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导航系统的应用特点专家观点_CRTER网站群_百度空间

  
1.邱贵兴院士观点:计算机导航除了最早应用于椎部位的椎弓根螺钉植入外,目前已经扩展到包括颈椎和胸椎在内的整个脊柱,导航系统的应用大幅度减少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X射线辐射,简化了手术操作,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新型的3D-C型臂导航系统能够更好的解决C 型臂图像质量的问题。
   
专家介绍:邱贵兴,中国工程院院士,主任医师、教授、现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骨科主任、博士生导师,获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计算机导航技术是在立体定向手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骨科手术导航系统的应用大幅度减少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X射线辐射,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和xx时间,减少了患 者的失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在导航介质上,经外线、电磁波和超声波等都可以用于探测工具的空间位置,配备发光二极管的光电导航系统由于定位xx且系统可靠,逐渐成为主流,并首先应用于椎部位的椎弓根螺钉植入,随着导航设备的不断改进以及医生操作的不断熟练,现已经扩展到包括颈椎和胸椎在内的整个脊柱,应用病种也从最早的脊柱骨折扩展到脊柱退行性疾病、畸形、肿瘤等,从原先的标准后路手术扩展到前路、腔镜手术等各个方面。


    目前计算机辅助脊柱导航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为CT介导的脊柱导航,另一种为C 型臂介导的脊柱导航。


    CT介导的脊柱导航的优点是导航xx度高,且在脊柱的一些特殊部位,比如颈胸交界或上颈段仍可以应用导航,另外还可以进行术前计划。其缺点在于,由于患者术前的CT和术中的体位不同,相应的脊柱序列可能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系统误差,这种情况在脊柱骨折的病例中尤其明显,解决的方法包括衽单椎体配准和术中实时CT介导的导航。


    C 型臂介导的脊柱导航优点在于可以获得术中的实时图像,且和患者体位变化无关,缺点是某些特殊部位无法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在图像边缘存在失真,另外患者和手术小的射线暴露也是个问题,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新型的3D-C型臂导航系统已经可以很好的解决C 型臂图像质量的问题。

来源:邱贵兴,钱军。计算机导航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
  
2冯贵游教授观点:计算机导航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可以提高置钉准确性,安全性,减小术者的放射线暴露,但选择合适的病例尤为重要。
   
专家介绍:冯贵游,教授,主任医师, 香港骨科学会会长,现任香港大埔那打素医院骨科部门主管,香港中文大学脊柱外科主任, 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主任。
   
    计算机导航辅助手术于20世纪90年xx始被应用于脊柱外科领域。它是通过导航定位系统,目前应用最广及精度较高的是光学定位系统, 如红外线照像机,来识别患者的解剖结构、手术置入物和手术仪器的相互空间关系, 计算机可实时提供内固定物在体内位置的多个方向上的虚拟图像。这样可以帮助术者明确内固定物在体内的位置, 如螺钉在椎体内的位置。  


    计算机导航辅助手术在脊柱外科应用中的优势包括:①术前决策:术前决策时可通过计算机导航辅助手术来模拟置入物的大小、方向和位置。对椎弓根螺钉而言, 可以对其进钉点和进钉方向进行三维设计, 以获得xxx和{zj0}生物力学的钉道。②对患者和手术者安全:手术方式和置入物正变得越来越复杂, 如脊柱畸形中胸椎或颈椎的内固定。计算机导航辅助手术则可以提高置入物的xx性和减小内固定相关的并发症。另外复杂的操作过程中需要不断确定置入物的位置, 而该过程中多次放射线xx会对靠近球管的手术医生造成伤害。在使用xx辅助置入椎弓根螺钉时, 术者的躯干、颈部及手部均受到大量的放射线照射, 特别是站在束源的同侧时。计算机导航辅助手术则可以减小术者的放射线暴露。因此不仅适用于复杂的脊柱手术, 亦可用于那些简单但使用频率高的手术如神经根注射或者椎间盘照影术。③计算机导航辅助手术是微创脊柱外科发展的有效工具:利用术中荧光xx图像融合技术, 可以尽量减少因放入置入物时需要暴露的伤口, 也可进行经皮的手术。

    计算机导航辅助手术脊术外科应用的{zj0}适应证为:①腰椎翻修手术:以前的手术已经破坏了相关的解剖特征。②骶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东方人骼骨间距比较窄, 因此置入S1螺钉的钉道夹角很窄, 容易穿破侧壁。③上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依赖术中C型臂X线机监测螺钉位置几乎不可能。④上颈椎后路融合术:椎动脉在的C2通道异常较普遍, 因此进行C1/2融合术比较危险。

    选择合适的病例, 可减少重复的经皮穿刺和放射线暴露。
   
来源:冯贵游.计算机导航辅助脊柱外科手术。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7,9(9):802-804

3.徐林教授观点:脊柱导航系统的应用可以使更加xx、安全、快速,相对于C 臂xx影像导航和术前CT或MRI影像导航,导航-术中三维影像系统只需术中一次三维扫描, 不存在体位误差、不需匹配过程等,是目前最理想的导航系统。
     
专家介绍:徐林,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美国康涅狄克大学客座教授。
     
    随着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的广泛应用, 其并发症也逐渐增多, 如内固定植入物的松动断裂、螺钉穿透骨皮质导致的血管、神经、内脏等损伤等, 而产生并发症最主要的原因与椎弓根螺钉植入位置(定点、定向、定深) 不佳有关。尽管随着医生经验的积累, 置钉正确率会得到提高,但对于上胸椎或有畸形变异的病例其失败率仍占很高比例,且拔钉后再安装其固定作用将明显减低, 因此一次性xx植入椎弓根螺钉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自1992 年Kevin Foley将StealthStation 导航系统应用于脊柱外科以来, 椎弓根螺钉的导航应用最为广泛。

    脊柱导航系统可将患者术前或术中影像数据和手术中患者的解剖结构准确对应, 术中xxxxx械, 并将手术器械的位置在影像上以虚拟探针的形式实时显示, 使医生对手术器械与病人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一目了然, 从而使手术更加xx、安全、快速, 充分体现了现代微侵袭外科的要求和特点。

    与传统X线xx法相比, 脊柱导航系统有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①由于导航系统仅在术前或术中进行一次性的图像扫描, 术中根据该图像资料即可在多个三维角度观测到手木器械的路径, 而无须C 臂或G臂的重复定位, 因此很大程度地减少了患者和医生的X线被动辐射。②可提供多种手术途径路线, 利于术者选择{zj0}路线。③可从三维图像资料上测量钉道长度、角度及螺钉直径, 便于准确选择螺钉,使椎弓根螺钉手术更xx、简便、快速和安全,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④基于上述优点, 还可以简化手术操作, 减小手术窗口, 缩短手术时间及xx时间, 减少患者失血量,从而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目前脊柱导航主要有C 臂xx影像导航、术前CT或MRI影像导航和导航- 术中三维影像系统三种形式。导航-术中三维影像系统是目前最理想的导航系统, 只需术中一次三维扫描, 不存在体位误差、不需匹配过程, 对脊柱后路结构完整性无要求, 脊柱畸形越复杂、解剖结构越不明确, 越能体现导航- 术中三维影像系统的优越性。为脊柱手术微创化、xx化、安全化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来源:徐 林,俞 兴,郑大滨,等。脊柱导航三维影像系统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中的应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23、24):1895-1897



郑重声明:资讯 【脊柱导航系统的应用特点专家观点_CRTER网站群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