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红楼与鸟笼_红楼梦世界园_新浪博客

闲谈红楼与鸟笼

                       李一之

现代人,果然不同凡响。生活富裕啦,物质的东西多啦,精神的花样也不断翻新,爱动物,养宠物,渐成风尚。飞禽走兽、鱼鸟昆虫,毒蛇猛兽,中国的,外国的,南方的,北方的,水里游的,山洞里爬的,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无不收养,名曰宠物。腾出房间,置办笼具,添加卫生设施,食品,游戏,休息设备,出门带着,睡觉抱着,嘘寒问暖,话语亲昵,呵护有加,有名有姓,犹如一家,胜似骨肉,分外偏爱,特别喜欢,难怪被称之为宠爱之物。

不过,大致看去人们收养的宠物,还是以猫、狗、鱼、鸟这四类为多。一方面恐怕这四类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性格温顺,容易饲养。另一方面或许是这四类动物被当成人类生活中的“伙伴”,时间很长很长了,自然生成一种没有距离的感觉。当然与人类发展一起成长起来的动物,也不仅仅是猫、狗、鱼、鸟。其他还有猪、羊、牛、马、鸡、鸭、鹅等。可是那些动物,不是被人类当成劳动工具,就是被作为大餐对象而饲养着。人们的偏爱的是它们鲜嫩肥美的肉质。一句话,为好吃而养的家禽牲畜,与为好玩而宠养的禽兽相比,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人类给予的待遇是xx不同的。人们喜欢动物,宠爱动物的风气,并不是从现xx始的。这一点从古典小说《红楼梦》中,就可以看到很多宠物的描写。

林黛玉年幼丧母,被父寄养在外祖母家中,离开淮扬,登船进京都,刚到贾府,一路仔细看去,外祖母 史太君房间,“正面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雀鸟。”

为了筹办贾元妃省亲别墅,贾府上下整整忙了一年,到十月才基本上齐备。“各处古董文玩,俱已陈设齐备;采办鸟雀,自仙鹤、鹿、兔以及鸡、鹅等,亦已买全。”

贾宝玉被贾环故意弄倒的蜡油xx,在大观园中休养,“在迴廊上调弄了一回雀儿,出至院外,顺着沁芳溪,看了一回金鱼,只见那边山坡两只小鹿儿箭也似的跑来。”

芒种节季,万花将榭,民俗中所谓花神退位,要办祭奠花神活动,闺房中女孩子,重视此项女性节祭。林黛玉赶忙起床,让丫环收拾房间,放下纱屉子,等外出的“大燕子回来”,再把帘子放下,省得燕子无法回巢。然后出了院子,又遇到宝钗、探春,正在观赏一群仙鹤跳跃舞蹈。

端阳节了,正逢一场夏雨,院中地上积水,大家便把流水堵住,“拿些绿头鸭,花鸂鶒,彩鸳鸯,捉的捉,赶的赶,缝了翅膀,放在院子里玩耍。”

贾宝玉被严父捆打,在大观园养伤。探视者络绎不绝。林黛玉想去看望,又不敢公开露面,自己无父无母,也无兄弟,寄居舅舅家,分外孤单冷落。唯有宝玉与自己是同心知己,在他横遭屈打时,却不能前往关怀,甚是凄冷悲哀。有趣的是这时一只宠物鸟,鹦哥却跑出来,模仿黛玉平时的话语口气,逗笑了大家,冲淡了悲戚凝重的气氛。“那鹦哥又飞上架去,便叫:‘雪雁,快掀帘子,姑娘来了!’黛玉便止住步,以手扣架,道:‘添了食水不曾?’那鹦哥便长叹一声,竟大似黛玉素日吁嗟音韵,接着唸道:‘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黛玉、紫鹃听了,都笑起来。”

                                    竹鸟笼

《红楼梦》描写的是青年女性扎堆为主的贵族家庭生活,其宠物自然是以鸟类、禽类为多。粗略看去,书中写出来的禽鸟有鹤、画眉、鹦鹉、燕子。绿头鸭、鸳鸯、鸂鶒、黄雀、鸽子、野鸡、锦鸡、西洋鸭等。至于其他宠物,有哈巴狗、猫、兔、鹿、鸡、鸭、鹅、金鱼等,到底还是鸟禽宠物多得多。就是女性的名子,也是花呀、鸟的多,例如大丫环鸳鸯、雪雁、紫鹃、莺儿、鹦哥、春燕等。连王熙凤也用鸟中之后,凤作为名子,可见人们对鸟的热爱。

