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植保

 

伊犁河谷设施农业病虫害发生及防治   

伊犁河谷设施农业发展迅速,目前温室大棚已达6.06万座,拱棚达8.1万座,种植的面积达7.2万亩,占全疆达标20%,种植的蔬菜主要有辣椒、西红柿、茄子、黄瓜、豇豆、四季豆、菜瓜、芹菜、包包菜、油白菜、草梅、油桃、西瓜等,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番茄叶霉病、番茄早疫病、番茄脐腐病、番茄灰霉病、黄瓜白粉病、黄瓜霜霉病、茄子黄萎病、辣椒疫病、豆角灰霉病、病毒病、斑潜蝇、蚜虫、红蜘蛛、白粉虱等。

1、大棚温室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1、1、倒茬困难:大棚温室不易轮作,一般大棚温室每年要种植黄瓜、西红柿、辣椒等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致使土传病害问题也比较突出。如:苗期猝倒病、黄瓜枯萎病等。

1、2、低温高湿,管理粗放:因低温、光照差造成的和低温有关的生理病害问题十分突出,再加上温室内高湿持续时间长,更有利于病菌再侵染。如:苗期猝倒病(土温10-13℃,气温15-16℃)、西红柿的叶霉病(气温22℃左右、湿度大于90%)、灰霉病(气温18-23℃、湿度90%以上且弱光)、早疫病(棚内温度21℃左右、相对湿度70%以上连续2天以上)、晚疫病(气温低于15℃,湿度高于85%以上)、辣椒疫病(棚内温度25-30℃、相湿度高于85%)、以及黄瓜的霜霉病(温度15-22℃、相对湿度高于83%),在这种情况下发生非常严重。另外,管理粗放,田间杂草丛生等易发生病毒病。

1、3、高温高湿:大棚蔬菜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35℃左右,相对湿度50%-80%左右,若温度在35℃以上,相对湿度在80%以上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湿度过高,作物旺长,易诱发病害;灌水后如不注意通风排湿,往往连续3-5天,室内空气湿度可达90%以上,极易诱发xx、xx等菌类病害,如霜霉病、灰霉病、黄瓜xx性角斑病(温度为24-28℃、相对湿度70%以上,昼夜温差大,露水多,持续阴天下雨等)、辣椒青枯病(温度为30-35℃、相对湿度70%以上)等,并且易迅速蔓延,造成重大损失。另外,大棚内温度过高还可引起一些生理性病害,如辣(甜)椒、番茄、黄瓜的黄化病(持续高温接近38℃,地面温度更高时),以及卷叶、裂果、日烧、萎蔫、落花等生理性病害。

1、4、昼夜温差大,易结露:经观察,11月份、翌年3月-4上旬,温室内30℃的温度可持续5小时左右。夜间16℃以下的温度可持续4-6小时,夜间植株叶面结露只需4-5小时,且高湿及叶面上的水滴或水膜满足了这类病害的发生,因此黄瓜霜霉病发生严重。

1、5、冬季地温低:由于地温低,使蔬菜分苗定植期伤口愈合缓慢,拉长了病菌侵染期,造成根部浸染病害明显加重。如茄子黄萎病在冬春茬温室中,发病率要比露地高。

1、6、病虫的发生和越冬场所适宜:如黄瓜霜霉病、白粉虱、美洲斑潜蝇在本地室外不能越冬,温室大棚内的温湿度适宜,这些病虫不仅能在大棚温室发生危害,而且也为大田提供了大量菌虫源,形成了周年循环危害,蔓延加重发生。另外,许多菜农使用未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斑潜蝇等害虫的繁殖和为害创造了条件。

 1、7、菜农缺乏病虫害综防知识,防治效果差:大棚温室蔬菜大面积发展以来,尽管农业部门在宣传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因菜农文化素质较低,科技意识不强,接受能力差,有许多菜农防治病虫方法单一,效果差,导致了病虫的再度猖獗。

