状花序单生,花径3—5厘米,舌状花为条形。有白、粉、红等色。通常每株抽花10朵左右。花期3—6月。雏菊耐寒,宜冷凉气候。在炎热条件下开花不良,易枯死。可在8月中旬或9月初于露地苗床播种繁殖。播种后,宜用苇帘遮荫,不可用薄膜覆盖。幼苗出齐,撤去帘子。长出二、三片叶时{dy}次分植,裸根不带宿土,畦地土壤需湿润,浇水要及时,必要时苇帘遮荫分苗两三天后,土壤干燥时可再浇—次水。两天后松土保墒蹲苗。待幼苗生出3一4片真叶时,带土坨移植一两次,可促发大量侧根,防止徒长。畦内施适量基肥。来年株形矮壮,抗逆性强,花大丰满色艳。10月底浇一次透水,当畦土不粘不散时,起坨囤人阳畦越冬,晚间盖蒲席防寒。雏菊越冬耐冷凉,但伯严霜和风干。蒲席的薄厚和盖撤时间早晚,视花苗长势和天气冷暖灵活掌握,以防徒长和有效地控制花期。秋季经过一两次移植的,春季可在见花时直接定植花坛。秋季分苗后未经倒畦移植过的,春季宜在加足基肥的畦地养护成型后,入花坛定植或出圃上市。定植时,施腐叶肥或厩作底肥。定植后,宜每7一10天浇水一次。雏菊生长期喜阳光充足,不耐阴。雏菊秋播促壮后,如果没有分苗移植,可在10月底将苗起出,分开,根丛稍带一点宿土,然后抓—把事先准备好的含腐殖质多而稍粘的湿润肥沃土壤,把—两株苗放在壤土中心攥紧成坨,依次囤入阳畦,喷雾保湿,以促须根旺发,株小茁壮,来春直接定植花坛或上市出售不易萎蔫。

〖意大利国花〗

 茅莓

学名:Rubus parvifolius Linn.

英文名:Japan Raspberry

科名:蔷薇科 Rosaceae

落叶灌木,高约1米,有短柔毛及倒生皮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通常3,有时5,小叶菱状宽卵形至宽倒卵形,长2.5—5厘米,宽2—5厘米,顶端圆钝,边缘浅裂,有不整齐粗锯齿,上面疏生柔毛,背面密生白色绒毛;叶柄、叶轴有柔毛及小皮刺。伞房花序顶生或腋生,有花数朵;总花序梗和花柄密生柔毛及小皮刺;花红色或紫红色,直径约l厘米;萼片卵状披针形至三角状卵形,顶端尖,外面有柔毛,边缘及内面密生柔毛。聚合果球形,直径不到1厘米,红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分布很广,生长在山坡、路旁及灌丛中;我国各地都有分布。

  红花酢浆草

【名  称】:    红花酢浆草 【别  名】:    三叶草、夜合梅、大叶酢浆草、三夹莲、铜锤草 等

【拉丁名】:    Oxalis articulata subsp rubra

【科  名】:    酢浆草科      【属  名】:    酢浆草属

产地分布:原产巴西及南非好望角。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株高10-20cm,地下具球形根状茎,白色透明。基生叶,叶柄较长,三小叶复叶,小叶倒心形,三角状排列。花从叶丛中抽生,伞形花序顶生,总花梗稍高出叶丛,花期4-10月。花与叶对阳光均敏感,白天、晴天开放,夜间及阴雨天闭合。蒴果。

生长习性:喜向阳、温暖、湿润的环境,夏季炎热地区宜遮半荫,抗旱能力较强,不耐寒,华北地区冬季需进温室栽培,长江以南,可露地越立,喜阴湿环境,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一般园土均可生长,但以腐殖质丰富的砂质壤土生长旺盛,夏季有短期的休眠。

 石竹花

【学名】Dianthus chinensis L.

【别名】中国石竹、中国沼竹、石竹子花、十样景花、洛阳花、洛阳石竹、石菊、绣竹、常夏、日暮草、瞿麦草

【其他标准名称】英文名Chinese Pink或Rainbow Pink。

【科属】石竹科,石竹属

【产地与分布】原产中国东北,华北、长江流域及东南亚地区,分布很广。除华南较热地区外,几乎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 

  石竹花但因其茎具节,膨大似竹,故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但一般作一、二年生栽培。北方秋播,来春开花;南方春播,夏秋开花。株高30-40厘米,直立簇生。茎直立,有节,多分枝,叶对生,条形或线状披针形。花萼筒圆形,花单朵或数朵簇生于茎顶,形成聚伞花序,花径2-3cm,花色有紫红、大红、粉红、紫红、纯白、红色、杂色,单瓣5枚或重瓣,先端锯齿状,微具香气。花瓣阳面中下部组成黑色美丽环纹,盛开时瓣面如碟闪着绒光,绚丽多彩。花期4月-10月,集中于4月-5月。蒴果矩圆形或长圆形,种子扁圆形,黑褐色。

