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大哥说农事——清明

山里大哥说农事——清明

      农民朋友们,4月5日是清明,二十四节气歌中唱的好: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打大田。那么你除了知道清明忙种麦以外,你还知道清明还有那些说道吗?好吧,下面俺给朋友们讲讲有关清明的说道。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了。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它的原意是大自然已经到了转暖的时候,万物开始复苏,可以春耕播种了。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农谚说的好: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降水较前有增加,一般年份仍干旱,有的年份连阴雨,寒潮侵袭倒春寒。地温稳定十三度,抓紧时机去播田,看天看地把种下,掌握有急又有缓,涝洼地里种高粱,不怕后期遭水淹。瓜菜分期来下种,科学育秧抢时间。继续造林把苗育,管好果树和菜园,栽种枣梨还不晚,果树治虫莫等闲。牲畜配种抓火候,畜禽防疫要普遍,大力提倡种牧草,种植结构变“多元”。家鼠田鼠一齐灭,保苗保粮疾病减。  

    春分后,清明前,满山杏花开不完。

  三月里,三月三,杏花桃花开满山。春分早,谷雨迟,清明种麦正当时。清明栽蒜,谷雨种瓜。清明高粱谷雨谷,立夏芝麻小满黍。高粱早播秸秆硬,谷子早播多发病。过了三月三,南瓜葫芦地里钻。清明种瓜,立夏开花。清明种瓜,船装车拉。山前朝阳地发暖,春种宜早秋宜晚。向阳早种向阴晚,秋天来个颠倒颠。种好粮满仓,种赖一把糠。沙地花生淤地麦,碱地高粱也不赖。洼地种高粱,十年九年强。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中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zh1}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初一寒衣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焚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焚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是一种皮球,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是最早的足球运动起源,是我国人民古代清明节时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

    踏青 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国务院将清明列为传统节日并放假3天,就是为了保持民间多种好的习俗。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中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的时候在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灯,被称为“神灯”。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清明,一个传统又现代的节气并节日,她的到来,标志着北方已经进入了春耕春种的紧要关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农民朋友们,快快投入到紧张的春耕生产中去吧!

    春不种,秋不收。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金色的秋天要靠我们勤劳的双手打造!

 

郑重声明:资讯 【山里大哥说农事——清明】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