 1、8、使用农药不科学,蔬菜污染加重,农药残留超标:蔬菜病虫害一旦发生,菜农为了尽快控制危害,减少损失,用加大施药量和增加施药次数来提高防治效果,许多菜农见虫就喷药,见病就防治,今天施药,明天上市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有些农药生产厂家经销商和技术人员尽力宣传农药的{tx}性、广普性,易误导而形成农药{wn}观念,这些不注意防治方法,乱用、滥用农药,既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又易引起病虫产生抗药性,而且严重污染了蔬菜,造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影响了消费者身体健康。另外有些老菜农凭着老经验,不按照农药的药理药性施药,随意缩短持效期间隔,任意加大用药量和盲目混用药剂,使得蔬菜长期生长在“治病也致命(残)”的环境里。还有一些菜农往往是xxx好使、xxx劲儿(毒)大,就用xxx,而忽视了高毒农药的使用有可能引起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的问题。

1、9、只注重防病而忽略了对蔬菜生长的安全性:劣质农药、仿制品或硫黄类混配性农药对蔬菜瓜果的刺激性和危害性极大。随着种植业结构的改变,传统种植大田作物的农民向种植蔬菜产业转化,虽然许多新菜农具备了生产硬件,如设施棚架、优良种子等,但是其管理、防病技术却仍然很薄弱,甚至是空白。这就给不法农资经销商经营假药、次药以可乘之机,他们以自己的一己之利欺骗(忽悠)半知半懂的新菜农,说某某种药剂多么多么好、多么多么神奇,加上某种药会更好地预防,再加上某种营养药剂会壮秧,等等,以极不科学的混配防病手段,诱使新菜农多用药、混用药,造成植株落花落果,药害现象非常普遍。另外,设施蔬菜价格高,菜农保秧护果意识强,唯恐蔬菜得病,所以一旦菜田发病则拼命喷药,而有时仅仅发生一种病害,也要自主多加几xx其他病害的药剂一起预防,使得蔬菜植株像披上一层厚厚的药衣。

1、10、缺素症和肥害与病毒病常常混为一谈---滥用药:菜农缺乏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存在一些不正确的用xx法,正是由于这些现象使得蔬菜病、虫、草、药、盐害发生日夜严重。尤其是设施大棚栽培的蔬菜。随着季节栽培的传统模式被打破,反季节栽培蔬菜大面积的增加,使得各种病害发生的症状随着季节差异、气候差异和用药混乱而不典型,特别是一些生理性病害难以辩认,为此就出现滥用和乱用药的现象。

 1、11、生物和生态控制技术滞后,综合防治不到位:生物和生态防治技术是经济、实用的病虫害综防基本技术。而在大棚温室病虫害防治中,恰恰忽略了此项技术,偏重于化学药剂筛选研究,不注重病虫发生与生态环境研究,防治依赖于化学药剂的作用,造成综防技术不到位,防效差。另外,生物药剂价格高,见效慢,菜农难以接收。

2、大棚温室病虫害防治措施

 2、1、高温闷棚法

 2、1、1 、苗前闷棚:大棚建成后,选择晴天盖上棚膜,密闭闷棚7-10天,使棚内温度达到60℃以上,以杀死土表及各处的病菌孢子及虫卵,降低蔬菜在生长期染病的机率。

 2、1、2、带苗闷棚:带苗闷棚前几天应浇一次透水,进行一次田间清理,摘除病叶及老叶并将其带出田外,喷一次保护药剂,辅助闷棚。选择晴天的中午,将大棚密闭,使棚内气温升至42-45℃,保持2小时,处理完毕后,通风口不可猛然放大,要缓慢降温,并加强管理,每次处理相隔至少要7-10天。要严格控制好温度,若棚温低于42℃则抑制病菌的效果不好,但高于45℃植株容易受伤。

2、2 、选用抗病品种,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在实际生产中要应尽量选用抗病品种,并要考虑品种的丰产、优质特性,种植时注意品种搭配,避免单一品种长期连片种植。

2、3、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深翻土地、增施有机肥,实行轮作,清洁大棚温室内病虫残株,减少病虫来源,压低病虫基数,加强水肥管理,提倡施用沼气肥,喷施沼液;应用沼气灯增加光合使用,补施叶肥CO2等措施,可以大大增强植株抗性。推广配方施肥;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注意氮磷钾的合理配方施用,避免偏重施用氮肥,蔬菜生长的中后期要注意增施磷钾肥和其它微肥,以增强蔬菜的抗病能力。