【生长习性】

  其性耐寒、耐干旱,不耐酷暑,夏季多生长不良或枯萎,栽培时应注意遮荫降温。喜阳光充足、高燥,通风及凉爽湿润气候。要求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及含石灰质的壤土或沙质壤土,忌水涝,好肥。

石竹花;日开夜合,若上午日照,中午遮荫,晚上露夜,则可延长观赏期,并使之不断抽枝开花。

  三色堇

【三色堇为波兰的国花】

学名:Viola tricolor Linn.     英文名:Pansy,Heartsease

别名: 人面花、猫脸花、阳蝶花、蝴蝶花、鬼脸花

原产地: 杂交种  

科名:堇菜科 Violaceae   堇菜属

三色堇有何特性?有哪些品种?

三色堇属堇菜科二年生草本花卉,常作一年花卉栽培。是布置春季花坛的主要花卉之一。因花有三种颜色对称地分布在五个花瓣上,构成的图案,形同猫的两耳、两颊和一张嘴,故又名猫儿脸。又因整个花被风吹动时,如翻飞的蝴蝶,所以又有蝴蝶花的别名。

三色堇,一般茎高20厘米左右,从根际生出分枝,呈丛生状。基生叶有长柄,叶片近圆心形;茎生叶卵状长圆形或宽披针形,边缘有圆钝锯齿;托叶大,基部羽状深裂。早春从叶腋间抽生出长花梗,梗上单生一花,花大,直径3-6厘米,花有五瓣,通常每朵花有兰紫、白、黄三色;花瓣近圆形,假面状,覆瓦状排列,距短而钝。花期可从早春到初秋。茎、叶含三色堇黄甙;花含芸香甙、挥发油、皂甙、维生素A.C。

 琼花,又称聚八仙、蝴蝶花。忍冬科落叶或半常绿灌木。4、5月间开花,花大如盘,洁白如玉。聚伞花序生于枝端,周边八朵为萼片发育成的不孕花,中间为两性小花。果期10—11月,

    琼花枝、叶、果均可入药,具有通经络、xx止痒的功效。

    琼花为扬州市花。

自古有“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的美誉。

    琼花是我国特有的名花,文献记载唐朝就有栽培.现今长江中下游丘陵山区林下和灌木丛中常有野生,在河南、山东以南地区园林中习见栽培。琼花边缘有数量不等(多为8个)的白色不孕花。叶大,高通常不超过1米,花期5~7月,花被片4,花色品种为白色,作盆栽或园林地被植物。花期4月中旬到5月上旬,核果椭圆球形,初呈青绿色,果熟时先为红色,后渐转为蓝黑色,观果期为8~10月。秋果红若珊瑚,鲜艳可爱,为花果兼美的观赏树种。

    琼花是我国的千古名花,它以淡雅的风姿和独特的风韵,以及种种富有xx浪漫色彩的传说和逸闻逸事,博得了世人的厚爱和文人墨客的不绝赞赏,被称为稀世的奇花异卉和“中国独特的仙花”。

紫花地丁

【学名】Viola philippica Car.【英文名】Purpleflower Violet

【科名】堇菜科 Violaceae    【释名】 箭头草、独行虎、羊角子、米布袋。

【别名】铧头草、光瓣堇菜   【花(果)期】3-4月开花 

 产地分布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等地的田埂、路旁和圃地中。

生长习性

性强健,喜半阴的环境和湿润的土壤,但在阳光下和较干燥的地方也能生长,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华北地区能自播繁衍,在半阴条件下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性,除羊胡子草外,其他草本植物很难侵入。在阳光下可与许多低矮的草本植物共生。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7~14厘米,无地上茎,地下茎很短,主根较粗。叶基生,狭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具圆齿,叶柄具狭翅,托叶钻状三角形,有睫毛。花有卡柄,萼片卵状披针形,花瓣紫堇色,具细管状,直或稍上弯;花期4~5月,紫色小花,秋后茎叶仍青绿如初,花旁伴有针状小果,直至冬初,地上部分才枯萎,因此是极好的地被植物,也可栽于庭园,装饰花境或镶嵌草坪。

野菊花  Flos Chrysanthemi Indici

(英)Indian Dendranthema Flower

别名 野黄菊花、苦薏 、山菊花、甘菊花。

来源 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北野菊C.boreale Mak.或岩香菊C.lavandulaefolium (Fisch.)Mak.的头状花序。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1m。茎基部常匍匐,上部多分枝。叶互生,卵状三角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9cm,羽状分裂,裂片边缘有锯齿,两面有毛,下面较密;叶柄下有明显的假托叶。头状花序直径2~2.5cm,排成聚伞状;总苞半球形,总苞片4层,边缘膜质,外层椭圆形;花小,黄色,边缘舌状,先端3浅裂,雌性;中央为管状花,先端5裂,两性。花期9~11月,果期10~11月。

分布:生于路旁、山坡、原野。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草花- 西部落叶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