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美贸易博弈的分析:xzren|2010-03-31_宝尔001_新浪博客
文章分析得很好,转到我的博客一块分享

  xzren                                                      中美贸易博弈的分析                              2010-03-31 

从军售案后,RMB汇率问题被美国人又捉弄起来,看阵势好象贸易战一触即发,事实是否如此,下面分析一下。
     

美90起兴起的网络虚拟经济泡沫受两场战争拖累,加上华尔街利益集团的无情捉弄与欺骗,虚拟漏洞终于越搞越大,两房刺激xx终于暴发,不久引起美“通用”汽车等相关实体企业的倒台,不得已收归国家,这种保护其实就是开动印刷机效应,时间不会太久。实体经济受累后,虚拟业,服务业紧接着就出现问题,财政赤字高升,失业率上升,去年有近五分一的洲出现几乎无法正常运转的地步,如果不是华尔街那帮高手们会做假账,且计算机程序先进,已经到了几乎玩不下去的地步。在人们的惯性思维作用下,没有敢趁机将美元搞倒的情况下,好象似乎美元缓过气来似的广泛出击,西击欧元,东打日本,狗哥出走为由道义上,RMB汇率金融上,顺差问题经济上,中国周边局势不稳定政治上,军事攻击中国,给中国产生极大压力,一时网络上风声鹤唳,好不紧张。
      

下面先说说美国的情况:

在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情况下,美实体经济同时也受到摧残,从而导致美失业率的上升,为应对这种局面,美需要调整目前的虚拟经济占比重太大的局面,必定要加强实体经济的调,从而提高就业率。金融战贸易战的目的就是打垮竞争对手的经济体系,摧垮掉对手的竞争能力,金融整合能力,打击打垮对手对自己最有威胁的产业,从而为自己的经济金融产业赢得发展空间。从实体经济上说,在贸易部分上美占优势的是一高科技,这也是美占优势地位的基础。二是制造业,基本上是xx的,比如航空,如波音汽车,发动机,如康明斯(总部在襄樊),卡特比勒。三是军火业。四是网络,微电子,在微电子民用方面美没有{jd1}优势,而民用电子行业美基本上是落后的,已经基本上不在本土生产。五是文化产业,比如好来乌的影视产业。六是农业。
       

我们就从这六个方面说美如果与中国发生贸易战对美对华的影响。一高科技方面,对华影响基本不大,近乎为零,原因在于美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二制造业方面,汽车方面,美与西欧日本是一种竞争关系,与中国不是,而发动机产业,康明斯一年在中国的销售据说有上百亿,卡特比勒比这个还大,如果从汽车发动机这个方面,中国的市场是美的支柱,因为中国汽车市场在近年来飞速发展,估计在今年十数年内,发展速度不会比这个小,在上海的合资企业,是美汽车业的{zh1}希望所在,而发动机行业,在亚太地区,中国市场是美相关企业的半壁江山,而航空业,波音的市场中国占有其一半,这个方面,美会与中国发动贸易战吧,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航空汽车发动机市场方面与中国展开贸易战,得利的是日本欧洲,因为欧洲的空客,正虎视眈眈的盯着中国市场呢,这方面还包括俄。而航天行业,中国是中美俄三强之一,何况美对中国封锁?三是军火业,目前与中国基本上是没关系的一个方面,欧洲对华军售还令美国人狗急跳墙,何况他自己?影响基本归零的一个。四是网络,微电子,民用电子。网络方面,总服务器在美国,但如果在网络问题上,如果美展开攻击,只能加速中国布置自己的行业标准,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方面的进展已经非常大了,军品上据说就是与互联网绝缘的,特别是导航技术,GPS方面,打贸易战的后果就是加速中国北斗系统的成熟,这与当年预警机的效果会差不多,微电子,蕊片技术,随龙芯的研发成功,对外的依赖已经降低了,当然对中国会有影响。但欧洲日本这方面,到时会是什么结果,美国人清楚。而民用电子,中国经过二十年的积累,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也许是中国需要美的市场,但美更需要中国的廉价产品,必要时,中国可学当年日本的路子,将相关企业生产象低端国家转移。五文化产业,中美间{jd1}是美出超,看看市场上的美国大片就能明白。如果打起贸易战,好一乌这帮人肯定会骂其入辈祖宗。六农业。美目前采取补贴方式,小麦,大豆,玉米,饲料,进入中国市场。这种转基因产品,听说日本只作饲料,也许必要时,市场方面,中国是买方市场,且美的目的是打通过占有中国的市场,从而影响中国的农业的布局,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产业需要巨大,推动中国这个市场,找到中国这种规模的替代市场,是不可能的。目前看,各方面对此有所认识,开始引起讨论,比如大豆,玉米待转基因产品对中国的负面影响,中国可借机加强中国的粮食业。
         