2、4、科学浇水,大力推广膜下滴灌、暗灌技术,禁止大水漫灌,以降低土壤和空气湿度。“忌大水漫灌,阴天不要浇水”等。

2、5、合理密植,根据不同品种,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防止栽植过密,使棚内郁闭,影响通风透光。采用高垄宽窄行定植,  以利于提高地温,增强通风透光能力;实行深耕细作和轮作换茬;推广地膜全覆盖技术;注意棚室清洁,在蔬菜生长期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叶、虫叶及老叶;收获后及时xx棚室内的枯枝烂叶、根茬及杂草,并集中烧毁,减少虫量。

2、6、温湿度生态防治病虫:利用温室密闭的环境,形成有利于蔬菜生长,不利于病害生长条件,达到防病的目的。首先是控制湿度,大棚温室蔬菜栽培必须起垄覆膜、灌水要做到膜下暗灌,{zh0}应用滴灌或渗灌,行间铺草等措施控制湿度。其次是增温排湿,早晨适当提早揭帘,待棚内温度升至28℃后,再打开通风口排湿,下午要加大通阳,棚温控制在20℃左右,1-2月份要掌握好撂帘和放帘时间,注意保温。

2、6、1、浇水后的排湿方法:浇水第二天当棚室内温度达到42℃左右时,及时开大风口(40--50cm)排湿三十分钟,当棚室内温度降30℃以下为止,连续排湿3天。另外用铁锹在水沟内挖土树立不打碎,待土块干后拍碎土块,也可起到较好的排湿效果。浇水第二天如遇阴雨天,不易排湿,只开小风口(20cm左右)进行空气交换,排出棚室内有毒气体。

2、6、2、水源xx:定植后浇水时,随水加入硫酸铜(每沟抓40--50克放在水沟前头)溶入田中,每亩用量1.5--2.0千克。

2、7、利用沼气渣、沼气液防治病虫害:利用国家项目资金,在温室大棚基地大力发展和建造沼气池,利用沼气渣、沼气液可有效地防治病虫害。

2、8、嫁接防病技术:利用黑籽南瓜嫁接黄瓜深冬茬栽培,不仅解决了黄瓜枯萎病问题,增强了黄瓜耐低温能力,而且延长了结瓜期,提高了产量和效益。

2、9、用“天达-2116”、芸苔素内酯等喷洒植株,提高作物叶片的光合效能及抗逆性。

2、10、物理防治:常用热xx,如用温烫浸种,杀死种子表面和种子内部潜伏病菌;深耕晒堡,防治土传病害,利用温室白粉虱,蚜虫、美洲斑潜蝇等害虫的趋黄性,设黄板诱杀。

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它具有使用简便,效果明显的特点,菜农很容易掌握。但蔬菜病虫种类多,农药品种复杂,使用不当易促使病虫产生抗药性,污染蔬菜,有害于人体健康,因此,必须做到科学合理用药,适期早防。同时要积极开发和推广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以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粉尘剂、烟雾剂等,将土壤xx、种子处理,药剂喷雾、喷粉、熏烟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把病虫害的防治手段,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防治疫病、绵疫病、霜霉病等病害可选用:大生、杀毒矾雷多米尔、克霜氰,乙磷铝、农用链霉素等药剂。防治灰霉病、叶霉病可选用:速克灵、世高、病立除、速克灵、世高、菌立灭、代森锰锌、达克宁等药剂。防治病毒病:及时喷药防治蚜虫,定植前、定植缓苗后喷洒“天达-2116”+“天达裕丰”、或NS-83增抗剂+“云大-120”、或病毒A+“云大-120”、或植病灵+“云大-120”、克毒灵等药剂。防治西红柿早疫病可选用:大生M-45、病立除、世高等药剂。防治根、茎部位发生的病害,施药需注意,{dy}可将喷头紧贴茎部,使药液顺茎部流到根茎部位以保证防效比灌根节约药液;第二要注意根茎部位松土降低湿度,可选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天达恶霉灵”+“天达2116”或抗枯灵等药剂。防治虫害可选用:阿维菌素、苦参碱水剂、菜喜、催杀、艾美乐、阿维毒死蜱、阿克泰等药剂。

 

 

    

郑重声明:资讯 【伊犁植保】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