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的选择: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广电变革--国内-- CCTIME飞象网
大时代的选择: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广电变革
2010年4月2日 13:27  《综艺报》  

    多年以后,某位用户只接一根线、付一次费,就同时实现了打电话、上网、看电视,这让他想起因享用这3项服务而分别付费给广电、电信以及网络的那个遥远的“今天”。这或许是“三网”从分立到融合的{zj0}通俗解释。

    1998年,中国政府提出要“三网融合”,并将之列入国家“九五”、“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但时至2009年成效仍不明显。时间进入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步伐。会上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条件具备情况下,广电可以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和部分基础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电信企业可从事部分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和传输,电信运营商获得IPTV牌照有可能会在2012年前成行。

    全国政协委员赵金城算了笔账,实行三网融合国家每年可以节省数百亿元投资,每户百姓每年也可省去四五百元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广电变革开支;更长远的是,消费者能够在共享的基础上获得质量更高、价钱更低的信息内容和应用服务。

    不仅如此,三网融合在实现现有网络资源有效整合、互联互通的同时,必然会突破三个行业原有模式的局限,依托现有资源进行产品创新,在方面形成覆盖全社会,服务灵活的信息传播渠道,在产业方面形成融合、广播电视、文娱、出版、传媒、教育等行业形态的新的信息产业发展环境。“三网融合将形成的6000亿投资规模,既给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带来竞争也带来机遇。”

    当一直翘首以待的三网融合机遇终于来到眼前时,广电尤其是有线网络业内人士在最初的激动过后心中不免生出一些忐忑,因为很多人并不清楚是否已经做好了足够准备。

    三年的时间,足以成就许多事情,也足以让一些事情成为历史。

    就现状而言,广电依靠扶持性政策虽然可以暂时安身,但“天助自助者”,即便是国家意志,也只能在扶持对象自身拥有实力和意愿的情况下,才能在市场角逐中得到足够体现。

    而且,需要在更高的层面上定位三网融合这个大时代的战略:三网融合所引发的联动效应绝不局限在有线网络或广电行业一个领域,它带来的冲击与变动将彻底改写目前通信、文化、传媒的架构乃至未来信息沟通和文化消费的整个形态,基于三网融合之上的三“屏”融合,必将塑造出一个全新的产业面貌。

    三网融合中国简史

    1997-1999年,中国“三网融合”进入史前期。

    1998年3月,未经彻底执行的92号文(《印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

    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是国家推动“三网融合”的{dy}次努力。

    1998年3月,以原国家体改委体改所副所长王小强博士为首的“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电信产业课题组”,提出《中国电信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引发了“三网合一”还是“三网融合”的大辩论。

    1998年,广电启动了全国有线电视省级、{gjj}干线网建设。当时,中国电信尚未拆分,电信业也处在企业化改革的前夜,广电与电信之间并无体制落差。

    1999年,在自下而上的业务融合、交叉竞争的骚动中,国务院82号文出台。这份关键文件明确规定“电信部门不得从事广播电视业务,广播电视部门不得从事通信业务,对此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对各类网络资源的综合利用,暂只在上海试点。”82号文,给广电和电信划出一道红线。

郑重声明:资讯 【大时代的选择: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广电变革--国内-- CCTIME飞象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