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磨削加工发展历程

我国磨削加工发展历程

{dy}阶段

  我国是采用磨削加工方法的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如在古代科学巨著《天工开物》中就有“切、磋、琢、磨”的成语,而其中“磨”就是指的磨削加工。

  其实人类最早使用磨削要追溯到原始社会,在母系社会,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最简单的石器,而这些最简单的石器是用简单的石头之间互相摩擦得来的。人们用这些最简单的工具捕猎,耕种。那时人们的衣着虽然简单,但仍然要有刃器的辅助,这也离不开磨削。

  北魏时一个叫崔亮的创造了水磨,用来加工粮食,晋代刘景宣创造了可同时运行八盘xx岩石磨盘的石磨;唐朝时又出现了陶磨及磨碾,这些磨具均在山西长治县“王琛”墓中出土。经过专家考察在宋朝也早存在九转速的磨;十三世纪时即在元朝时候,中国人已开始用xx树胶将贝壳粉粘在羊皮纸上制成摩擦工具,这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涂附磨具,几乎与此同时,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人也开始使用简单的涂附磨具。说起指南针,谁都知道,可谁又能想到,那也是磨削得来的产品呢!以上所叙不仅说明了我国是最早制造陶瓷材料、机械传动的古国,而且也是最早采用对金属及非金属材料进行磨削加工的国家之一,从xxx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的初期,可视为磨削加工历史发展的{dy}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利用的磨料磨具及机械都较简单。

  磨削加工发展的第二阶段(1840---1900年前后)

  这一阶段出现了新的特点,即随着工业的发展、被加工材料的硬度越来越高,原来简单的磨料磨具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于是人们就开始寻求硬度更高的物质来做磨料,先后找到了xx刚玉、黄宝石、xx金刚石等材料人们把这些xx材料破碎后和陶土混合后,烧成具有一定形状的磨具,以此来进行加工。

  可以说,开始使用硬度较高的xx磨料是这一时期的普遍特点。但是所有xx磨料的产量都不集中,而数量又有限质量不统一,很难保持稳定这一切局限性和飞速猛进的工业越来越不适应。

  磨削加工历史发展的第三阶段(十九世纪的后期到二十世纪初)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出现并使用人造磨料。

  1893年美国卡不伦登公司的E.G艾奇逊利用电阻炉发明了SiC人造磨料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人造磨料,以后又有人用电弧炉发明了人造刚玉磨料,这些人工合成磨料的出现,意义是重大的,结束了人类只能利用xx磨料而不能利用人造磨料的历史,从此,工业方面开始到得了大批比较低廉而质量又比较稳定的、产量又稳步增加的人造磨料的磨削工具,从而推动了被磨材料加工迅速增长,当然另一方面从磨削加工的发展也促进了磨料磨具的迅速发展。本阶段又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郑重声明:资讯 【我国磨削加工发展历程】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