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见闻纪实(一)_朝晖_新浪博客
 

 清明前为父母扫墓,接着又是探亲、旅游,一下出去四十多天,到过郑州、苏州、无锡、杭州、南京、上海、宁波、开封等城市,这些城市过去我曾去过,有的是我过去生活居住上学工作过的地方,但都已多年未去了,这次旧地重游,别有一番感触。我感到对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愉悦心情都大有好处。特别遥望杭州湾跨海大桥,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像一道彩虹横跨海上,不得不感叹了不起,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现将我的所见所闻及我的感受叙述如下和朋友分享。

  一、铁路服务更加人性化。
    我已经六年没坐火车了,这次出行感到铁路有很大变化,几次提速,增添了和谐号动车,听说动车方便舒适,我也想体会一下,这次去郑
州乘动车,但是有规定不卖站台票,我年逾古稀,还带着箱子,自己进站要经过几十个台阶确有困难,但检票员按规定,不准我女婿送我进站,{zh1}检票员还是通融一下,拿着老年证买到站台票,把我送进站。从郑州返回北京遇到同样的问题,还是检票员出主意在车站服务处开个条,妹妹把我送上车。我体会铁路服务更人性化,遇有困难他既不违反规定又帮你解决实际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和谐,我的心情很舒畅。
 二、郑州行。
    1.扫墓
     我已经十年没有为父母扫墓了,每年清明都是妹妹一家去,这次去郑州主要是为父母扫墓,两位老人安葬在郑州郊区邙山脚下,我曾有个
心愿,就是在我有生之年一定去为父母上坟,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唯恐以后体力不济不能去留下遗憾,所以得抓紧时间,此次去也是了却了我的心愿。我所以选择今年,因为今年是先父诞生百年,他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六年了,愿他老人家在天国安息。
    2.轩辕故里和郑王陵博物馆
     位于郑州市南部的新郑是黄帝的诞生地,称之为黄帝故里,每年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到这里来拜祖寻根,当地举行盛大的拜祖大典
,建有黄帝大殿,殿内有高大的黄帝塑像,四壁绘有黄帝带{lx1}民创造文字、织丝帛、定历律、制舟车、造指南等,奠定中华民族文明的根基,中华子孙称之为始祖。
    
      郑王陵博物馆:春秋战国时郑国建都于西安,后迁都于中原,所以该地叫新郑,距今2700年。1994年考古发掘古墓建此馆,当地曾流传
过要想富去挖墓,因此该墓群曾多次被盗过,现存的尸骨是原物,其他随葬的青铜器均为仿制品。据讲解员介绍,陪葬的编钟由大大小小不等的乐器组成叫编钟,编钟只有乐谱的都、来、迷、嗖、啦,没有发、西,所以说“五音不全”由此而来。还说:按照墓中主人的级别随葬不同数量的鼎,天子九鼎,大夫七鼎,大臣五鼎,现在说的“一言九鼎”由此而来。墓中随葬的有马和狗的骨骸,墓主人生前骑马,死后马还要为主人服务,狗最忠于主人,现在成语中的“犬马之劳”也出于此。墓中葬有很多车,车前有两匹马或四匹马拉车,中间有横杠,其中有一边马抬高杠,必然加重另一边,另一边的马必然也把杠抬高,现在说的“抬杠"也由此而来。成语的来历是否如讲解员说的,无从考究,权当当成语故事听,也挺有意思的。
   3.河南省博物院
    了解中华文化,到河南博物院参观是非常值得的,博物院的仿古建筑高大宏伟,具有古代民族特色,中国的古都,河南就占了一半,如安
阳、洛阳、开封.从1927年建馆,迄今有80年,它以珍藏历史和传承文明著称,博物院展示了从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直到唐宋元明清出土的文物,其中实物98%是从河南出土的,可见河南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汉代的文字艺术,水利、陶瓷、印刷、建筑技术都对中国产生很深的影响,有的沿用至今,如水利的套管技术,从展品可领悟到中华文化渊远流长。
       

                               黄帝塑像(图片来自网上)

 

              

                    在黄帝故里拜祖时围绕太阳出现光环,这一奇特的天文现象

              

                               郑王陵博物馆(图片来自网上)

       

郑重声明:资讯 【外出见闻纪实(一)_朝晖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