在美这一轮产业调整中,以上六项是重点,其中有四项需要中国市场的支持,如果离开中国市场支持,如果打起贸易战,中国出于自己的国家战略,必然会寻找其它伙伴,比如欧洲,这也是欧洲所希望的一种情况出现,如果到这种地步,中国的作为必然会加强美竞争对手的实力与市场,必然打击美自己的市场,美调整产业结构的梦想就非常难如愿了。因此美这一轮的攻击,其实就是逼迫中国妥协,逼迫中国向美最有利的方面,转化。但如果到真正打起贸易战,对美的结构调整,的伤害是致命的,美实体经济的复兴,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了。
         

当然,出现这种情况对中国也是极其不利的,有巨大伤害的,所以是两败俱伤,但考虑问题不能只从不利我们的方面出发,而且还要从美国不利的角度出发。


说了中美贸易博弈的美国部分,在说中国部分前行插播个新闻做点缀,也许是因为与现在谈和话题相关才有此一举。

 

新闻:奥黑哥在会见中国新驻美代表张大使时,说了不是关于中美双方“友好”的话,从政治经济一再重复中美关系的重要性,而且特别强调美执行“一个中国的政策”,特别强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奥黑哥好象感觉表达得还不够明确,又派副国务卿斯坦笨哥又重申了一遍后,又补充了美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看样子好象不重申台湾西藏就不属于中国似的。其实,内质上,是美关于汇率与贸易上,军售上,遇到了硬碰硬,脚踢到铁板上,不得不开始释放美的信号:美愿意与中国举行会谈,而且强调是战略级的,言外之意就是美对华政策又要调整了。

 

另一方面,习副总的欧洲之行,俄是寻求合作与支撑的,政治军事意义大于经济上的,虽经济上的联系分量也非常重,而北欧之行,就是经济因素了。芬之行看点,在于电子微电子方面的合作,这与xxx副总理同时见芬客人可分析出来,瑞之行与收购有一定关系,这是释放重大信号的一次行动。

 

从以上新闻我们可分析出,中国的布局在加快,因应美的攻击手段,中国的反击手段也是及时有效的,如果不是美遇到空前的困难,美不会准备作出一定的调整。我认为,中美在相当的时期内,对美攻击中国,不要一味的软身段,而要作出必要的回应,让美一再的试探,付出相应的代价,如此一来才能杜绝,或是减少美对华政策一一味的说利己不顾“中国人民感情”。其实我一直也是如此,但一味的退让,换不来利益,只能让对手得寸进尺。如何保障中国利益的{zd0}化,需要大智慧,也需要勇气。

 

从78年“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中国的经济实力得到空前提升,但从经济结构上说,布局非常不合理,对外贸易多为外包,劳动力密集产业,也就是被网上人骂作“血汗工厂”之类的企业。当然,中国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不会完成积累,但积累到一定阶段就必要的调整产业结构,其实这几年一直在调整中,所谓“高新技术”出口在上升等等云云。但这种两头在外的经济形式发展到一定程度,随实力上升,必然会引起对手的“注意”而施加压力,从而有利益要求,达不到对手要求,这种两头在外的经济形式,非常容易受到攻击制约只要掐断其中一头,再发展就困难了。

 

