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篇名】 | 羟肟酸(盐)在氧化矿浮选中的应用 |
【作者】 | 周维志; |
【文献出处】 | 矿产综合利用 , Multipurpose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编辑部邮箱 1981年 04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
【中文关键词】 | 回收率; 捕收剂; 高品位稀土精矿; 试验报告; 羟肟酸; 连续浮选; 氧化铜矿; 精矿品位; 半工业试验; 中贫氧化矿; |
【摘要】 | <正> 一、引言早在1869年以前,德国化学家罗森(W.Lossen)等人已发现了羟肟酸,但将其作为浮选药剂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苏联首先采用脂肪族羟肟酸(NM—50)浮选黑钨矿,后来又用它浮选黄绿石、钽铌铁矿、钙钛矿、钛铌钙铈矿和稀土矿物。美国也曾以辛基羟肟酸钾浮选硅孔雀石,德国人采用羟肟酸浮选锡石,均获得了良好效果。七十年代初,苏联“米哈诺贝尔”研究设计院开始将NM—50的研究从小型试验过渡到工业试验,在日处理15吨矿石的连续浮选条件下,从含0.02~0.03%Nb_2O_5的重选矿泥中浮选,获得符合化学——冶金要求的祖精矿,品位3~4%。Nb_2O_5,回收率36~44%。由于羟肟酸(盐)的批量生产,用它分选的矿物日趋增多,近来,有些采用油酸未获成功的矿石浮选,改用羟肟酸(盐)却取得了满意的选别指标。正> |
【DOI】 | CNKI:SUN:KCZL.0.1981-04-008 |
【更新日期】 | 2006-08-09 |
【正文快照】 | 一、引言 早在1869年以前,德国化学家罗森(W·Lossen)等人已发现了轻肪酸,但将其作为浮选药荆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苏联首先采用脂肪族经肪酸(HM一50)浮选黑钨矿,后来又用它浮选黄绿石、担妮铁矿、钙钦矿、钦妮钙饰矿和稀土矿物。美国也曾以辛基羚肪酸钾浮选硅孔雀石,德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