事实上,对鸟禽不仅宠爱,远古时原始先民对一些鸟禽有着某种神灵般的崇敬,奉为族人的“图腾”,顶礼膜拜。如把孔雀、苍鹰、雉鸡、猫头鹰、白鹤等鸟做为部落族人的守护神鸟,加以尊崇,格外保护。用鸟禽的毛羽装饰身体头部,加重威严庄重的神灵气势。现代从一些开化尚迟的非洲酋长部落中,人们仍可以看到对鸟,对鸟的羽毛器重的特殊表现。在中国对鸟禽的图腾崇拜莫过于历代皇帝,王朝不断更选变化,而以龙为帝君,以凤为帝后的皇权象征。却始终未变。龙为万兽之主,凤为百鸟之尊,在世间则身为龙的皇上是万民之君,身为凤的皇后则是一国之母仪。这种极远古的鸟兽图腾仅是变换了形式,至高无尚,神灵xx的内在涵义却被延伸下来。

不过,龙凤毕竟是虚拟的精神象征,对老百姓来讲,生活才是现实的。从何时开始,人们把为了生活,为了吃而伺养的动物当成宠物,并不清楚。也没有xx的记载,可是从古代陶器上已经看到的动物纹饰,动物器型,便可以知道,人类对动物的喜爱,并不局限在屠宰取肉,从诸如动物造型的陶器,如陶猪、陶羊、陶狗、陶鸡、陶鸭、陶鹰、陶鸮、陶蛙等上来看,人类的喜爱逐渐由物质实用而转向精神审美。不再单纯止滞于吃肉的快乐,而是追求另外一种快乐。就是从精神层面上来看待饲养的某些动物鸟禽,把他们喜爱的动物制成陶土器皿,供其欣赏。无疑,这是宠物形成的一个重要前期过程。

人类从与野兽搏斗到游牧、畜牧,再进化到农业经济时,野生动物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被驯化成家畜、家禽,早已丧失了祖先的野性。为后来人们把它们当成宠物,而且能够成为宠物,并愿意饲养,提供了先决条件。作为畜牧,当然需要牧场,牲口栅圈,围栏、围网。对于宠物的饲养自然也需要一定的笼舍环境,如笼、箱、池、盆、篮、架等。其中宠物鸟的设备——鸟笼,是最为引人xx的。

鸟,作为人们普通喜爱的动物,由于它们形体小巧灵动,羽毛光鲜艳丽,鸣叫清脆婉转,饮食简单易养,而受到人们欢迎和吹捧。仅仅是因为它们有翅膀,能够飞翔,让人们担心,那么把鸟养在笼舍中,就不但是仅仅为了欣赏,还是为了防备鸟儿逃跑。因此鸟笼便是养鸟必备的宠物设施,于是鸟笼的制作、款式、形状、材料,功能、美观都成为鸟笼设计制作时的重要因素。史料载,养鸟之风,兴盛于唐代贵族。可惜有关鸟笼的记载和实物却没有留下。

据元代陶宗仪《辍耕录》:“詹成者,高宗朝匠人,雕刻精妙xx,曾见所造 鸟笼,四面花板,皆于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纤悉俱备,其细若镂,而且玲珑活动,求之二百余年来,无复此一人矣。”詹成是南宋时安徽竹刻名匠,他是有史以来{dy}位被记录姓名的竹刻艺人。也是有史以来{dy}位被记载下来,制作鸟笼的艺术家。他所制作的鸟笼使用的是名贵竹子,削成细蔑编织而成。鸟笼的龙骨笼架附有竹刻花板。四面围拢。竹片显然是用翻黄方式雕刻,雕刻题材是皇宫景致、人物、假山、池水、树木、花草,以及飞鸟珍禽都刻在竹板上,非常精细纤巧。此外鸟笼的开启闭合,饲养与欣赏都十分方便灵活。因此当陶宗仪见到“詹成制“的款识后,大为惊呼:自南宋到元时二百多年来再难见到如此精绝的鸟笼珍物了,也再没有出现过詹成那种高超竹刻、竹制鸟笼的艺匠啦。让人痛惜的是除了文字之外,詹成精制的宋代鸟笼早已不复存在,人们无缘见到。