目前,中国对美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以轻工,电子为主。如纺织,服装,玩具,家电,基础电信,食品,小商品,家具,化工及化装品,鞋帽,钢铁,有色金属,少量的电机,机床,照明用品,自行车,汽车飞机的辅助设备,大多数科技含量不高。

 

如果中美贸易战争真的起来,影响{zd0}的就是纺织类,橡胶类,家电类,玩具类,食品类,鞋帽这一类占用大量的就业人口,且出口时巨大。在短期内必然影响中国的国内经济,影响就业,在一定时间内会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且估计会遇到所谓利益集团的阻力,这是现实的问题,都能看得见。这个风险确实存在。而且,所谓中国的贸易顺差也在这一部分。

 

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1.减小了就业面。中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大量的农民工,离家打工,可增加农民收入,一旦贸易战成事实,这部分农民兄弟的收入肯定会减小进而影响农民当地的财政,据公开消息,四川作为农民工大省,一年的农民汇钱就一百多亿。但不是没好处,好处是农民工的回流,可增加农业收入,特别是粮食生产上,可上一个台阶。

2.减小企业所在地的财政收入,当地群众的收入。目前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是农民工的汇聚地,当地的财政,有很大比例的是这一部分,当地群众的收入半数来源于此。

3.大量的厂房会闲置,如何处理这部分厂房,是老大难问题。

4.面临政治上的风险就是美一旦在中美关系恶化后可以手段更毒辣,更直接,这个后果是有的,但美也必然要受到中国的全面反击,这个风险还是存在的,也就是经济问题引起的政治军事上的不可靠性不可预测性,或是说变数在增加。

5.既得利益方面,会有一个空前的波动,这个方面估计会对中国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

下面我说说看法,贸易战是双向的,没有单向的贸易战,如果真的走这一步,中国根本不要太多的担心,一是可借机调整中国的产业方向,二是可借机优化环境。因为这些企业基本是属于高污染的企业,一直令人痛心的说法是“牺牲环境”保就业,保经济,保发展,可借机整顿。三中国要借机开拓新市场,将一些劳动力密集,高污染的企业可向相对成本便宜的地方转移。四是中国可加大高科技的投入,让一部分有发展前途,有一定的科技创新,回报率高的企业得到良好的发展。五是中国从来没有在外力威迫下乱过,通过贸易之争可适当的借机“美化”中国的政治环境。一直以来,各种不良现象时有发生,由于顾忌“经济”这个大旗杆,而不得不忍,如果通过贸易战能整顿政治环境,净化政治空气,这样只会提高中共的威信,同时也强化中共的执政与行政能力效率。

 

下面是商务部的信息:

工业制成品是我国对美国出口的主要产品,2008年占比重为97%,初级产品占比仅为3.12%。工业制成品出口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增长速度显著下降。根据海关统计,2008年中国对美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率为7.85%,为近7年来增长率{zd1}的一年,并首次出现了个位数增长。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长5.25%,增速回落11.29个百分点;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中,除鞋类出口增速有所提高外,纺织等其它产品出口增速均有大幅下降,其中,纺织品和服装、塑料制品和玩具家具增幅分别为1.7%、4.91%和10.07%。初级产品在2007年出口放缓至3.2 %后,2008年增幅高达近30%,占比重略有上升。

 

虽这方面中国对美求大于美对中国求,但是否美一定会在这上面占便宜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如下:

1.中国的廉价商品是美百姓基础生活的保障之一。中国的基础生活用品,已经渗透到美的每一个角落,美国人写过假如没有中国商品,就那景象就是真实写照,如果中止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美在基础生活用品的价格必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美今天金融危机下,失业率节节上升的情况下,中国商品是保障美中下等收入人群的一个必须,离开中国商品,美下层百姓的生活质量必然会降低到可以给美造成社会麻烦的地步,美的社会保障支出必然会急速上升,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实体经济空心化的情况下,美政府估计无法承受巨大的国内民众压力,同时还冒与中国关系全面恶化,在世界行政成本成倍增长的局面,这样美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一再暴发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有人说美可寻找替代产地,其实是空口说梦话,这种生产基地的培养,不是一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过程,厂房,工人,技术,设备,可不是说来就来的,特别是纺织原材料。中国在这方面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的。

