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on 三.29, 2010, under
相关课件:
抗原(antigen , Ag):能与T细胞、B细胞的TCR或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一般具有两个重要特性:免疫原性、抗原性。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抗原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诱导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抗原性(antigenicity):抗原及其所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xx抗原(complete antigen):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抗原。一般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都具有抗原性。
半抗原(hapten):只具有抗原性的抗原,其与大分子蛋白质或非抗原性多聚赖氨酸等载体(carrier)交联或结合也可成为xx抗原。
变应原(allergen):能诱导变态反应的抗原。
耐受原(tolerogen):可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的抗原
异物性:异物就是非己的物质。包括不同种属间的物质;同种异体间的物质;自身成分发生改变的自身物质;胚胎期未与免疫活性细胞充分接触的物质。抗原与机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组织结构差异越大,异物性越强,其免疫原性越强。
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及其应答产物发生反应所显示的专一性。某一特定的抗原只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且仅能与该抗体或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抗原表位(epitope):也叫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是抗原分子中决定其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也是与TCR和BCR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
抗原结合价(antigenic valence):抗原分子上能与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表位总数,半抗原相当于只有一个抗原结合价,xx抗原的抗原结合价是多个。
抗原表位类型:
1.? 顺序表位:也叫线性表位,连续线性排列的肽构成,T细胞和B细胞均可识别
2.? 构象表位:短肽或多糖残基在空间上形成特定的构象,也叫非线性表位只能刺激B细胞
*T细胞能识别位于抗原分子任意部位的抗原表位,因为T细胞识别抗原需要MHC分子参与提呈,且经提呈后,抗原表位都变成了线性表位。
影响抗原特异性的因素:抗原表位的性质、数目、位置、空间构象。
表位—载体作用,见课件。
共同抗原表位(common epitope):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此概念并非否定抗原的特异性,而是由于抗原的异质性和共同表位)
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
一、抗原性质
二、宿主方面的因素:遗传、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因素
三、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指数量、途径、次数、两次免疫的时间间隔、免疫佐剂等
数量上:剂量太高或太低容易引起免疫耐受。途径上:皮内免疫{zj0},皮下免疫次之,腹腔注射和静脉免疫效果较差,口服免疫易引起免疫耐受。
一、根据诱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h细胞参与
1.? 胸腺依赖性抗原: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细胞辅助,含B细胞和T细胞表位,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抗体类型多种,有免疫记忆功能。
2.?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辅助。分为TI-1 Ag和TI-2 Ag。前者能xx多B细胞克隆,能使成熟和未成熟的B细胞产生应答;后者只能刺激成熟B细胞。只产生IgM抗体,无免疫记忆功能。
二、按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
1.? 异嗜性抗原
2.? 异种抗原
3.? 同种异型抗原
4.? 自身抗原
5.? 独特型抗原
三、根据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APC)中合成
1.? 内源性抗原
2.? 外源性抗原
超抗原:只需要极低浓度就可xx2%-20%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Sag所诱导的T细胞应答,其效应并非针对超抗原本身,而是通过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参与某些病理生理过程的发生与发展。超抗原实际是一类多克隆xx剂。分为外源性超抗原和内源性超抗原。
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
佐剂作用机制:
1.? 改变抗原物理性状,延缓抗原降解和排除,延长抗原在体内的潴留时间
2.? 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强其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能力
3.? 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增强和扩大免疫应答的能力
佐剂的作用:
1.? 增强特异性免疫,用于预防接种和制备动物抗血清
2.? 作为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用于抗肿瘤和抗感染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