但是,同是宋代的银川曾出土过西夏陵墓一件竹刻残片,上面有明显的贴黄竹刻痕迹。图案是宋代服饰的人物,发型。门窗、假山、地锦、纹式、花卉。雕刻相当逼真、细腻。虽然仅仅是极少的竹刻残物,却十分清晰明快,与詹成的作品极为接近。

以此,人们认为真正的养鸟之风应当是从宋代兴起的。从文史记载和出土实物上分析。鸟笼的制作绝巧,至少在北宋时,甚至隋唐之际,鸟笼制作就已产生。笼为鸟制,养鸟为宠,这正是唐宋皇宫豪贵,闲富生活演变出来的贵族生活方式。鸟笼是否真正诞生在唐宋,难以定论,可是鸟笼制作始于竹编、竹刻,却是毫无疑问的。

竹编远在古代新石器时代便出现。新石器晚期遗址,浙江吴兴县钱山漾村出土了200余件那时代的竹编物品。用竹片、竹篾编织的有篮、筐、篓、席等竹制品。后来以竹子制作竹蔑家具器皿、盖房、修桥、雕刻工艺制品,其生活用具极为发达,相当普通。那么用竹来制作各式鸟笼,就有了材料和技艺上的双重基础。所以当明代文人思想理念和艺术倾向日益上升时,竹刻艺术,竹编制品,也随之兴旺发达。其中养鸟便越来越成为闲逸文人的爱好和品味。满清八旗子弟提笼架鸟之风更是由来已久,盛极一时。与此相适应的鸟笼制作,也出现了新的用途。就是鸟笼的形式,用料,用途也发生了某种变化。不同鸟有不同笼。南方鸟笼与北方鸟笼也有区别,除了竹子鸟笼,还出现了檀木、花梨木、红木鸟笼、漆木鸟笼、象牙鸟笼,以及螺甸、金银牙骨等镶嵌鸟笼。仔细看去一些牙玉、紫檀木鸟笼,显然并非实际用来养鸟之用,而纯属室内厅堂的装饰性器物,是一种纯工艺笼具的欣赏陈设。

                                 象牙百宝鸟笼
    至于鸟笼除了材料有别之外,从型制上,有方。有圆、有大、有小,有高、有矮不等。鸟笼的颜色也各不相同,牙白、竹黄、黑色、紫色、枣红、栗皮色等。按捕鸟用途时又分为捕笼、踏笼。运输时,有运输笼、扁笼。为清扫卫生,xx鸟的粪便,隔离病鸟,则有串笼、xx分离鸟的暂栖之所。为鸟儿求偶、营巢、产卵、孵化、育雏用的繁殖笼。,还有水浴笼,专门为鸟洗浴,滌羽用的。

此外,不同性格,不同地区的鸟,还制作出不同的鸟笼。如红子鸟笼专门养红子鸟、黄雀鸟;绣眼鸟笼专养绣眼鸟、柳莺、山雀;白玉笼,方形笼、专门养芙蓉鸟、(又名白玉鸟)相思鸟、金翅雀、灰鸽等;八哥笼,专养八哥鸟、松鸦、黑脸噪眉;画眉笼,专养画眉鸟;圆形百灵笼,专养百灵、云雀;靛颏笼,专养红兰靛颏鸟、红尾鸲、大山雀等。其他鸟笼又因鸟的不同,不用鸟笼而使用鸟架,如大型鹦鹉,大都是架上饲养。宠物鸟又分为观赏鸟、主要为了看,观赏其羽毛形体之美丽。另一种是为听鸟的鸣叫,主要聆听鸟儿的鸣叫和摹仿人声学说话语,如画眉、鹦鹉、八哥、鹩哥,都能学人语。俗语“鹦鹉学舌”,指的就是这种鸟。林黛玉养的鸟就是一只可爱出奇的鹦鹉。它可以摹仿黛玉平时的声音,还能学她和别人的话语,连语气都惟妙惟肖,便是典型的听声鸟。据有经验的养鸟人称,能学人语,并视人而言的鹩哥至少要驯养两年,才不脏口,学得一口好话。