 

2.中国的外向经济,企业所有基本上是外来投资,独资合资占非常大的比例。而且,美在华企业据商务部网站透露,2009年年底美国在中国设立的企业,累计近6万家,仍然在注册运营的3万多家。这些企业投资涉及29个制造业领域和100多个服务业领域。据初步统计,这些企业去年在中国实现了1500亿美元的销售规模,达到美国同期对华出口700多亿美元的两倍。所以,从全景看,中美贸易是大体平衡的,甚至中方是逆差的。其中也许有中方夸大的成分,但这部分企业,一旦在美与中国开展贸易战后,必将是首先受到冲击的一方,这部分企业的收益是属于美国人的,一旦这部分人“下岗”,美的代价子民是深重的。据说,中国对美贸易依存度为27%左右,如果将这部分企业排除,这个比例就与美对华输出差不多了,有人说这部分企业可以回美国本土去“增加”美就业,这也是说梦话,正因为这些企业在美的成本上升,无法支撑其企业正常运转,才来中国的。如果这部分企业到其它国家,也许是一厢情愿,原因还是市场与成本,如果有足够的赢利,他们当初就不会到中国投资。


3.美国作为金融危机发源地,国内经济受到影响的{zd0},同时又要发挥全球{ldz}的角色,这就产生了矛盾,在国会议员的压力下,美国政府只能以本国利益为重,损人利己,失信于整个世界,如果中国政府在这方面施加压力,采取xx“对等”的应对措施,美的行政成本又是增加的一个方向。

 

另外补充一句,中美间的所谓逆差是美故意夸大的,有些是美的半成品输出到中国,组装后再输向美国,美计算是将整个价值算在中国头上的,这部分比重非常大。略举一例子说明:标有‘中国制造’的美国苹果公司的ipod播放器在发达国家市场零售价格是299美元,其中160美元是美国设计、运销和零售企业获得,中国组装厂仅获得了每台4美元的加工费。服务贸易方面,美国企业也获得了丰厚的收益,(例如)美国四大会计师事务所08年在华收入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全行业收入的34%。(资料来源商务网)

 

关于韩国军舰爆炸分析

 

传言俄T95,T160在台湾用英吉海峡出现,同时在日本海军事演习目的是种提醒各方:不要忽略俄的利益.而南美的巴西制裁美国,反对制裁波斯,让阵风进入巴西目的如出一辙.俄等国担心万一中国与美等西方国家妥协"忽视"俄的存在.中国租借罗津港口之后俄跟进恰好说明这一点,都想在朝鲜半岛的整合中分得利益.
   

而棒子国的军舰爆炸疑点多多.如果说是出于中国整合朝鲜经济而进行的针对还是有看点的.早不炸晚不炸,偏偏这时候炸.各方分析情况看,否定导弹攻击,基本排除鱼雷攻击,触水雷的可能性也少,但关键是目前没有"结论"的结论才是需要警惕的.静观其变是不等于无作为,要早沟通的好.现在美军舰借机来打捞了,这个,才是要引起注意的.

韩国防长:不排除军舰沉没与朝鲜有关的可能性

3.shtml

 

我才说棒子沉沦了
       

美的天生本能,不是做棋的地方做个眼来。目前是真眼还是假眼就看各方应对了。俄子情报能力比我们强。我上午在网上吹:没有结论的结论才令人玩味。还活着的五十多个人目前估计都发了禁口令,谁乱说,估计就会与其余80多人一样的下场,假动作而已。
      

逼紧了,美是宁愿打烂半岛也不会让中国捡便宜的。这是非常现实的想法。一旦中国整合半岛经济成功,日本回归“亚洲”就是理所当然了这是我所考虑的一种情况。日本回归,东南亚不回归都不可能了。连锁效应马上就会出现。这是美愿意看到的吗?所以“关键是引来了美国军舰靠近了朝鲜”。
     

当然这种可能非常小,但说出来提醒一下,还是应该的。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中美贸易博弈的分析:xzren|2010-03-31_宝尔001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