夏雨时节,袭人等丫环在院子里,积水处,捉赶一些水禽,缝了翅膀,在水中追逐游戏,这些水禽是属鸟类,能飞,羽毛艳丽华彩,但叫声一般。所以人们喜欢观看欣赏。书中提到的绿头鸭、花鸂鶒、彩鸳鸯、包括仙鹤、西洋鸭、野鸡等,都是这种专为观看而宠养的飞鸟水禽。

养宠物,一是要有钱,二是有闲,三是乐在鸟灵能言。当今人们,一方面保护自然,爱鸟不捕鸟;另一方面,有的人又愿意有鸟为伴,增添生活情趣。这两种倾向如何协调共存,是当前社会人们难以用简单办法解决的。各地所形成的爱鸟护鸟活动与日益繁盛的虫鸟市场交炽起伏,便是各种鸟笼兴衰起落的主要因素。只是目前也有不少人,把鸟笼当成纯粹的工艺品、装饰品。并不作为养鸟的设施,也算是一种文化倾向。

不过笼,作为关禁动物,防止逃跑的设备,叫做鸡笼、鸭笼、猪笼、兽笼、蝈蝈笼,而拘禁关人的笼子则叫“囚笼”。《庄子·庚桑楚》:“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因此“笼”又是作为限制自由,关押罪犯的特殊设备。而“囚”字木身就是将人拘禁约束在一个木框围圈之中。《孝·蔡仲之命》“囚蔡叔于郭邻”。孟效《冬日》诗曰:“一生虚自囚,”其意都是关禁闭束人的东西。所以笼与囚历来是一脉相承,互为关系。表示丧失人身自由,成为阶下囚,任人宰割摆布。

这个囚笼的注解,还是《红楼梦》写得{zh0}、最绝。君不见贾宝玉到梨香院找龄官。本欲听她唱一唱“牡丹亭”曲子,希望得些领悟和理解。不想遇见龄官的男友贾蔷从外头进来,“手里提着个雀儿笼子,上面扎着小戏台,并一个雀儿。”贾蔷为了讨得女友龄官开心,排解情人生病忧闷之苦,他用了一两八钱银子,买了一只“玉顶儿”的黄雀儿。这只鸟极为出奇。可以按主人要求“衔着鬼脸儿和旗帜乱串。”表演各种游戏。贾蔷本以为能够获得龄官的欢心,不曾想,身为戏子的龄官,从小被买进戏班。后来又被人转卖离开苏州老家,进入皇妃的深宅大院,每日为王公贵族太太小姐演戏,但她深深知道自己早已丧失了自由的命运。所以贾蔷拿一只能演戏的小鸟来逗她开心时,非但一点也不会开心,反而更加愤怒。当贾蔷一再问她“好不好”时,龄官立刻问道:“你们家把好好儿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了这个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也干这个浪事!你分明弄了来打趣形容我们,还问‘好不好’!你拿了他来,弄这个劳什子,也忍得!”贾蔷一听,如雷轰顶,立即将雀鸟放了,把鸟笼拆了。

这一段生动的对话,是由一只鸟,一个鸟笼而引发出来的一对青年男女,在对待爱情与自由态度上的剖白,既非常真实,也极为深刻。他客观反映了身处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所遭受的社会压制,不仅是经济、精神没有保障,甚至连人身的自由和人性的权力都没有的残酷社会现实。 

《红楼梦》之所以不朽,曹雪芹之所以伟大,就是他敢于面对社会的客观实际,绝不回避社会尖锐的矛盾。能够从这一系列复杂焦灼的冲突中,揭示出某种内在本质的因素。这深刻的洞察能力,又是用极为具体,极其细腻,极富人性、极有人情的文学语言,表现出来,令人回味无穷。龄官悲愤的呐喊声曾在人们心中久久回荡,难以退去。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闲谈红楼与鸟笼_红楼梦世界园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